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HK$
132.2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HK$
88.5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HK$
89.6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HK$
89.4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HK$
65.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1.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精神分析师曾奇峰、心灵作家张德芬、“弗洛伊德奖”得主赵旭东、心理督导师施琪嘉、心理咨询师白瑞、娱乐名人蔡康永、刘若英联袂推荐!
2. 王浩威堪称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是集心理学家、治疗师、作家、诗人、出版人于一身的传奇医生。他以几十年从事心理咨询经验,剖析真实案例,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养孩子方法,为陷入教养难题的父母们指点迷津。
3.打破父母主导魔咒,提出“孩子是父母的好老师”这一新颖观点。《拥抱孩子:7 堂父母必修课》告别父母一言堂,用“拥抱”的行为,给与孩子安全感和爱,提出没有人是天生好父母,好父母都需要学习。
4.关注当下社会热点,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专业方法论。王浩威用真实案例,直击中国式家庭代际沟通盲点,关注校园霸凌现象,剖析原生家庭影响力,专业解读少年离家出走、叛逆等社会现象,为亲子沟通、少年成长提供有效指导。
|
內容簡介: |
《拥抱孩子》是父母必修的7堂教养课,好父母都是后天学出来的,没有人天生便是好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懂得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在每一个笑泪交织的背后,精进提高!
在王浩威医生的诊疗室中,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父母,他们有的焦虑不安,有的气急败坏,有的暴怒失控,有的疏离而忙碌……当然,这里也有千奇百怪的孩子,他们也许叛逆、也许自恋、也许太而没有朋友……王医生用39个贴心故事,和您一起探讨如何教孩子、养孩子,做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父母。
|
關於作者: |
王浩威,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集心理学家、治疗师、作家、诗人、出版人于一身的传奇医生。他从小小的心理诊疗室,放眼到整个时代,引导青少年积极阳光、勇于面对已知与未知的挑战。历任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中华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台大医院精神部兼任主治医师等职。“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心灵工作室负责人、心灵工坊文化公司发行人。著有心理畅销书“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拥抱孩子 : 7 堂父母必修课》《拥抱自己:生命的12堂情绪课》《拥抱青春期:青少年的 5 堂心理课》)、《晚熟时代》,诗集《献给雨季的歌》,散文《在自恋和忧郁间飞行》《海岸浮现》《与自己和好》,文化评论《一场论述的狂欢宴》等。
|
目錄:
|
第一课 做父母,超级任务
科技新父母,亲子新挑战 / 003
孩子为什么说谎 / 006
除了自由,孩子还需要更多 / 010
教养,永远没有客观的尺子 / 012
让自己够好就好 / 014
当受伤的孩子成了父母 / 018
婚姻与孩子带来的考验 / 022
第二课 倾听,慢慢听他说
不作为才是最难的境界 / 027
泼猴与如来佛 / 031
当宝贝女儿变成大小姐 / 034
怎么说都不听的时候 / 037
慢慢听他说 / 041
第三课 放手,孩子需要冒险
如何放心让他飞翔 / 047
孩子需要的冒险 / 050
当孩子离家出走 / 056
第四课 互动,与孩子一起做决定
每个人都需要可以归属的基地 / 063
从缺席到太亲密 / 067
与孩子一起做决定 / 072
孩子的时间管理 / 076
第五课 感受,孩子世界的温度
自己是什么,还没有找到…… / 081
失去童年的女孩 / 087
永远失落的爱情 / 096
拒绝上学的少年 / 103
同一个世界,万花筒般真实 / 107
“漫画式”的世界,青少年看到的真实世界 / 110
死神少女 / 113
操场还是战场 / 121
从顽皮游戏到弱肉强食 / 124
霸凌标签 / 132
第六课 拥抱,治愈彼此
为人父母,是一段无法预习的旅程 / 139
失去拥抱的少年 / 148
永远是边缘人 / 155
贫穷,一种集体的创伤 / 159
男孩失去的男性气概 / 164
对自己的美,永远都觉得不够 / 169
自恋的文化 / 176
第七课 慢下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全能孩子长大之后 / 185
哀悼的温度 / 194
在狂奔的时代,慢下来 / 199
懂得玩耍,也将能重新站起 / 202
生命的壮游 / 205
后 记 好父母来自整个社区的努力
|
內容試閱:
|
好父母是尽力了就好
怎样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呢?这个问题是我在《拥抱孩子:7堂父母必修课》这本书中要“试着”回答的,最后才发觉可能只做到“描述”,描述父母角色的当今状态。
在前一本书《拥抱青春期:青少年的5堂心理课》出版时,媒体有些讨论,读者也给了许多反馈,大致是在意料之中的,大多是书写时就预期可能出现的反应。倒是有些朋友们扮起读者的角色,给我的一些反馈,却是始料未及的。
有两位朋友的反应是相近的。一位在电话里噼里啪啦地说了我一顿,说我不了解父母的辛苦之类的,然后就挂掉电话了。
另一位较不熟的朋友则是贴心多了。她说她自己家里有两个青少年,觉得青少年在我的书里也许被了解了,但父母则不见得。
“父母真的没想过你说的那些吗?”她最后语重心长地提醒。
另外的朋友,还有更多的读者,则是以充满沮丧的心情,表示自己作为父母,看了书,才发觉自己很失败。类似这类的反映还不算少,几乎在每次相关的读书会、演讲课上都可以听到。
《拥抱青春期:青少年的5堂心理课》的写作,原先只是想为青少年说说话,而不是为父母。在我们的社会里,青少年虽然不是最弱势的,但也算是相对弱势。青少年这一阶段是不擅长表达的,甚至因为太多无力表达的丰沛而矛盾的想法,经常招惹不必要的压力和阻挠。当初是这样单纯的想法,想让青少年的处境被真正看到,也就完成了先结集为《台湾青少年记事》,后来再扩充成《拥抱青春期:青少年的5堂心理课》一书。
朋友们的反应,在1998年结集成《台湾青少年记事》时,也没遇见过。也许当时认识的大多数朋友的孩子还没到青少年阶段吧。现在大家的孩子长大了,以父母的立场出发的感受也就特别多。
朋友们的这些反应出乎意料地强烈,我才注意到《拥抱青春期:青少年的5堂心理课》虽然不是为父母写的,但对于父母角色的叙述,确实触及了当今父母的痛处。也因为这样的领悟,心中才浮现这样的想法:如何从父母的立场出发,思考父母的处境,进而推想可能性。
如果过去我的思考(譬如在《拥抱青春期:青少年的5堂心理课》一书中呈现的),是为青少年在当今社会体制寻找网络之间可能的缝隙,那么,现在这本书的书写,则是想从父母的立场出发,想为在当今社会体制中的父母,寻求属于父母的缝隙。
我认为,父母从来不是站在青少年子女的对立面。父母和青少年的关系之所以紧张,其实是因为双方都身处于这个社会结构中,而社会结构随着时代前进对内产生了持续的压力,进而形成一种不得不卡住对方的困境。青少年也好,父母也好,其实都受制于我们不够明白的当下社会,只不过,父母往往不自觉地被社会结构逼迫而扮演社会体制的“代理人”罢了。
这样的想法虽然开始在我内心深处萌芽,但是,真正地实现是相当困难的。收在这本书—《拥抱孩子:7堂父母必修课》中的文章,大多是2011年这一年发表的,可以看出我的思考和目前的局限。
我试着描述父母的困境,试着为父母清楚地勾勒出他们所面临的真实社会,也试着指出亲职的存在(不论是过还是不及的亲职)对孩子们成长的影响。然而,这只对父母所处的世界做一个现象学上的探讨,离原本要做的结构分析还很远,更谈不上其间缝隙的寻求。
困难在哪里呢?面对当前的社会,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看得十分清楚的,尤其在努力收集了四处充塞的信息以后。然而,我个人以为,我们以为清楚看到的这个社会,其实是个幻象,是个错觉。或者说,当今的社会一旦让我们研究透彻了,就已经变成过去的世界了。我们以前看到的当今社会,其实是明日黄花。我们每天生活中所面对的世界,也就是真正的当今社会,百分之九十仍存在于浓雾中,从来没清晰出现过。
描述父母的处境都已经如此艰难了,更何况要做好父母的角色。面对这样不可能清楚掌握的世界(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任务),父母要开始学会放手:对孩子放手,也对自己放手。只要觉得自己尽力了,就不再自责无法做到的部分─因为自责或求全,经常是恶性循环地产生更多的破坏力。这样的放手态度,也就是英国儿童心理大师D.W.温尼科特再三提出的“尽力就好了的父母”。
好父母是不会自责的,他们享受和孩子们的互动,甚至冲突。这一切都是乐在探索,乐在不确定的态度,并且能在后天的体验里累积。
这些文章的发表,特别感谢《张老师月刊》的高惠琳小姐、《亲子天下》的编辑江美满小姐和《国语日报》的编辑蒋秀娟小姐。谢谢她们的耐心和包容,才有了这些文章的完成。
我也感谢心灵工坊的黄心宜、祁雅媚、赖慧明、总编辑王桂花等人,谢谢他们的努力,才有这本书的完成。
孩子为什么说谎
打电话给刘瑜时,听声音就知道他还在睡觉。他知道我是问何时可以安排见面的,急忙说自己感冒已经好些天了,暂时没办法见面。我知道这是谎言,但还是回答说:“过两天好一点了,找时间碰个面吧。”
刘瑜是我以前的个案,当年还就读某个知名的私立初中时,他因为欺负其他同学而差一点被退学,最后学校还是要求他转学,才由父母带来的。只是,他的父母就像这城市的许多父母一样,都太忙碌了,经常临时取消家庭联合会谈。比起金钱的富裕,他们在时间上是恰恰相反的匮乏。他们宁可爽约白白付就诊的费用,也无法挪出时间来。
美国的心理治疗大师奥托·科恩伯格说过:治疗师在诊疗室里从自己和个案之间所感受到的情绪和反应,就是个案生活中周遭的人们会感受到的体验。虽然这句话讲的是个人治疗,不过,在我的经验里,家庭成员的互动也是如此。
于是,在难得的一次三人都出席的家庭会谈中,我向他的父母提出这一点看法:“我知道你们都十分忙碌,只是宁可付费也不及时取消行程这件事让我困惑。是你们不容易有机会相互沟通,不容易知道彼此的行程?还是你们的生活里相对于时间,钱是较不重要的?如果是这样,会不会跟刘瑜的相处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钱比时间更重要?”
我这三个问题不是一口气提出的,而是一个一个分开问的。每提出一个问题,三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待反应都够长时,我才又接下一个问题。
因为有那一次的直接面质,刘瑜才开始和我建立真正的会谈关系,不再像一开始时那样保持远距离观望的态度。
家庭会谈依然继续取消,和父母的关系没进展,但个别治疗继续着,刘瑜和我的会谈也越来越深入。随着关系的稳定,我才问起刘瑜,当初第一次见面时,妈妈当面指责他经常遇到事就撒谎这件事。当时他不自觉而愤怒地说:“我没有!”这,究竟怎么回事?
刘瑜坦然讲了几个例子,都是一些顺口撒谎的小事。他说,其实也不过是希望能躲过这一关,不要再被“碎碎念”了。
回想自己的成长,不也是这样吗?我年幼时调皮,喜欢耍小聪明,青少年阶段更是不喜欢被管。父母担心,总是紧张地盯着我,唠叨也就在所难免。只不过,当时不自觉地找各种理由逗留在外头,没有太多撒谎或火爆冲突罢了。自然地,我更可以体会刘瑜这部分的心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不仅希望不要再被唠叨了,甚至希望在父母的眼中自己是十分完美、十分棒的人。我因此告诉刘瑜说,也许撒谎就是他还在乎父母的看法。他似乎有点懂,却不知道如何接话。我又接着说:“说谎话要说到永远没人看穿,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希望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完美的,我们就真的要有一些努力。这虽然不容易,但慢慢地累积,自己变得更好了,你就可以体会这句话是真的有道理的。”
关于孩子撒谎这件事,其实可以当作他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过程。当孩子慢慢成长,他对外在的世界有越来越多的认识,也就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然而,自出生以来那种维持自己的完美形象的欲望却依然强烈存在。因为如此,他也就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法维持住过去一向的完美。这一股不安,也就让他开始不自觉地会用一点手段,也许是撒谎,也许是偷窃,来达到这样的目的。
这样的行为,通常在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出现。只是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能力越大,自信也更强了,他们开始有更多的能力。在这同时,他们也慢慢发现:通过偷窃或撒谎来拥有这个世界,其实很快就要付出代价,而且是很大的代价,这代价让自己离完美更遥远。于是,他们更积极发展其他的能力,而放弃了偷窃或撒谎。
只是,当年我遇到刘瑜时,他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撒谎也好,欺负别的同学也好,都是别人早就该因为代价太大而放弃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还持续存在,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机会对自己的其他能力产生信心,也可能是这些不当行为带给他的反馈远远超过他所付出的代价。
可惜,当年我和刘瑜的会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当年刘瑜和我的关系越来越稳定时,他对我越来越强烈的依赖开始激起他的父母不自觉的失落感。这是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常见的情形,只是我没及时做适当的处置。于是在升初三的暑期课前,他的父母就以课业繁重为理由,替刘瑜决定,擅自结束了当时的会谈。
这一次,他的父母又来找我了。上了高中的刘瑜似乎更会撒谎,也不去学校了。他甚至拒绝了父母要求来找我的建议。基于过去的相处经验,我决定自己打一个电话给他,才有了故事开头那通电话的撒谎。
然而,也因为他的反应是撒了一个明显的谎,所以我更确定这不是拒绝。他也许还有点迟疑,甚至是对当年我没阻止他的父母结束会谈的举动,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仍有着一股说不出的愤怒。总之,他只是没有充足的准备,暂时回避了。我知道,过两天再通一次电话,他就会以有些勉强的方式来答应。
别着急,更不要露出担心带来的不安。我这样告诉着自己,不要连自己都对刘瑜失去信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