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HK$
58.2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HK$
98.6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HK$
333.8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HK$
100.6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HK$
244.2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HK$
87.4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HK$
77.3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HK$
95.2
|
內容簡介: |
本书试图从科学、艺术、伦理三方面重构尼采。不仅回应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尼采与自然主义”“尼采与达尔文主义”的争论,还梳理了“尼采与超人类主义运动”“尼采与德性伦理学运动”的关系。作者认为,无论尼采探讨的是“狄奥尼索斯与阿罗波”“荷马与赫西俄德”,还是物理学、生理学和进化论,他都没有放弃对人类文明、生命未来的探寻与思索。
|
關於作者: |
韩王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济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2015—2017年),弗赖堡大学访问学者,曾于慕尼黑大学交流访学(2011—2013年),研究方向:德国哲学、伦理学。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自然与德性:尼采伦理思想研究》,译著一部:《荷马的竞赛——尼采古典语文学研究文稿选编》,主持教yu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
目錄:
|
总序:智能文明时代是哲学问题迸发的时代/成素梅
序
尼采与科学
自然主义 达尔文主义 超人类主义
尼采为什么是一位自然主义者
尼采是自然主义者吗?
尼采的自然主义是一种现象论吗?
如何理解尼采的“自然”或“自然主义”?
尼采与19世纪达尔文主义
关于“尼采与达尔文主义”的争论
尼采对达尔文的接受与理解
尼采对达尔文的反思与批判
尼采与超人类主义的合流及分野
争论回顾: 尼采与超人类主义能否兼容?
思想承续: 重新理解和定义“人”
理路分歧: 自然进化还是定向进化?
尼采与艺术
狄奥尼索斯 荷马 古希腊音乐剧
青年尼采的思想转型及其困境
从神学、古典学转向哲学
不可知论难题与尼采的解决尝试
尼采的参战经历及“将来之神”构想
从艺术到哲学: 尼采思想中狄奥尼索斯形象之变
从艺术走向哲学
灵与肉的结合:狄奥尼索斯的人格化
新宗教的确立: 狄奥尼索斯反对基督
尼采巴塞尔时期的荷马研究
荷马与赫西俄德对立?
重估荷马问题
荷马世界的出现与消亡
尼采巴塞尔时期的酒神崇拜研究
从阿波罗到狄奥尼索斯
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
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起源问题
尼采与伦理
德性伦理学运动 非道德 道德自然主义
尼采与德性伦理学运动
关于“尼采与德性伦理学”的争论
尼采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吗?
尼采是德性伦理学家吗?
尼采的道德自然主义
两种回归自然的方式
两种自然
作为反自然的道德与道德自然主义
尼采自然思想中的伦理维度
伦理学的“奠基”问题
尼采的自然伦理思想:以“自然”为伦理学奠基
对摩尔“自然主义谬误”的批判以及对尼采的辩护
附 录
《悲剧的诞生》导读
《悲剧的诞生》导读一:狄奥尼索斯、太一与艺术形而上学
狄奥尼索斯与太一
狄奥尼索斯与阿波罗
狄奥尼索斯与艺术形而上学
《悲剧的诞生》导读二:悲剧的诞生、消亡及复兴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消亡
悲剧的复兴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尼采可能是史上最难定义的哲学家。他是一位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反启蒙的启蒙主义者,批判科学又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科学,抨击宗教又试图呼吁一种信仰的复兴。作为积极的虚无主义者,他一方面认为人是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另一方面却又对未来之生命给予了极高的希望与想象。无论是多变的写作风格,还是广泛的思考议题,都给我们理解、阐释其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自20世纪初尼采思想被引入国门以来,如何发掘其现实意义和取鉴价值,一直是学界前辈着力研讨的问题。从五四启蒙、抗日救亡到改革开放,尼采之所以能够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说时新,更多是因为我们需要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尼采与科学的关系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尼采确实阅读过大量的科学著作,包括生理学、解剖学、胚胎学、物理学等,但他毕竟不是自然科学家,他只是试图在一个弃神的时代里,从哲学角度追问: 我们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科学?
毋庸置疑,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尼采会选择艺术,正如在艺术与生命之间他会选择生命一样。科学问题、艺术问题、伦理问题(生命问题)在尼采那里息息相关。他在追问“我们需要何种科学”的同时,也在追问“我们需要何种艺术”,以及“我们需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尼采与科学、尼采与艺术、尼采与伦理三块。
科学部分探讨了尼采与自然主义的关系、尼采与达尔文主义的关系,以及尼采与超人类主义的关系。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王国维就曾指出尼采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卢梭的“新自然主义”思想(《尼采氏之教育观》)。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则把尼采视作达尔文的追随者,认为其哲学根基是19世纪的生物进化理论。茅盾也曾把尼采解释为进化论者,并主张将其“超人”学说理解成某种特殊的进化论(《尼采的学说》)。本部分内容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前辈学人的洞见,试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重新勾勒尼采的“快乐科学”面谱。
艺术部分主要聚焦于尼采的早期思想,内容涉及酒神狄奥尼索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音乐剧。众所周知,尼采的学术志业起于古典学,后来因为对古典学的历史实证主义倾向产生不满,才将兴趣转向哲学跟科学。那么,尼采是如何完成其思想转型,并在彷徨中确立自己的学术身份的?他又为何会在狄奥尼索斯身上看到欧洲文明的希望及未来?狄奥尼索斯与耶稣基督之间有何隐秘关联,以及狄奥尼索斯艺术何以是一种快乐的艺术?或许我们可以由此寻获一个颇具文艺范的尼采。
伦理部分主要考察尼采与德性伦理学运动的关系。德性伦理学运动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这场运动的深入,尼采德性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尼采特别看重个体(道德行动者)的兴盛,因此把他纳入亚里士多德传统似乎并无不妥。但尼采对目的论的批判,对理性和中庸之道的警惕又跟亚里士多德扞格不通。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他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能否从实存论角度解释尼采的德性思想?尼采宣扬的伦理自然主义是否可行?本部分对此均有讨论。
当然,我们很难用简笔素描的方式将尼采思想概述完全。任何哲学家都是复杂的,尼采也不例外。尼采的复杂性跟其所处时代脱离不了干系。19世纪新旧思想交织,基督教信仰尚有余晖。德国观念论在黑格尔那里攀上巅峰,旋即又随着自然科学的进展而走向破产。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逐次被发现。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叔本华的意志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也轮番登上学术舞台。进入19世纪50年代以后,路德维希·毕希纳、卡尔·福格特、摩莱萧特等具有生理学和医学背景的哲学家开始鼓吹科学唯物主义,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力的争论。不过这场唯物主义之争很快就被一场更具影响力的达尔文主义之争所取代。于是,进化论、遗传学、优生学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就此而言,尼采堪称时代之子。他博采众长,又放眼未来,对西方文明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做了全面的反思与回应。
本书是笔者近十年研究成果的回顾。如果从写作顺序来看,结构应该是尼采与艺术、尼采与伦理和尼采与科学。之所以把尼采与科学放在首位,一方面是为了凸显尼采之于科技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为了凸显笔者当下的思考和关注。科学无疑主导着我们的未来。唯有通过科学,我们才能够加深对于艺术和生命的理解。但科学问题又不能只通过科学自身来解决。科学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往往是盲目的,它不能为自身导航。以算法和算力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带来的可能不止福利,还有风险的视角性遮蔽。或许只有在生命和艺术的基准上,科学问题才能得以澄清。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各部分虽存在内在关联,但亦可独立成篇。读者可以随意跳过某一部分而从其他部分开始阅读。十年一瞬,“万千符码万千兵,扁鼓声声闯幻宫”的昔日豪情,亦难免会被“迷陷天门阵”的氐惆所取代。但人总归会在某时某处获得某些意外的认可和鼓励,让自己保有继续“磨剑”的勇气,不为“破敌营”(像年轻时那般),但求慰平生。
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