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HK$
96.8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HK$
74.8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HK$
74.8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透过宋徽宗充满荒诞的错位人生,读懂北宋王朝盛世背后的重重危机。传记特写和历史评论相结合,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融通。以真实史料为基,行文没有烦琐引证,用现代之笔,娓娓讲述北宋末年的人与事。全书流畅通达,结构紧凑,叙事集中,人物形象鲜明,贴近大众读史需求。书中附有多幅精美宋画,带读者感受历史场景,领略宋徽宗艺术风采。书末附《宋徽宗年表》,宋徽宗一生轨迹,览表可了然于胸。双封面设计,锁线精装,版式疏朗大方,采用进口纯质纸,印制精美,品质优良。阅读收藏皆宜,阅读体验良好。
|
內容簡介: |
从天才艺术家,到囚徒天子,是咎由自取,还是历史的误会?
从繁华汴梁,到凄苦五国城,褪去黄袍后,他又如何走完这一生?
本书以宋徽宗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勾勒出北宋末年风雨如晦的历史场景。也通过对宋徽宗等一个个人物形象的描述,揭示出北宋覆亡的潜在原因。
本书是历史与文学的高度结合。作者在全面掌握和吃透史料的基础上,披沙拣金,反复斟酌,以文学之笔触写历史之秘辛,叙事畅达,语言简洁,故事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贴近大众读史需求。
|
關於作者: |
任崇岳,临颖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辽宋夏金元史研究专家。著有《宋徽宗传》《韩愈传》《李后主》《宋元宫廷秘史》《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等。
|
目錄:
|
天潢贵胄终登大宝
天潢贵胄 002
觊觎神器 004
向后贤淑 007
好风凭借力 009
昙花一现的新政
凤雏新声 014
二惇两蔡 017
虚怀纳谏 021
建中靖国 027
权力上的舞蹈
曾布跋扈 032
蔡京还朝 035
元祐党禁 037
苏黄文章 046
追复平反 053
万民嗟怨花石纲
花石纲之役 060
修建延福宫、艮岳 071
方腊、宋江起义 077
重起花石纲 082
教主道君皇帝
渊源有自 088
崇道政治秀 090
道士发迹 095
僧人抗争 109
浮华背后的危机
狂封滥赏 114
京华烟云 117
举国争进祥瑞 126
新乐九鼎,八宝玄圭 131
一代名妓李师师 135
一蟹不如一蟹 152
致命的诱惑:联金灭辽
海上之盟 176
进退失据 184
北伐惨败 188
金人败盟 196
张觉事件 204
渔阳鼙鼓动地来
云中诸州 210
金兵南侵 213
禅位风波 219
南下避敌 230
六贼伏诛 239
九叶鸿基一旦休
汴京王气黯然收 248
一旦归为臣虏 251
只缘生在帝王家 262
北国播迁,飘零无依 268
客死异乡 289
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雅好书画 298
杰出的绘画成就 305
瘦金体书法,独步一时 309
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311
附录 宋徽宗年表 323
后记 343
|
內容試閱:
|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知名度颇高的人物。有关他的逸闻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不仅因为他同名妓李师师曾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成为骚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而且也因为他风流倜傥,精通绘画,擅长书法,工于诗词,使他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亡国之俘后,度过了八年铁窗生涯,受尽了凌辱和折磨,54岁时在北方边陲小镇——五国城结束了生命。这一段传奇式的经历,恐怕也是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个原因。
宋徽宗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仅仅用“昏庸”二字形容他,似乎不尽贴切。北宋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金国铁骑频频南寇,终于导致社稷倾覆,江山易主,宋徽宗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果把罪过全部算在他一人身上,那也不尽公允。
众所周知,北宋自真宗以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财政危机加深,宋朝的统治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岌岌可危。有识之士为挽救危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从真宗时王禹偁的应诏上书,建言五事,仁宗时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直到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都殚精竭虑想使宋王朝摆脱危机,重振雄风。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努力并未成功。1093年,19岁的哲宗亲政后,曾一度表示要继承神宗的未竟之业,并为此改元“绍圣”,将保守派官员贬窜出朝,恢复王安石新法。这些措施,固然未可厚非,但在执行过程中,有些法令被歪曲,变得对大地主豪强有利,显然有悖于王安石的初衷。就是在变法派内部,也因意见不合而产生了裂痕,他们党同伐异,互相攻讦,为一己之私利而把民族国家的命运抛诸脑后,本来势力就很薄弱的变法派,处境就更加不妙了。1100年,25岁的哲宗撒手人寰,19岁的端王赵佶入继大统,他就是宋徽宗。主少国疑,权柄落在从来就反对新法的向太后手里,变法派雪上加霜,遭到了更沉重的打击。次年正月,向太后病逝,宋徽宗始得亲政。经过这些折腾,北宋王朝已是每况愈下,气数将尽了。
徽宗执政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已久,就像一个久染沉疴、辗转床褥的病人,要徽宗妙手回春,挽狂澜于既倒,当然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但是,徽宗昏聩荒淫,挥霍无度,任佞逐贤,大兴土木,沉溺道教,加剧了北宋的覆亡,也是明白无误的事实。
平心而论,徽宗在即位之初,曾经有过一段励精图治的辉煌时期,清人王夫之曾说:“徽宗之初政,粲然可观。”试看他屡下求直言诏、窜逐奸佞、昭雪冤狱、察纳忠言,所有这些,都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赞誉。这位涉世未深的少年天子,此时还未被权臣所左右,还有一股振翮九天的雄心壮志。假如他能够持之以恒,假如他不受宵小们的包围,假如他能够汲取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的教训,北宋王朝也许可以中兴,至少能够保持与金国抗衡的局面。
可惜的是,这段清明政治只是昙花一现,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时隔不久,徽宗便沉沦了。他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弄得满目疮痍,哀鸿遍地,十室九空,民怨沸腾。在毁掉北宋社稷的同时,他也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沦为金人的阶下囚。
《宋史·徽宗本纪》在谈论北宋覆亡的原因时说:“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王夫之说,徽宗君臣“君不似乎人之君,相不似乎君之相,垂老之童心,冶游之浪子,拥离散之人心以当大变,无一而非必亡之势”。这些评骘大体符合事实。
徽宗联金灭辽,本想大伸国威,谁知弄巧成拙,金国的铁骑却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了北宋王朝。后世不少史学家对徽宗这一决策提出疑问,认为如不与金朝结盟,不纳叛将张觉,金军便没有理由南下,北宋便不会覆亡。这显然是皮相之见。其实,徽宗图谋恢复燕、云之举并无过错。自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与辽以来,中原王朝便丧失了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长城,而自燕京至黄河之间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游牧民族很容易进入中原腹地。从周世宗柴荣以来,中原王朝便处心积虑地要夺回燕、云失地,以使本固邦宁,但是又都力不从心。“澶渊之盟”后,宋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给辽,庆历年间又增银绢各十万两、匹,才换得两下相安无事。尽管北宋又从对辽的榷场贸易中赚回了岁币,但向辽缴纳岁币这件事,毕竟使一个主权国家难堪,徽宗宁愿将给辽的岁币给金,也要把燕、云十六州置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这个设想还是值得嘉许的。
就北宋的情况而言,自元祐以来,朝廷上下几无可用之将,举国内外几无可战之兵,城堡颓圮,戍卒离散,武力不竞,自然难以抵御游牧民族剽悍铁骑的进攻。但是,如果徽宗认真整军经武,事情并非没有转机。以财赋而言,徽宗虽然奢侈,还未至于像隋炀帝杨广那样用之如泥沙,尽天下财力以捍蔽北方,仍是绰绰有余。以兵力而论,北宋的士兵人数超过金方许多倍,以将相而言,张孝纯、张叔夜、张浚、赵鼎等俱已在位,韩世忠、岳飞、刘琦等或已身在行伍,或已崭露头角,如果用人得当,他们当可大展身手。但是徽宗、蔡京统治集团却派出了童贯、刘延庆等人。宋军以精锐之师去攻打如爝火之微,行将澌灭的契丹,犹不能稳操胜券,先是童贯败于白沟,接着是刘延庆、郭药师败于燕山,更不必说与士马强勍的金军对垒了。金军的铁骑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便打到了开封城下,这一切来得如此突兀,徽宗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一夜之间他便由尊贵的天子变成了阶下囚。凄风苦雨,长夜不寐,他只能在羁旅中含泪吟出“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的诗句,以抒发他国破家亡的感慨了。
徽宗是位多才多艺的帝王。他那潇洒飘逸、刚柔相济的瘦金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花鸟人物画,饱蘸泪水、哀怨低回的诗词,时隔八百余年,如今仍然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彩。他嫖娼狎妓,但没有像前蜀王衍写出“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醉妆词》)那样格调低下的词;也没有像李后主写出“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菩萨蛮》)那样露骨的词。他那凄怆欲绝的《燕山亭》词,足以和李后主的《破阵子》词相媲美。实事求是地说,宋徽宗与李后主在才能、气质乃至结局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李后主除了诗词、书法外,对于治理国家一窍不通,让他当一国之主,实在是一场历史的误会,因此,南唐的覆亡在人们的预料之中,而赵佶的情况则不同。以他的才能,治理国家本可游刃有余,到头来却演绎了一出系颈牵羊、衔璧出降的悲剧,这个结局,是耐人寻味的。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二十四史中的《史记》之所以享誉古今,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因为它文藻灿烂,妙笔生花。目前的史学著作大多引证烦琐,晦涩难懂,因此令读者望而却步,倒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历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颇受大众欢迎,给一向沉寂的史学园地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宋徽宗一生事迹甚多,笔者在全面掌握和充分吃透史料的基础上,去芜存菁,择其荦荦大端,加以叙述,力求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文采,避免烦冗、艰涩之弊,没有烦琐的考证,没有大段的引文,丰赡通达,雅俗共赏。
限于水平,书中肯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博雅君子教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