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天生是配角——律师文化纵横谈

書城自編碼: 373803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诗歌
作者: 杨仲凯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601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6.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HK$ 72.8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HK$ 333.8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HK$ 143.4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售價:HK$ 221.8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售價:HK$ 177.0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HK$ 98.6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HK$ 58.2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HK$ 9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4.0
《海子的诗》
+

HK$ 60.7
《当一朵茉莉渡过沧海:2021中国散文年选》
+

HK$ 89.7
《眉尖苍穹》
+

HK$ 70.2
《诗人十四个》
+

HK$ 57.3
《多次看见》
編輯推薦:
文中既有对律师历史的回顾,又有对行业见微知著的讲述,且描摹出了律师群体的现状、追求、生存状态和对法治事业的热忱。文中还有较多的章节和篇幅提及了律师的发展、成长之法以及执业技能,对于年轻律师也有教科书式的指导意义。
內容簡介:
这是一部以轻松活泼的笔调书写律师文化的作品。作者是执业二十余年的律师,同时也是一位散文作家。作品文本有理性的思辨光辉,也具有文学的可读性,可以当作一本律师文化研究专著来读,也可以作为一本文学性较强的学术随笔来读,也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描绘法律人生活和思想的小品文。
關於作者:
杨仲凯,法律文化学者,兼职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法律文化以及法学和文学交叉研究,勤于著述,以文学的方式在社会各界、教育机构及有关媒体传播普及法治精神。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等多种社会职务,积极参政议政。热心公益事业,常年为民众提供法律援助,并以此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文学硕士,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央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在读博士,民主建国会会员。1998年考取律师资格后从业至今,高级律师职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委会文化论坛主任,中国法学会会员,君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专业从事民商事领域中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服务,承办多起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鲁迅文学院33期高研班学员。写散文、杂文、非虚构作品,也写小说,在多家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并开设专栏,有《生命之书》《流水三十章》《三秋重唱》等作品出版。
目錄
001  自序

章<<<未敢忘忧国

003  天生是配角
005  律师简史
007  律政佳人
009  救护车追逐者
012  在大海上钓虾的人
014  总有一款适合
016  特高级
018  卖时间的人
020  表达是权利和生存方式
022  都有代表作
024  该不该端着
026  无非是销售
028  不看广告看疗效
030  为什么得不到聘请
032  私人律师私房菜
034  未敢忘忧国

第二章<<<本律师认为

039  本律师认为
041  老律师的多种可能
043  大律师和小律师
045  小律师不小
047  黑律师和讼棍
049  会装订就是好律师
051  为谁辩护
054  话说“华洋”律师
056  本土和外地
059  男律师和女律师
061  我也是律师
063  大律师证书
065  “律二代”
067  代表委员
069  实习生活
071  不装
073  获取更多生命体验
075  嫁给律师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与富翁无关

079  “原始”的提成制
081  提成“狼”和薪金“狗”
083  与富翁无关
085  挣律师钱的人
087  收费三法
089  收费有风险
091  报价博弈
093  佣金和回扣
095  红包儿现象
097  为知识付费
099  是高是低
101  复利化经营
103  熟也讲理

第四章<<<法庭是战场

107  老地方
109  特殊地方的特殊见面
111  也许不再相见
113  律师楼
115  写满“文化”的墙
117  后台和前台
119  私人空间
121  不要作茧自缚
123  照片记录一生
125  挂上锦旗
127  摆放过往时光
129  法庭是战场
131  谁也没有说一个字
133  上镜需谨慎

第五章<<<敬业就是专业

137  化装调查
140  开庭之前
142  开庭之后
144  敬业就是专业
146  合法“恐吓信”
148  坏消息告知
150  合适的接电话时间
152  沟通不是表功
154  红花绿叶
156  胜负观
158  案卷作品
160  红海本是蓝色
162  用嗓音工作
165  听的真谛,是让人家说
167  说的要义,是让人家愿意听
169  等还是不等

第六章<<<幸福当然也能共享

173  出行话题
175  从摩托到宝马的故事
178  衣着看气质
180  西装或者袍子,这是个问题
182  也可以生活在别处
184  幸福当然也能共享
186  现场直播
188  八小时内外
190  提包的秘密
192  免费午餐
195  加得浮生终日忙
198  在哪儿都思考人生
200  焦虑是心心念念
202  退也不能休
204  读书养成气质
206  找我的律师谈

第七章<<<行业思维

211  “店”大“客”大
213  起名字的艺术
215  只吃原告或被告
217  先买一个复印机
220  选择适合的
222  “请”律师、“雇杀手”
224  更重要的是服务
226  前面看起来是美女
228  人怕见面,树怕扒皮
230  行业思维
232  忠诚的不同方面
234  竞争
236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238  围城一种
241  谁远,谁近,谁自己知道
243  同行不是冤家

第八章<<<法律也可以很科技

247  大律师无处不在
249  小也能大
251  主任的作坊时代
253  从主任到“主席”
255  律师合伙人
258  买卖好干,伙计难当
260  法律也可以很科技
262  为什么被投诉
264  风险几种
266  早起一小时
268  大声说出来
270  也许是真没理
273  永远是年轻
275  教会徒弟,师父更好

第九章<<<和合

279  互敬、互爱、互信、互勉——律师和当事人
281  工匠不等于作坊——律师和匠人
283  云深不知处——律师和卦师
285  代言万家灯火——律师和作家
287  也许无价,也许廉价——律师和画家
289  洒热血,不洒狗血——律师和艺人
291  面向法庭说话——律师和相声演员
293  魅力与吊诡——律师和足球教练
295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律师和快递小哥
297  师者——律师和教师
299  毫毛技艺顶上功夫——律师和理发师
301  不为良相——律师和医生
303  谁自由——律师和企业家
305  搞理论与做实务——律师和法学家
308  只能是传说——律师和侦探
311  在不同的地方见面——律师和警察

313  跋
317  出版前补记
內容試閱
我是1998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的,孜孜以求从事律师工作,算起来有二十多年了。
也是因为多年文学创作养成的习惯,当律师初期,我曾经想尝试从个案件开始,将我的律师生涯办理的所有案件都作一个“律师手记”,既可以成为非虚构的文学和社会学作品,也是对自己所处理的法律事务和法律生活进行归纳总结,至少是个记录。我想如果那一年坚持得好,这些年来我一定会写了很多文章,我没有坚持下来的一个原因是我的懒惰,坚持,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也是一个律师的内心要求,就算和案情无关,写那样的文章也可能会涉及当事人不愿被外界所知悉的隐私。我有些犹豫,犹豫和懒惰是一对坏东西,一晃这么多年就过来了。好在我的案件还有案卷作为忠实记录,我还可以再从头写来,否则想想,一个律师这半生,我都做过什么样的案件,很多都已经忘了。
在办理案件、做好一个律师的前提下,经营发展律师事务所也占去了我很多时间。这几年我也算在文学领域笔耕不辍,时间和精力就是那么多,我也很想写些法律类的各样文章,也一直致力于法律文化和法学与文学的交叉研究。同时我也希望能用文学的语言,去写反映法律人生活的小说和有力量的纪实文学。不过,我文学作品写得不算多,从律师实践视角介入所做的总结和法律专业文章也不算多,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好。二十多年这么快就过来了,也可以说过得不明不白,少不努力,老大伤悲。
我看到有很多法律学者既能写纯粹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写跟法律有关的轻松活泼的文字,探讨法律又能记事记趣记录感想,并且具有一定文学色彩,这种学术随笔就像律师写的办案手记之类,在立足行业本身的同时,写出生活的味道,这是很值得提倡的。散文随笔其实谁都可以写,有特点和情感,那就是有价值的好文章。
我的写作虽然田园荒芜歉收,但也总是在耕种。十年前有位出版社的编辑朋友来津专门和我探讨,可不可以面向律师群体,尽量用有意思一点儿的语言写一本鼓舞律师成长的书,我领会了那是一个对律师发展有价值的选题,可以说是一本“律师成功学”之类的东西,我欣然同意,并和编辑老师共同拟定了书的题目叫作《写给比我更年轻的律师》,写这样的文字也不是个太简单的事,拖来拖去,我渐渐也不再年轻,怎么能写给“比我更年轻的律师”呢?书的题目基本上用不了啦,这个事情也就作罢。
我做律师主要是在天津执业,我坚持给天津的实习律师做执业前的培训有十多年了,每年的几期培训听众都不少,这些年来也有几千人听了我的这堂相同的课,课程的题目叫作《从历史和文化看律师的未来》。课程比较受欢迎的原因一个是我从1912年甚至更早的时候讲到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建立和恢复,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直到现在中国律师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和将要执业的律师们共同追本溯源律师的发展历史,那里有很多有趣味和励志的故事。另外一个原因,通过律师的历史“看未来”,实际上是帮助年轻律师做执业的发展规划甚至是律师人生规划,这样的题目讲到年轻律师的心里去了,他们当然就喜欢。我只有提纲而没有讲稿,我每次讲得都不太一样,都有一些新的元素融入进来。早期我还有录音,现在都存在心里了。我如果能完整地把我讲的都写下来成为一个书面讲稿,那是专门给年轻律师的有意义的书,容我慢慢写来。
而现在呈现在这里的这本书,当然也可以成为年轻律师的读物,但我在写作的时候,还真的不是假想着写给年轻律师的。
年轻律师从中看到律师行业的样貌和发展特点,或许对他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实对于法学院的年轻学生也可能有这个作用。律师行业的很多东西可以一眼看到,但从我这个老律师的笔下写出来,我的看法和说法凝结了我二十多年的执业经验,可能还是比乍看更清楚,也能像老酒更醇厚一点儿。和我同龄甚至入行更早的律师同仁们也可以从他们的体验来看这本书,一定能看到这些年来共同的经历和甘苦,法律职业共同体内的法官、检察官,也可以看到一个律师或者律师行业的心声。法律行业业内的人可以读,其他读者也完全可以当作散文来读,可以从中了解律师行业,也可以从中阅读人生百态,律师行业也无非是那么多人组成的,律师追求的也无非是人的尊严和公平权益,人世间的悲欢与规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也要承认,这是一本具有文学性的读物,虽有文学意味,但还是理性和中规中矩。读者如果当作文学作品来读,我也欢迎,任何作品都和人学有关,都和文学有关,汉语言就是文学,文章就是表达,没有情感和温度的文字肯定是没有表达清楚的,不是好文章。
从2018年开始,《天津政法报》王昕老师约我在他主编的版面写一些反映律师生活的稿件,先开的专栏叫作“律海观潮”,后来叫作“律海扬波”。我在不觉之间陆续写了有将近两百篇小文,这本书就是收录了其中文章。文字都是篇幅不长的千字文,篇幅小,考虑版面是一个原因,也是考虑读者的阅读,文章短小更好读。而从作者来说,一篇文章就讲一个小观点,能把一件事或者一个小观点说清楚,那就不易。再有一个原因,这本书的写作全都是在零星时间完成的,在地铁上,在高铁上,在我等人的间隙,在出门以前的五分钟……这也决定了文章不可能写那么长,看来也没有必要写那么长。出版前夕,我才对所有文章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本书叫作《天生是配角》,这是什么意思?书中篇文字《天生是配角》回答了这个问题,书名也是我进行律师文化研究的核心观点。律师多以当事人的代理人身份出现,往往隐身幕后,律师就是冲锋陷阵在法庭,就算是“全权代理”,那也是要尊重当事人本人的意见。这样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一个出色的律师要懂得“慢半拍”,有“配角”心态,不出风头,当好参谋,才是律师的大智慧和角色定位。
我以前很长时间都是以青年律师自居,不知不觉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所谓人到中年猛然一惊,现在体会得很深切。我到退休年龄的余年已经不如过来的那二十多年长,如果想多干一点儿,一个办法是退而不休,自信人生二百年。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抓紧一切可以用的零星时间,多做一点儿有益的工作。那什么是有益的工作呢?可能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写点文章就是有益的,写总比不写好。生命矮下去,文章厚起来,那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新的存在方式。


2021年3月25日
写于天津到长春飞机上

天生是配角



天生是配角,当我跟很多年轻律师讲这个意思的时候,他们很是感到不解,甚至有人说,不可能,那不可能,我要做大律师,大律师怎么能是配角呢?
问得好,志气也高。但是大律师也是配角,有很多职业生来就是配角。比如,一台音乐晚会,独唱是主角,合唱中主唱也是主角,主唱以外的人,就是配角;小提琴协奏,一提琴、二提琴、中提琴,主次分明。有人说,在律师的团队里,也有领导呀,也有主办的律师、协办的律师,那主办的律师,是不是也能算主角呢?
能算,但律师终归是服务行业,就算是律师里的主角,在整个法律服务中,也还是配角。所谓“事主”,当事人才是主角。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每个行业有自身的特点,律师之所以要有配角意识,这是因为,律师的工作思维角度,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做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律师在大多数场合,是以代理人的身份出现。什么是代理人呢?就是替别人办事,取得报酬。既然是在替别人办事,那要牢记,即使在身体上冲锋在前,在意识里也要退后半步,让当事人走在前面,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法律后果不是自己承担,而是要由委托自己办事的当事人承担,所以要更加谨慎。律师就是参谋,是出主意的。
律师应该是个寂寞和严谨的行业,律师的阵地可以是法庭的慷慨陈词,可以是谈判桌前的寸步不让,但是总的来说,律师的工作主要是在幕后完成,大量的证据材料要逐一审阅分析。当然,审阅之前可能还要去调查取证,没有坐冷板凳的决心,光想出镜露脸或者出庭过瘾,那基本上不是一个太好的律师。
配角也不错,做配角里的主角,那当然更好。做律师行业的引领者,做律师某种服务领域的权威,做法律专业的精耕者,做法律文化和律师文化研究,把哪一个事情做好,那都可能是主角。我所说的天生是配角,主要是一种意识,不能抢戏,但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那也要勇争上游,当仁不让。
后要说,配角也重要,没有不行。一出戏没有配角,主角也没有办法演。配角是配角,配角可不是摆设,谁要是拿律师当摆设,那谁可要吃亏了。这种现象不是没有,很多企业或者有关部门,请了律师做法律顾问,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律师。一些国企的人甚至觉得,请了律师就完成了上级的要求,就可以了;而一些民企的负责人认为聘请律师做顾问是个有面子的事,就好像请了司机保镖秘书,怎么也得有个律师,而且张老板会认为,人家李老板就有律师嘛,咱们也要有。但是他们往往会有一个内心的认知,律师的意见可不能真问真听,因为律师的意见太麻烦了,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问了律师的意见,是听还是不听?不听心里犯嘀咕,说得那么玄乎,听了吧,好容易出现的商机,就让自己的律师给搅黄了!所以还是别问比较
省事。
这可不行,当摆设可不是律师的风格,为了沽名钓誉当个法律顾问,为了那点小钱去当摆设,都是有辱斯文的事情,提出的法律意见没有余地,该是怎样就是怎样,别像电视里的有些专家,人家给钱就给鉴定,假模假样地瞪大眼睛,好,你这个,是宝!
做到了这一点,也就算是主角啦。做自己的主,就是主角。





律师简史



律师这个行业,是随同法律,从西方传来的。有人说中国古代的邓析是律师的祖师爷,邓析确实很有法律头脑,但是当时律师制度根本没有产生的土壤,连相应的法律制度都没有,怎么可能有律师呢?还有人说东方朔是律师的祖师爷,那是开玩笑。至于绍兴师爷,具有现在的政府法律顾问或者几年前合并到司法部的“法制办”的某种功能。但实际情况,绍兴师爷都是官府老爷自己花钱聘用的,跟政府没有什么关系。在业务上,师爷一方面顶多是出出主意,另一方面,他服务的对象不是诉讼中的原被告双方,而是为法官(实际上就是官府老爷)出主意。所以师爷跟律师不是一回事,算是远房亲戚吧。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设立了五个通商口岸,中国封锁的大门打开了。洋人们不仅来了军人,也来了商人,他们也想通过商业挣钱。
就像现在的律师也是跟着客户走一样,洋人也带来了洋律师,洋人和国人做生意,都是要由律师提出审查意见的,这些洋律师,对中国的律师制度的萌芽乃至兴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天津也是那五个口岸之一,天津的个洋人律师叫作甘·堪特,是个英国人。
清末,一向保守的慈禧太后看到国家的落后,就想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并开始了立法工作,在制定中的诉讼法里,首次提到了律师的概念。参与立法的重要人物沈家本,曾经在天津做过知府老爷,但是制定的那些法律没有来得及实施,清朝就灭亡了。
1912年民国元年,北洋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律师暂行条例》,从那时起,律师这个行业算是开始了。1948年前后,因为内战的原因,京津一带的律师基本上就都停业了,上海南京的,也停了。那时候,律师都是在大城市里有,小地方经济不活跃,又在战乱的年代,没有市场,只有少数地方才有律师业。从1912年始有的现代意义的律师制度,随着民国的覆灭,也告一段落。
解放后,过去的律师都成为了旧律师,50年代,国内的律师制度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并且一度做得不错。以天津为例,1956年,天津律师协会筹备处已经挂牌,但是接踵而来的各种运动,让律师制度的真正恢复重建,推迟了22年。直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西方很多律师说,中国律师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完成的事情,现在中国发达地区的律师事务所,看起来已经和欧美律师事务所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律师们的生存方式和作业习惯也越来越和国际接近了。中国的律师从“国家干部”的身份转变为社会的法律工作者,靠自己的专业技术、经验和智慧来为全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从1979年到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也已经四十多年了,虽然法律服务业只是一个很小的产业,全国几十万律师每年的营收也就是一两千亿人民币的水平,但是律师行业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成长,四十多年来,律师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国办律师的“摘钩”,还是合伙律师机制的实践,或者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概念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和推动,改革开放的烙印,深深融入到律师行业中。
当然,律师的本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所谓产业化方面,律师们的内心也没有忘记,这个行业的初衷,还是首先和公平、正义、文明这些概念相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