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盐铁论(全注全译全本 文白对照) 中国古代经济学奇书
》
售價:HK$
63.8

《
漫画世界航天史
》
售價:HK$
107.8

《
中国茶叶全书【赠'竹影清风”双面织锦茶席+飞机盒】国内全景式呈现中国茶文化的收藏级巨作 中国5000年茶文化一本通!
》
售價:HK$
1097.8

《
自由主义
》
售價:HK$
108.9

《
桐阴清话(《岭南文库·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8.0

《
海权通论
》
售價:HK$
138.6

《
花园生活美学
》
售價:HK$
140.8

《
与自闭症儿子同行 3:为了工作,加油
》
售價:HK$
53.9
|
內容簡介: |
《石油季节》是一部诗集,由两个小辑和附录组成。第一小辑“混沌时令”,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一批又一批前往“不毛之地”克拉玛依从事勘探、钻井、采油、炼化等行业的知识分子、转业军人开天辟地的故事为素材,抒写了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拳拳报国之心和英雄壮举。第二小辑“边缘镜像”,以克拉玛依为圆心,以作者工作、游历过的新疆诸多地方为半径,抒写了大美新疆和大爱心灵。 “附录”选入陈思和、霍俊明、翟文铖三位著名文学评论家在《光明日报》《地火》《诗刊》上发表的对作者诗歌的评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作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艺术再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开发、建设、发展七十年历程中的诸多情节与片断,以及新疆沧海桑田般变化里的深刻认知和感悟。
|
關於作者: |
申广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新疆克拉玛依市(石油)作家协会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院第24 届高研班学员,喀什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克拉玛依市委党校客座教授。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诗歌,诗作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诗刊》《中国作家》等报刊,入选全国多家诗选集,被译成多种文字。诗集《不期而遇》《水晶墙》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
|
目錄:
|
目录
荒原脉动 1
第一辑 混沌时令
第九个黑洞,是黎明 3
唯有雨水,能够拧开戈壁的季节 5
钢管家园 7
追溯沙漠气田 9
油沼里的苇丛 11
雪卧青克斯 12
解读黑油山 13
因为,短信里听不见哭声 15
赶紧开花,赶紧结果 17
覆灭的春雨,并没走远 19
采油女工和她的狐狸情人 21
克拉玛依一号井 23
白碱滩·斜树林 25
新疆一号井遗址 27
冰塔冰人 29
大泽 31
倾听“英雄井” 33
101窑洞,燃泪的瞩望 35
百里油区 37
头盔里的春天 39
夜莺,刺绣风城油田 41
值守戈壁产房 43
向东站 45
国防绿与石油红 47
杨拯陆,寒荒里种下青春 49
戈壁稻 51
把脉时空 53
乌尔禾之夜 55
喀什噶尔,退休的木轱辘 57
高台民居,耳朵里的炊烟 59
叶尔羌河,在图木舒克撒了一回娇 60
西气东输 61
气化南疆 63
乌恰末站,重叠的岁月 65
一群黄羊,奏响英买力气田 67
罗布人村寨,又栖上塔里木河 68
梧桐树上的阿克苏 69
库车,大峡谷的再度分娩 71
小油泡,大油泡 73
雕塑《克拉玛依之歌》断想 75
徜徉凤栖湖畔 77
夜读文化街 79
金丝玉,定格时空 81
黑麦岭 83
年夜饭 84
戈壁祭台 85
采油树,那曾战栗的叶片 86
克拉玛依,飓风犹在 87
当磕头机不再磕头 88
一场飓风,像不曾刮过 89
在雨中遥想戈壁刺玫 90
日落小西湖 92
仰望三号矿坑 93
倾听神钟山 95
抚摸地下电站 96
红砖国道 98
库格铁路 99
老君庙的春天 100
冷湖,我欠您一个拥抱 102
花土沟逸事 104
石油里的敦煌 106
第二辑 边缘镜像
潜逃的时光,在跪地求饶 111
喘息的翅膀 112
无暇弥留 113
幸好,没有擦肩而过 115
秋至春来 116
哲罗鲑与缪斯 117
找泥土疗伤 119
西伯利亚的寒流,老了 121
夜听风与叶絮语 123
读月 125
白头之水 127
怀桑 129
我把一片鳞,落在湖中 130
沙丘遇狐 131
空墙题照 133
偶遇 135
馈赠 137
吐鲁番,早开的杏花 138
所谓河流,不过是平躺着的树 139
布尔津,慢时光生态 140
战友情 141
在金山书院,与乌鸫相逢 142
欧洲荚蒾,让前世会见今生 144
五彩滩叙事 145
我只接收盆花 146
解读鹿石 147
巨石堆遐想 149
乔夏岩画里的爱情 151
瑙干彩佛,笑容叮咚 153
盖被子的花朵 154
金鞭白桦 155
冬夜,又见小胖 157
平行宇宙 159
金丝玉,戈壁脉动 160
恰甫河 162
星光宴 164
听色布兹克吹奏《父亲》 166
庆幸,没能抵达天鹅湖 168
多尕特洞穴,岩画里的穿越 170
在哈巴河,艳遇秋天 172
瓶中乌苏 174
且末,出嫁的红枣 176
胡杨,在尉犁炼出纯金 178
和田玉在且末,是甜的 180
千年红唇 182
楼兰酒庄 184
在迪坎,库木塔格又添新丁 186
鄯善,早在我体内扎根 188
玛纳斯湖 190
深秋,我何尝不想成为一枚辍叶 191
在且末古窑地逗留 192
墓地上空,有只风筝摇呀摇 194
远行 195
我知道你是谁 196
给赛里木湖正名 197
蓝哈达,白哈达 199
娃娃鱼 201
眼睛石 203
雨中独酌 204
一只信鸽,上紧六星街的发条 205
林则徐石像,拳头上的蜂巢 206
天山花海,扑不灭的薰衣草 208
云朵之上 209
草原,喘息的天空 210
露营塔里木河 211
巩乃斯达坂夜行 212
当胡杨解下绿甲 213
听景 214
是谁,让水嫉妒地收回镜子 215
叛逆的胡杨 216
三垄沙写意 217
小河人家 218
题张俊东先生之瓷釉画 219
在小拐,听埙 220
附录
生命哲学的境界 225
“第五个季节”的沙百灵 230
“黑油山”上的吟唱 238
|
內容試閱:
|
荒原脉动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说过:“你身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的中心。”客观上,我工作、生活的这片土地,还真的一度脱颖为全球的“中心”——1955 年10 月29 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喜获工业油流,从此,拉开百里油区勘探与开发的序幕,后捷报频传,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这相对于抛出“中国贫油论”的西方谬论,无疑是震惊世界的爆炸性新闻。
从砍柴、挖煤,到开采油气,人类一直挺进在不断发掘新能源的泥泞之路上,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石油和天然气,俨然已属于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能源,成为滋养着我们身心的另一种食粮。
但是,身为石油人,既彰显开天辟地的洒脱——
“无须引经据典,追根溯源,石油人/ 最初,踏入的疆域/ 大多为白纸一张。目光所及处/ 顺手一指,随口一说/ 便可轻松分娩一个地名”(《花土沟轶事》)
同时,也凸现折戟苦难的悲凉——
“都曾是扛钻杆的硬汉,背水泥的烈女/ 追求过事业,抚慰过爱情/ 生养过孩子/ 可油田,无限拓展的步伐与井深/ 一再缩短着戈壁、沙漠里/ 太多生命该有的长度”(《日落小西湖》)
只有冬夏,没有春秋的戈壁油田,季节完全靠陡升或骤降的气温感知,炽热,或严寒,并常年不吝眷顾的风沙,是过去这里除人以外的唯一活物。
处在一个时令、地理如此混沌的场域写诗,绝非一个“勇”字即可阐明与佐证。“金木水火土,构建世界的基本元素/ 究竟是它们提炼、整合了我/ 还是,我把上帝并不完美的原创/ 在不断拆分、重组……”(《吐鲁番:水与火的织帛》),创作即创造,尤其,一个写诗的石油人,注定还兼有净化、美化人类心灵的角色。
尽管,陈思和与霍俊明两位评论家都表示,不希望给我加注行业诗人的标签,可“石油诗人”的桂冠,最终,还是紧箍我首。原因是,无论一座磕头机,一棵采油树,一根输油管,已被漫长的岁月植入我体内,它一丝一毫的悸动,都关乎令人震撼、泪目的真善美。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使诗性自然升华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的情愫,拓展出“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泰戈尔)的境界。
“揣着功利、虚荣,你踏破铁鞋,也寻不到她的踪影;敞开高尚、圣洁,她时时处处都会在你面前显现。浓彩重抹,她会厌恶;刻意雕凿,她会伤痛;穷追不舍,她会走失。如果你终身爱她,她哪也不去,直到成为你灵台前的几缕檀香,一树魂幡。”(《名家名作》2023 第3 期刊首语:《是谁,约你携手前世今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写熟悉的生活和感动自己的事物,始终是我的诗歌创作观,以至触及、涉猎非石油题材,也总挥不去石油或石油人的影子。
非常感谢《诗刊》2022 年3 月下半月刊“发现”栏目推出我的组诗《石油季节》,使西北“边缘”的我和新疆油田得以出镜于全国读者的视野中,又绽放在新工业诗歌的浪潮里,直至让啼笑荒原的心瓣,挂果成一本诗集。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曾言:“语言的边界,即是世界的边界。”相传有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温室里放两盆相同的花卉,对一盆赞美,对另一盆咒骂。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被赞美的那盆愈发茂盛,被咒骂的那盆日渐憔悴,直至死亡。生命有知,万物皆灵。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作家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即自己的生存之地,与大自然、人类社会的深情交谈,横,能沟通万物;纵,能对话历史,之后,写出显共性、通共情、引共鸣的文字。
诗集《石油季节》收录的大多是我2018 年至今创作并发表的一百余首诗歌,它们如同季节里的花开花落,带着或馥郁或淡雅的韵致,皆交付于读者,任其在时光中细品,在心灵评说。
2025 年2 月1 日于新疆克拉玛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