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变得很快,非常快,在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执导电影《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不久之后,山姆·雷米(Sam Raimi)便在推出了大获成功的超级英雄现代改编电影——《蜘蛛侠》(Spiderman)。很快,这些伴随了极客一代(geek)整个童年与青年时期的英雄便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
尽管流行文化迷能够通过在想象文化影响下打造的新奇电影和宇宙世界中了解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那个真正的黄金时代,比如《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夺宝奇兵》(Indiana Jones)、《小魔怪》(Gremlins)、《机械战警》(Robocop)和其他一些在当年大受欢迎的电影作品,但在不久之后出现的流行文化大爆炸面前,我们这一代沉醉于漫画、游戏机(Game Boy)和《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的人依旧震惊不已。21 世纪的黎明,流行文化在娱乐行业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海啸。互联网每天都在向我们宣告由科幻小说、传奇故事或英雄漫画改编而成的新的影视作品的诞生!
互联网的出现让很多事情成为可能,这是一件幸事。曾经的极客一代今天已为人父母,像当年的他们一样,今天的孩子们也成为了“龙与超级英雄”的狂热爱好者。深谙其道的制作公司尽可能抚慰着极客们的需求,生活在殿堂里的后者焦急地等待着超级英雄的新片上映和当红电视剧的续集更新,又或是迫不及待地将发售的限量版周边加入自己庞大的收藏库,然后像一个君王那样骄傲地坐在客厅里欣赏着一切,而曾经的他们还仅仅满足于卧室里摆放着的几个书架。
这种全球性、社会性的流行文化现象彻底颠覆了我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对此,我个举双手赞成!当下的流行作品在整个20 世纪文学世界中举足轻重,然而文学纯粹主义者长期以来却对这些类型的作品嗤之以鼻: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和幻想文学。尽管我很高兴能在银幕或电视机上观看到自己喜爱的作品被改编,但是常常忍不住在心里画一个问号,这些改编真的忠实原作吗?就个人而言,在观看改编的电影作品时,我几乎很少能够感受到阅读原作时的那种内心的悸动。我喜欢纸张,喜欢想象,喜欢整日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而电影只能让我拥有短短几个小时的专注。
正如我之前所讲,一切都变得很快,非常快……通过这本书,我希望向优秀的流行文化作品和它们的缔造者致敬。在互联网的概念甚至都没有进入人们脑海的时代,这些作品便已成功地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幻想世界。
我恳请各位可以从这些伟大作家的作品中精选一部分进行了解。之所以是精选,是因为我无法保证书中提及的所有作家及作品都是好的,亦不能保证他们都是文学长河中的奠基者。此外,书中并未汇集科幻文学、幻想文学或奇幻文学的全部作家: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浩大工程!通过这样的精选展示,我衷心地希望各位认识到,一些作家和传奇故事曾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为今日高耸壮丽的流行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从大名鼎鼎的J.R.R. 托尔
金(J.R.R.Tolkien)到少有人知的菲利普·何塞·法默(Philip José Farmer),从琼恩·雪诺(Jon Snow)到泰山(Tarzan),再到巫师灵思风(Rincevent)和《莫尔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中的猩猩杀手,所有这些作者、英雄和传奇故事都是流行文化城堡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这些作品和作者不仅启发过无数的导演、游戏设计师和作家,也影响了整整一代艺术家,他们用手中的碳铅、画笔和调色盘向这些伟大人物致敬。流行文化迷深知他们喜爱的世界出自谁手,在那些科幻和奇幻小说被看作非主流文化的年代,正是有了这些先锋者,才有了如今浩瀚无垠的文学想象世界:玛丽·雪莱(Mary Shelley)、菲利普·K. 迪克(Philip K.Dick)、H.G. 威尔斯(H.G.Wells)等人对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警告、政治信息、社会视野:这些作家成功地借助想象文学让我们在希望与威胁并存的世纪之交对自己生而为人的身份进行反思。
这本书的创作目的在于向这些作家致敬,同时让大家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探得新的(流行)文学视角。另外,我也希望借助此书向大家介绍一些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师和艺术家,作为图像工作者,他们成功地在新一代人心中点燃了炽热的火把。
本书同样也是一封情书,献给那些曾让我们幻梦、颤栗、狂笑、落泪和兴奋的作家,也献给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历史的每一个人。我诚挚地希望,所有他们想要传递的信息将会继续传递下去,在一个比以往更需要这些信息的社会里造就一代又一代梦想家、爱好者、艺术家和怀揣希望的人。
托马斯·奥利夫里
本书汇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学题材: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如今,这四种类型已然成为整个文化视野的基础,其历史丰富程度可比肩书中罗列的种种传奇故事。经过不断的融合与拆解,想象文学打破了原有文学类型的边界。奇幻文学、科幻文学、冒险文学和幻想文学的共同点在于:一切看起来都有(或者几乎)可能发生。如今,这些文学类型都已深受认可,在各类颇负盛名的文学大奖,以及电影、漫画乃至电子游戏领域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
通常而言,文学的边界是模糊的,有时甚至无法将一位作家归到某一具体的文学类型当中。因此,本书依据大家所喜爱的作家的主要作品来进行分类。
这些文学类型不断演变,几十年来累积了越来越广泛的受众群体,并且逐渐为传统文学所接纳,甚至成为各大作品展的座上常客,如里昂星际展(les Intergalactiques de Lyon)、埃皮纳勒幻想展,以及南特乌托邦展(les Utopiales de Nantes)等。
奇特与奇妙的边界:幻想文学
幻想文学是想象文学的核心。在某个现实情境里,一种难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可能与不可能相互交织的神秘世界。本质上,所有类型的文学题材都可以演化为幻想小说的设定背景:侦探故事、恐怖故事,甚至科幻故事……
幻想小说源自18 世纪末英国的哥特小说。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cker)和他的作品《德拉库拉》(Dracula)代表了这种风格的。故事的背景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在年轻的乔纳森·哈克(Jonathan Harker)发现城堡的主人实际上是一名吸血鬼之前,故事的叙述走向都与当时的历史十分吻合。
在法国,初是由颇负盛名的文坛大家开启幻想小说的大门,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幻想小说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巴尔扎克(Balzac)在《驴皮记》(Peau de chagrin)中描绘了19 世纪的巴黎,在欲望的驱使下,拉斐尔·德·瓦朗坦与魔鬼签下了条约;波德莱尔(Baudelaire)在诗中融入了幻想元素,并且翻译了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怪异故事集》(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英文原名: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莫泊桑(Maupassant)在1887 年发表了短篇小说《奥尔拉》(Le Horla)……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随着文学浪潮更迭,众多新兴作品(有时也被看作“堕落”的作品)驾着欧洲象征主义的快车滚滚而来。玛丽·雪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和她笔下的怪兽,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让人们久久难以忘怀。在新兴的美国,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将埃德加·爱伦·坡尊崇为美国幻想文学大师。这些作品为文学巨人H.P. 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带来了灵感,而后者又启发和带动了一大批新的作家,其中就包括将现代恐怖小说带至的文学大师——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这种文学类型过去常被用来规避审查,巧借幻想元素影射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或现实道德困境,但如今,它已不再躲避于想象的世界中,而是真正扎根在文学的土壤里。猜忌、解释、恐惧,幻想小说将读者的想象力彻底释放,让每个人都能在作者埋下的隐喻中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意义。复杂的题材往往让读者对时代和存在产生疑问:书中所写之事真的会发生吗?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是一位文学批评家和随笔作者,其1970 年出版的著作《幻想文学导论》(Introduction à la littérature fantastique)对幻想文学做出了近乎完美的定义:“幻想文学的本质就是一个生活在自然法则之中的个体面对超自然现象时所展现出来的犹豫。”
史诗、神话和宏伟世界:奇幻文学
奇幻源自英语“fantasy”,有想象之意,介于奇妙和幻想之间。通常主人公会被一种魔法带入到奇幻小说的世界中。比如,年幼的露西·佩文西(Lucy Pevensie)从魔法衣柜钻入到纳尼亚世界,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穿过9?站台登上了前往魔法学校的列车,霍比特人在矮人、小精灵和巫师的陪伴下踏上了寻找指环的征途。从本质上来讲,奇幻文学源自各民族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伟大史诗,如欧洲地区的《亚瑟王传奇》(Arthurian Romance)、《贝奥武夫长诗》(Beowulf),以及中东地区的《一千零一夜》(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这些故事的内容在历史与虚构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特征同样在几个世纪之后的众多奇幻作品中有所展现。
但归根结底,奇幻文学仍然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创作,这也是为什么它和本书所提及的其他文学类型一样长期被视为非主流文学。19 世纪,人们对神话故事的发掘以及对古代作品与语言的研究,让这些中世纪史诗重新焕发出神秘的光辉。在众多作品的启发下,J.R.R. 托尔金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霍比特人》(The Hobbit)。在19 世纪后半叶到20 世纪前半叶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奇幻文学作为一种先锋文学形式,暴风雨般地席卷了整个世界。从1890 年开始,汇集各种类型的文学小说或连载故事的纸浆杂志为奇幻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诡丽幻谭》(Weird Tales)正是这类杂志中发行量的一个,曾发表过《野蛮人柯南》(Conan the Barbarian)的缔造者罗伯特·E. 霍华德(Robert E.Howard)的处女作和一系列英雄奇幻故事。
然而,直到“二战”过后,J.R.R. 托尔金的《指环王》三部曲才真正地让奇幻小说普及开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20 世纪末,部分文学作品的改编电影让这种文学类型不仅风靡一时,而且明确了范畴。多年来,有众多作品应被归到奇幻小说的行列。
从J.R.R. 托尔金的《指环王》到C.S. 刘易斯(C.S.Lewis)的《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众多奇幻小说所构建的复杂而又丰富的神秘世界汇成了这一文学类型,也造就了一波又一波全球性的文学热潮。20 世纪70 年代,随着弗里茨·莱伯(Fritz Leiber)和大卫·埃丁斯(DavidEddings)等人的出现,奇幻文学进入了爆炸式发展。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从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和雷蒙德·E. 费斯特(Raymond E.Feist)到乔治·R.R. 马丁(George R.R.Martin)和J.K. 罗琳(J.K.Rowling),奇幻小说正式踏足流行文化之列,无数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和漫画,无数的粉丝社群簇拥着向他们挚爱的人物致敬。
虽然本书无法详及每一位作家,但必须承认,还有很多人也为奇幻小说的大厦贡献过自己的力量,我们不应该将他们遗忘!比如,于2018 年初逝世的厄休拉·K. 勒古恩(Ursula K.Le G u i n ),被认为是首位将社会政治主题融入奇幻小说的伟大作家,她为人所知的代表作当数《地海》(Earthsea)。此外,还有特里·古德坎(Terry Goodkind)及其《真理之剑》(The Sword of Truth)。与此同时,年轻一代的奇幻小说家也不甘示弱,在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和J.K. 罗琳等人的影响下,一批新兴作家接踵而来:克里斯托弗·鲍里尼(Christopher Paolini)于2002 年创作了《遗产四部曲》(The Inheritance Cycle)中的部《伊拉龙》(Eragon);里克·赖尔登(Rick Riordan)于2005 年凭借《波西·杰克逊》(Percy Jackson)系列为奥林匹斯诸神赋予了新的生命,随后又陆续发表续集《混血营英雄》(The Heroes of Olympus)系列,重新构建了以神话传说为根源的奇幻小说传统。
法国作家也在奇幻文学领域证明了自己。比如,《埃维兰的任务》(La Quête d’Ewilan)的作者皮埃尔·博泰罗(Pierre Bottero),皮埃尔·博尔达热( Pierre Bordage,有时会从科幻领域转投到奇幻领域),以及《暮光编年史》(Les Chroniques des Crépusculaires)的作者马蒂厄·加博里(Mathieu Gaborit)。加博里的经历完美诠释了奇幻文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强大冲击力,始于对角色扮演游戏的挚爱,他终成为了一名奇幻小说作家,同时也是众多角色扮演游戏的设计者。
与此同时,角色扮演游戏让人们重新体验到了中世纪奇幻世界和神奇生物的魔力,以及在各类广阔世界中创造和演变的可能性,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奇幻小说与角色扮演游戏之间难分彼此的紧密联系了。在此,不得不提1974 年至1982 年发行量超过250 万的《龙与地下城》,这个读者与游戏玩家共同热爱的幻想世界就是好的证明。
尽管一些作品如今已鲜为人知,但是我们在此仍然要向这一流派的开创者和继承者们致以敬意。作品的多样性和探索性(从英雄奇幻小说到黑暗奇幻小说,再到都市奇幻小说),以及书中一幅幅具有阐释作用的精美插图都清晰地告诉我们,奇幻小说远不是一种次要的非主流文学,它本身就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庞大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