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HK$
166.8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編輯推薦: |
1.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称其文“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与其父兄并称“三苏”。
2.文学成就甚高:工古文,尤擅长议论。所作秀洁从容,流畅有韵致。
3.学术成就高:晚年潜心学术,整理旧作,进行著述,为后世留下了90多卷著作。
4.理政能力强:他曾任过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等重要官职。
5.用赤诚的笔写下倔强的文,虽然仕途屡遭波折,但不忘初心。
6.教育思想先进:注重培养后代的品德和能力,而且教育方式灵活,擅于因材施教,会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
7.文后附录详细年表,苏辙生平大事件清晰可见;随书附赠行程游戏卡,生动展现苏辙重要的人生切面和游历足迹。
8.封面亚美滑面,手感细腻;内文采用上等胶版纸印刷;版式清新大方,文艺美观。
|
內容簡介: |
《苏辙传》以清晰简练的笔法、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将宋代散文家苏辙的一生描述出来。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作者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在对苏辙生平事迹进行坚实考证的基础上,以苏辙一生的仕途经历为经,同时以其书写的经典诗文为维,全景展现了苏辙独放异彩的璀璨一生。内容丰富充实,文字浑厚有趣。作者根据大量历史资料,重新梳理了苏辙的人生历程,对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生活场景,他的父兄等等,进行了生动展现,力求在时代背景中还原一个真实、鲜活的苏辙。作者深刻阐述了苏辙的文学思想及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对苏辙诗文的艺术成就、个性气质、精神境界都进行了清晰的呈现。
|
關於作者: |
肖胜萍,笔名萧溪,湖南省湘乡市人,陕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创作20年,于《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发表各类文章十余万字。多年来致力于文学作品的策划与开发。
|
目錄:
|
一? 三苏父子出川,兄弟同上榜
才星降世:苏门文风盛 002
少年脱颖:严父育人杰 009
初出川蜀:赴京求仕途 018
幸遇伯乐:贵人识英才 026
母丧返蜀:慈母永离别 040
二? 科考直言对策,入仕受挫折
再出川蜀:疏荡有奇气 048
应制科试:妄语当见弃 057
拒职侍父:西门别兄长 068
大名初任:扶父丧返蜀 073
三? 反对变法受排挤,贬谪显亲情
重返京师:得罪王安石 082
外放为官:经年居下僚 091
乌台诗案:纳官代兄罪 099
贬谪筠州:五年卖盐酒 107
寄情山水:散文慰兄怀 115
移官绩溪:治绩得民心 124
四? 仕途迎来三级跳,出使任务重
朝野惊变:苏子由升迁 130
锐意进谏:三天一奏章 136
青云直上:任户部侍郎 142
出使辽国:奉为座上宾 147
竭诚辅政:恐树大招风 153
五? 政治理想破灭,被贬岭南辞世
失势被劾:新党复得势 160
岁更三黜:三州分家人 168
流放雷州:移调迁循州 174
闲居颍昌:归隐居颍滨 180
躬耕田园:寂静中辞世 186
六? 苏辙自不凡,散文与诗传千古
一门三父子,文风各不同 192
《三国论》新颖,《东轩记》旷达 196
诗作传世:闲淡蕴高雅 204
附录
苏辙年谱 209
主要参考书目 215
|
內容試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纵览千古望月怀远之作,其中翘楚应属苏轼这首《水调歌头》,全词意境豪放开阔、乐观旷达,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皎皎明月,为远方亲人送上平安康健之愿。而这位能让北宋大词人苏轼遥寄思念的,不是别人,正是开篇题记中提到的苏子由——苏辙,也就是大词人苏轼的弟弟。
很多人di一次知道“苏子由”这个名字,可能是读了苏轼的这首千古名篇。事实上,与诗词大家苏轼相比,弟弟苏辙在诗文上的造诣丝毫不逊色。他长于政论、散文,与父苏洵、兄苏轼,并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可谓“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而在仕途上他所达的高度,甚至还远超父兄。苏辙的理政能力在北宋历史中都是无法被人忽视的存在。
走近苏辙,我们更能知道,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苏轼生命中有着怎样的分量,也更能了解与苏轼比肩而立的苏辙因何青史留名。
展开苏辙波澜壮阔的人生,有两件事需要我们先有所了解,才更容易理解苏辙的成长轨迹和未来发展。其一,眉山苏氏是什么样的家庭,如何能培养出“三苏父子”这样震铄古今的人物;其二,苏辙出生在一个怎样的时期,此时山河内外,苏家上下,又是何种情况?
简单了解苏辙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在作品署名中经常称自己为“赵郡苏氏”,还将作品集命名为《栾城集》,三苏父子不是四川眉山人吗?他为什么会称自己“赵郡苏氏”呢?这一署名和苏家的文化渊源,还要追溯到东汉时期,从苏家祖辈说起。
东汉时,陕西咸阳有人名叫苏章,出身名门,其八代祖苏建曾为汉武帝右将军,其祖父苏纯,则在东汉时期随军攻打过匈奴,当过南阳太守。而苏章继承家族先辈优点,爱读书、善写作、品行端,当时亦深得汉安帝器重,做过高官,是个刚正不阿、精明能干的人,他被认为有定国安邦的才能。关于苏章的事迹,我们可以在《后汉书·苏章传》等史料中查找到,而因苏章家居赵郡,其家族在当地繁衍,后来就形成了赵郡苏氏,即三苏父子署名所记的“赵郡苏氏”。
苏章之后,苏氏一族家族兴旺,后代亦不乏有才有名之人。三国时期,苏氏后人苏则为魏国能臣,官至东平相,后来到了唐朝,苏氏一族又出了个叫苏味道的能人。《新唐书》等史料记载,苏味道这个人,少年早慧,文采出众,聪颖博学,才名远播,二十岁即高中进士,后来做过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等官职,到武则天时期更官至宰相。只可惜唐中宗复位后,朝廷政治风云变幻,苏味道因陷入朋党之争,被贬至眉州,后在眉州开枝散叶。
眉山苏家自古以来都是当地数得上号的人家。《苏氏族谱》记载:从唐神龙年初,一个叫苏味道的人来眉州做刺史,于官任上去世,其子孙后代留在眉州扎根落户,这地方便有了苏氏一族,也就是“三苏”一支的先祖。而苏家文风盛大的基因,从苏辙先祖苏味道身上也可见一斑。
苏味道此人擅于律诗,诗风清正挺秀,其所作名篇《正月十五夜》中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之句,歌咏元宵夜花灯会盛况,历来为人传诵。可惜,苏味道虽有才名,但苏家文化脉搏却在苏味道之后逐渐转弱。苏味道被贬眉山时,只有二儿子苏份是一介布衣,随他迁至眉山,并在此地繁衍家族。其后代也一直耕读传家,却少有显赫高官,直到唐末五代时期,苏氏人脉才渐渐兴旺。
苏辙高祖苏祐在五代时期的后唐为官,曾官至遂州长江尉,后来去官后隐居眉州丹棱。其曾祖苏杲虽未入仕途,但性格豁达,仁爱孝顺,在乡族中素有忠孝、仁义、慷慨的美名,因乐善好施,轻财重义,乡众对他的杰出人品多有传颂。只可惜,这样的好人,却子女亲缘淡薄,膝下曾育九子,最后只活了个第七子苏序,便是苏洵的父亲,苏轼、苏辙两兄弟的祖父。
苏序属于大器晚成型人物。他性情疏达,薄己厚人,不务虚名。苏辙对祖父苏序的记录和评价虽很少,但其兄苏轼曾在《师友谈记》中评价祖父苏序:英俊伟岸、才气非凡,少读书,但胸有丘壑,气度非凡。苏洵在苏氏《族谱后录下篇》中还认为苏序“表里洞达,豁然伟人”。其实,苏洵、苏轼对苏序评价如此之高,是他担得起如此称颂。苏序虽年轻时不喜欢读书,但年老后却喜欢写诗,他写诗有通俗易懂、成诗飞快的特点,上至朝廷郡县的大事,下至贩夫走卒的平凡生活,都能在苏序的诗中看到。《族谱后录下篇》载:“先子(序)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这些史料记录,都能为苏序喜欢写诗和苏家文风之盛提供鲜活佐证。
与此同时,苏序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以及苏氏一脉耕读传家的传统,也影响着后代子孙。苏序的二儿子苏涣,青年时即进士及第,官至都官郎中,是个廉明清正的好官。而苏辙的父亲苏洵,则是个行事酷似苏序的人,他少时不喜读书,二十七才始发愤,虽两度科场落地,再无意于功名,却是个倾心钻研的“学术派”。苏洵大器晚成,著书写文,在政论研究方面成为了北宋文学领域一代名家。
总而言之,从苏门一脉家学渊源来看,苏辙祖上出过很多心胸坦荡、豪放不羁的磊落之人,他们有的人侠肝义胆,有的人学识渊博,虽并未都出仕显赫,但亦是一时顶尖。
说完苏辙祖上能人辈出,苏门文风鼎盛的历史,我们再来看看苏辙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大环境下。
在苏辙出生的前一年,即宝元元年(1038年),毗邻北宋的西夏欲借大宋与契丹的矛盾,乘虚而入,做“南面之君”。至宝元二年时,大宋与西夏的战争一触即发。
在苏氏小家内部,情况也不容乐观。苏辙的父亲苏洵苦读两年后,在景祐四年(1037年)参加进士考试,却又名落孙山,一无所获。而比科考落榜更让苏家无法承受的是亲人的离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苏家人丁凋落,多人故去。先是苏洵的长女于天圣六年(1028年)夭折;再是苏洵母亲史氏于明道元年(1032年)病逝于家中;随后,景祐四年(1037年),苏洵长兄苏澹因为科举失意和母亲病逝的双重打击,身染重病,英年早逝;不久后,苏洵长子景先于宝元元年(1038年)夭折。此时,苏家虽还有苏轼这位小公子,但是亲人的接连故去,不免让整个苏家笼上一层阴霾。就是在这样全家上下一片愁云惨雾的悲痛时刻,苏夫人程氏再次身怀六甲,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二月二十日,苏辙就出生了,因这年是己卯年,所以苏轼后又常称他为卯君。
可以说,苏辙的降生,给苏门上下送来很多安慰,使这个家庭得以从悲伤抑郁的气氛中挣脱出来。出生在这样一个人才辈出、文气鼎盛的书香世家,苏辙承苏门遗风及父亲苏洵的熏陶,带着家学传承和聪颖天资,开始一步一步行走在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旅途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