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九章,历时梳理了《国语》成书、性质、音义注释、评点、文献版本考订、《国语》佚注辑佚等《国语》研究脉络。是《国语》历时研究的第一次全面总结,发掘了一批研究资料,有益于《国语》研究进一步深入与拓展。
|
關於作者: |
郭万青,唐山师范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国语〉动词管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小学要籍引〈国语〉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国语补音〉异文研究》(兰台出版社2015年版)、《近百年来〈国语〉校诂研究》(凤凰出版社2016年版)、《唐代类书引〈国语〉研究》(齐鲁书社2018年版)、《〈国语〉历代序跋题识辑证》(齐鲁书社2018年版)。主要从事《国语》专书研究、文献训诂研究、近代学术文化研究和海外汉学研究。
|
目錄:
|
引 言
一、《国语》研究历时总结的必要性
二、《国语》研究历时总结的可能性
三、《国语》研究史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国语》史事发生与《国语》成书时期
一、《国语》所载史实发生期
二、《国语》所载史实的记录与传播时期
三、《国语》材料的汇集与成书
四、《国语》材料的应用
(一)《国语》与《左传》
(二)《国语》与《孔子家语》
(三)《国语》与《礼记》
(四)《国语》与《大戴礼记》
(五)《国语》与《韩非子》
(六)《国语》与《荀子》
(七)《国语》与《吕氏春秋》
五、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献与《国语》
小结
第二章 汉代《国语》研究概观
一、《国语》书名的确立
(一)春秋国语
(二)国语
(三)春秋传
(四)春秋外传
二、《国语》作者及篇卷的确立
三、《国语》性质、内容的初步认定以及文献归类
四、汉代《国语》注释研究
(一)郑衆《国语章句》
(二)贾逵《国语》注
(三)服虔《国语》注
(四)杨终《国语》注
五、两汉典籍对《国语》的征引与利用
(一)贾谊《新书》对《国语》的征引与利用
(二)司马迁《史记》对《国语》的征引与利用
(三)《新序》《说苑》《列女传》对《国语》的征引与利用
(四)《汉书》对《国语》的征引与利用
(五)汉赋对《国语》的征引与化用
(六)汉代注释对《国语》的征引
小 结
第三章 三国时期《国语》研究概观
一、唐固《国语》研究
二、虞翻《国语》研究
三、王肃《国语》研究
四、孙炎《国语》研究
五、韦昭《国语》研究
(一)韦昭《国语解叙》
(二)韦昭《国语解》
(三)韦昭以及韦昭《国语解》研究之概况
小 结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国语》研究
一、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学者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一)孔晁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二)傅玄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三)刘炫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四)卢照邻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五)刘知几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六)柳宗元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七)啖助、陆淳等人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八)释法琳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二、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国语》文本的存在形态
(一)《国语》传本的区分
(二)《国语》写本
(三)该时期群书引《国语》的基本情形
三、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国语》注释
四、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国语》音义研究
(一)刘芳《国语音》
(二)唐人《国语音》
五、柳宗元《国语》研究
(一)《非国语》写作背景及写作动机
(二)《非国语》的内容
(三)《非国语》的学术史意义
(四)《非国语》的基本研究
六、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国语》著述的著录
小 结
第五章 宋元时期《国语》研究概观
一、宋人对《国语》性质等相关问题的评论
(一)宋人对《国语》成书年代的研讨
(二)宋人对《国语》编者、作者的研讨
(三)宋人对《国语》分卷的研讨
(四)宋人对《国语》内容的研讨
(五)宋人对《国语》《左传》的比较分析
(六)宋代其他学者对《国语》相关问题的研讨
二、宋代《国语》的刊刻与校订
(一)《国语》的校订
(二)宋代《国语》的流传与刊刻
三、宋代《国语》音义研究
(一)《国语补音》的版本
(二)《国语补音》的内容
(三)前人对《国语补音》的著录
(四)《国语补音》的研究
三、宋代《非国语》研究
(一)宋人对《非国语》的总体批评
(二)宋人《非国语》研究专著
(三)宋人批评《非国语》之札记
四、宋代其他学者的《国语》研究
(一)刘攽《国语》研究
(二)苏轼《国语》研究
(三)晁补之《国语》研究
(四)朱熹《国语》研究
(五)叶适《国语》研究
(六)真德秀《国语》研究
(七)黄震《国语》研究
(八)王应麟《国语》研究
(九)其他学者的《国语》研究
五、宋人对《国语》及其相关研究著作的著录
(一)收录前代《国语》著述之目录
(二)兼收宋代《国语》著述之目录
六、元代《国语》研究
(一)元人著述中涉及的《国语》研究
(二)《非国语》批判
(三)《国语》著述著录
小 结
第六章 明代《国语》研究
一、明人对《国语》的基本认识
(一)《国语》作者问题
(二)《国语》卷数、归类和内容
(三)《左》《国》关系及其比较
二、明代《国语》的刊刻及影响
(一)李士实序本
(二)南监修补本
(三)明正德十二年本
(四)许宗鲁刻本
(五)正学书院本
(六)姜恩音注本
(七)金李刻本
(八)叶邦荣刻本
(九)童思泉刻本
(十)张一鲲刻本
(十一)吴汝纪刻本
(十二)李克家刻本
(十三)吴勉学刻本
三、《国语》及其著述的相关考校
(一)顾大韶《炳烛斋随笔》对《国语》的考校
(二)陈霆《两山墨谈》对韦昭注的商榷
(三)明人对柳宗元《非国语》的研究
(四)杨慎《国语》综合研究
(五)李元吉《国语》综合研究
(六)郑维岳《国语旁训便读》
(七)刘城对《国语》人名、地名的汇录
四、明代《国语》评点
(一)湛若水《国语》评点
(二)孙应鳌《国语》评点
(三)张邦奇《国语》评点
(四)孙鑛《国语》评点
(五)陶望龄《国语》评点
(六)锺惺《国语》评点
(七)穆文熙《国语》评点
(八)陈仁锡《国语》评点
(九)刘祜《国语》评点
(十)焦竑对《国语》的选录与评点
(十一)方岳贡《国语》评点
(十二)汤宾尹《国语》集评
(十三)公鼐、吕邦燿《国语》评点
(十四)陈深《国语》评点
(十五)闵齐伋《国语》辑评
(十六)卢之颐《国语》辑评
(十七)葛鼐等《国语》评点
(十八)叶明元《国语》评点
(十九)邵景尧对《国语》的摘录与评点
五、明代对《国语》著述的著录
小 结
第七章 清代《国语》研究
一、 清代《国语》的传抄及版刻
(一)张一鲲本的重刻及流通
(二)明道本钱钞本、毛钞本的流传及黄刊明道本的刊刻
(三)阙里孔氏对《国语》的校刊
(四)四库系列本《国语》的编纂
二、清人对《国语》的学术史梳理
(一)《古今图书集成》对《国语》学术史的梳理
(二)《经义考》对《国语》学术史的梳理
三、清人对《国语》版本系统的确立、著录与考订
(一)《国语》版本名称的演进
(二)清人《国语》版本著录
(三)清代序跋题识中对《国语》的考定
(四)清代古籍辨伪学背景下的《国语》认定
四、清人的《国语》校勘
(一)清人《国语》校勘类型
(二)清人《国语》校勘方式
(三)清人《国语》校勘形态
(四)清人《国语》校勘内容
(五)清人《国语》校勘意义
(六)清人《国语》校勘著述
五、清代《国语》训诂考校
(一)沈宝研《国语》训诂考校
(二)惠栋《国语》训诂考校
(三)孔广栻《国语》训诂考校
(四)董熜《国语》训诂考校
(五)牟庭《国语》训诂考校
(六)董增龄《国语》训诂考校
(七)洪颐煊《国语》训诂考校
(八)王引之《国语》训诂考校
(九)朱亦栋《国语》训诂考校
(十)黄模《国语》训诂考校
(十一)姚鼐《国语》训诂考校
(十二)王煦《国语》训诂考校
(十三)沈涛《国语》训诂考校
(十四)陈瑑《国语》训诂考校
(十五)汪远孙《国语》训诂考校
(十六)俞樾《国语》训诂考校
(十七)郑知同《国语》训诂考校
(十八)于鬯《国语》训诂考校
(十九)陈伟《国语》训诂考校
(二十)谭澐《国语》地理训诂考校
(二十一)吴曾祺《国语》训诂考校
(二十二)清代其他学者的《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六、清代《国语》辑佚
(一)《国语》佚文辑佚
(二)《国语》佚注辑佚
(三)《国语》韦昭注辑佚
(四)清人《国语》佚注辑佚的总结
七、清代《国语》评点
(一)王铎《国语》批点
(二)张习孔《国语》及《非国语》评点
(三)原良《国语》评点
(四)金圣叹《国语》评点
(五)徐与乔《国语》评点
(六)孙琮《国语》评点
(七)《古文渊鉴》中的《国语》评点
(八)林云铭《国语》评点
(九)吴调侯、吴楚材《国语》评点
(十)过珙《国语》评点
(十一)谢有煇《国语》评点
(十二)周静专等《国语》评点
(十三)储欣《国语》评点
(十四)俞长城《国语》评点
(十五)杨绳武《齐语》评点
(十六)汪基《国语》评点
(十七)余诚《国语》评点
(十八)浦起龙《国语》评点
(十九)唐德宜《国语》评点
(二十)高嵣《国语》评点
(二十一)谭尚忠《国语》评点
(二十二)吴汝纶、吴闓生《国语》评点考校
(二十三)贺涛《国语》评点
(二十四)清代其他《国语》评点
小 结
第八章 民国时期《国语》研究概观
一、民国时期《国语》的出版与刊刻
(一)旧刻新印和点校本的出版
(二)新译新注本的出版
(三)随文注释新着的出版
二、民国时期《国语》训诂考据
(一)沈镕《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二)吴承仕《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三)徐元诰《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四)石光瑛《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五)沈延国《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六)许维遹《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七)杨树达《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八)金其源《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九)民国时期其他学者的《国语》训诂考据研究
三、民国时期《国语》诸问题及《国》《左》关系研究
(一)晚清今文学影响下的《国语》《左传》观念
(二)高本汉以来的《国语》《左传》关系研究
(三)民国时期文学史材料、史学论著中对《国语》诸问题的认识
四、民国时期的《国语》评点和翻译
(一)民国时期的《国语》评点
(二)民国时期的《国语》翻译
五、民国时期《国语》版本著录与考订
(一)售书者对售卖书籍的著录与考订
(二)版本目录学家以及相关学者对《国语》的版本著录与考订
小 结
第九章 近七十年来《国语》研究
一、近七十年来《国语》出版
(一)《国语》旧刻旧着的影印或新印
(二)《国语》的新点校本
(三)《国语》新注、新译
(四)《国语》索引编制的演进
二、近七十年来《国语》性质、作者等诸问题之研究
(一)各种史料对《国语》诸问题的探讨与认定
(二)《国语》作者及成书问题研究
(三)《国语》的编纂及史料来源研究
(四)《国语》书名研究
(五)《国语》性质研究
三、近七十年来《国语》学术史研究
(一)近七十年来《国语》学术史个案研究
(二)近七十年来《国语》学术史断代研究
(三)近七十年来较为全面的学术史研究
四、近七十年来《国语》与相关典籍比较研究
(一)《国语》《左传》比较研究
(二)《国语》《战国策》比较及相关研究
(三)《国语》《管子》比较及相关研究
(四)《国语》《尚书》比较与相关研究
(五)《国语》《礼记》比较研究
(六)《国语》《新书》比较研究
(七)《国语》《史记》比较研究
(八)《国语》与其他典籍研究
五、近七十年来《国语》版本文献研究
(一)《国语》传本综合研究
(二)公序本研究
(三)明道本研究
六、近七十年来《国语》校勘与传统训诂研究
(一)《国语》校勘
(二)《国语》训诂考校
七、近七十年来《国语》语言研究
(一)近七十年来《国语》语法研究
(二)《国语》词汇语义研究
(三)《国语》修辞现象与修辞思想研究
(四)《国语》文字研究
(五)《国语》语料学价值与语言学价值的揭示
八、近七十年来《国语》文学研究
(一)《国语》文学价值与成就研究
(二)《国语》叙事方式及其特点研究
(三)《国语》记言、《国语》语言研究
(四)《国语》人物文学形象研究
(五)《国语》篇章结构研究
(六)《国语》具体篇章研究
(七)“春秋笔法”与《国语》研究
(八)《国语》文体或文类研究
九、近七十年来《国语》思想观念研究
(一)《国语》思想综合研究
(二)《国语》哲学思想研究
(三)《国语》政治思想研究
(四)《国语》礼乐观念研究
(五)《国语》社会文化观念研究
(六)《国语》教育思想研究
(七)《国语》伦理思想研究
(八)《国语》音乐思想
(九)《国语》经济思想研究
(十)《国语》心理学思想研究
十、近七十年来《国语》史学及社会文化研究
(一)《国语》史料价值或史学价值的揭示
(二)《国语》典章制度研究
(三)《国语》礼制研究
(四)《国语》史实考辨
(五)《国语》地理考辨
(六)《国语》古史传说考辨
(七)《国语》预言卜筮研究
(八)《国语》天象研究
(九)《国语》具体名物、职官研究
(十)《国语》国族研究
(十一)《国语》人物研究
十一、近七十年来以《国语》为参照点的征引研究
(一)《国语》征引研究
(二)相关典籍引《国语》研究
小 结
总结与展望
一、《国语》研究历时之总结
二、《国语》研究的不足
三、《国语》研究之展望
(一)《国语》版本文献研究
(二)《国语》学术个案研究
(三)《国语》本体的专题研究
(四)《国语》精校精注本的出现
附录:近七十年来《国语》新注新译及鉴赏读物评介
本书征引暨参考文献
补记
|
內容試閱:
|
《〈国语〉研究史》马上付梓,意味着“《国语》研究史”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下面就该书以及相关的事情做一些帮助。
我接触《国语》一书很晚。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浏览过,留了几条笔记。真正把这部书作为研究对象,是从王老师读硕士研究生之后。王老师在我们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发起了一个研究计划,大致的构想就是要做专书语法系列研究。因缘际会,最后把《国语》列为首要考虑对象。我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古汉语语法论文索引的编制,在这个前提下,对《国语》进行电子文本厘定、切分单字等基础工作,然后围绕《国语》本书以及当时能够找到的《国语》历代注解进行专门研读。这样,就有了我们前后两届六个人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即《国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和因果类复句研究。我选定了《国语》动词,最后以《〈国语〉动词语法试述》毕业。在硕士学位论文的结语部分,对《国语》研究内容及愿景进行了大致勾勒和规划,分为语言研究、文献研究、文学研究、思想与文化研究四个方面(参见本书第九章),并一直在前两个方面内做一点儿工作。
硕士研究生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王老师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不断邮件激励鞭策。于是在工作之余,继续以《国语》为对象,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小文章,并把硕士论文修改出版。时手书《〈国语〉研究史》目录三十多页,可以看作撰作《〈国语〉研究史》之雏形,由于工作原因,并没有做什么事情,很快就搁置在一边了。负笈随园之后,在方老师的指导下,以唐宋类书引《国语》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继续做《国语》方面的工作。这个时候,还对近代《国语》研究以及清代《国语》研究进行了一些粗浅的个案研究,后来近现代《国语》研究部分汇为《近百年来〈国语〉校诂研究》一书出版。硕博论文选题进行学术史综述是必有之义,我的博士论文也对《国语》进行了学术史梳理。由于博士学位论文章节限制,研究综述容量有限,于是在推进博士学位论文的同时,撰写了十几万字的“《国语》研究小史”,依照综述的分期,把《国语》研究划分为韦昭之前《国语》研究、韦昭《国语》研究、两晋隋唐《国语》研究、宋元明《国语》研究、清暨近代《国语》研究、1928—1958年之间的《国语》研究、1958年以来《国语》研究几个阶段,对《国语》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历时性勾勒。后来和一位朋友谈起,他力主去掉“小”字,就叫“《国语》研究史”。博士研究生毕业回到原单位之后,就以“《国语》研究史”为题申报了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在项目规划下,一边继续搜求材料,一边对材料进行分析。在相应材料的支撑下,重新对《国语》研究史进行了阶段划分,开始把相应材料按照其出现时期进行分析。在资料方面,有幸得到很多师长朋友的帮助,十分感谢。
2018年暑假,小书《唐代类书引〈国语〉研究》和《〈国语〉历代序跋题识辑证》相继出版之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国语》研究史”的梳理之中,至2020年1月份初稿粗具。全球疫情肆虐之际,教学以网课为主,又无法外出,正好居家读书码字,之后又进行了几次修改,并于同年10月份提交结项。鉴定专家们分别给了好评,结项顺利通过。结项通过之后,又根据项目鉴定专家的评审意见以及在推进“日本《国语》研究史”项目过程和相关閲读中新的看法和发现,对“《国语》研究史”又进行了几次修订,最后成为目前这个样子。书成之日,对王老师和方老师的教导、指引很是感念。王老师为我确定了研究内容,方老师深化了我对研究内容的认识。只是我比较懒散,又生性驽钝,所得有限,愧对老师的教导。唯希望能够以勤补拙,庶报恩义于万一!这部书梳理了一些材料,提供了一些线索,对《国语》研究的历时特征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概括,希望对《国语》研究有用。当然,个人学识有限,疏漏和不足之处也不少,祈请达人君子不吝指正,固所愿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