新書推薦:

《
民艺之美
》
售價:HK$
96.8

《
肘后备急方 中医书全本校注与研究古代急救方剂临床急救手册中医入门肘后背疾方白话文
》
售價:HK$
63.8

《
精神的发现:欧洲思想在希腊的兴起
》
售價:HK$
140.8

《
走向现代:西方艺术1789—1914
》
售價:HK$
503.8

《
私募股权基金:价值、挑战与职业发展
》
售價:HK$
75.9

《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论集
》
售價:HK$
184.8

《
简明晚清史
》
售價:HK$
118.8

《
鲜血、火焰与黄金:伊丽莎白一世vs.凯瑟琳·德·美第奇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清代戎服结构与满俗汉制》系五卷本《满族服饰研究》的第五卷。本书以清中期标志性成建制的八旗兵丁棉甲胄标本整理为线索,追考早清和晚清戎服实物并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文献、图像史料考证,对清代戎服结构与形制的历史文脉、规律特征、制造技艺、戎章制度等进行系统整理和呈现。基于标本结构的研究显示,清朝戎服“满俗汉制”不仅从没有离开上古先秦、中古汉唐、近古宋明的中华古老戎服文化传统,而且从兵丁棉甲到将军、皇帝大阅甲是完善甲衣、护肩、护腋、前挡、左侧挡和甲裳格物致知儒家思想集大成的物化体现。如何融入“满俗”,就是在礼服衣冠制度上执行“即取其文,不沿其式”的乾隆定制,在戎服制度建设上表现草原民族的满族智慧“即取其式,不沿其文”。这就有了清代戎服结构形制坚守从先秦汉唐到宋明的中华文脉,戎服徽帜导入八旗制度,成为满族在中国古代戎服制度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读者通过本丛书总序《满族,满洲创造的不仅仅是中华服饰的辉煌》的阅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刘瑞璞,1958年1月生,天津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艺术学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服饰符号学,创立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构考据学派和理论体系。代表作:《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少数民族编)》《清古典袍服结构与文章规制研究》《中国藏族服饰结构谱系》《旗袍史稿》《苗族服饰结构研究》《优雅绅士 1-6卷》等。
郑宇婷,1994年10月生,东华大学设计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服饰史论与美术考古。代表作:《“杭州织造”乾隆八旗棉甲的规制与成造》《八旗兵丁棉甲胄标本“号记”释读》《汉唐风格瑞鸟衔绶纹的演变历程探究》等。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 1
一、从清史研究的观点说起 / 3
1. 汉化说?新清史说? / 3
2. 清朝武备传统与汉文化融合的制度化建构 / 4
3. 满族骑射传统下棉甲胄标本研究的独特性 / 6
二、文献综述 / 8
1. 古籍文献 / 8
2. 相关研究成果 /12
3. 国外文献 / 16
三、标本研究路径和方法 / 17
四、文献研究与学术调查 / 26
1. 确定研究方法路径 / 13
2. 文献研究 / 14
3. 比较研究 / 30
第二章 八旗制度与尚武文化 / 27
一、八旗制度的“神武开基” / 30
二、八旗制度职能的“多元一体” / 34
三、从弓马骑射到军事仪制 / 37
1.“大阅”制 / 37
2. 木兰秋狝 / 41
3. 南巡演武 / 45
四、本章小结 / 48
第三章 清代戎服系统 / 49
一、甲胄与行服二元戎服系统 / 51
二、甲胄系统 / 54
1. 棉甲胄从务造精良到万乘旌旄 / 54
2. 锁子甲清制神器 / 58
3. 藤牌营兵与虎衣 / 61
三、行服系统 / 65
1. 行冠 / 66
2. 行褂 / 67
3. 行袍 / 69
2. 行带 / 72
3. 行裳 / 74
四、本章小结和余论 / 76
1. 成也甲胄,败也甲胄 / 76
2. 行服满俗汉制的范式 / 77
第四章 清早期甲胄规制 / 81
一、努尔哈赤、皇太极甲胄的清承明制 / 84
二、顺治、康熙皇帝甲胄及其规制初定 / 91
三、本章小结 / 96
第五章 清早期校甲的标本研究 / 97
一、清早期校甲标本 / 100
二、清早期校甲标本形制特征 / 103
三、清早期校甲标本信息采集与结构图复原 / 112
1. 校甲标本结构数据信息 / 112
2. 前锋校甲标本结构图复原 / 115
3. 骁骑校甲标本结构图复原 / 124
四、清早期校甲标本织物纹样信息 / 131
五、本章小结 / 134
第六章 乾隆大阅甲 / 135
一、乾隆皇帝大阅甲规制 / 138
二、乾隆大阅甲成造的奢华与节俭 / 145
三、乾隆皇帝各式大阅甲 / 147
四、本章小结 / 152
第七章 乾隆八旗兵丁棉甲标本研究 / 153
一、八旗兵丁棉甲胄标本的形制特征 / 156
二、八旗兵丁棉甲胄标本信息采集与结构图复原 / 166
三、八旗兵丁棉甲胄标本的满文“号记”信息 / 176
四、八旗兵丁棉甲与苏州码 / 178
五、八旗兵丁棉甲的官营与“杭州织造” / 180
六、八旗兵丁棉甲胄的贮藏 / 187
七、本章小结 / 190
第八章 晚清棉甲的结构与规制 / 191
一、晚清的裈甲和棉甲规制 / 194
二、晚清亲王锁子锦棉甲标本形制与《皇朝礼器图式》的记载 / 199
三、晚清亲王锁子锦棉甲标本结构图复原 / 204
四、晚清亲王锁子锦棉甲标本织物和纹饰细节 / 212
五、本章小结 / 214
第九章 结论 / 215
一、满俗汉制的棉甲结构图谱 / 218
二、定结构,分章制 / 221
三、满俗汉制的棉甲“号记”信息 / 223
四、八旗制度与五行学说 / 225
五、成也骑射败也骑射 / 226
参考文献 / 227
附录 / 230
附录1 清代棉甲胄复原 / 230
附录2 术语索引 / 235
附录3 图录 / 236
附录4 表录 / 241
后记 / 2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