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HK$
130.9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HK$
65.8
《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售價:HK$
79.2
《
租税转嫁与归宿
》
售價:HK$
107.8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HK$
49.5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售價:HK$
316.8
《
家族财富传承:实务案例与解决方案
》
售價:HK$
97.9
《
恶女的告白:时隔十年,《绝叫》作者叶真中显再写“恶女”的复仇与重生
》
售價:HK$
60.5
|
內容簡介: |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用历史的眼光、全局的视野、严谨的逻辑、深刻的事实全面阐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等问题,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辅助呈现,让广大读者轻松读懂新质生产力,把握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脉搏。
|
關於作者: |
人民论坛杂志社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创办于1992年,是党中央机关报所属重要思想理论平台,是中央有关部门直接联系的重要智库研究机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阐释权威阵地,获中国百强报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直机关文明单位等重要荣誉资质, 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马工程重大课题和中办、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国安办等有关部门多项课题研究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论坛文章观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每年获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持续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
目錄:
|
第一篇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张乐等 003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本质与核心命题/贺俊 011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意蕴变化/王勇 021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与形成机制/李晓华 031
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杜传忠 041
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向/杨丹辉 056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形态及培育/庞瑞芝 06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探究/陈 宪 079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新赛道
——兼论颠覆性创新的推动作用/李晓华 091
第二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涂永红 106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张乐 119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黄卫平 132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点/李军鹏 148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蒲清平 161
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与制度保障/宋葛龙 174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与政府作为/黄恒学 192
以新促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有效培育/王宇 202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欧阳日辉 215
“数据要素×”与“东数西算”: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的关键/汪玉凯 228
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谢梅 244
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动力/杜黎明 254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引领支撑/孙锐 264
以法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破除堵点卡点/邓建鹏 275
|
內容試閱: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与政府作为
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据不完全统计,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相对靠前的位置重点提及了新质生产力。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各地政府在结合本地区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比如,北京市政府突出首都定位和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以率先建立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广东省政府强调实体经济的关键作用,在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浙江省政府强调“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政府作为提出了三个新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这对政府如何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以下三个新的要求。
一是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包括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信贷便利,平衡产业链中的供需关系,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企业信心。同时,关注国内外市场趋势,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应对可能的经济波动和外部风险。
二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已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不仅要巩固现有成果,还需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边际,包括推进关键技术突破,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消费者体验。同时,加快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前沿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对于氢能源产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广氢能汽车和氢能储运技术的应用,探索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政府应当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投入,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推动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数据中心等,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理和网络支撑。同时,在政策制定上注重促进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加强数据治理,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