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中国“马达”:“小资本主义”一千年(960—1949)
》
售價:HK$
77.3
《
养育困境:孩子大脑、父母的语言与社会支持
》
售價:HK$
75.9
《
和小野兽一起学哲学
》
售價:HK$
74.8
《
风月难扯
》
售價:HK$
47.1
《
大学问·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售價:HK$
97.9
《
磨铁经典第8辑:春之死
》
售價:HK$
52.8
《
哪吒三界往事
》
售價:HK$
184.8
《
危险辩护
》
售價:HK$
64.9
內容簡介:
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是未来中国得以在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举措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部署旨在有效地调动自身资源,发挥强劲的“湾区韧性”,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本书从“湾区合作与社会治理”“人才流动与社会融合”“高等教育”“创新经济”四个部分分析大湾区的挑战与机遇,从而更深入地厘清湾区的发展现状,前瞻其未来的发展蓝图。本书基于扎实的研究,首先提出破除现有体制上的障碍进行有机整合,将有利协调核心城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提升整个大湾区城市群的经济效率和社会融合。其次,人才是发展创新知识型湾区经济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一个有活力、可持续的高端人才聚集地,需要在城市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高等教育垂直整合一体化的战略体系,建立合理有序的分工协调制度,推动人才的良性互动与循环。最后探讨了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大湾区如何打破“低端锁定”的困境,在新兴和未来领域重点布局研究力量,培育颠覆性创新,降低国内市场壁垒以应对国际市场壁垒的高筑,实现丰富、多样化的创新资源的汇聚和创新成果的产出,成为国内发展创新经济的排头兵。
關於作者:
陈惠云,目前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目前已出版五本专著, 最新的英文著作包括Female Chinese Bankers in the Asia-Pacific: Gender, Mobility and Opportunity由国际著名的出版社Routledge 于2020年出版。其合著《中港徘徊:香港流动巡迥企业家的故事》(2007)被香港中央图书馆收录为 “香港口述历史库藏计划”特藏书籍,更蒙余英时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林思齐先生(加拿大第一位华人省督),金耀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等推荐。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强韧性社会的跨文化比较,人才与跨国移民,都市研究等。
目錄 :
湾区合作与社会治理
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分工体系打造高生产率城市群 谭锐 郑永年
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合作:欧盟的经验与启示 刘佳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劳动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刘佳
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难点与解决方案 刘佳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养老合作一体化:现状与未来发展 刘佳 王琪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区域流动:现状、挑战与对策 曾志敏 贾开
人才流动与社会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引进境外高端人才? 张若梅 李海滨
优化国际学校建设助力高端人才留粤港澳大湾区 杨丽君 李昌达
提升认同与增强协作:推进港澳青年在珠三角地区发展 蒋余浩 吴璧君
促进融入与助力发展:内地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求 蒋余浩 吴璧君
粤港澳大湾区回流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适应困难与应对策略 陈惠云
异质性发展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困境与破解思路 庄文越
高等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教育资源的分析与整合 李海滨 张若梅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战略联盟竞争体系的优化 李海滨
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余荔
中外合作办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国际教育示范区 李海滨 于茗卉
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李海滨
香港科技大学的得失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李海滨 邬璇
旧金山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启示 李海滨 于茗卉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与融合:欧盟的经验 李海滨 张若梅
创新经济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构造南方共同市场以推进双循环经济 郑永年
南方共同市场的经济基础分析 谭锐 郑永年
以科技创新促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郑永年 曾志敏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网络及其优化 王迎军 郑永年 曾志敏
以深圳虚拟大学园为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高地 于茗卉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与创新产业的合作发展 李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