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1.史铁生、沈从文、梁实秋等15位华语文学名家,联袂书写生命的美好之书。用心感受,认真过好每一天,我们总会迎来愿望成真的时刻
2. 感受文学大家细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与眷恋,体味人间的各种滋味。书中既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有细碎的生活日常、人间烟火的滋味、令人回味悠长的往事、心心相印的友情,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给人以真诚的安慰与启发。
3. 名家名篇,优中选优,本书收录的均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如《我与地坛》《老海棠树》《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背影》《我的母亲》《怀李叔同先生》《雅舍》《饮酒》《生机》《渐》《送行》《时间》《往事》《刹那》等
4. 装帧精美,双色内文,文艺彩插,品质阅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由史铁生、沈从文、丰子恺、梁实秋、林海音、朱自清、老舍等15位文学名家联袂奉献的关于生命美好的散文合集。
人生那么长,我们总会经历一些生活的失意,命运的打击,但人生并不全是失意和打击,不是吗?走在人生路上,只要一直向前,不经意间我们总能邂逅一些美好的时刻或经历,它们如同山间的清风,在一瞬间轻轻吹过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带来感动和抚慰,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些美好的时刻或经历可能来自不同的方面,如亲情的思念、友情的缅怀、往事的回味、美食的品尝、生活的感悟等,它们无不给人带来愉悦和慰藉,让人领略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本书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要我们珍惜日常,过好当下,心怀信念,相信未来,我们的愿望一定会慢慢实现。
|
關於作者: |
史铁生(1951—2010)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沈从文(1902—1988)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
梁实秋(1903—1987)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代表作《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等。
丰子恺(1898-1975)
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代表作《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
林海音(1918—2001)
中国女作家。代表作《城南旧事》等。
朱自清(1898—1948)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郁达夫(1896—1945)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徐志摩(1897—1931)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等。
老舍(1899—1966)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等。
萧红(1911—1942)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郑振铎(1898—1958)
中国现代文学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代表作《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胡适(1891—1962)
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尝试集》《容忍与自由》《四十自述》等。
梁遇春(1906—1932)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其散文风格独树一帜,兼具中西方文化特色。代表作《春醪集》《泪与笑》。
陆蠡(1908—1942)
中国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代表作《海星》《竹刀》《囚绿记》。
|
目錄:
|
辑一 岁月不言,人间有爱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002
老海棠树·史铁生 /008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林海音 /013
我的母亲(节选)·林海音 /022
我的母亲·胡适 /025
背影·朱自清 /032
祖父的园子(节选)·萧红 /035
辑二 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沈从文 /042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052
关于徐志摩·梁实秋 /062
志摩在回忆里·郁达夫 /066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074
家德·徐志摩 /078
怀友·老舍 /086
辑三 往事堪堪亦澜澜,前路漫漫亦灿灿
故乡的胡同·史铁生 /090
记得当时年纪小·梁实秋 /094
往事·沈从文 /104
五猖会·鲁迅 /110
我的几个房东·老舍 /115
一封信·朱自清 /122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 /127
辑四 聚拢是烟火,摊开是人间
爆炒米花·丰子恺 /136
饮酒·梁实秋 /140
腊八粥·沈从文 /145
饮食男女在福州·郁达夫 /151
吃的·朱自清 /161
宴之趣·郑振铎 /167
茶食店·萧红 /174
辑五 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雅舍·梁实秋 /180
住所的话·郁达夫 /184
猫(节选)·老舍 /189
生机·丰子恺 /192
春雨·梁遇春 /197
看花·朱自清 /202
囚绿记·陆蠡 /208
黄昏的观前街·郑振铎 /212
辑六 见得繁花不惊,修得心淡如水
渐·丰子恺 /220
送行·梁实秋 /225
时间·沈从文 /230
抬头见喜·老舍 /234
光阴·陆蠡 /239
泪与笑·梁遇春 /245
刹那·朱自清 /250
人生有何意义·胡适 /256
|
內容試閱:
|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儿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前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待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而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呀!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我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吹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儿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吧。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