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HK$
72.8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HK$
333.8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HK$
143.4
《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售價:HK$
221.8
《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售價:HK$
177.0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HK$
98.6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HK$
58.2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HK$
98.6
|
內容簡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演进讲起,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覆盖比较广泛,涉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层面。全书共分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教育、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国传统民俗九个章节。每章节都设置有内容导读、名人名言导入、案例导入、案例点拨、知识课堂,章节末尾附有拓展阅读和微课视频二维码,从头到尾系统梳理全部知识点,并且设计了思考探究和实践活动模块使学生可以复习巩固知识点,辅以配套的单元测试及答案,使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点。
|
關於作者: |
程玖,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华传统文化、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近年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主编参编多部教材。程时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家训文化及家庭教育。主编《国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等教材7本,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1项、全国文化素质教指委教学成果1项。李越恒,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州市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与职业》等刊物发表论文44篇,出版教材4部,主持和主要参与各级课题二十余项。
|
內容試閱: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文化悠远浩博,源远流长,从孕育发生到恢弘壮大,经历了漫长曲折、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既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不断积累、发展和日渐丰富的历程,也是人类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先秦时代:中国文化的孕育期
先秦时代历史文化包括原始文化、殷商神本文化、周人维新文化和春秋战国文化阶段。
在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靠天然或简单加工的石块与弓箭,作为采集果实和狩猎的基本工具。这一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是火的使用。恩格斯把火的发现“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开端”a。约公元前 7000 年,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男女通婚以及受此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在社会组织形式上,经过了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阶段。夏朝文化争议颇多,这里不论述。
商部落发祥于山东半岛,起初以游耕农业为主。约在公元前 14 世纪,商王盘庚迁都,由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称为“殷商”。在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一个重要的事件便是甲骨文字的出现,它标志着古代中国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受原始思维的影响,殷商尊神重祀,有着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礼记?表记》即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殷墟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大多是祭祀、占卜的记录,可见殷人宗天尚鬼风气之盛。殷人的神鬼信仰主要是自然神信仰和祖先神信仰。商王既是政治上最高的统治者,又是最高祭司。此外,商人还频频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表示对鬼神的敬意。殷人的宗教信仰,处于自然宗教的多神信仰阶段,是当时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反映。随着人们实践经验、心智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这种以尊神重鬼为特色的神本文化,逐步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
周曾是偏处渭水以北的黄土高原长期附属于商的部落。经过数百年的经营,约在公元前 11 世纪,利用商王室的腐败,起兵讨纣,最终战而胜之,建立起周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周朝建立后,对殷商的制度虽有因袭,但多有文化上的“维新”。一方面表现在建立完备的宗法制度上,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祭祀制度。这种宗法制度,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兼备政治权利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的双重功能,把家族制度政治化,不仅确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对后代集权政治体制的固化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的特征,那么这种特征正是从西周开始形成的。周人的“维新”另一方面表现为“制礼作乐”,即确立礼制及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周公“制礼作乐”的礼乐,则超越此义,提升至完整的制度与文化的建构,囊括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规范。按周制规定,各级贵族祭祀、朝聘、用兵、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与其等级身份相应的礼节仪式,以体现上下尊卑之别;在内容上,“礼”则包括“亲亲”与“尊尊”。“亲亲”强调家族伦理中父为首的原则,“尊尊”则强调政治伦理中君为首的等级原则。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如礼制、宗法制、分封制等,实质上渗透着强烈而自觉的伦理道德精神。周人的文化维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主义、民本思想与忧患意识的致思取向。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公元前 770 年,在西部夷人犬戎的进逼之下,周平王由丰镐(今陕西西安)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其时周天子权威失坠,礼崩乐坏,王纲解纽,社会的剧烈动荡和裂变,不仅为文化的重组提供了机会,更是催生、助长了士阶层的兴起,使他们从原先所属的贵族阶层中分化出来,转而成为专事于精神文化创作的独立群体;同时由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先世守专职的朝廷文化官员也散落民间,他们凭借知识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学派林立、诸子蜂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恢弘局面,“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篇》)。春秋战国遂成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a 此期诸子之学,西汉司马谈曾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汉刘歆又将诸子归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诸子之学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核心文化的滥觞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可以称之为中华文化的实质性发源,对宇宙、社会、人生作了极其深刻的思考,建构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二)魏晋六朝:中国文化的成型期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完成“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西汉?贾谊《过秦论》)的统一大业,中国进入了秦汉统一时代。国家一统,结束了群雄争霸的历史,极大地促进了多元文化的整合,尤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