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4.9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HK$
151.8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HK$
107.8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HK$
49.5
《
巴拉吉预言
》
售價:HK$
74.8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HK$
98.8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HK$
761.2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介绍数字金融的权威著作,旨在探讨数字金融在塑造中国金融新格局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书中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面临的机遇,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新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的数智化转型,数字金融实现的路径和技术手段,平台经济的创新与数字金融的监管和治理等。
数字金融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金融普惠和深化金融改革的必经之路,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金融服务和投资方式。
|
關於作者: |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研究机构,秉承服务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宗旨,汇聚国内金融科技资深专家学者、前沿技术实践者,着力打造金融科技领域集研究咨询、技术和场景对接、培训交流、投融资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助力金融科技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
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是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拉卡拉、中国人民大学、光大银行、亚信科技等多家金融科技头部企业、院校和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经民政部门批准注册设立的全国性社会组织。联盟汇集全国秀的产业资源,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的创新服务链机制,围绕标准研制与推广、产业链对接、科技政策咨询等方面开展服务。
|
目錄:
|
第1篇 机遇与趋势
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
一、数字经济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模式
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三、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一、金融与科技在相互融合中发展
二、金融与科技的解构、重新分工融合与重构
三、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思考
供应链金融的数智化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二、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要素及面临的挑战
三、供应链金融稳定持续发展的路径
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一、何谓“绿色金融”
二、绿色金融的新特点
三、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支撑
四、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路径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一、行业发展大势前瞻
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第2篇 技术与路径
Web 3.0数字新生态
一、元宇宙是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二、元宇宙是数字共识生态的集成逻辑表达
三、元宇宙是以区块链为核心的Web 3.0数字生态
元宇宙金融
一、元宇宙的经济体系
二、元宇宙世界的金融
三、金融的元宇宙世界
四、元宇宙金融的未来
数据要素的流通与共享
一、数据要素流通与共享的国家及行业背景
二、金融行业数据要素流通与共享现状
三、工商银行在推动数据要素流通与共享方面的探索
四、推动数据要素流通与共享的建议
金融元宇宙
一、为什么会出现元宇宙
二、元宇宙的发展趋势
三、数字金融服务新范式
四、避免三个认知误区
五、未来展望
开放融合智能的保险生态
一、“开放”——构建以API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平台
二、“融合”——构建“数字人保”原子化服务生态
三、“智能”——构建城市万象云平台实现风控数字化
人工智能与智慧金融
一、智慧金融的建设背景
二、AI技术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
三、智慧金融的建设路径
四、未来展望
商业银行碳账户
一、碳普惠制与碳账户的理论基础
二、推行个人和企业碳账户的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关于碳账户的具体实践
四、我国碳账户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五、发展商业银行碳账户的政策建议
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一、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
二、中国单项冠军企业
三、德国隐形冠军的标准
四、中国中小企业的建设
五、建议与展望
第3篇 监管和治理
数字经济下的数字金融监管
一、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金融业提供精准服务
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金融业提供风控科技支撑
三、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融合发展要求有效的金融监管
四、规范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
平台经济的创新与治理
一、平台经济发展概述
二、平台经济的监管与治理
从金融科技治理到金融伦理建设
一、金融科技的演进与风险挑战
二、金融科技发展需要加强治理
三、以金融科技生态完善作为核心
四、以金融科技伦理建设作为抓手
|
內容試閱:
|
金融科技运行及发展趋势
一、2022年总体情况
2022年,金融科技进入缓慢增长的修正整合阶段。各国在金融科技关键底层技术上加快布局,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并高度关注数据价值的体现,对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元宇宙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跨国合作和监管力度加强,跨境交易安全成为关注焦点。中国金融科技经过前期爆发式增长,行业法规、标准逐渐完善,产业逐步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对金融科技应用的识别、管理更加严格。金融科技不断实现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助推科技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中国金融科技继续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市场规模、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在政策监管端,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对金融科技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有助于金融科技规范化发展。同时,我国金融科技实力较强的城市/省份亦加大了金融科技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金融科技的技术属性愈发凸显。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联网设备连接数持续攀升,网络安全保障力度显著提升,为传统金融机构建立了高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各细分技术领域纷纷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核心驱动力,同时也提高了金融科技在业务中的渗透程度。在政策、技术和客户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的促进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加大技术和人员投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一)银行业数字化发展情况
2022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加大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其中,《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D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对银行业强化金融科技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较高要求。
2022年股份制银行科技投入增速不断加快,科技人才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等6家股份制银行年报显示,2022年共投入科技资金达419.4亿元,同比增加6.31%。金融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人员数量和占比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末,光大银行科技人员3212人,占全行员工的6.75%,同比增速达36.04%。整体来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金融科技投入及占营收的比例逐年增长,金融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当前,市场需求持续改变,银行客户趋于年轻化,客户行为向线上化、个性化转变,同时,长尾客户金融需求的提升进一步加大客户对线上渠道的依赖,丰富银行的个性化服务。此外,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新市场参与者从供给端匹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运营成本持续承压。同时,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粗犷、组织结构复杂、管理模式低效,导致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下降、客户流失率上升。在此情况下,银行需要加快推动转型,优化银行的运营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智能化网点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银行发展水平。
(二)保险业数字化发展情况
2022年,在监管政策和内生转型需求的推动下,保险业加快数智化转型,组织架构不断创新,协同化管理加速,科技应用持续深化。同时,保险行业科技投入快速上升,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保险业应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强化业务融合与协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数智化发展水平。
为应对数智化转型要求,保险行业逐步创新组织结构,设置首席数字官并成立技术研发部门,创新激励机制,更加主动地融入数智化转型进程。同时,保险业数字化体系建设从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平台建设,逐步向外部客户服务延伸,注重交付机制的敏捷性转型,实现内外部数字化建设协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保险业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并加大技术投入开发业务中台、信息共享平台、数据云平台等专业化应用,同时探索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业务流程中。
预计2023年中国保险机构科技投入将达到546.5亿元,同比增长14.5%。从投入比例来看,中国保险行业科技投入仅占保费收入的0.75%,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几年保险业金融科技投入仍将保持近15%的增长速度。艾瑞咨询.
未来,保险公司将把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做好战略规划,重视业务数字化转型和差异化发展。业务部门要强化业务融合与协同,引入数字化思维,形成以技术手段解决业务问题的思维能力,并与科技部门合力,共同推动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科技部门要树立业务思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