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HK$
217.8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HK$
96.8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HK$
96.8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HK$
142.9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HK$
63.8
《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
》
售價:HK$
98.0
《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售價:HK$
141.6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售價:HK$
9784.0
編輯推薦:
◎编辑推荐 对克莱茵和温尼科特两位客体关系大师的理论发展、临床范式的详尽比较分析;每位大师的学术介绍都是一本厚重的书,而这本书抽出了精华所在;内容涵盖精神分析发展脉络,和客体关系领域的重要观点;文中充满激烈的探讨与争论,偶有僵持不下,为读者一场精彩的理论盛宴;去伪存真,浓缩地掌握了两位大师的生平、理论发展及特色、理论异同。
內容簡介:
◎内容简介
梅兰妮·克莱茵和R. D.·温尼科特是当代精神分析领域的大师,他们的主张有着深刻的渊源又截然不同。因此对两人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基本原则” “早期精神发展” “外部客体的角色” “精神痛苦” “实践与理论”等五个角度入手,围绕两位大师展开了精要的介绍,并开展了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比较与对话,让读者对克莱茵与温尼科特思想的的异同能够有清晰的把握。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简·艾布拉姆:英国精神分析协会训练及督导分析师,英国精神分析协会档案委员会主席,在伦敦大学学院精神分析组教授精神分析理论研究课程,并负责温尼科特研究,出版了《温尼科特的语言》《今日温尼科特》等具有权威性的学术专著。
R D. 欣谢尔伍德:当代克莱茵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精神分析学教授,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会员,英国皇家精神医学会会员,创办了刊物《精神分析与历史》《治疗性社区》《英国心理治疗杂志》。他著作颇丰,包括《克莱茵学派理论词典》《团体中发生了什么?》《比昂的来源》等。
目錄 :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基本原则
第一章 梅兰妮·克莱茵(R. D. 欣谢尔伍德)
第二章 唐纳德·温尼科特(简·艾布拉姆)
小结
对话
第二部分 早期精神发展
第三章 克莱茵的宝宝(R. D. 欣谢尔伍德)
第四章 温尼科特的宝宝(简·艾布拉姆)
小结
对话
第三部分 外部客体的角色
第五章 焦虑与幻想(R. D. 欣谢尔伍德)
第六章 环境-个体组合(简·艾布拉姆)
小结
对话
第四部分 精神分析概念之“精神痛苦”
第七章 梅兰妮·克莱茵与内部焦虑(R. D. 欣谢尔伍德)
第八章 温尼科特的攻击性概念(简·艾布拉姆)
小结
对话
第五部分 实践与理论
第九章 谁的现实?谁的体验?(R. D. 欣谢尔伍德)
第十章 抱持与突变性解释(简·艾布拉姆)
小结
对话
附录一 困惑与错误认识
附录二 克莱茵、温尼科特生平及年代表
术语表
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
◎前言
争议、洞见与进步
本书发轫于举办一次工作坊的念头——当时还是在2011年,简·艾布拉姆在艾塞克斯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学生们常常对精神分析在争议性辩论(1942—1945)后出现的各种不同流派及其差别感到困惑,于是她萌发了在不同理论间进行对比和对话的念头,并建议R. D. 欣谢尔伍德一同参与。由此,他们便于2013年3月在艾塞克斯大学的精神分析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一次工作坊。
欣谢尔伍德于1997年离开国家健康服务中心到艾塞克斯大学任教。之后,他投身于对各种精神分析思潮的研究中,并指出在对比和对照不同流派思想时,临床工作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这一理念推动他进一步研究了压抑和分裂这两个可类比(或不可类比)的概念(Hinshelwood,2008)。
此次工作坊结束后,艾布拉姆和欣谢尔伍德得到波兰精神分析协会的邀请,于2015年11月在华沙又举办了一次同样的工作坊。此时,他们二人已经发展出一种讨论梅兰妮·克莱茵和唐纳德·温尼科特理论基本要素的方式。在工作坊中,他们邀请一名精神分析师呈现进行中的高频治疗记录的逐字稿。这样做便于他们在工作坊的下一个阶段展示如何将各自所秉承的理论应用于临床工作。这样的视角也贯穿于本书的各个章节。
两次工作坊都大获成功,有很多人踊跃参与。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客体关系研究领域内比较研究屈指可数,也是因为克莱茵和温尼科特都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建树丰厚的20世纪精神分析大师。
此外,自从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在20世纪40年代的学术论战后,再未出现过两个受训于英国的精神分析师——他们分别凭借对克莱茵和温尼科特的研究而闻名于世——进行这类比较对话的情况。
工作坊尽可能多地为参与者提供时间去讨论。分析师们、学生们都饶有兴趣,并渴望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考察克莱茵与温尼科特之间的异同。基于两次工作坊带来的激荡体验,本书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本书的作者之一,R. D. 欣谢尔伍德,在1989年出版了《克莱茵学派理论辞典》(A Dictionary of Kleinian Thought),而另一位作者简·艾布拉姆在1996年出版了《温尼科特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Winnicott)——他们二位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进一步探讨两位大师的异与同。必须提及的是,在两次工作坊的激发下,他们更好地理解了对方的观点与视角。
本书架构的设计旨在保留和延续两次工作坊所凸显的那种生动自发的对话氛围。鉴于此,本书试图摆脱精神分析出版物的烦冗,努力创造出克莱茵和温尼科特之间的对话。这两位大师以20世纪30年代弗洛伊德经典范式为基础,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临床范式。
回顾柏拉图,人们都会想到苏格拉底方法(Socratic method),它促进了“基于提问与回答,两个个体间合作性的辩论——其目的是激发批判性思考,厘清观点及隐身其后的假设”(引自维基百科:苏格拉底方法)。同样的,澄清克莱茵与温尼科特这两位理论家之间的差别是极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各自理论的追随者不仅很可能在理解对方理论上存在不足,而且可能对于对方理论的某些方面存在偏激的看法。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由于温尼科特的理论多缘起于(或至少可以说最早缘起于)和克莱茵的对话,所以,每个部分都由欣谢尔伍德开启——他会针对特定主题撰写关于克莱茵的一章;然后由简就温尼科特的概念写下一章;紧随其后的是该部分小结,将两章中的要点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呈现;最后则是两位作者间的对话。全书主要包含十章和五次对话。
对话是根据已完成章节的电子邮件评论和反馈整理而成的。电子邮件这种沟通形式保证了一定的思考时间,而且能够保有可贵的自发性和原创性。因此,本书在收录时仅对电子邮件内容进行了少量编辑,尽量保留了沟通中出现的误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读者看到——尽管两位作者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并自以为知道彼此的想法,但其实在沟通中经常会有误读或误解。
整个对话是一场学术界难得一见的互动——两位专家努力投身其中,探讨两个相当不同却又有所关联的精神分析学派。谈话自然流畅,结果也很有趣。此书语言精练,既能被初学者所理解,也可为有经验的临床工作者及精神分析研究者所用。毋庸置疑,本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关注点在于两位主人公——梅兰妮·克莱茵和唐纳德·温尼科特——主要的一致点和分歧。
这样的“对话”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在对话过程中的兴致。在对话的过程中,两位作者发现了各自在理解对方观点上存在的困难,而他们始终抱着坦诚的态度,真实地在这个过程中从对方那里获取养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误解都会被消除。
有时,来自参照框架外的观察相当具有启发性,它能够激发进一步的反思,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抗拒倾听的惯性也可能变得相当顽固。罗杰·莫尼-克尔(Roger Money-Kyrle)对政治团体(而精神分析团体当然也是这类团体)做出过如下评论:
……拿精神分析来争辩、来发现政治对手的缺陷和问题是相当容易的。但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做同样的事,却没有同样严格地审视自己所持的观点,那么我们就需要怀疑我们是否正在被“刺与梁木”原则?所控制,并有着寻找“替罪羊”的动机。(Money-Kyrle,1964,pp. 374-375)
希望对话的形式对读者而言是一种愉悦的参与方式;也希望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两位作者对话中议题产生、演变和澄清的过程;更希望通过这本书,有更多的人能够重赴作者的道路并能更有收获,在这个对照对比之旅中发现更多丰饶的细节与微妙的差别,形成更多洞见与观点。
◎中文版序
一场关于克莱茵与温尼科特的世纪对话
我们非常开心能够为此书中文版写序。
我们试图通过本书让读者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了解一些相当艰深的理念和理论。希望我们的对话能够吸引你——我们的读者。如今,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中存在很多观点与意见,人们需要的不再是新的概念,而是能够对比既有概念、理念的新方法。而这本书正是对此做出的一次尝试。
通常,在培训课程及许多专业文献中,分析师在做出所属学派的“立场声明”时往往不引用其学派的文献。那么其他学派的人在不清楚该学派基本假设和观点的前提下,只能靠自己去进行对比工作。而在培训过程中,学生作为处于最不利位置的人,往往要在无指导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去对比不同学派思想中相融或相逆的部分。尽管我们往往忽视了不同学派间的差异,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的学术争议越来越多。
正如比昂所说:“争议是进步生发的起点,但争议必须是真实的面对面,而不是不同观点从未相遇的隔空绣花拳。”(Bion 1970,p.55)我们希望你能看到,此书中所进行的讨论并非观点的空洞交汇,而是我们彼此所持有的不同观点、态度的真实交流。
克莱茵学派和温尼科特学派形成了不同的临床范式,然而两者间的距离并非那么遥远。因此我们之间的对话并不像其他争议那么艰难。但是,我们的争论之中也包含了很多个人卷入及职业化的理性思考。我们在本书中提出了各自学派的声明,又进一步通过电子邮件,分别以克莱茵和温尼科特学派的视角相互进行点评。电子邮件这种沟通媒介让我们既能展开自发性的对话,又能有时间进行反思。当我们结束工作时,彼此都十分感恩对方的容忍——让我们得以共同经历一次相当愉快、友好的学术讨论之旅。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也确实会在平静的氛围内制造波澜。
我们注意到,每个思想流派都倾向于发展出关于其他流派理论的误解。对比这些误解并非易事,尤其是当我们发现对方对我们所持有的观点理解有偏颇时,我们的个人卷入度和感受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你也需做好心理准备——自己所珍视的观点可能会被挑战、扭曲,甚至遭到挫败。精神分析是关于个体的科学,我们在阅读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很深的个人卷入甚至内心困扰。但是我们希望,这种可能出现的困扰会启发创造性思维,甚至成为你书写的契机。
D. 欣谢尔伍德
简·艾布拉姆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