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內容簡介: |
《植物生物技术概论》共17章,概括地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第二至七章)、生命密码解析(第八至十章)、基因工程(第十一至十五章)、植物生物技术育种应用(第十六和十七章)四个模块的内容。《植物生物技术概论》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兼顾理论知识与前沿进展的有机结合。同时以二维码形式配备丰富数字资源(包括3D模型与3D动画、彩图、拓展阅读、思考题答案等),方便加深理解。通过对《植物生物技术概论》的系统学习,读者可对现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点、前沿理论、创新性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
目錄:
|
目录前言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植物生物技术的概念 2第二节 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2第三节 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4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6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 7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建设 9第三节 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12第四节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 19第三章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24第一节 愈伤组织的制备技术 25第二节 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的筛选与驯化 28第三节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32第四节 利用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生产初生代谢物 37第五节 利用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生产次生代谢物 38第四章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42第一节 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 43第二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47第三节 体细胞杂交与**细胞筛选 50第四节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 55第五章 植物变异系创制技术 60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与分类 61第二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 63第三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创制 66第四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创制技术的应用 71第六章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78第一节 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 79第二节 愈伤途径无性快繁 80第三节 芽增殖途径无性快繁 82第四节 脱毒种苗的创制与离体快繁 84第七章 植物人工种子技术 91第一节 人工种子的概念、意义和应用现状 92第二节 人工种子的结构与功能 93第三节 人工种子的制备原理与技术 95第四节 人工种子的贮藏与萌发 100第五节 不同植物人工种子的制备 102第八章 植物基因组学 106第一节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相关应用 106第二节 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111第三节 植物群体基因组学 114第四节 植物功能基因挖掘和利用 115第九章 植物蛋白质组学 119第一节 蛋白质分离与鉴定 120第二节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 125第三节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130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31第十章 植物代谢组学 134第一节 代谢组学概述 135第二节 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平台及技术体系 136第三节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 143第四节 植物代谢组学应用 147第十一章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151第一节 植物基因克隆的含义与方法 152第二节 植物转基因载体体系 154第三节 遗传转化技术与方法 156第四节 基因工程植物的分子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160第十二章 植物基因组编辑 165第一节 基因组编辑的概念及原理 165第二节 常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166第三节 基因组编辑工具在植物上的应用进展 176第十三章 植物合成生物学 182第一节 植物合成生物学的概念及原理 183第二节 植物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及方法 187第三节 植物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应用 189第十四章 植物毛状根培养技术 194第一节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作用机制 194第二节 毛状根的遗传特性 198第三节 毛状根的诱导与筛选鉴定 199第四节 毛状根的培养与次生代谢物生产 201第十五章 植物代谢调控 207第一节 植物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 208第二节 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方法 211第三节 植物代谢调控研究策略 215第十六章 植物倍性育种技术 220第一节 单倍体诱导 221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应用 223第三节 多倍体类型与诱导 226第四节 多倍体创制与育种应用 229第十七章 植物分子标记及育种应用 235第一节 植物分子标记及类型 236第二节 植物分子遗传图谱及构建 240第三节 植物农艺性状基因定位 244第四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及其育种应用 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