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六星纪元:盟战时代
》
售價:HK$
85.8
《
明代女真史
》
售價:HK$
104.5
《
富足人生指南:用十年时间实现富而喜悦
》
售價:HK$
85.8
《
少女杂货铺 Procreate可爱质感插画教程
》
售價:HK$
76.8
《
边界感: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
售價:HK$
53.9
《
数理人文(第1辑)
》
售價:HK$
107.8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HK$
130.9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1.学习指南。白取春彦以自身经验为基础,阐释了独学的基本方法及独学应有的态度,所述内容涵盖外语学习、调查研究、思考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而非指明具体的实用路线。除了某些需要做实验、使用仪器的理工科,其他大部分的学科,都能自己进行学习。
2.抓住学习痛点,帮助提升思考力。本书针对人们在学习中的一系列痛点进行剖析,分析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对学习保持疑问,阅读是否需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速读法是否有益于学习,如何培养对语言的品位,如何思考与研究某一主题,等等,助你突破思维束缚,在学习中有效地思考。
3.文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4.助力找到学习的意义。考试取得高分并不意味着今后的人生会更加容易,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独学的乐趣会助你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独学带来的成长和转变最终会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
|
內容簡介: |
“独学”并非失意之人填补人生空虚的兴趣学习,也并非依样模仿老师的低水平学习。读书后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才称得上真正的独学。
白取春彦以自身经验为基础,阐释了独学的基本方法及独学应有的态度,所述内容涵盖外语学习、调查研究、思考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而非指明具体的实用路线。
除了某些需要做实验、使用仪器的理工科,其他大部分的学科,都能自己进行学习。独学会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光芒。通过独学,你能懂得学习的真正乐趣,了解自己无限的潜力。
|
關於作者: |
白取春彦
出生于日本青森市。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哲学、宗教、文学等。撰写的哲学、宗教等注解类书籍行文活泼明快,广受好评。著有《在绝境中活下来:尼采超级生存哲学》《超译黑塞:痛苦和悲伤都是欢喜》《自学力:会自学的人永远不会被淘汰》《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等多部著作。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做学问只能靠独学
1. 学习不算独学
(1)学习尚处于低级阶段 /002
(2)不靠自己学习,你什么也学不会 /004
(3)对大学生来说,独学也是必要的 /005
(4)独学没有教科书,也没有标准模式 /009
(5)独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拥有自己的创见 /011
2. 始于“从什么时候开始?”
(1)对“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保持疑问 /014
(2)簿记的起源 /016
(3)莎士比亚没见过真正的犹太人 /017
3. 知识始于疑问
(1)没有疑问,就无法得到答案 /022
(2)活知识才能被牢记 /024
(3)疑问不仅来自书本,也存在于日常生活 /027
4. 信息并不等同于知识
(1)信息时刻变化 /030
(2)知识不会过时 /031
5. 随时随地都可以独学
(1)热爱比技术性问题重要 /034
(2)不在买书上吝啬 /036
(3)妨碍独学的是混乱和不健康的情绪 /037
6. 独学者康德
(1)读懂康德并不难 /041
(2)康德与普通人的区别 /042
(3)研究小问题也能造就一门哲学 /044
第二章 阅读难读之书的窍门
1. 随机阅读
(1)挑战难读的书 /048
(2)半路弃书也无妨 /049
2. 从多种角度理解
(1)阅读,即观看脑中的影像 /052
(2)准备字典、百科辞典和地图 /055
3. 用“观读”之法战胜书籍
(1)先把难读的厚书放在一旁欣赏 /058
(2)以嘲弄的心态对待书 /059
(3)以随意的心态去阅读 /061
(4)不好懂的书可能本来就写得不好 /062
4. 和难啃的书做游戏
(1)不要害怕看似难啃的书 /066
(2)解读本反而比较难懂 /067
(3)试着以自己的方式思考 /073
(4)经典名作不必从头读到尾 /075
5. 边画线边阅读
(1)画线的意义和作用 /077
(2)画线的技术 /078
(3)画线最重要的技巧 /079
(4)做批注的方法 /080
(5)画线可以帮助记忆 /082
(6)不买书便读不了书 /084
6. 多读几本书
(1)读的书越多,你理解的事情就越多 /086
(2)学速读法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087
(3)多读书的效果 /088
7. 阅读可以改变世界
(1)我们总把虚构当成事实 /091
(2)16世纪日本人的真实样貌 /092
(3)世界观改变之时 /095
第三章 提升修养
1. 何谓修养
(1)知识并不等同于修养 /098
(2)更好地生活 /099
(3)不要把知识当工具 /100
2. 基础的修养
(1)某评论家的无知 /102
(2)有的文化,底色中蕴含宗教元素 /104
(3)了解基督教有助于读懂哲学 /106
第四章 外语独学术
1. 首先要正确使用母语
(1)说不好母语,外语也几乎不可能学好 /110
(2)外语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 /111
2. 培养对语言的品位
(1)对语言整体的强烈关注 /114
(2)有语言品位之人的特征 /115
3. 学外语的诀窍
(1)首先要整体把握 /117
(2)把词典当读物 /118
(3)不全心投入,你就无法成功 /120
4. 把阅读放在首位
(1)阅读力是学习外语的基础 /122
(2)读不懂就说不出来 /123
(3)总之要大量阅读 /125
5. 理解外语的逻辑思路
(1)只靠习惯是学不会的 /127
(2)“学外语先从会话学起”的观念并不正确 /129
(3)掌握句法结构 /130
(4)把握核心概念 /132
(5)学习该国文化能提高外语学习速度 /134
第五章 思考的技巧与调查研究的技巧
1. 一切论点都只是假设
(1)别盲目深信名家名著 /138
(2)韦伯的学说是否正确 /139
|
內容試閱:
|
1. 学习不算独学
(1)学习尚处于低级阶段
“终身学习”一词大概是官方造词。无论是谁创造了这个词,这个词都太奇怪了。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恐怕多是为时已晚。
那“学习”究竟是什么呢?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其实就是“模仿”。
比如说,还不会写字的孩子模仿范本进行书写,这就是学习。此时,模仿得好便已足够。
因此,小孩子或初学者用毛笔摹写的行为叫作“习字”。它与“书法”完全不同。所谓书法是跳出模仿阶段,写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字。
大人也会练习写毛笔字,这其实也是“习字”。有人称之为“书法”,但这只是碍于大人面子的一种客套话。无论何种叫法,其本质都是“习字”,是以支付学费消磨时间,顺便结交知己为主旨的一种兴趣爱好。
本书所说的“独学”并非这种学习。“独学”并非失意之人填补人生空虚的兴趣学习,也并非依样模仿老师的低水平学习。年岁尚小的孩子、一无所知的初学者做的是模仿训练。已经跨过那个阶段的大人要做的则是独学。换言之,“独学”并非“learn”,而是“study”。
“study”有研究、探究之意,但在日语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的说法。如果使用日语中的“研究”一词,语意和情感层面会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因此,本书还是采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即“学习”或“勤学”。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勤学”都没有“模仿”的意思,而是指研究(study)。
(2)不靠自己学习,你什么也学不会
从字面上看,“独学”二字总是给人一种孤独感,甚至给人一种独自一人在阴郁沉闷的氛围中默不作声地伏案学习的印象。但是,“独学”的“独”并非孤独的意思,而是指不师从特定导师。
不师从特定导师,但是可以有众多导师。“独学”是把那些有真本事、真学问的人当导师,而非把那些对学问一知半解的人当作导师。具体来说,就是以最高水平的书籍为师。
或许有人担心像外语之类的学习,无法只靠独学做到。比如说,他们会觉得有必要去外语培训班上课,请专业教师指导自己。但是,从个人努力的角度来看,若是缺乏独学的过程,你也很难掌握一门外语。
我们只要去外语培训班看一眼便会清楚。两百个人同时入学,倘若有几个人能坚持跟老师上到最后一堂课,便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95%以上的学生会因挫败而中途放弃,能坚持学到最后的人屈指可数。
因为,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去外语培训班上课,如果你自己不去真正地学习,最后还是什么都学不到。换句话说,不会独学的人连一些基本的课程都跟不上。
如今,正因为不会独学的人实在太多了,语言学校的学员流动率才会如此之高,培训班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鉴于此,本书的目的就是为那些对自己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安全感的人提供勇气,帮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和诀窍。
(3)对大学生来说,独学也是必要的
我来说说自己的个人经历。学生时代,我对学校的课业不太擅长,几乎没有为应对考试而勤学过,或者说,这种学习方式并不能让我感到满足。要我一板一眼地完全记住老师按照教学指导原则在黑板前讲解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进了大学后,我对绝大部分的课程也毫无兴趣,不是逃课打台球,就是看一些杂书、旧书。
不过,当时我读的那些书正好是大学教授做研究时参考的书籍。所以,也可以说,在阅读方面,我和他们站在了同一水平。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渐渐知道教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对哪些内容有所省略,对哪些内容解释得不够详尽。
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学生是靠着为考试而读书来取得优秀成绩,但我不为考试而读书,却也能取得好成绩。这种体验非常奇妙。我终于发现,大学学习不在“身外”,而在“心内”。
后来,我考入了一所德国的大学。在那里,我发现独学同样是必要的。这所大学没有学年制度,除了古希腊语、古拉丁语、中世纪德语之类的语学科目,几乎没什么必修课。当年新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是一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全看学生的意愿和兴趣,教授也只是借上课的形式做示范而已。总而言之,这所大学是个独学的场所。
人们常说“即使你上了大学,在社会上也吃不开”,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上了大学之后不会独学,才是进入社会后吃不开的原因。
“如果当时再勤学一些就好了。”这种为过去之事感到后悔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在学校,你可以为应付考试(如果这也算用功)而学习,也可以选择独学。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只有在学校才能好好学习”。其实,若真想勤学,只需从此刻开始独学就行了。除了某些需要做实验、使用仪器的理工科,其他大部分的学科,都能自己进行学习。没有任何事能妨碍你。
顺便提一下,19世纪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其《人性的,太人性的》(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一书中写过下面一番话:
做学问锻炼的并非人的智慧,而是技能。长时间严谨地研究一门体系严密的学问,其价值并非完全由成果决定。因为,所谓的成果只是智慧汪洋中一滴毫不起眼的水滴罢了。但它却能增强人的能量、推断力和持久力。[ 参考池尾健一译本。本书注释除特别标注外,均为作者原注。]
我在《超译尼采Ⅱ》(《超訳ニーチェの言葉Ⅱ》)中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改译。改译之后,文意会更加明确,尼采所强调的做学问的意义也会更加清晰。
……学习带给我们的成果其实是在其他方面。学习可以锻炼人的能力。比如细致严谨的调研能力、推理和推断的能力、持久力和毅力、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大胆假设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也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中。
行文至此,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的意思了。相较于通过学习获得的成果和成绩,那些在学习中培养的能力有着更广泛且更持久的应用性,对一个人的将来大有裨益。
说得刻薄一些,考试分数高并不能说明本人能力高。就算没有在考试中得高分,但或许本人掌握了可以灵活应付人生中各种状况的更重要的能力。
因此,独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4)独学没有教科书,也没有标准模式
独学路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对你构成阻碍。但有的时候,可能在独学之前我们内心就已经存在一些障碍,最典型的正是一种思维定式:应该有教科书之类的指南引导自己更高效地学习。
“我想好好地从基础开始学起,所以希望有一本像教科书那样的东西”,如果存在这样的想法,则说明你已经习惯于学校灌输的固定思维模式。
其实,只有数学和乐器演奏类的科目需要走“先打好基础,然后慢慢朝高难度的方向进阶”的路子。其他知识并不存在基础、中级和高级之分。
也有人会找一些书名里有“入门”二字的书籍来代替教科书。然而,并没有任何人或事能保证入门书籍就一定浅显易懂,一定适合初学者。比如说,读几本“哲学入门”方面的书籍并不能让你真正了解哲学。相比之下,直接阅读原著更容易迅速进入状况。
似乎很多人误以为教科书的内容很基础。这点我们翻翻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了。你会发现,书里的很多历史事件其实都是勉强拼凑起来的。为了将应该学习的知识塞进有限的篇幅里,采取这种三言两语的拼凑方法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然而,这种文字很难和一般的书籍内容相提并论。如此,教科书反而更像内容不太翔实的百科全书。
这就是为什么学校的考试以测试的形式进行。只要你的答案和那本被称为“教科书”的百科全书中列出的正解(正确答案)一致,考试就万无一失了。如果学生习惯了这样的形式,即便长大成人之后,他们依然会以这种眼光看待世界,觉得社会上的各种事物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5)独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拥有自己的创见
假设,学校的考试中出现了以下题目:
“( )年,佛教传入日本。请填空。”
我自己也写过几本有关佛教的书,却无法在括号内写下正确答案。因为我确实不知道佛教是哪年哪月传入日本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目前学界有几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尚未得到证实。因此,我也无法确定佛教传入日本的确切日期。
但是,擅长应付考试的学生就能立刻填上“552年”。他们把这个年份当作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背了下来,而且他们本人也深信佛教是552年传到日本的。
此外,对于“佛教传入日本”具体而言是什么意思,那些擅长应付考试的学生也从未思考过。“佛教传入日本”是中国的僧人携带佛教用品渡洋上岸那年,还是日本统治者决定引入佛教那年?抑或,是否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看待佛教的传入?他们从未有过类似的疑问。
在那些擅长应付考试的学生眼中,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毫无疑问就是552年。他们认为教科书中所写的时间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能够在只考正确答案的测试中得到高分的,也正是这样的人。
不过,深信学习就是这么一回事的人或许占到绝大多数。因为那些将各个领域的终身教育课程和学习内容做成“教科书”进行销售的公司经营得一直不错,从其受欢迎的程度中,我们便可推知一二。因为大家都想要“教科书”,都想要标准答案。
但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只是单纯地记下百科全书式的内容,缺乏任何建设性的见解或主张。而且,现在计算机等智能设备早已能够代替人脑去存储这些条目。但人脑远远比计算机更出色、更优秀。因为人的大脑能自主思考,具有创造性思维,能产生全新的观点和推论。这正是独学的最终目的。
本书会介绍独学的基本方法,比如读书的方法、看待问题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提升文化修养的方法。
请你一定尝试一下这些方法,从而懂得学习的真正乐趣,了解自己无限的潜力。
权当我在开玩笑也行,总之,姑且试一试。通过独学,你一定可以发现崭新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