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1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6.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HK$
63.8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HK$
94.6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129.8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HK$
96.8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編輯推薦: |
知心书(第五辑):畅销十多个国家、门类齐全的心理学通识读本
知心书是由三联生活书店打造的心理学通识读物,集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专业知识、自我治疗方法于一体,稳居法国亚马逊同类书前列,版权已售中国、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巴西、西班牙等十个国家,广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知心书已经出版了五辑(28本),主题涉及情绪、人格、自尊、幸福、焦虑、冷暴力、讨好型人格、强迫症、社交恐惧、强迫症等,国内市场上鲜有如此门类齐全的心理学通俗读本。
很多单本(《恰如其分的自尊》《你好,焦虑分子》《无处不在的人格》等)多次登上分类畅销榜
第五辑包括五本:《安全型依恋》《恰到好处的界限》《被傲慢绑架》《允许自己不快乐》《被虚构的焦虑》。
《安全型依恋》:3种依恋模式,10种心理能力,建立健康持久的人际关系
书中考察了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三种依恋模式对一个人社交能力、情感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区分了能够给双方带来有益影响的正向依恋关系和具有危险后果的情感依赖关系,并探讨了增强社会联结的十种必要的心理能力。
《恰到好处的界限》:良好的界限是以丰富的内在力量为基础的
当变化无常的世界压迫着我们
|
內容簡介: |
《安全型依恋》
从小建立的情感安全是一个人自主发展和自由选择的基石!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太多的亲近会让人变得依赖和脆弱:父母不应该抱婴儿抱得太多,老师不应该和学生过于亲近……然而,研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多抱抱婴儿,他们会成长得更好;多跟学生亲近,他们会学得更好!
尽管有诸多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种种益处,但当下社会对个人自由的的推崇也让越来越多人陷入孤独感、脆弱感、易挫感。《安全型依恋》一书旨在帮助读者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找到平衡,最终建立健康持久的人际关系。
书中考察了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三种依恋模式对一个人社交能力、情感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区分了能够给双方带来有益影响的正向依恋关系和具有危险后果的情感依赖关系,并探讨了培养积极互依的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人们实现自我成长,进而赋予生活以意义。
对婚姻、孩子教育、友情和职业关系来说,这是一本既实用又具体的书。
《恰到好处的界限》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但又无法忍受孤独,所以要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建立合适的界限,但合适的界限是以丰富的内在资源为基础的。
当变化无常的世界压迫着我们,是这些内在的力量为我们提供庇护,让我们不会做出浅薄无知、冲动和过于情绪化的反应。这就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
本书旨在帮助我们发现并调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行为——这些行为无论好坏,都是心理防御的结果——最终促成改变,获得进一步的心理平衡和自信。
本书还考察了人生各阶段心理防御机制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下这些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从而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新方法,去发现有效的内在力量,渡过人生难关。
《被傲慢绑架》
自恋文化由来已久,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时代,突显自己变得如此重要?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关系已经高度媒介化。社交网络将自拍照片和视频无限传播,导致了“自我之旅”的新幻象——人们宣扬彼此友好,但其实都想支配他人。
幸好,人际关系心理学为我们理解这类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推动力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线索,并帮助我们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不断以碾轧他人的方式来肯定自己。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分析研究,本书作者洛朗·施米特总结出自恋者的四种类型:显性自恋者、隐性自恋者、道德自恋者、自恋变态者。这将帮助我们辨别身边形形色色的自恋者,了解他们的战术、工具和策略,从而能够区分他们是真的具有优点,还是自我过度膨胀的平庸之辈。
本书还告诉我们,唯有肯定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判断自由,才能让人在面对自恋者的控制手段时进行反抗和不服从。
《允许自己不快乐》
您想做一个“快乐的傻子”,还是“不快乐的清醒者”?
“幸福就像奶油糖,全凭自己的双手!”如果真是这样简单,又如何解释魁北克人的高抑郁率和每年上千的自杀人数?
在《允许自己不快乐》一书中,马克-安德烈·迪富尔没有给出幸福秘诀,反而更关注长期逃避内心痛苦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如果不去试着感知痛苦,短期内可能会让自己得到保护,但长此以往,可能会失去感知幸福的能力。总是逃避痛苦的您,当幸福来临时,是不是还要逃避幸福呢?”
本书内容深刻而不失通俗性,它是作者多年来接触那些走出绝望和重新发现生活滋味的人们的结果。通过对自杀危机的寻根溯源,我们可以更好地度过人生必经的不幸。
《被虚构的焦虑》
调查表明:对预期的焦虑,已经替代了过去和童年不幸,成为困扰人们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那么,夹杂在日常快节奏和未来不确定之间的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属于自己的未来?又是否拥有比想象中更多的面对未来的必要能力?
作为心理治疗师,阿兰·布拉克尼耶的工作并不是提出普遍性问题,而是为想要缓解未来焦虑的人提供心理支持。在《被虚构的焦虑》一书中,阿兰·布拉克尼耶阐述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的五个积极步骤——
如何渴望并尝试了解我们将会面临的风险?如何借助我们过去的经验去设想未来?如何专注事物本质而不会茫然无措?如何对新生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如何鼓起勇气去梦想一个可能的未来?
这五个积极步骤是阿兰·布拉克尼耶“未来心理学”的核心,可以帮助我们与未来的世界产生共鸣,并为我们当下生活中的问题提供答案。
|
關於作者: |
作者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情绪障碍专家。著有多部畅销作品,如《恰如其分的自尊》《与生俱来的七情》《无处不在的人格》《害怕陌生人》《幸福生活的秘密》《心理医生的人生故事》《内在疗愈》《生活中的心理学》等,广受世界各地读者欢迎。
丽贝卡·尚克兰,法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勒诺布尔一阿尔卑斯大学副教授及社会情绪能力专家。着有多部畅销作品,包括《感恩的力量》等。
阿兰·布拉克尼耶,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医师,曾任法国巴黎十三区心理健康协会主席,巴黎萨伯特慈善医院精神分析与精神疗法实验性研究协会主任、临床心理医生学院名誉教授。著有《你好,焦虑分子!》《恰到好处的界限》《被虚构的焦虑》《母亲与儿子》《父亲与女儿》《正面教养》《乐观的孩子》等。
洛朗·施米特,精神科医师,法国图卢兹保罗-萨巴蒂耶大学朗格伊医学院的教授,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副教授。著有《给自己时间》《秘密》等。
马克-安德烈·迪富尔,法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从事创伤和压力援助工作逾25年,2017年荣获魁北克预防自杀协会颁发的“雷让-马里耶奖”(meritas Rejean-Marier)。心理咨询和著书立说之外,他还通过电视讲座和专栏普及精神健康知识。
译者
欧瑜,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学士,巴黎高等翻译学院(ESIT)汉法英笔译硕士,现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教师。出版译著《你好,焦虑分子!》《安全型依恋》《被虚构的焦虑》《无处不在的人格》《心理医生的人生故事》《安迪·沃霍尔:15分钟的永恒》《爸爸,他从没杀过谁》《神奇植物志》《有毒植物志》《法语情景会话句典》《DADA全球艺术启蒙系列》《牛顿传》等三十余部。
张之简,1980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文学硕士。拥有十余年翻译经历,主要译著有《简单的艺术》《巫术植物》《幸运植物》《花间鸟语》《良好家教十诫》《如何养育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忒提斯情结》《恰到好处的界限》《允许自己不快乐》等。
周行,南京大学硕士,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院(ESIT)中法英笔译硕士,出版译作数十种,包括《恰如其分的自尊》《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超人类革命》《生活之盐》《安迪·沃霍尔:15分钟的永恒》等。曾任职于中央级出版机构。
|
目錄:
|
《安全型依恋》
序言 孤独的脆弱
引言 介于独立和依赖之间
第一篇 情感安全:自主成长的基石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太多的亲近会让人变得依赖和脆弱。然而,研究证明恰恰相反:多抱抱婴儿,他们会成长得更好;多跟学生亲近,他们会学得更好!
1.依恋关系:未来社交能力的基础
2.接触的需求:必要的心理邻近
3.情感安全:有助于学习和心理发展
4.社会联结:对身心健康的有益影响
第二篇 在关系中寻找恰当的平衡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独立性和关系邻近并非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我们不该为了促进一个而去打压另一个,而是寻找一种基于一定程度邻近的平衡,这种邻近可以让人获得持久的独立性。
5.害怕被拒绝:一种很常见的担忧
6.从情感依赖到正向依恋
7.敢于求助: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
8.利他主义与幸福感
9.为人父母:在依赖与互依之间
10.自悯:发展积极互依
11.夫妻之间:不同目标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第三篇 社会联结:十种必要的心理能力
社会关系是每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基础,但重要的是,所有对某种关系或某个团体的参与都需要足够的信任,这种信任尤其可以通过调动所谓“心理社会”的能力来建立。
12.共情:信任关系的基础
13.相互配合的情绪能力
14.积极情绪的作用
15.学校教育:合作比竞争更好
16.自尊与积极互依
第四篇 建立积极互依的方法
在个人主义盛行的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质量是幸福感重要的标志,因此进一步探究建立积极互依的方法似乎大有用处。
17.成年人的榜样作用
18.正念与心理灵活性
19.接纳和分享认可
20.情感聚焦疗法
第五篇 什么让生活具有意义
幸福,不仅仅是要享受快乐的时光,还要赋予这些时光以意义。而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意义来源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1.幸福感和参与感
22.适合的助人方式
23.行动杠杆
24.积极互依不只存在于人和人的关系中
结语 接受帮助是人性的一部分
《恰到好处的界限》
前言
第一篇 发现自我及其保护力量
第一章 通过自我调适实现美满人生
从身体对抗到心理反应/ 什么是防御机制?/ 构建自我的内在力量/ 一项幸福的发现/ 自我保护:27 个心理支柱
第二章 幸福守护者:七种最佳方式
幽默:对绝望的优雅表达/ 升华:简简单单的心灵抚慰/ 表达自我:既能说不,也能说是/ 积极预期:摆脱不确定性焦虑/ 深思熟虑:避免极端行为/ 求助于人: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 自我反省:更加明智的生活
第三章 独自承受:另一种生存方式
认同:通过他人构建自我的方式/ 引诱:一种别无选择的信息传递方式/ 搁置:与麻烦保持距离/ 理智化:用逻辑替代感受/ 压抑:一种虚假的选择性遗忘/ 置换:逃避冲突和困难的方式/ 逃避:要认清自保和怯懦的边界/ 利他主义:不自知的保护/ 情感倒置:笑是为了不哭/ 情绪隔离:想到却感觉不到/ 自我抵消:话音刚落就反悔了/ 躯体化:通过身体来表达痛苦/ 幻想: 并不稳定的避难所/ 自我贬低或超理想化:弄明白自己的忧虑
第四章 最后的依靠:用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
消极对抗:“我什么都没做,发那么大脾气!”/ 发泄行为:无法用语言排解的压抑/ 退行行为:“发觉自己就像个孩子”/ 分裂:非好即坏的两极世界/ 心理投射:“不是我,是别人”/ 否认现实:“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第五章 一切都相似,一切都不同
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加情绪化吗?/ 优秀的人注定都是不幸的?
第六章 自我之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
我们的保护力量的来源/ 婴儿期:学习自我保护/儿童期:如何对抗焦虑/ 青春期:三种典型的防御机制
第二篇 心理防御机制的日常运用
第七章 与他人和谐相处
社会:灵活而适当的边界/ 家庭:从“自我”到“伙伴”/ 伴侣:互补性与一致性/ 职场: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求
第八章 经历人生的特殊事件
恋爱:丢掉一切盔甲/ 分手:调动所有防御/ 哀悼:把生活一分为二/ 疾病:严重的挑战
第九章 从小错乱到大疯狂
神经症:“我的内心提出质疑,我的身体发出抗议”/ 抑郁:“对自我的失望把人压垮了”/ 过度敏感:“被有意地隐藏在面具之后”/ 疯狂:“爱之狂,恨之狂”
第三篇 自我治疗和帮助他人
第十章 睿智对待自我
一切皆非永恒/ 调动自己的内在防御机制
第十一章 帮助他人照顾自己
帮助亲友/ 帮助处于童年和青春期的孩子/ 何时以及如何帮助
结语
附录一 主要心理防御机制
附录二 学会评估自己的防御机制
致谢
《被傲慢绑架》
引言 自大又孤独的灵魂
第一章 自恋新态势
社会中,还存在着另一种现象,即围绕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和争斗,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微小差异的自恋”。
第二章 自我心理学
在自我心理学中,家庭环境和外部事件被赋予了极大的重要性,而冲动和幻想对自我意识的作用则没有那么直接。简而言之,人际关系才是根本。
第三章 自大的根源
傲慢自大,即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凡的人,源于家庭、个人、社会等层面的多种因素,任何单一层面的元素都无法完全解释它。
第四章 生物学视角
无论如何,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描述的世界一定是一个令人无法生活的世界,因为它太等级化、太可预测、太割裂了。
第五章 自我、神话与家庭传统
从父母有所偏爱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种同胞关系,就会产生受伤、扭曲的自我,这种自我又会不断影响到其他领域。
第六章 家庭关系中的自恋游戏
如果柔情、尊重或爱不被放在第一位,婚姻就会成为一种纯粹的商业契约,夫妻双方对待一切都斤斤计较。
第七章 自恋的文化原型
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一些我们很熟悉的突出人物,每个人物都赋予了“自恋”一层特别的意义。
第八章 自恋者的四种类型
对自恋者来说,“他人”并非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光源存在。自恋者需要他人的照亮,但不会给予对方任何价值或关注。
第九章 锋芒毕露的个性
这些不同的性格会使人际关系发生严重的扭曲。这些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让身边人的日子不好过。
第十章 层出不穷的自恋者
在这个时代,为什么突显自己变得如此重要?是为了填补上代人的创伤,还是由于我们作为父母希望让孩子免于经历我们所经历的痛苦和变迁,因此传输给了孩子这一理想?
第十一章 不愉快的经历和感受
这些自以为是的人把我们推向极限,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寻常的情绪,甚至使我们的躯体出现疼痛。
第十二章 不同寻常的关系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过分自我的人总试图强加给对方一个形象。对方不再是伙伴或对等的人,而是要操纵、煽情或说服的对象。
第十三章 自恋创伤
自恋者身边的人会被对方激发的感情和情绪逼得自杀,他们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控诉这种变态关系:“你只考虑你自己!”
第十四章 自恋工场
一旦媒体、金钱、名望和权力沆瀣一气,制造自恋的机器就开动起来。
第十五章 形形色色的自恋者
日常生活中自恋者通常没这么夸张,但他们的行为、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个人风格也会让我们很快就能发现一些异常。
第十六章 如何与自恋者和谐相处
如何与自恋者相处,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到权力关系。如果是上下级,关系处理起来往往会比伙伴关系更为复杂。
尾声 日趋自恋的社会
《允许自己不快乐》
前言
引子 悬崖的诱惑
第一章 绝望的几种根源
不平等和不公平/暴力和虐待/哀悼和幻灭/想象中的未来/社交媒体的阴暗面/放大最糟糕的事情
第二章 幸福、奶油糖和明星
强制的幸福/幸福与奶油糖/自然发生的幸福/富豪名人的生活/伪装的幸福
第三章 意义、痛苦和逃避
意义因人而异/因痛苦而痛苦/羞耻:一种深藏不露的元情绪/如何避免感到不幸
第四章 逃避到无以为继
沉迷工作/自得其乐/玩物忘忧/脱离自我感受/逃避于愤怒中/过于关注他人/追求完美/不断寻求关注/藏身于正能量中/合理化/酒精、麻醉品和过度劳累/身体疼痛/沉浸于过去/受害者情结/其他方式
第五章 一场和未来错过的约会
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对行为和个人进行区分/最好的干预:接纳痛苦/关于死亡的思考/一场和未来错过的约会/心理痛苦的量表/预防计划/认知的不协调理论
第六章 连接自我
“文档更新”和“炸药负荷”/不存在所谓“消极”情绪
第七章 自我、知己与宠物
假装一切正常/社会资本/维恩图/在帮助他人中改变自己/知己与宠物
第八章 敢于求助
偏见与事实/什么时候该去求助/介入危机/心理治疗/善意和同情/与对方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脑袋胜过一个脑袋/如何摆脱自己的心理医生
第九章 自我帮助
静默/睡眠/深呼吸/体育锻炼/美食/读书/亲近自然/音乐/自己动手/任何对您有益的个人方式
第十章 寻找生命意义的路径
织造自己的美好记忆/接受生活暂时的不确定/消极的幸福/健康的自嘲/悲剧乐观主义/三种路径
第十一章 敢于脆弱的勇气
“快乐的傻子”/不快乐的权利/找回迷失的自我/临终意识:重新审视人生/更加敏锐的感知/谦卑而勇敢地分享痛苦/接受自己的脆弱
结语
后记
致谢
《被虚构的焦虑》
引言
事实与担忧
第一章 过度现代性
面对这些过度,关于未来的担忧对我们精神的侵入似乎越来越厉害。
第二章 青蛙的预言
有人预言,一个强加于我们的世界将会到来,它会强加于各个领域,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而且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第三章 把握分分秒秒
我们与时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我们甚至还没有完全了解这种改变的幅度。
第四章 未来忧郁症
全球有数亿人罹患抑郁症,而且患病人数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同时,存在一种新型病患,可称之为“后现代性患者”。
第二部分 以前更好
第五章 追寻失落的天堂
人们在面对未来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以前更好”这种怀旧之情。但是回顾过去也可以了解未做成之事,从中获得启发,再接再厉做出新的成绩。
第六章 对现实的否认
治疗未来焦虑的首要心理支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变形式,这种支持就是对现实的否认,它满足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极端需求。
第三部分 面对未来
第七章 希望的可能性
等待会让我们从悲观或乐观的视角去看待未来。这种等待可以更加积极,并让我们在自己所希望、渴望或期盼的事物中进行自我投射。
第八章 探索未来的五个积极步骤
我们必须用新的问题来替代让人陷入困境的旧问题,从而转变三种消极能力,即无力感、迷失感和局促感。
第九章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改变自己
对于同一个现实,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感觉和生活经验做出自己的描绘。为了理解这些现实,我们应该以哲学的方式,即斯多葛主义和少许伊壁鸠鲁主义,退开一步。
第十章 关于未来的好消息
人们对事物改变得太多太快的失望情绪已经普遍存在。但不要忘记,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未来是有可能的。这是心态的问题。
结语
我们应该在不否认现实的前提下保持清醒,同时相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一个与真实世界产生共鸣的未来。
致谢
|
內容試閱:
|
试 读 《安全型依恋》 引言 介于独立和依赖之间
来一次深入探查我们共同人性的旅行,怎么样?
一种错综复杂的人性,它不晓得适用于所有情境的奇迹之法,但它蕴含着意想不到的宝藏。我们想要带你去发现的那片神奇大陆就是“互依”。
这个词的法语拼写略为复杂——interdependance,指的就是每一个人在与他人关系中的所获。我们常常需要靠他人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推进重要的计划,或只是为了生存。
我们就以一天的生活顺序为例。早上起床,这张床是由其他人设计和制造的;舒舒服服洗个澡,莲蓬头是由专注的工匠打造而成的;享用一顿丰盛的早餐,其中的食材也是需要人精心准备的:从制作面包用的小麦种植开始,直到用来制作果酱的果实采摘。我们在一天当中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会与其他人产生交集。在所有这些互依关系中,我们努力维持着一种平衡。
在本书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能够让互依关系继续成为对我们每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元素。我们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竭尽所能在人际关系中找到互依与独立之间的平衡。
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让彼此都从互依中受益?我们怎样才能发展出令人快乐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奴役我们的依赖感?数十年来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怎么去调和看似矛盾的需求:依恋他人的需求和独立的需求。
互依之路上的恐惧与困难
我们最初的问题是在一系列针对家长和专业人员、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讨会和工作坊之后提出来的。如何实施关怀式教育,而不会陷入放任式教育或宽容式教育中去?如何以最佳方式去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同时尊重自己作为成人的需要?如何在感到被无边的责任和忧心淹没时找到一块自由的空间?这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涉及人际互依的观念。
互依,或是感到依赖他人、受人恩惠或不得不优先满足他人需求(尤其在事关孩子或脆弱的亲近之人时)的事实,有时会变成一种难以承受的负担,以至于一些人会因希望重获自由空间而选择自我隔绝。这种情况多见于亲子关系中陷入困境的家长,他们因为害怕欠下人情而不愿向家人或朋友求助,感到依附于他人会引起不适甚至焦虑。至于情感依赖,则不受人待见……
求助可能会被解读为一种无能的征兆(“连自己的孩子都管不好!”),或甚至是一种懒惰的表现(“连自己的问题都懒得去管!”)。但抛开这些自我评判不谈,一些依赖他人的人似乎有着某种不情不愿。这可能会是一种软弱或顺从的征兆。
依赖他人的事实还会被那些前来咨询的人看成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咨询的目的是想摆脱一种他们认为不适合的运转机制:“我总是掉进爱情的陷阱:情牵另一人。可我应该有能力去自己生活的。”一些人因此努力想要不去依赖他人,想要独自面对境况的种种苛求,而难以接受本质上具有互依性的人类运转机制。
但从不求助于他人、认为一个人可以搞定一切,是要付出代价的:精疲力竭。而这个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会反馈在身边之人、孩子和合作伙伴等人的身上。此外,这种对依赖他人之风险的负面表征可能会抑制关系的构建或巩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需要为你提供一种看待“依赖”的不同视角,这种视角是建立在最近几十年间的科研成果之上的。
在本书中,我们将关注不同形式的关系,它们处在一个从“病态互依”到“健康互依”的连续体中,也就是一种介于独立和依赖之间的平衡。病态互依、健康互依,这两个用语的并置可能会显得矛盾:是否可能在依赖他人的同时,又不会让这种依赖变得有害?
健康的人际互依 罗伯特·伯恩斯坦是一位心理学家,在经过二十多年对身陷关系困境者的研究之后,他总结道:“自我实现的最佳方式是接受我们的互依关系,而不是想尽办法去对抗它。”这就是他所定义的“健康的人际互依”。这种健康的人际互依的特征就是:敢于寻求帮助,且不会因此产生脆弱感;或是对他人给予信任,但不会在发生冲突时不知所措。
人类关系的奇幻之旅始于母体,在胎儿仍与妈妈共生的时候。在通过回顾依恋的种种面貌来简要探索孩子的发展领地之后,我们将借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去发现理解“健康依赖”或“积极依赖”的新途径。这样做的目的是展现与他人联结的所有可能性,同时避免依赖或互依幻觉的陷阱。
研究表明,关系对赋予生命以意义的贡献最大。自我实现的因素既不取决于独立(不需要别人的幻觉),也不取决于依附(没有伙伴就无法生活的感受),而是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此处所说的积极互依。
我们的建议是去改变这种对依赖他人的看法:如何接受和巩固那些牵涉到某种对他人的依赖,但同时能够让每个人保持自主的关系?如何敢于寻求帮助,同时不会让这种求助变成自己和他人的负累?这些问题关系到我们所有的人。针对身处困境之人的研究和陪护,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去找到这种促成相互间自我实现的平衡。
用来发现积极互依的罗盘指向的是依赖的益处,而依赖乃是人际关系的基础。首先就是互助。
求助或崩溃
“我感到精疲力尽。我的孩子两岁,而我再也受不了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管他。我找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穿着衣服淋个冷水澡,这能让他立马消停。”艾蕾阿在一次亲子研讨会上讲述道。
桑迪,另一位妈妈,继续说道:“我也是,我也是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儿子也是两岁。每次他一闹,我就直接把他关在门外。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会议主持人明确指出面对低龄儿童感到精疲力竭是正常的事,并指出一些协会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定点或定期的上门帮助时,艾蕾阿接过话说道:“有这样的协会真好,但我还没到那一步呢!”
要到哪一步才敢去寻求帮助?是否应该继续“自己搞定”或独自“担当”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尽的义务?还有,一旦觉得自己做过了头,寻求帮助是否会变得更加困难?所有这些问题贯串了我们最近几年的思考。
显然,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即便是成年人也是如此。但我们是否能够改变自己对这种需要的看法?这种看法的改变如何有助于减少忧伤苦闷、精疲力竭和关系紧张的情况?
在西方社会中,“部落”的社会属性要低于物质属性。远离原生家庭的牵绊有助于锤炼这种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往往备受追捧的独立感,“独立感”被视为一种成功和安全感的标志。
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隔离
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推崇独立、自由、自我表达和个人独特性。研究表明,个人主义价值观已经蔓延到世界范围。2017年,一项在78个国家中展开的研究显示,就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整体社会状况而言,奉行个人主义的国家增加了12个。这一指标根据被描述的行为和被表达的价值观衡量得出。通过确定每户的人数、独居的人数、结婚的人数与离婚的人数之比,来对被视作个人主义标识的行为进行记录。通过要求参与者评估“独立”的价值观或自由的个人表达对自己孩子的重要性来衡量价值观。
比如在美国,近些年来,人们注意到,罕见的名字,甚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字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目的何在?增强孩子独特的个性。同样,在美国的书籍中,研究者发现诸如“我、自我、单独”等指向个人主义价值的词语的使用急剧增长,而诸如“一起、服从、从属”等与集体价值相关的词语则相反。
个人主义尤为重视个人选择、渴望的表达和对自身需求的察觉,这会让人想到一种更为强烈的自我中心化,进而更多地想到利己主义。
但是,在所谓“个人主义”社会中,个人也会根据社会价值选择互助。研究表明,在个人主义社会中,人们更加重视家庭以外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需要去缔结,因为我们选择去这么做,还因为这些关系有助于相互的自我实现。
当然,将每个人视作完全自主并与他人分离的个体的观点,在现实中显现出其局限性,因为做出选择而不会对其他个体产生影响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因此,有必要对两个层面的个人主义加以区别:一个是“宏观”层面,指的是鼓吹诸如独立和个人选择的自由表达等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一个是“微观”层面,这一层面涉及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在宏观层面,研究者们关注的是价值观和目标更多地指向个人而非集体的人群的普遍倾向。在微观层面,即使是在个人主义社会中,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也会根据所受的教育、背景或牵涉的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身为父母的成年人来说,孩子的幸福居于首位,他们通常会为此付出绝大部分的努力和资源,从而把个人目标放在其次。
不为集体去牺牲个人……也不为个人去牺牲集体!
在与身边之人的关系中,考虑集体目标、不忽视集体目标的能力可以巩固信任和互助的关系,从而巩固个人和集体的幸福。但是,如果缺乏自我充实的可能性,太过重视集体目标而忽视个人需求,也可能导致精疲力竭。如何才能找到关注自我与关注他人之间的平衡呢?
良好的社会关系需要一种在尊重自我需求和尊重他人需求之间的良好平衡。即便是在关系最亲密的夫妻之间,也存在与利益冲突相关的压力:个人动机、与夫妻计划相连的动机可能会针锋相对。
因此,我们会听到有人谈论“牺牲”。这种在个人动机与集体动机之间的左右为难,在所谓“个人主义”社会中会愈发明显,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晋升是由一种总是更加独立的生活促成的,每个人在这种生活中都应该能够“自我实现”。然而,能够追随个人愿望而不会和其他个体相互影响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有利于建设性互依的关系模式,这种互依可以让我们在追寻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尽可能考虑到他人的需求。
五十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关注人们与这种互依现象之关系的问题。本书将探讨我们看待与他人关系的方式如何能够影响与他人的互动,而这些互动又如何反过来对我们和他人的幸福产生影响。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首先关注依恋关系发展的过程,因为从小建立的情感安全是自主发展和自由选择的基石。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有利于健康互依的条件,以及如何在独立和依赖之间保持平衡。最后,我们会谈一谈关于建立健康持久的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恰到好处的界限》 前言
我们心底藏着一位天使,却不停地打击她。我们本应该成为这个天使的守护者。
——让·科克托《雄鸡与小丑》
如果朋友对你说“你要照顾好自己”,他自然是出于好心,但这容易做到吗?照顾好自己,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能力!
我们努力想生活得更好,为何却弄得一团糟?答案在于,我们不了解自己拥有多么丰富的内在资源。
我们在精神上拥有内生的力量,这些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生活的风风雨雨。但它们究竟是何种力量?又靠什么使我们能照顾自己?
这些力量往往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宝藏,它们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富足。有位来访者曾经对我说:“在你的帮助下,我发现了抵御内心恶魔更好的方式,这使我不再自我折磨。其实做到这样并不困难,我仿佛发现了月球背面的秘密,这个秘密就在自己身上,只要一转头就能看到。”
调动自己的内在力量,借助我们内心深处的保护工具,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直面生活,不受别人的虐待,也不去自寻烦恼;不自我孤立,也不自私自利或者顾影自怜。
现在,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拥有很多方式来保护自我,如有必要,还能施加比我们所意识到的更加强大的保护,还能将其传授给他人。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发现27种方式。
专家们称之为“防御机制”,可谓恰如其分。其中某些方式让人愉快,幽默、升华、预期是其中的佼佼者;遇到严重问题时,否认现实、发泄和投射就成为不得不采取的防御方法。
我将在本书中逐一介绍,探讨在不同情形下,这些方法能够起到何种作用。我们只是出于自发或习惯而使用有限的几种内在能力,而且每个人的运用方法各不相同。有时候既快乐又成功,有时候却让人感到难受。
本书旨在让大众了解一种新方法,这一方法已被业内人士采纳,用以协助每个人来寻找自我,调动一切内在能力。我帮过很多人去发现他们最有效的内在力量,帮他们渡过难关。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隐秘宝藏,也同样能够帮助别人。
我们了解保护自我的方式,变得更强大,将会充分享受生命,向我们内心的魔鬼和外部威胁发出胜利的宣言。
在本书中,我还将回答关于不同的成就自我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我们的自我要防止什么,又有怎样的动机?女性和男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存在区别吗?从出生到成年,如何发展自己的内在能力,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获得这些能力?在我们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或者某些特殊的个人处境中,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式?
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发现并调动自己的防御机制,使其更能理解各种行为——这些行为无论好坏,都是心理防御的结果——最终促使我们得到改善,获得进一步的心理平衡和自信,甚至对于我们构建个人空间,使我们免遭心灵折磨,也是至关重要的。
《被傲慢绑架》
引言
自大又孤独的灵魂
幸好,人际关系心理学为我们理解这类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
推动力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线索,
并帮助我们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不断以碾轧他人的方式来肯定自己。
人类历史上向来不乏自大又孤独的灵魂,其表现往往是自命不凡或蛮横无理。
假如维克多·雨果当年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我”,他会不会写出同样的作品?他在流亡泽西岛时参加了“转桌招魂法术”的试验,自称招来了莎士比亚、穆罕默德和耶稣的灵魂,与他们平起平坐地交流谈话。他问自己:我是先知,还是诗人?他认为自己介于神与人之间。
近一点的例子是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2013年底,他自掏腰包开了一个专门展示个人成就的纪念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表现得不顾及他人、极度自私,以贬损他人来肯定自己的个性,也会使人感到惊讶、失望或受伤。金融诈骗犯麦道夫毫无顾忌地毁掉了慈善机构和大学委托他管理的基金。
……
如今,有个性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得到认可,希望自己的贡献得以体现,而对于来自他人的冷漠、轻蔑及鄙视会感到痛苦。
这类人无一例外地倾向于以贬损他人来突出自己,践踏他人的劳动,甚至将他人的功劳归于自己。幸好,人际关系心理学为我们理解这类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线索,并帮助我们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不断以碾轧他人的方式来肯定自己。
其背后的机制类似大陆板块构造上的“断层线”。
第一个板块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的深刻情感,它因与某些当代人对自己的生活、财富和权力的炫耀发生冲突而遭受了很大压力。
第二个板块与上一个板块之间也存在张力和摩擦,它就是人们想显得与众不同的欲望,想活得脱俗,想与他人相比具有独特性甚至优越性。
最后一个板块是21世纪所独有的,其根源在于今天社会关系的高度媒介化。社交网络将自拍照片和视频无限传播,形成了“自我之旅”的新幻象。在这个美妙的新世界中,人们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和羡慕。
这些板块之间的碰撞便是多重挤压应力(冲突)的源头。人们宣扬对彼此友好,但其实都想支配他人。为了与他人友好相处,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照片,但是这一做法反而会引发人际关系不和,引起嫉妒和争斗。
傲慢自大的人,并不满足于在婚姻或家庭生活中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他们真正的“扩音器”是社交场合。当然,一个人独处时可以自我膨胀,认为自己超越凡夫俗子,拥有堪比超级英雄的非凡本领。但只要他是自己一个人待着,这种想法就只局限于个人空间和内心深处。而“傲慢者的舞会”指的是在社交环境中显现出来的奇特人格。每个舞会都有音乐、舞蹈和舞蹈编排,更有各地来宾,有的是舞者,有的是骑士,他们代表了舞会当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傲慢自大的外在表现很容易被人察觉,而根本的问题是“自我存在感”无限增强,就像拉·封丹的寓言里所写的,青蛙想变得和牛一样大。
其实,这类人已经被自己内心的傲慢绑架。他们的内心历来如此,只是现在被各种媒介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报纸、电视节目、推特上也有曝光,他们的傲慢和自大展露无遗。
为什么我们觉得傲慢自大的人越来越多呢?是因为全球人口增长,所以这样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样简单吗?还是说某种文化演变在影响了个体人格建构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结构,从而导致更多的利己主义或自恋型人格的出现?
当我们惊讶于傲慢自大的人提出的过分要求,他们表现出的自负和优越感,以及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消极情绪时,我们难免会思考以上问题。
这些异乎寻常的经历,这种自己与对方步调不一致、彼此不合拍、被掠夺或操纵的感觉,所有的这一切,为我们拉开了“傲慢者舞会”的序幕。
《允许自己不快乐》
试读
第一章 绝望的几种根源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伏尔泰
前言中已提到,本书的风格是“通俗反通俗心理学”。这个概念不容易理解。不过在本章中我会讲解对人生的绝望有多么合理的理由,这种不寻常的风格将会在您眼中清晰起来。我不希望增加您的沮丧,只是向您展示一些灰暗景象。
请您知悉,我只是浮光掠影地涉及这个无穷无尽的主题,并且把它分成几类。您将发现,我会不时地把一些内容补充进这些绝望来源中,确实是这样。况且,几百页的探讨对于
这个话题来说不过是短短的前言。
不平等和不公平
诞生于世界上,您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和家庭,您只携带一只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来到一个无法选择的地方,周围环绕着一些无法选择的人。平等和自由!这些因素塑造了您的身份中的重要部分。从这一点来看,有的人更加幸运,而有的人则注定一生劳苦。在魁北克,出生于较贫困家庭的人,面临的自杀率(每10万人口中28.8人)几乎是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人(每10万人口中15.4人)的两倍。疾病和某些不利条件也会加剧我们面临的困难水平。
有的人先天条件优越,但自己没有意识到。从他们的行为来看,在他们面前敞开的所有大门似乎都是自己努力所得。他们信誓旦旦地说,人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他们把一切都归功于意志力,因此让失败者陷入自责,看不到社会的不平等。这一立场使他们无法反思自己的特权。
当然,即使处处背运,您也有机会出人头地,摆脱困苦的出身。只要心中存有信念,每个人都能实现,美国梦的原则就存在于这一前提之下。这种观点可以作为某种激励,但不能因此忘记社会不平等的影响。通常来说,幸运儿更容易美梦成真。
某些不平等显而易见,例如出生在战乱国家和出生在发达国家富翁家庭之间的差别。但是在这方面,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跟基因和地理区域有关。正如一个人或许出生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但抚养人的不当行为却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或者父母一方自私又暴躁,让孩子不堪重负,整个童年都战战兢兢,跟有幸拥有合格父母——哪怕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相比,是无法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说法有利于抚慰人心,但是它并不符合现实。显然,人生并非总是大团圆结局的好莱坞电影。最善良的人有可能遭到最不公平的待遇,最恶劣的骗子却可能获得最大的好运。举例来说,有人勤苦一生,注重健康,渴望享受退休生活。就在退休前,他得知自己得了脑癌,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命。
另一方面,一个不正派而且粗暴的人,终日抽烟酗酒,却健健康康活到96岁。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这些只是毫无科学价值的轶事奇闻罢了,然而我可以肯定,您知道一些情况差不多但没这么夸张的例子。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由无限复杂的细微灰暗色差构成的。
在这些不平等中间,我要加上某些小集团的滥权和腐败,这些不同领域的小集团互相之间结党营私,损害了圈外人士的利益。我想到富人越来越有钱,穷人却陷入日益贫困的境地。还有性别、种族等各种让人无法接受的歧视。更不用说,疾病和意外给人们造成沉重打击,极大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在一个看起来更美好和更公平的世界中,或许您能过得更加舒适。然而迟早会发生某件事,证明您也不例外,一定会对美好幻想中的现实产生质疑。这些不断发生的强烈不公事件,就是绝望之所以产生的源头。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我时常听到如下问题:“我究竟做过什么,才遭受如此对待?”这一疑问或许来自“善恶有报”的信念。仿佛我们的遭遇取决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或不应该受到某种待遇一样。
在不平等和不公平之中,我们需要提到接受心理治疗及各种心理健康服务的困难。如果人类仍将存在几千年,如果人类将进化出更加智慧的文明,那么将来的人类在社会和政治上将不会重蹈当今时代忽视心理健康的覆辙。如果把心理健康和科技进步进行对比,那么可以说目前心理健康还处在钻木取火的阶段。
因此,饶有资财的人将能够在私人诊所享受充分的心理治疗,拥有医疗保险的人也可以报销几次心理治疗的费用。否则,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预约排期漫长或治疗时间有限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心理治疗往往是很多情况下的最优选项,但是有太多人无法获得此项服务。今后唯一有可能实现的解决方案,仍然是由医保局报销治疗费用。幸运的是,几家社区机构利用捉襟见肘的资源做出了不可思议的成绩。他们屡屡在第一线灭火。心理健康服务成为国家优先考虑项目已经时不我待。
《被虚构的焦虑》
试读
事实与担忧
乌云密布于海之高处,这由热泪之永恒汇聚的海。——阿蒂尔·兰波《彩图集》(Illuminations)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梦想的能力,尤其是梦想一个更好的未来和渴望实现我们梦想的能力,前提是我们不会受到自己的“神经症”、生活和世界的妨碍,而这个世界往往是噩梦的源头。
未来让每个人都与自己的焦虑、幻想狭路相逢。我们的焦虑会根据所涉领域的不同而变化:数字革命通常会引起自由焦虑和选择被剥夺的焦虑,地球可能面临的危险会引起我们的死亡幻想,超人类主义对我们关于永恒的幻想提出了质疑。有时,虚拟现实压倒了现实,而且增加了对不真实、不确定等的恐惧。
一些人掌握某种工艺或技术知识,而其他人则不掌握,前者会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幻觉,后者则会产生一种缺失感和受挫的焦虑,甚至会有个人生活和隐私受到侵犯的感觉。这些不同类型的焦虑让我们痛苦。如果这个世界无法让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尊严和新的机会,人类又如何能够活出自我呢?
一些人拒绝倾听“不幸的预言”,并要求看到“人类最好的一面”;另一些人则声称世界将走向灭亡。这两类人的观点针锋相对。如何才能不让焦虑者变得更加焦虑,不让悲观者变得更加悲观,或者不让那些自诩现实主义的人更加尴尬呢?
于我而言,每天都会听到来我这里的病患倾吐他们的某种担忧。很多家长会担忧孩子的未来。据估计,在2018年9月入学的小学生中,有65%的人将会从事某个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但是,家长们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人类整体发展所必需的梦想。
数字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但同时,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数字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平衡、地球的延续,尤其是我们的未来造成的威胁。对于年轻人来说,数字革命是理所当然的。尽管很多人在得知“未来几年,280万个在职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时候感到非常担忧,但还是希望那些即将发生的重大改变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些合理的焦虑因以下事实而加剧:在我们想象力的深处,厄运让我们着迷,这就好像一种“负面咒语”,它源于我们儿时对童话故事中邪恶人物的迷恋,这种迷恋会促使我们认为自己的命运注定悲惨。我们都听过埃及七灾的故事,还有引发了种种幻想的千年虫。今天,又有人预言:一场新的生态大灾难将在2030年或2050年到来!
我们应该用一种“非黑即白”的模式来思考吗?也就是说,要么一切皆有可能,要么一切无药可救。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更应该这样去想: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身处重大领域转变时期的能力,不是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尽管这个世界在20世纪下半叶发生改变,但它的“根基”依然如初。作为心理医生,我在接待青少年、青年人、家长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每当我问起他们究竟在哪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的时候,总能很容易地缓解他们的不安。当然了,每个人的态度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产生渴望和恐惧情绪的原因却是一样的。比如:男孩害怕女孩,女孩也害怕男孩;爱情的烦恼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杀伤力;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能力,年轻人也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我们必须“面对”一种“全球警报”(普遍性警报),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这种“未来的担忧”。人们察觉到的这种危险包括全球化的危险以及各种变化的危险,这些变化让人们丧失了面对全球化的勇气。这可以部分地解释“集体身份退行”的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