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编写旨在让大学生成为一个感情丰满、境界高远、审美判断力发达的人。我们将和大学生们共同鉴赏中外古今大量的艺术作品,帮助大家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通过本书的学习,希望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产生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从而使人格不断完善。全书共分为七个项目,内容包括:大美的传承:美育与艺术;社会的映像:文学艺术;动人的旋律:音乐艺术;五彩的神韵:绘画艺术;线条的气韵:书法艺术;人生的映像:舞蹈艺术;银屏的天地:影视艺术。我们将共同走进艺术的殿堂,在文学、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影视的世界里畅快遨游。
本教材以依据,以提高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文、艺术审美和素养为立足点,按模块化编写模式,从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方面,对多门艺术的基本规律与特性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审美素养,进而发现美、实践美、创造美。本教材适合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鉴赏及美育教材。
|
關於作者: |
管阳,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副教授,主要讲授“素描”“色彩”“VI设计”“Photoshop”等课程,参与编写的教材有《网站设计与网站建设实验》《设计素描》《影视鉴赏》。2020年、2021年获得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省赛三等奖2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核心论文6篇。2018年获“中国梦 劳动美”陕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职工演讲比赛二等奖;2020年荣获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实践工作坊“优秀指导教师”。
|
目錄:
|
项目一大美的传承:美育与艺术001
任务准备001
美的印象001
美的历程003
任务学习005任务一 审美教育的基本特性005
一、美育的内涵005
二、美育的基本特征007
任务二 艺术作品的审美009
一、表演艺术的审美010
二、造型艺术的审美011
三、语言艺术的审美012
四、综合艺术的审美013
任务评价013
美的探索013
教学评价013
项目二社会的映像:文学艺术015
任务准备015
美的印象015
美的历程016
任务学习022任务一 文学审美的特点与方法022
一、文学审美的特点022
二、文学审美的方法026
任务二 文学名作欣赏029
一、诗经欣赏029
二、唐诗欣赏030
三、宋词欣赏032
四、元曲欣赏032
任务评价033
美的探索033
教学评价033
项目三动人的旋律:音乐艺术035
任务准备035
美的印象035
美的历程036
任务学习041任务一 音乐审美的特点与方法041
一、音乐审美的特点041
二、音乐审美的方法046
任务二 中外音乐作品鉴赏051
一、中国声乐作品鉴赏051
二、中国器乐作品鉴赏052
三、外国声乐作品鉴赏053
四、外国交响乐鉴赏053
任务评价055
美的探索055
教学评价055
项目四五彩的神韵:绘画艺术057
任务准备057
美的印象057
美的历程058
任务学习060任务一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060
一、绘画艺术的分类060
二、绘画艺术的要素063
三、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066
任务二 中外绘画作品赏析068
一、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068
二、西方绘画赏析073
三、中国传统绘画赏析077
任务评价081
美的探索081
教学评价082
项目五线条的气韵:书法艺术083
任务准备083
美的印象083
美的历程084
任务学习095任务一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095
一、五大书体样式及特点095
二、书法艺术语言099
三、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方法100
任务二 书法作品欣赏102
一、隶书美102
二、楷书美104
三、草书美106
任务评价109
美的探索109
教学评价109
项目六人生的映像:舞蹈艺术111
任务准备111
美的印象111
美的历程112
任务学习117任务一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117
一、舞蹈艺术审美概述117
二、舞蹈的艺术特征118
三、舞蹈的表现手段119
四、舞蹈欣赏的要点120
任务二 舞蹈作品欣赏122
一、《工地节奏》122
二、《士兵与枪》123
三、《中国妈妈》125
任务评价126
美的探索126
教学评价126
项目七银屏的天地:影视艺术129
任务准备129
美的印象129
美的历程130
任务学习141任务一 影视艺术的特点及表现手段141
一、影视艺术的特点141
二、影视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143
任务二 影视作品欣赏147
一、经典电影欣赏147
二、经典电视剧欣赏148
任务评价150
美的探索150
教学评价151
参考文献152
|
內容試閱:
|
一、美育的内涵
何谓美育,学界有很多观点值得借鉴。曾繁仁a教授认为:“美育,即通过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情感的陶冶、健康审美力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塑造。”仇春霖a教授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文化素质,亦即人的完善的人格。仇春霖教授更以宽广的视野指出:美育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还将美化我们人类自身,推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发展。概言之,美育是关于人类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科学。很显然,美育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能简化为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但这些艺术教育又承担着以美育美即“由美的对象产生美”的角色与功能。
进一步可以看出,厘清“美育”的内涵,就离不开对“美”的本质内涵的阐释,但自古以来关于什么是美又太难以归结,柏拉图“美是难的”的感叹显现出其中的无奈与困惑。不过,受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论断的启发,人类何尝不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在建造着社会产品及人自身?“建造人自身”本身就是一个“育”的过程,当然这里更强调以“美”来建造人。“美”是以感性形式存在,显现为看得见的外在符号。这一点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当这种“美”的事物或现象触动我们的情感并使我们感到愉悦或自由时,美感就产生了。我们通过外在符号读到了内在的理念、思想或人之本质力量,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提高我们的心智,完善我们的人格,美化人类自身。所以,一个具有很高审美能力的人,亦即审美情感判断力很强的人,往往会以更合理积极的方式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生存竞争力。早在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就在《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一文中指出,“美”与“社会交往情欲”带来的“竞争心”密切相关,“竞争心”是自己在人类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方面要比旁人优越的要求,由此会给人带来快乐或生存的资本。所以,我们把“美”的内涵理解为:“美是一种看得见的竞争力。”“看得见”旨在说明美依托一种符号的形式呈现,并且这种符号往往与注意力的吸引密切相关;而“竞争力”的核心则是指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力,即在审美的情感体验中直接渗透着融化了的审美情感判断。所以,这里我们很赞同曾繁仁教授的观点:“审美力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判断力。”审美力彰显着鲜明的人的印记,即人本化特征。基于“美是一种看得见的竞争力”这个认知,我们可以发现美学与同样具有人本化特征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甚至科学技术等存在着诸多交集。由此可以判断,当代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思辨、哲理走向实验和实用,或许审美功利性也体现于此。
美育,以美育美,其内涵包含着的是在感性与情感方面对人的教育,直接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力,“审美力”是美育学的基本范畴。所以,我们认为,美育的核心在于让人成为一个感情丰满、境界高远、审美判断力发达的人。美育的终极目的是美化人生,也美化人类自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及的“美丽中国”,这里的“美丽”原指生态学概念,但我们也可从抽象化存在论意义来理解:完满、和谐与自由。美丽中国,一切美好生活的实现其根基还在于“美丽人生”上。人生“美丽”了,情感饱满了,审美力提高了,竞争力或软实力的提升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彰显,那人生的或社会的很多目标就可实现,“人生艺术化”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助其实现“美丽人生”,就可让其拥有“美丽大学”:有大德大情怀、有阳光、有温情、有境界、有竞争力、有作为并全面发展。这正是先“立德”后“树人”的成果。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美学是新时代以美育人的根本纲领。
二、美育的基本特征
美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不仅具有自己特殊的内涵与目
的,而且具有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的特点。
(一)情感性
情感性是美育的首要特性。所谓情感性,不仅是指美育主要是以情感为中介,通过诉诸人的情感领域来进行的,而且也是指美育具有激发情感、以情动人、陶情养性的重要作用。
在审美教育中,情感并非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手段,它还是美育直接的目的之一。如果审美教育不能开启人的情感世界的大门,不能引起人情感的触动,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美育的目的。而在美育中,人的情感一旦被激发起来、活跃起来,就不仅会在受教者的心灵中唤起一种新的力量,使他“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而且会使受教者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由于在美育中所生成的审美感受往往与情感伴随交融在一起,它涉及十分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因而这种情感记忆比普通的记忆要深远得多。美学家蒋孔阳在一篇文章中所谈的一段亲身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1937年,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我在初中读书。一天,来了两位抗敌宣传队的队员。他们把全校同学召集在一起,不讲任何一句话,只是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