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HK$
65.0
|
編輯推薦: |
★ 本系列全套八册,人生需要面对的三十二个主题“一网打尽”:衣食住行、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河湖海、父兄师友……所选作品,有些已进入课本和考题,有些未来将是学生课文和考题选取的宝库;同时,该系列也是成人休闲阅读的佳品。
★ 原“同题散文系列”精华尽收其中,增收多篇名作,建立一个现代散文的全新“主题数据库”
★ 题材广泛,名家云集,每一位作者,都是现代文学史的上一座不可绕过的高峰。
★ 在时下“图像时代”与“速食文化”的社会氛围中,放慢生活的脚步,领略母语的洗练与华美。
|
內容簡介: |
吃饭、穿衣、起居和出行,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内容,正是在这些最朴素的日常需求中,作家用他们的文字记录下生活的趣味和点滴感受。本书精选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衣”“食”“住”“行”为主题所创作的经典散文三十五篇,其中包括许地山的《女子的服饰》、郁达夫的《饮食男女在福州》、陆蠡的《囚绿记》、老舍的《滇行短记》等。这些佳作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阅读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日常生活的平凡之美,并借此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找寻其中的闪光之处。
“中国作家同题散文精选”系列,根据不同主题,集中遴选现代优秀散文作品,题材广泛,名家云集,既精准地囊括了某一题材的佳作,方便读者参考和阅读,也有利于传播,是非常好的文学“数据库”,兼具文学的意义和史料的功能。
|
關於作者: |
王安忆,中国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长恨歌》《天香》《桃之夭夭》《纪实与虚构》、散文集《寻找上海》等。
迟子建,中国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伪满洲国》《群山之巅》、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等。
|
目錄:
|
第一辑 衣
衣 朱自清
多鼠斋杂谈二则 老舍
女子装饰的心理 萧红
女子的服饰 许地山
服装一二三 王安忆
第二辑 食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谈吃 夏丏尊
饮食男女在福州 郁达夫
落花生 老舍
卖白果 叶圣陶
春天的菜 顾随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故乡的吃食 迟子建
上海的吃及其他 王安忆
南京的吃 叶兆言
猪油菜饭 蔡翔
第三辑 住
《朝花夕拾》小引 鲁迅
香市 茅盾
落花生 许地山
天目山中笔记 徐志摩
一片阳光 林徽因
囚绿记 陆蠡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桃园杂记 李广田
胡同文化 汪曾祺
第四辑 行
红叶 茅盾
扬州旧梦寄语堂 郁达夫
青岛 闻一多
滇行短记 老舍
山西通信 林徽因
巴黎的书摊 戴望舒
南京记趣 张恨水
厦门印象记 鲁彦
青岛素描 王统照
岳阳楼 叶紫
|
內容試閱:
|
编辑例言
中国素来是散文大国,历代文章,传诵不绝。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经典散文,便又有了感受母语魅力的意义。
我国历来有编辑“类书”的传统,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类资料,根据内容加以编排,以供查询、征引之用,如《太平广记》《艺文类聚》《古诗类编》《古文类苑》等。这样的编选思路,能够较为精准地囊括某一题材的佳作,方便读者检索、参考、阅读,也有利于传播,是古代的“数据库”。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我社曾分批编选并出版过一套以主题为核心的同题散文集,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风、花、雪、月……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既有文学的意义,又有史料的功能。
数年过去,这套丛书在读者中反应尚佳。因此,我们决定遴选其中的经典篇目,并增加一部分之前未选入丛书的作品,出一套精选集。选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动。由于编选者识见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遗珠之憾也仍将存在,敬请读者诸君多多指教。
衣
朱自清
二十七年春初过桂林,看见满街都是穿灰布制服的,长衫极少,女子也只穿灰衣和裙子。那种整齐、利落、朴素的精神,叫人肃然起敬;这是有训练的公众。后来听说外面人去得多了,长衫又多起来了。国民革命以来,中山服渐渐流行,短衣日见其多,抗战后更其盛行。从前看不起军人,看不惯洋人,短衣不愿穿,只有女人才穿两截衣,哪有堂堂男子汉去穿两截衣的。可是时世不同了,男子倒以短装为主,女子反而穿一截衣了。桂林长衫增多,增多的大概是些旧长衫,只算是回光返照。可是这两三年各处却有不少的新长衫出现,这是因为公家发的平价布不能做短服,只能做长衫,是个将就局儿。相信战后材料方便,还要回到短装的,这也是一种现代化。
四川民众苦于多年的省内混战,对于兵字深恶痛绝,特别称为“二尺五”和“棒客”,列为一等人。我们向来有“短衣帮”的名目,是泛指,“二尺五”却是特指,可都是看不起短衣。四川似乎特别看重长衫,乡下人赶场或入市,往往头缠白布,脚蹬草鞋,身上却穿着青布长衫。是粗布,有时很长,又常东补一块、西补一块的,可不含糊是长衫。也许向来是天府之国,衣食足而后知礼义,便特别讲究仪表,至今还留着些流风余韵罢?然而城市中人却早就在赶时髦改短装了。短装原是洋派,但是不必遗憾,赵武灵王不是改了短装强兵强国吗?短装至少有好些方便的地方:夏天穿个衬衫短裤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在街上走,长衫就似乎不成。只有广东天热,又不像四川在意小节,短衫裤可以行街。可是所谓短衫裤原是长裤短衫,广东的短衫又很长,所以还行得通,不过好像不及衬衫短裤的派头。
不过衬衫短裤似乎到底是便装,记得北平有个大学开教授会,有一位教授穿衬衫出入,居然就有人提出风纪问题来。三年前的夏季,在重庆我就见到有穿衬衫赴宴的了,这是一位中年的中级公务员,而那宴会是很正式的,座中还有位老年的参政员参政员,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设置的最高咨询机关,遴选各党派各省区高层人士为参政员。可是那晚的确热,主人自己脱了上装,又请客人宽衣,于是短衫和衬衫围着圆桌子,大家也就一样了。西服的客人大概搭着上装来,到门口穿上,到屋里经主人一声“宽衣”,便又脱下,告辞时还是搭着走。其实真是多此一举,那么热还绷个什么呢?不如衬衫入座倒干脆些。可是中装的却得穿着长衫来去,只在室内才能脱下。西服客人累累赘赘带着上装,倒可以陪他们受点儿小罪,叫他们不至于因为这点不平而对于世道人心长吁短叹。
战时一切从简,衬衫赴宴正是“从简”。“从简”提高了便装的地位,于是乎造成了短便装的风气。先有皮茄克,春秋冬三季(在昆明是四季),大街上到处都见,黄的、黑的、拉链的、扣钮的、收底的、不收底边的,花样繁多。穿的人青年中年不分彼此,只除了六十以上的老头儿。从前穿的人多少带些个“洋”关系,现在不然,我曾在昆明乡下见过一个种地的,穿的正是这皮茄克,虽然旧些。不过还是司机穿得最早,这成为司机文化的一个重要项目。皮茄克更是哪儿都可去,昆明我的一位教授朋友,就穿着一件老皮茄克教书、演讲、赴宴、参加典礼,到重庆开会,差不多是皮茄克为记。这位教授穿皮茄克,似乎在学晏子穿狐裘,三十年就靠那一件衣服,他是不是赶时髦,我不能冤枉人,然而皮茄克走了运是真的。
再就是我要说的这两年至少在重庆风行的夏威夷衬衫,简称夏威夷衫,最简称夏威衣。这种衬衫创自夏威夷,就是檀香山,原是一种土风。夏威夷岛在热带,译名虽从音,似乎也兼义。夏威夷衣自然只宜于热天,只宜于有“夏威”的地方,如中国的重庆等。重庆流行夏威衣却似乎只是近一两年的事。去年夏天一位朋友从重庆回到昆明,说是曾看见某首长穿着这种衣服在别墅的路上散步,虽然在黄昏时分,我的这位书生朋友总觉得不大像样子。今年我却看见满街都是,这就是所谓上行下效罢?
夏威衣翻领像西服的上装,对襟面袖,前后等长,不收底边,还开岔儿,比衬衫短些。除了翻领,简直跟中国的短衫或小衫一般无二。但短衫穿不上街,夏威衣即可堂哉皇哉在重庆市中走来走去。那翻领是具体而微的西服,不缺少洋味,至于凉快,也是有的。夏威衣的确比衬衫通风;而看起来飘飘然,心上也爽利。重庆的夏威衣五光十色,好像白绸子黄咔叽居多,土布也有,绸的便更见其飘飘然,配长裤的好像比配短裤的多一些。在人行道上有时通过持续来了三五件夏威衣,一阵飘过去似的,倒也别有风味,参差零落就差点劲儿。夏威衣在重庆似乎比皮茄克还普遍些,因为便宜得多,但不知也会像皮茄克那样上品否。到了成都时,宴会上遇见一位上海新来的青年衬衫短裤入门,却不喜欢夏威衣(他说上海也有),说是无礼貌。这可是在成都,重庆人大概不会这样想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