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97.9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HK$
173.8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HK$
119.9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HK$
85.8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4.9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HK$
151.8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
編輯推薦: |
1.文献基础深厚,研究视野广阔
一方面,本书立足于版本学、目录学等传统文献学科,广泛收集与整理清代刻本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的刻工题名以及与这些题名刻工相关的文献材料,从刻工群体入手,重新审视书籍的出版过程;另一方面,尝试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出版史、文化史、艺术史、经济史等领域,关注其中与刻工研究相关的学术理论和文献材料。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生动呈现清代刻工群像
本书不仅对清代刻工整体情况有全局性把握与观照,而且结合具体个案展开细微分析与考述,如通过对苏州刻工穆大展、刘文奎局等有代表性刻工的考订,关注出版者与刻工之间的往来细节与微妙互动。
3.全新修订,打磨文字,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
本书原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2022年由中华书局首次出版。此次选入“中国出版史研究”系列丛书再版,结合新近搜集到的材料更新数据,并对书中文字进行修订和打磨,增加书前彩插,更加精美、完善。
|
內容簡介: |
古籍刻工一直是传统文献学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本书在广泛搜集与整理数千条清代刻工题名的基础上,通过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将刻工群体置于出版、文化、艺术等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中加以考察,并对清代书籍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關於作者: |
郑幸,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文学文献学、清代诗学、清代出版史方面的研究。2019—2020年曾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访学一年。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等项目,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诗学》《国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袁枚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王昙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
目錄:
|
目 录
绪 论/1
一、研究范畴的明确与限定/4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15
三、提出的问题与研究思路/31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清代刻工的基本情况/37
第一节 清代刻工的数量及题名方式的变迁/38
第二节 清代刻工的地域分布/62
第三节 代表性地区刻工概况/89
第二章 行业与组织:清代刻工组织形式的嬗变/115
第一节 官方机构的刻工组织与雇佣/116
第二节 民间刻字店的兴起及其经营模式/139
第三节 清代刻字行会的建立与发展/188
第三章 交流与协作:出版者与刻工之间的互动/224
第一节 近文为名:穆大展与乾嘉名流的互动/225
第二节 学术良工:刘文奎局与乾嘉学人的著述出版/262
第四章 个性与程式:写样者与版刻字体的选择/305
第一节 写样者的分类/306
第二节 写样字体的选择与版刻风尚的流行/321
第三节 代表性职业写样者举隅/333
第五章 融合与分化:刻工与版刻字体的程式化进程/371
第一节 清代“宋、欧、软”三分格局的出现与发展/372
第二节 从“欧字”到“软字”:清初版刻字体的转变/399
第三节 从“馆阁体”到“仿宋”欧字:版刻字体的进一步演变与分化/429
结 语/462
参考文献/467
初版后记/497
新版后记/501
|
內容試閱:
|
绪 论
刻工的历史颇为悠久,从先秦时期就有专门刻文字、图案于甲骨、金石等器物之上者。据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介绍,汉代就已经有“良匠卫改,雕文刻画”的记载,这是指石刻工匠。唐五代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与普及,“刻工”一词开始主要用来指称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的工匠。据张秀民《中国印刷史》考订,最早可考姓名的版刻工可能“要算五代的雷延美,在后晋开运四年(947)镌观世音菩萨像,自称‘匠人雷延美’。他为曹元忠刻佛像,可能是敦煌本地刻工”。自此以后,有关刻工的记载越来越多,并出现了“手民”、“梓人”等多达二十馀种称呼,本书则以最为通行的“刻工”一词总称之。当然,考虑到雕版印刷的工序中实际还包含了写样、刷印、装订等工种,为了行文的省便,同时也是遵照一般惯例,本书所说的“刻工”在很多时候还泛指刻书的工匠群体。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刻工的地位往往很低。张秀民曾说:“在旧时代,他们并无地位,被作为普通匠役看待,为统治阶级所不齿,在史书中很难发现他们的姓名。”显然,主观上对所谓贱工末技的轻视,造成了客观上相关文献的极度不足,更遑论研究的开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代才略有改观。一方面,清代出现了一部分拥有较高地位的精英刻工与刻字店主,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在数量与质量上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近代版本学研究体系的逐渐建立,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并收集古籍上所保留的刻工信息,并将其运用到诸如目录编纂、版本鉴定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之中。
然而,相比于书籍出版、传播过程中的其他参与者,包括出版者、书商以及读者等,我们对刻工群体的关注仍然是相当有限的。事实上,作为一部书籍的实际生产者,他们既然从头到尾都参与了书籍出版的全部过程,就必然会对这部书籍以及背后的人和事产生影响。他们的技艺水平,也往往决定着一部雕版作品最终所能呈现的风格面貌。正如叶德辉所感慨的那样:“古今艺术之良否,其风气不操之于缙绅,而操之于营营衣食之辈。”细揣其中语气,虽仍不无轻视之意,却也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一语道破。换句话说,如果把书籍视为艺术品,那么出版者的艺术创作与审美构想最终还是要借助这些工匠的技艺来加以表现。这一点在版画研究的领域中似乎已经得到了相对充分的体现,毕竟版画更接近于艺术品的范畴。但在书籍的研究领域内,即便很多书籍足够精美,其刻工的作用和影响仍然是被低估的。绝大多数研究者往往并不关心这些刻工姓名背后所代表的鲜活生动的个体,而只是将之视为一个有足够区分度的文字符号,其作用也仅仅在于定位其所附属的这部书籍的刊刻时间与地点而已,这未免有些遗憾。
本书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尝试从写手、刻工等书籍实际生产者的角度去审视一部书籍的出版过程,并提出一些问题。包括他们如何进入刻字这个行业,如何为了谋生而奔波流动于各个城市并最后选择在一条热闹的街市上开设店铺,如何与书坊错位经营并发展壮大,如何与出版者互动交流以获得声名的传播以及业务的拓展,又如何将民间的审美风格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入一部书籍的字里行间,等等。尽管这些问题并不一定能够得到非常完美的解答,但或许可以为我们研究古代书籍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一些多样化的思考和有益的尝试。
(下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