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螳螂的自然史
》
售價:HK$
135.6

《
钱谦益年谱长编(上中下)
》
售價:HK$
684.4

《
ESC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心脏病学和体育锻炼指南解读
》
售價:HK$
80.2

《
认知差:人为什么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
售價:HK$
73.2

《
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与设计应用基础
》
售價:HK$
116.8

《
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与设计应用实战
》
售價:HK$
116.8

《
天下、中国与王朝: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结构再认知
》
售價:HK$
101.0

《
缥缈 典藏版(1-5)
》
售價:HK$
258.5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电影创作者的实践需求为核心,打破传统理论书籍的抽象论述,通过“七大模块 案例图解”体系化解析视听语言,填补行业实践类书籍的空白。全书围绕故事、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声音、导演等核心领域,结合经典影片拉片分析(每镜头配截图),深入剖析电影语言的来龙去脉与美学原理。
书中特别增设“故事结构”与“导演实务”章节,覆盖剧本写作、美学规律到成片输出的完整流程,助力新人从短片创作起步。作者结合十多年教学经验,倡导“掌握规则后勇于创新”,为影视教育者与实践者提供兼具工具性与启发性的参考指南。
|
內容簡介: |
首先,本书紧密围绕电影实践操作,紧跟电影发展最新趋势,贴近电影行业需求。书中的知识内容既有课堂的实践总结,也有反复观看大量电影的观影心得,以及国外最新电影研究成果的介绍。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其次,本书将深入分析电影语言的核心知识,探究其来龙去脉,避免片面理解。虽然我们紧跟时代发展,但也不会忽略过去。电影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创作手法已经发生变异。初学者如果不深入了解其历史根源,只知其表,不解其意,在具体应用中难免会误入歧途。例如,在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下,现在的电影拍摄中,摄影机可以自由运动,但如果不理解摄影机的调度原理,镜头的运动必定会影响电影叙事,沦为无用的杂耍。
再次,视听语言是电影特有的语言,内容偏理论,较难理解。本书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与经典电影案例结合,通过“拉片”的方式解构电影,每个镜头至少提供一张截图,图文并茂地详细分析电影美学原理,让读者可以看图学习电影和电影理论。
最后,视听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语言,各个知识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本书中有许多关联知识点的友情提示,便于读者系统地学习理解,使学习更快捷有效。
|
內容試閱:
|
序 言
世界的斑斓是天生的,这当无疑义,但五彩的概念,肯定是人赋予自然的。人类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辨色识彩应已无从考证,但从几万年前开始,人类已经把色彩和日常生活、宇宙观念、精神信仰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点应确凿无疑。在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中,这种关联处处可见。朱红、竹青、漆黑、天青等,这些对色彩的描述或定义无不显示出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人已经对色彩有过透彻的研究,还将其应用在艺术、生活、政治、宗教等方面,并用“红、黄、青、白、黑”五种颜色展现出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天地万物,无不可用这五种颜色来描绘。
色彩,作为人类通用的视觉语言,是展现美感、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更是彰显特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鲜明符号。基于此,为更好地认识良渚、理解良渚、活化良渚、传承良渚,开展关于“良渚之色”的研究的确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在国内外遗址保护的传承和利用中,也是比较有开创性的课题。
良渚文化博大精深,本身有千年的发展演变,又历经5000年历史风尘的不断碰撞、解构、融合,现在呈现出的良渚色彩有5000年前良渚的,有5000年文明发展中沉淀的,当然也有5000后今天的。如何在立足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基础上深入探寻关于色彩的艺术或精神之源,良渚先民赋予色彩何种象征,良渚色彩研究对认知良渚、传播良渚意义何在,同时又要认真思索如何为传统赋上时代的新识,实现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是这项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2022年,在第三个杭州良渚日来临之际,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启动了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选择了良渚色彩研究作为美学工程首个研究课题。两年多来,课题组不辞辛苦、积极探索,坚持创新、突出转化,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在2023年第四个杭州良渚日期间,基于良渚色彩,良渚遗址管委会研究发布的良渚8种核心色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良渚之色》图书的出版,是课题组两年多研究成果的呈现,也是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阶段性成果的展示。通读全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良渚文化历经千年的艺术创造,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良渚先民展现出的群体信仰价值之下的造物与审美,是艺术之美的巡礼,令人目眩神迷。每一种色彩,都是一种述说,是良渚人体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表征;也是良渚人融于生产生活中的诗意,披荆斩棘前行中的风雅,蕴藏着东方审美和古老智慧的秘密,启发了后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良渚人的色彩世界,风采无尽,是岁月的遗产,亦是新生的使命,激励后人去不断探索,去赓续生生不息之美。
让我们跟着《良渚之色》一起来探寻那些古老而又永恒的色彩,感受其间深邃而唯美的故事。希望本书不仅能为良渚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新的视角,也能为现代设计师、色彩学研究人员以及文化遗产保护者提供启发,重新发现我们与过去、与自然、与未来的联结。
5000年前的良渚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对它的研究复原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作为研究传承良渚的一个切入点,也仅仅刚迈出一小步,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良渚色彩研究,《良渚之色》的出版肯定有其明显的探索性,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是不错的开端。关于良渚色彩的研究仍然有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精神或者文化层面上的良渚色彩体系是什么?良渚先民赋予色彩什么样的文化含义?色彩在良渚社会中如何发挥以及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对良渚色彩的研究能够更进一步,取得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 马东峰
2024年10月 于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