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9.7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1.8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102.4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
內容簡介: |
《网络化并联式串级控制系统时延补偿与控制》对网络化并联式串级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使用范围与特点、系统结构以及控制器设计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针对网络化并联式串级控制系统,提出基本概念、定义与5种基本结构形式,以及17种基于新型Smith预估控制和内模控制的网络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结合仿真实例,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善动态性能、增强系统对反馈网络通路数据丢包的鲁棒性,以及协同实现网络调度与控制功能。以真实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代替其间网络时延预估补偿模型,实现免除对网络时延的测量、估计或辨识,降低系统对节点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
|
目錄:
|
目录前言主要符号表主要缩略语第1章 绪论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PCCS研究状况 31.2.2 NCCS研究状况 91.2.3 NPCCS研究状况 171.3 技术难点 171.4 研究内容 181.5 研究目标 181.6 关键科学问题 191.7 特色与创新性 191.7.1 新的研究思路 201.7.2 新的研究方法 201.8 内容安排 211.9 本章小结 22参考文献 23第2章 NPCCS结构分析 312.1 引言 312.2 连接矩阵和传输矩阵 312.2.1 设备连接矩阵 312.2.2 网络传输矩阵 322.3 NPCCS结构分类 322.3.1 TYPEⅠNPCCS 332.3.2 TYPEⅡNPCCS 362.3.3 TYPE?Ⅲ?NPCCS 392.3.4 TYPE?Ⅳ?NPCCS 422.3.5 TYPE?Ⅴ?NPCCS 452.4 内外网络选择 492.5 补偿控制难点 502.6 仿真工具介绍 502.7 本章小结 51参考文献 51第3章 新型SPC方法 523.1 引言 523.2 常规SPC方法 523.3 常规SPC研究与应用 543.4 基于常规SPC的NCS 573.5 基于新型SPC(1)方法的NCS 603.6 基于新型SPC(2)方法的NCS 623.7 本章小结 64参考文献 64第4章 新型IMC方法 694.1 引言 694.2 常规IMC方法 694.3 常规IMC研究与应用 714.4 基于常规IMC的NCS 744.5 基于新型IMC(1)方法的NCS 754.6 基于新型IMC(2)方法的NCS 774.7 基于新型IMC(3)方法的NCS 794.8 内模控制器设计 804.8.1 前馈控制器 814.8.2 前馈滤波器 814.8.3 内模控制器 814.8.4 反馈滤波器 824.9 内模控制器分析 824.9.1 基于新型IMC(1)方法的内模控制器 824.9.2 基于新型IMC(2)方法的内模控制器 834.9.3 基于新型IMC(3)方法的内模控制器 844.10 本章小结 84参考文献 85第5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 895.1 引言 895.2 方法(1)设计与实现 895.2.1 基本思路 905.2.2 技术路线 915.2.3 结构分析 935.2.4 控制器选择 985.3 适用范围 985.4 方法特点 985.5 仿真实例 995.5.1 仿真设计 995.5.2 仿真研究 1005.5.3 结果分析 1045.6 本章小结 105参考文献 105第6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2) 1066.1 引言 1066.2 方法(2)设计与实现 1066.2.1 基本思路 1076.2.2 技术路线 1086.2.3 结构分析 1116.2.4 控制器选择 1156.3 适用范围 1156.4 方法特点 1156.5 仿真实例 1166.5.1 仿真设计 1166.5.2 仿真研究 1176.5.3 结果分析 1216.6 本章小结 122第7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3) 1237.1 引言 1237.2 方法(3)设计与实现 1237.2.1 基本思路 1247.2.2 技术路线 1257.2.3 结构分析 1287.2.4 控制器选择 1317.3 适用范围 1337.4 方法特点 1337.5 仿真实例 1347.5.1 仿真设计 1347.5.2 仿真研究 1357.5.3 结果分析 1397.6 本章小结 140第8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4) 1418.1 引言 1418.2 方法(4)设计与实现 1418.2.1 基本思路 1428.2.2 技术路线 1438.2.3 结构分析 1468.2.4 控制器选择 1508.3 适用范围 1508.4 方法特点 1508.5 仿真实例 1518.5.1 仿真设计 1518.5.2 仿真研究 1528.5.3 结果分析 1558.6 本章小结 157第9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5) 1589.1 引言 1589.2 方法(5)设计与实现 1589.2.1 基本思路 1599.2.2 技术路线 1609.2.3 结构分析 1649.2.4 控制器选择 1669.3 适用范围 1669.4 方法特点 1669.5 仿真实例 1679.5.1 仿真设计 1679.5.2 仿真研究 1689.5.3 结果分析 1729.6 本章小结 173第10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6) 17410.1 引言 17410.2 方法(6)设计与实现 17410.2.1 基本思路 17510.2.2 技术路线 17610.2.3 结构分析 17910.2.4 控制器选择 18310.3 适用范围 18410.4 方法特点 18410.5 仿真实例 18510.5.1 仿真设计 18510.5.2 仿真研究 18610.5.3 结果分析 19010.6 本章小结 191第11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7) 19211.1 引言 19211.2 方法(7)设计与实现 19211.2.1 基本思路 19311.2.2 技术路线 19411.2.3 结构分析 19711.2.4 控制器选择 20111.3 适用范围 20211.4 方法特点 20311.5 仿真实例 20411.5.1 仿真设计 20411.5.2 仿真研究 20511.5.3 结果分析 20911.6 本章小结 210第12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8) 21112.1 引言 21112.2 方法(8)设计与实现 21112.2.1 基本思路 21212.2.2 技术路线 21312.2.3 结构分析 21712.2.4 控制器选择 21912.3 适用范围 22012.4 方法特点 22012.5 仿真实例 22112.5.1 仿真设计 22112.5.2 仿真研究 22312.5.3 结果分析 22612.6 本章小结 227第13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9) 22813.1 引言 22813.2 方法(9)设计与实现 22813.2.1 基本思路 22913.2.2 技术路线 23013.2.3 结构分析 23213.2.4 控制器选择 23613.3 适用范围 23713.4 方法特点 23713.5 仿真实例 23813.5.1 仿真设计 23813.5.2 仿真研究 23913.5.3 结果分析 24313.6 本章小结 244第14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0) 24514.1 引言 24514.2 方法(10)设计与实现 24514.2.1 基本思路 24614.2.2 技术路线 24714.2.3 结构分析 24914.2.4 控制器选择 25314.3 适用范围 25514.4 方法特点 25514.5 仿真实例 25614.5.1 仿真设计 25614.5.2 仿真研究 25714.5.3 结果分析 26014.6 本章小结 262第15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1) 26315.1 引言 26315.2 方法(11)设计与实现 26315.2.1 基本思路 26415.2.2 技术路线 26515.2.3 结构分析 26815.2.4 控制器选择 27115.3 适用范围 27315.4 方法特点 27315.5 仿真实例 27415.5.1 仿真设计 27415.5.2 仿真研究 27515.5.3 结果分析 27815.6 本章小结 280第16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2) 28116.1 引言 28116.2 方法(12)设计与实现 28116.2.1 基本思路 28216.2.2 技术路线 28316.2.3 结构分析 28616.2.4 控制器选择 28916.3 适用范围 29116.4 方法特点 29116.5 仿真实例 29216.5.1 仿真设计 29216.5.2 仿真研究 29316.5.3 结果分析 29716.6 本章小结 298第17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3) 29917.1 引言 29917.2 方法(13)设计与实现 29917.2.1 基本思路 30017.2.2 技术路线 30117.2.3 结构分析 30417.2.4 控制器选择 30717.3 适用范围 30917.4 方法特点 30917.5 仿真实例 31017.5.1 仿真设计 31017.5.2 仿真研究 31117.5.3 结果分析 31517.6 本章小结 316第18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4) 31718.1 引言 31718.2 方法(14)设计与实现 31718.2.1 基本思路 31818.2.2 技术路线 31918.2.3 结构分析 32218.2.4 控制器选择 32518.3 适用范围 32718.4 方法特点 32718.5 仿真实例 32818.5.1 仿真设计 32818.5.2 仿真研究 32918.5.3 结果分析 33318.6 本章小结 334第19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5) 33519.1 引言 33519.2 方法(15)设计与实现 33519.2.1 基本思路 33619.2.2 技术路线 33719.2.3 结构分析 34019.2.4 控制器选择 34219.3 适用范围 34419.4 方法特点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