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HK$
65.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HK$
96.3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HK$
105.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HK$
93.5
《
黄河大系·戏曲卷
》
售價:HK$
888.8
《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
售價:HK$
75.9
《
数学通俗演义
》
售價:HK$
60.5
《
中国古代小说学史
》
售價:HK$
184.8
|
編輯推薦: |
采访故事 写作技巧
作品原文 评析文章
作者自析 专家点评
好记者的好故事、好作品
从新闻来讲是精品,从写作来讲是范文
圈儿内人分享圈儿内事儿,有内味儿
讲优点,也讲不足,才是卸下美颜滤镜后真实的新闻工作
你可以从书中收益——
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升政治素质、提高业务素养
非新闻专业人士:了解国情社情、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思维能力
你需要的全都有——
如何发现线索
如何选取角度
如何活用背景材料
如何处理棘手题材
同题竞争如何出彩
作者与编辑如何相互成就
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如何统一
如何平衡快与优
会议怎样抓新闻
小稿子怎样做出大文章
双色排版,“课代表”已画好阅读重点
附录彩蛋: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典型差错100例
|
內容簡介: |
《好新闻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赏析》为“好新闻”系列丛书第二部。写好消息是记者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本书精选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作品70篇作为分析对象,加之赏析文章。赏析文章联系当时新闻传播的实际需要和新闻采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获奖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新闻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探讨消息写作技法与技巧,此外还延展了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传媒学界和业界的精彩点评,并探讨了获奖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与指导性。本书为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如何打造好新闻等提供了翔实又生动的方法论,适合新闻工作者、新闻爱好者和新闻院校师生等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朱建华,2010年进入长江日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至今,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著有《传播力 的风口》《城市党报传播力建设》《好新闻的样子》,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武汉十佳新闻工作者、武汉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传媒垂直领域微信公众号“长江”创始人。
|
目錄:
|
第一辑 篇幅不宜长
003 文简意丰的短新闻
008 阅读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010 政策出台只是开始
013 阅读 :华中科大18名本科生变专科生(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015 现场收获意外之喜
019 阅读 :本报记者将入世槌带回国(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021 新闻也须讲究共鸣
024 阅读 :按“智”分配造就亿万富翁(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026 好新闻能引人思考
029 阅读 :南京“香港城”关门了(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031 通讯员稿件获奖了
035 阅读 :“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036 从转载中收获独家
039 阅读 :金定国已在安徽找到(获首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第二辑 重视时效性
043 同题竞争实现首发
050 阅读 :告别“同命不同价”!(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052 突破惯例没有送审
055 阅读 :179小时,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057 感情胜于一切技巧
063 阅读 :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065 消息稿有九个电头
071 阅读 :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074 号外上的今晨急电
077 阅读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079 记录重大历史时刻
083 阅读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085 凌晨发出的车祸稿
087 阅读 :白色皇冠拖着被撞伤者狂逃(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第三辑 厚重不单薄
091 新闻的一件事思维
094 阅读 :9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被摘牌(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096 重大事件写透写深
099 阅读 :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 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101 善用活用背景材料
104 阅读 :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106 新闻作品入选教材
112 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114 巧妙对比意味无穷
118 阅读 :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120 有味道的时政报道
124 阅读 :五亿农民初尝民主直选(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126 调查类消息也可读
129 阅读 :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获首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第四辑 新闻贵在新
133 故事背后更有故事
140 阅读 :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142 大事件与第二落点
145 阅读 :上海奶奶捐房为灾区造学校(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147 获奖稿亦是救命稿
156 阅读 :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158 消息也有思想深度
163 阅读 :5万公斤鲜牛奶倒进农田(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165 新闻要多触及大事
168 阅读 :重新评估国资增值3.5亿元(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170 以小见大反映变化
174 阅读 :取下神像挂地图(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177 传递鲜明的价值观
181 阅读 :宫峰学成博士乐当“炉前工”(获首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第五辑 同题应出彩
185 从展览抓出好新闻
189 阅读 :马克思原始手稿国内首次亮相(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191 用脚跑出来的独家
196 阅读 :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198 题材比形式更重要
201 阅读 :3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申请留任(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203 从材料向新闻转变
208 阅读 :纪委收到贺卡拍案:顶风违纪,查!(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210 新闻写出了文学味
215 阅读 :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217 记者敢写老总敢发
223 阅读 :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225 寻找独特的落笔点
229 阅读 :“新闻战”中的“第一枚金牌”(获首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第六辑 主宣新闻化
233 把文件转化为报道
236 阅读 :城乡居民同病同保障(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238 等待最佳发稿时机
242 阅读 :8院士参与深圳保障房建设(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244 记者不能浮于会议
248 阅读 :全省百万家庭“三点半难题”得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251 选好新闻的切入点
254 阅读 :封井284口 只为普氏野马跑得欢(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256 好新闻可遇不可求
260 阅读 :寸土寸金地 让与贫困户(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262 用脚走出来的新闻
268 阅读 :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270 走进去还要跳出来
275 阅读 :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278 成就报道大气深沉
282 阅读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第七辑 找准针对性
287 变好线索为好新闻
292 阅读 :农民卞康全一家三代守护五条岭烈士墓70余载(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294 紧扣精神找准典型
297 阅读 :17名教师同出一家 40年培养万名山娃(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299 大主题下的典型事
302 阅读 :封存公章六十枚 办照仅需一小时(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304 别让人情成为羁绊
307 阅读 :领导过问案件“打招呼”先登记(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309 回归大学应有之义
314 阅读 :临沂大学八位处长辞职当教授(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316 从调研中抓出好稿
320 阅读 :54个机关单位共建共用一座办公楼(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322 公交上收获好线索
327 阅读 :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329 好线索要能抓得住
333 阅读 :我市发现1938年日本印制的《最新南京地图》(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第八辑 树立问题感
337 跟踪政策实施效果
340 阅读 :4亿元科研“替代经费”无奈沉睡(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342 牢骚话中藏有新闻
346 阅读 :泰豪动漫变“动慢”(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348 保持热情和好奇心
352 阅读 :污水处理站建成三年未见一滴水(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354 副刊上的监督报道
357 阅读 :镇江八座宋元粮仓惨遭强拆(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359 以小见大考验能力
364 阅读 :台账压垮“小巷总理”(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366 标题直接体现问题
369 阅读 :四川彭山县乡镇干部一年到县开会375次(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371 从很不高兴到感谢
375 阅读 :潞城花三千万建了个“废厂”(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377 含蓄中透露着犀利
382 阅读 :读者你猜:他的职称是……(获首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第九辑 会议抓新闻
387 像电影一样地呈现
389 阅读 :“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辣味足(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392 前后跟踪了近一年
396 阅读 :浙江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398 会议报道不必求全
401 阅读 :“五个担心”让领导出一身“汗”(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403 是总编辑也是记者
407 阅读 :91年前的今天 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在重庆诞生(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409 真实是最好的手段
412 阅读 :反应快说实话 不护短借东风 交朋友多沟通(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414 打破固定报道模式
418 阅读 :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
420 做新闻需要好环境
425 阅读 :报纸版面安排总编辑自主(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第十辑 地方亦特色
429 看似无奇颇显功力
433 阅读 :23年圆梦,福建晋江水流进金门(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436 抓住改革的新动向
439 阅读 :小岗村集体首次给4288位村民分红(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
441 报道老典型新意足
445 阅读 :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447 历久弥新彰显魅力
452 阅读 :台州三千“党代表”活跃在股份制企业(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
455 附录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典型差错100例
477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刘亚东
2021年11月,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收到人民日报出版社《好新闻的味道》的书稿,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记者职业生涯。从传媒业界到学界,身份虽然变了,但对传媒的关注并未改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途径便捷化、传播工具现代化的同时,真实性这条新闻的生命线面临严峻考验。由于大量失真新闻的存在,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坚持用事实说话,让真相发声,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好新闻一定是真实的新闻,好新闻的味道一定是真实的味道。
首先,要对网络时代的虚假新闻大声说不。2016年11月22日,牛津字典宣布,“后真相”(post-truth)为其年度国际热词。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真相”前面加一个“后”字,意味着真实与否已降低到次要位置,人们只选择相信符合各自偏好的信息。信息的选择性披露以及报道的情感化表达,使新闻中的欺瞒行为层出不穷。
在信息传播数量、速度和复杂程度都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如何让真实、客观、有效的信息能够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及时传播给公众,成为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后真相时代,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尤其应当着力发现那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演化逻辑和发展规律的事实和真相,并传播给读者。
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中不能含有虚假、夸大、猜测、杜撰的成分;不策划、不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不回避新闻事件中的任何重要细节,不对事实进行文学想象,尤其不能加入记者的偏见;要竭力寻找事实真相,准确叙述事实,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全面的报道。
在全球范围内,新闻记者被赋予“真相寻求者”(truth-seekers)或“真相讲述者”(truth tellers)等角色,真实性原则已被写入许多国家的新闻职业规范中。
虚假的新闻报道常常会对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毁灭性打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带给人们空前便利的同时,也为虚假新闻提供了滋生的温床。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低门槛性、便捷性以及互动性等,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来便很难有效控制。
新闻媒体作为党领导下的舆论阵地,是维护公众利益的思想平台和信息集散地。虚假新闻不仅严重损毁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形象和公信力,还会毒化社会环境,败坏道德风尚。
当前,一些西方媒体经常造谣、诬陷、抹黑中国。那么,我们的媒体是否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我说不行!因为在西强我弱的全球舆论格局下,即使你这样做了,也解决不了我们的“挨骂”问题,反而因职业失范,降低自己的身价,丧失了道义制高点。
其次,勿以局部真实掩盖整体真实。新闻是事实的反映,同时又是观念的产物。事实并没有价值特征,但新闻在报道事实时必然包含着对事实的评判。对同样一件事,不同媒体、不同记者的报道可能大不相同。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包括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应该看到,中国在发展,其他国家也在发展。一些国家在一些领域的发展,不比我们慢,也不比我们差。所以,成绩要说足,差距也要讲透。我们反对妄自菲薄,同样反对妄自尊大。我们的社会上和网络空间常常弥漫着一种目空一切、忘乎所以的情绪,一些媒体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8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压迫,我们心中的大国情怀和强国情怀不仅强烈而且迫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创造了很多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在某些领域甚至走到了世界前列,比如高铁、超算等。
继2010年中国以40余万亿元的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2020年中国GDP达到101.36万亿元。正因为如此,我们举国上下洋溢着自豪感。
但一些人也许忘了,量的扩张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是质的飞跃。与GDP规模相比,GDP的结构和质量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的比拼,从来不靠GDP,而是靠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能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一,却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得落花流水。1860年,中国GDP大于英国和法国GDP的总和,却不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中国GDP约为日本的5倍,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即使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中国的GDP依然是日本的近两倍。
近代中国屡屡被经济规模远不及自己的国家侵略,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中国是农业GDP,我们津津乐道的是茶叶、丝绸和陶瓷,而先进国家是工业GDP,他们沉迷热衷的是蒸汽机、铁路和轮船。
今天的情况很类似。在中美贸易战中,我们为什么不能占据主动?说到底,这是由实力决定的。中国虽是工业大国、全球制造业中心,但工业GDP构成主要是中低端制造 房地产,比不上人家的高技术 高端制造 高端服务。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今天的中国国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事实表明,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两个不变”的深刻含义。
现在大家都高度重视“讲好中国故事”,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讲什么”和“怎么讲”。在我看来,讲好中国故事,绝不是只讲中国的“好故事”,而是要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呈现给世界。
我们不仅要讲述中国月表取壤、火星登陆等光鲜亮丽的篇章,而且还要告诉世界,中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我们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5亿人没有用上抽水马桶,6亿人每月的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这样的中国故事,听起来才生动自然、真实可信。
再次,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提出,“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强调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区别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最主要特征,也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的实践表达。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了真实,就不能称其为新闻。造成新闻失真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情绪化宣泄和过度表达。新闻中的表述要心平气和,就事论事,而不能扣帽子、打棍子、贴标签。这种实诚、靠谱的媒体“人设”不仅需要一点一滴地构筑,而且需要倍加珍惜和爱护。
多年来,我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一个座右铭:多摆事实,少讲道理,不要替读者下结论。我觉得,少讲道理或者不讲道理,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最大道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不喜欢听别人说教,所以我们最好也不要说教给别人。新闻工作同样是这个道理。
任何事实都有自己的特定内容,记者报道了这个事实,同时也就向读者传递了这个事实的内容。用传播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任何事实都载有一定的信息,记者在传递事实的同时也就传递了这个事实所蕴含的信息;读者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所蕴含的信息——事实就是这样“说话”的。任何事实蕴含的信息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实胜于雄辩”,“ 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才是新闻的力量。
好新闻一定是有味道的新闻,在好新闻的多种味道中,真实是好新闻最厚实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从最初每年评出150件到如今不超过350件,要获中国新闻奖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获奖作品为认识和学习好新闻提供了样本,从中也能深刻感受到好新闻的味道。
《好新闻的味道》一书从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筛选出70件文字消息作品进行赏析,并按一定的逻辑体系呈现,为学习新闻采写提供了具体案例和方法。学习获奖作品,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本书在总结获奖作品优点、介绍采编经过、学界或业界专家点评之外,还从赏析的角度对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了探讨。探讨虽是一家之言,也未必都对,但提出问题远胜于没有问题。这是此书的一大亮点。相信你看完这本书也会有所获。
是为序。
(刘亚东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