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HK$
54.8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
》
售價:HK$
43.8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HK$
358.6
|
編輯推薦: |
人的一生会有不同的境遇,无数不同的境遇连续起来,便构成了一生。在人生过程中,因为各种境遇的不同,会让人因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心态,而且不同的人会在相同境遇里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不同的原因所在。
本书系以内圣外王为主题,作者以自己八十余年的人生沉淀为依托,给了年轻人“人生三境”建议——对内修炼自身求得一份内心的安宁成为内圣即《静是人生的定力》、对外不断拓展自身《为自己创造不止一个世界》、终收获一个值得自己回味和满意的人生即《人生要有所珍视和眷恋》,展示了一代文学大家和智慧老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
|
內容簡介: |
《静是人生的定力》
万物都有动的一面,也有静的一面。《庄子》说:静,才能够正确地分辨是非、认识现实。
宋朝苏洵曾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本书收录了《无为》《逍遥》《不设防》等48篇睿智风趣、见地不俗的文章。既有对生活小事的感怀,也有人生课题的思索;既有对故人往事的回忆,也有对世事洞察的智慧。
《人生要有所珍视和眷恋》
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价值上确定而且充实的人,他的一生也会是方向确定与内心充实的。
本书收录了《做一次明朗的航行》《大境界与小乐趣》《活法》等47篇经典佳作。王蒙于细微处见生活,叙写凡人小事,抒情山川草木,有感而发,娓娓道来,呈现其对世界和自我的观照和思考。
《为自己创造不止一个世界》
一个人需要的不止一个世界,你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应该有自己的家庭。既要集中精力又不可单打一把自己紧绑在一根绳子上,个中相克相生相补充相违拗的关系只能在生活中摸索。
多几个世界并非彼此对立,专心致志也并非只认一根绳子。
本书收录了《说“无端”》《一点祝愿》《人在境遇中的主动性美德》等40篇论述精彩、思想深刻的文章,记述了王蒙对生命、人性、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洞见。
|
關於作者: |
王蒙
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长,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王蒙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文学创作者,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其作品《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具有代表性和开拓性意义,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多国出版,曾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多个奖项。
|
內容試閱:
|
摘自——《静是人生的定力》
超脱是一种更大的境界
我赞美投入,我赞美献身,我赞美燃烧与义无反顾,我也赞美超脱。超脱不是自私,不是消极躲避,不是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是一种更大的境界。
历史的眼光,不是只看到一时一地,而是看到历史的长河,看到前因与后果,弄清一个现象一个命题一个争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真正含意,避免鼠目寸光。
人类的眼光,不是只看到一个人一组人一群人的利益,而是看到一切人的利益。
宇宙的即哲学的眼光,看到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可能性、偶然性与变异性,看到选择的必要与可能,看到事物的变迁与稳定,看到冥冥中的大道的运行。
超脱就是从一时一地一人一圈一阵热闹中跳出来,尤其是从个人的利害中跳出来,保持冷静,保持全面,保持思考和选择,保持分寸感。从近现代史来看,如果我们的同胞都能做到这样,我们会少走多少弯路?!
超脱,即使在热烈的投入中,也同时保留着、保护着清醒和自制,力争自身具有全面与更大的把握。现在很时兴歌颂片面,美其名曰片面的深刻性。难道只有片面,只有强不知以为知,只有一叶障目、瞎子摸象才是深刻的吗?对于什么事都是抓住一点皮毛,抓住片言只语,对于意见不同的人则是抓住一点辫子,就大呼小叫煽情哄闹一番,爆炸一番,这能是片面的深刻而不是片面的浅薄吗?深刻与全面更靠近,还是与片面更接近呢?深刻是要靠理性还是靠蛮横呢?
我们不要动不动以片面的深刻自居,记住,那多半是片面的浅薄。我们还是追求全面的深刻与深刻的全面吧,我们还是相信全面有助于深刻,而深刻也会大大有助于全面吧。
无为
一位编辑小姐要我写下一句对我有启迪的话。我想到了两个字,只有两个字:无为。
我不是从纯消极的意思上理解这两个字的。无为,不是什么事情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愚蠢的、无效的、无益的、无意义的乃至无趣、无味、无聊,而且有害、有伤、有损、有愧的事。人一生要做许多事,人一天也要做许多事,做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并不难,难的是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比如说自己做出点成绩并不难,难的是绝不嫉妒旁人的成绩。还比如说不搞(无谓的)争执,还有庸人自扰的得得失失,还有自说自话的自吹自擂,还有咋咋呼呼的装腔作势,还有只能说服自己的自我论证,还有小圈子里的叽叽喳喳,还有连篇累牍的空话虚话,还有不信任人的包办代替其实是包而不办、代而不替,还有许多许多的根本实现不了的一厢情愿及为这种一厢情愿而付出的巨大的精力和活动。无为,就是不干这样的事。无为就是力戒虚妄,力戒焦虑,力戒急躁,力戒脱离客观规律、客观实际,也力戒形式主义。无为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时间节省下来,这样才可能做一点事,也就是有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无为方可与之语献身。
无为是效率原则、事务原则、节约原则,无为是有为的前提条件。无为又是养生原则、快乐原则,只有无为才能不自寻烦恼。无为更是道德原则,道德的要义在于有所不为而不是无所不为。这样,才能使自己脱离低级趣味,脱离鸡毛蒜皮,尤其是脱离蝇营狗苟。
无为是一种境界。无为是一种自卫自尊。无为是一种信心,对自己,对别人,对事业,对历史。无为是一种哲人的喜悦。无为是一种对主动的保持。无为是一种豁达的耐性。无为是一种聪明。无为是一种清明而沉稳的幽默。无为也是一种风格呢。
逍遥
我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就这样喜欢“逍遥”二字。是因为字形?两个“走之”给人以上下纵横的运动感,开阔感。是因为字音?一个阴平,一个阳平,圆唇与非圆唇元音的复合韵母,令我们联想起诸如遥遥、迢迢、昭昭、萧萧、淼淼、骄骄、袅袅、悄悄……都有一种美。
不知道对庄周,对“文化革命”中不参加“斗争”的一派,“逍遥”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从《说文》到《辞海》对“逍遥”有些什么解释。反正对我个人,它基本上是一种审美的生活态度,把生活、事业、工作、交友、旅行,直到种种沉浮,视为一种丰富、充实、全方位的体验;把大自然、神州大地、各色人等、各色物种、各色事件视为审美的对象,视为人生的大舞台,从而获取一种开阔感、自由感、超越感。
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狭隘与偏执者的世界只是一个永远钻不出去的洞穴。
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懒汉的世界只是单调的重复。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四周永远是暗箭陷阱。
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蝇营狗苟者永远一惊一乍,提心吊胆。
因为逍遥,所以永远不让自己陷入无聊的人事纠纷中,你你我我、恩恩怨怨、抠抠唆唆、嘀嘀咕咕,这样的人至多能取得蚊虫一样的成就——嗡嗡两声,叮别人几个包而已。
当然不仅逍遥。也有关心,倾心,火热之心。可惜,只配逍遥处之的事情还是太多太多了。不把精力浪费在完全不值得浪费的方面,这是我积数十年经验得来的宝贵的信条。
不设防
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光明坦荡,二是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
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我的毛笔字写得很差,但仍有人要我题字。我喜欢题的自撰箴言乃是“大道无术”四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利,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不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实在让人笑话。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重要的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地防御和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也有让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乱抓辫子、乱扣帽子的时候呢?
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条。
静是人生的定力
今天,我们把“动”看得非常重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喜欢讲动感,以此说明社会正在剧烈地运动着、变化着、进步着。香港是一个动感的城市、一个动感的特区,在那儿走的人都很急、都很忙,你看香港人,街上行人走路速度比我们快三分之一。韩国也喜欢表现他们的动感,韩国官方就有一个宣传项目,项目就叫“动感韩国”,强调动感。
但是万物都是有动的一面,也有静的一面,老庄强调的是静。庄子多次在《庄子》一书中,说静才能够正确地分辨是非、认识现实。他说你拿水来说,水动着能照出一个正确的形象来吗?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由于没有现代的水银等做的镜子,所以人常常是要靠照着水面来看看自己的形象。水在那儿波动着,你是没有一个正确的形象可言的,只有水完全平静下来,静才能够平。一个人也是一样,人的心平静下来,他才有一颗公正的心。
应该说,静、动是一对双生子。一个人光静不动,这也受不了;光动不静,也受不了。现在这一类争论很多,养生的人都讲,生命在于运动,还举出许多例子来,全部是正确的。还有人提出来生命在于静止,能歇、能静止、能保持平稳,才能够有生命。而有些老人甚至于说生命在于静止,他们的例子就是乌龟。为什么乌龟它能够长寿,是因为它能静止。其实这些都是片面地谈的。
事实上,我们的、玄妙的理念是,以静制动、以气胜力、以退为进、以无胜有、以不变应万变、以少胜多、借力打力、韬光养晦、知其白守其黑、知雄守雌、难得糊涂。两千多年前,范雎就是靠装死,越王勾践则是靠装熊、装贱,取得了后的胜利,这类常处逆境中的哲人、能人、阴狠之人或大志盖天之人,锻造出来独特的哲学,自然就可能把槁木死灰当成学道、道行、道性的境界。
在宋朝,苏洵提出“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他说你要想当军事的将领,你首先要治心,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泰山在眼前崩了,你心不跳,连脸色都不变一下,一只小鹿在你这边出来了,跑了,你连斜看一眼都没有,这个对定力也是极好的形容,说明一个人的沉稳。这点是太难做到了,我就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要想学到这种槁木死灰的本事太难,这功夫深了。
在庄子所处的环境里,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今天会盟、明天交战,忽友忽敌、忽上忽下,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中,你要没有一种相对平静的心态,什么事也干不成。而当下生活更是如此,信息化技术的发达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频繁、迅捷。一天当中,你会遇到好事,会遇到坏事,会遇到愉快,会遇到不快。如果你对外界的反应那么强烈、那么敏锐,碰都碰不得,经不住坏事,那么你能成就什么事呢?
回归本源,正应了林语堂的分析,他说自古中国人喜欢的许多品质都类似老人的品质,不那么着急、不那么刺激,这种心态有的时候又被解释为一种定力。
庄子在外篇《刻意》里面又讲:“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一个人得做到恬淡,恬淡的另一面就是贪欲,就是刻意追求急于求成。恬淡,恬就是说什么事你都让自个儿轻轻松松的,舒舒服服的;淡就是不刺激,不强烈,不激动,不执着,就是远离激动、血气方刚、撒癔症、歇斯底里。
如果做不到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更加做不到槁木死灰一般地对待天下的纷争鼓噪,那会怎么样呢?于是有了各种的哭天抹泪,有了各种的仇恨愤怒,有了冤冤相报与以暴易暴,有了战争、暴政、造反、人间的永远的敌对与厮杀,至少是有了屈原也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了《窦娥冤》也有了《悲惨世界》,有了“牛虻”也有了“切·格瓦拉”,也有了同样属于拉美的独裁者——智利的皮诺切特。于是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冤屈的,是被老天爷、社会历史与他人、他族、他国欠了账的,是既痛不欲生又死不瞑目的,人生是太痛苦了啊。
也许当时的庄子也承认人需要一枝之栖,一腹之饮,他也不是无条件的。我们至少可以想象,人应该有两方面,一个是追求,一个是不追求;一个是欲望,一个是恬淡;一个是动感,一个是平静;一个是努力奋斗,一个是适当休息,适可而止。人身上有驱动设施,也得有制动设施。有紧张的时刻,也有全然放松的时刻;有坚持性,也有灵活性。这样说,应该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
顺境,也许会成为陷阱
人不仅会遇到逆境,也会偶尔或者短期地碰到一通百通、一顺百顺,甚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时候。顺境中同样孕育着更多的危险。要者为:会有一些格调不高的人包围你、侍候你、歌颂你,向你表忠心,向你汇报情况。你很难一概拒之于千里之外,你常常不能免俗地认定这样的人对你也有好处,至少是有用处。你以为你能够驾驭他们,但是你忘记了被这些人包围的另一面是正直正派的人离你远去,好人对你失望。慢慢你对好人也失望起来,好人对你冷淡,你也对好人冷淡。慢慢你就变质了——变成被趋炎附势的小人培养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大哥大”了。
这里关键在于清醒,当一个人到处吹捧你的时候,他也可能是借此在吹捧他自己。你处在顺境中,你会成为一些人的旗帜、棍棒、招牌、护身符。你的一些诤友可能躲开你。你会从而变得日益庸俗、势利。你会有意无意之中搞成一个自己的小山头、小团体,自以为得计,其实是下滑。
第二个危险是顺境会带来某种方便直至某种特权,于是你享受其中,你玩物丧志,你贪婪无度,你违法乱纪,你自取灭亡。
第三个危险是顺境本身就有一种诱惑和陶醉,于是你依恋顺境,你盼望顺境永远伴随着你,于是你拒绝苦干,拒绝点滴积累,拒绝学习进步,拒绝再像普通的工作人员那样生活和工作,拒绝任何委屈和一时的艰苦。你变得娇气和神经质,你变得气迷心窍和不辨是非。
第四个危险是顺境专长人的脾气。你会易怒易悲,动辄伤害旁人,你会反而难以自处。
第五第六第七……说也说不完。这里还要强调一个危险,一个本来有自己的专长专业素养即有真本事真实力的人,长期处于顺境,将变得乐于到处曝光、讲空话、写序言、题词、剪彩、留影、宴会、荣华富贵、养尊处优,后变成华威先生,变得一无所长,成了混混,成了寄生者、万金油和饭桶。
记得周谷城先生对我讲过,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次与他谈话,谈起了革命的曲折过程,说他深深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老便说:“但是成功也是失败之母。”问什么意思。周老便说:“成功者易于骄傲、腐败、争权夺利呀!”沉吟了一下,周老怕不高兴,连忙说:“主席例外!”而说:“你讲得对。”
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
有一次我问起十分高龄而且健康的周谷城先生:“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回答说:“说了别人不信,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三个字,我从来不考虑养生不养生的,饮食睡眠活动一切顺其自然。”他讲得太好了,对比那些吃补药吃出毛病来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的,长跑后猝死的,还有秦始皇、汉武帝等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贾家宁国府里炼丹服丹后把自己药死的……他的话就更深刻。当然我无意否定良好的生活饮食锻炼安排的重要性。
1996年我在德国从电视里看当时在英国举行的欧洲杯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德国队对英国队。英国队状态极佳,又是在家门口比赛,志在必得,德国队当时也处于高峰时期。两队踢了个平局,加时赛又是平局,点球大战决胜负。英国队极兴奋,踢进一个点球,球员就表露出兴奋若狂不可一世的架势,而德国队显得很冷静,踢进一个点球,竟基本上无反应。后来,英国队输了。我评论说:“英国队太想赢了,所以反而输了。”一位德国汉学家朋友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评论,欧洲人是没办法懂你的逻辑的。”
然而我们周围到处是这样的事例,那些孜孜以求官的人,能做多大的官?那些孜孜以求名的人,能出多大的名?那些自命精英的人,能有多少货色?那些唯恐别人反对自己的人,能没有人反对吗?那些事事唯恐吃亏的人,又能占多少便宜?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因其装与作不是更像一个小丑而不是大师吗?吹吹打打地炒作广告,不是更泄露出货色的没有底气吗?还有的人整天表白论证自己一贯是正确的,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叫自己的下属表态确认与拥戴自己的正确性,他们的样子像是正确性与真理性的垄断者吗?甚至还有人专门弄一批人搜集对自己的不满言论,然后大呼小叫地闹腾,这种可笑的做法除了自己传播对自己极不利的各种说法以外,能有什么正面的效果吗?其实绝大多数人对一个人不会有特殊的兴趣,不会有多少成见,也不会有多少专案组式的调查狂。你是交通警察,人家开车自然要听你的指挥,谁管你道德品质觉悟如何?你是开车的,我是交通警察,则我要求你遵守交通规则,同样这与对你的印象无关。没完没了地捶胸顿足地折腾自己、表白自己、吹嘘自己,除了丢人现眼,你能做成什么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中国人这方面的经验多着呢。求事业,求道德,求本领,求学习,则人际关系良好;求山头,求蝇营狗苟,求私利,则人际关系完蛋。世间诸事多为双向,没有单方面的取得,也少有单方面的付出。希望从与旁人的相处中得到一切好处的人,更应该想想自己可以为旁人做些什么。
大道无术
我喜欢说大道无术,是说合乎大道、接近于掌握大道的人士不必整天动心眼儿。所谓大道无术,就是行云流水,出乎心,发乎情,言则诚,行则真,笑则笑,哭则哭,坦坦荡荡,实实在在,举重若轻,临危若盈,一笑置之,一言蔽之,无言胜过有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道无术,这种说法非常中国化,也有一种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味道。我们当然也记得巴金喜欢说的“的技巧是无技巧”。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讲的大道无术的“术”主要是讲心术。有些身外之学的技术,如各种职业技术、军事技术、艺术技巧等,当然是不能没有的。中国文化的一大缺陷不是对上述技术的过于重视,而是过于忽略。中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是有概念崇拜。人们相信有那么一种大道,掌握了就了,就百战不殆了。我们谈论大道无术的时候,对这种玄秘之学还是要警惕的。
我还喜欢说大智无谋。计谋云云,都是小智、小聪明、小花活。计谋的精到给人一种眼珠乱转、随机应变、小里小气的感觉。一个人活在世上,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信用,计谋多的人可以轻易地让旁人上当,可以为自己摆脱困境,可以到处占点便宜,然而致命的麻烦是,计谋太多的人没有人相信。再有就是,临时的挖空心思搜肠刮肚营造出来的计谋,与千变万化的生活、千奇百怪的难题和千姿百态的世界相比较,永远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计谋不但常常是不够用的,而且常常是可疑的。比如有些人特别注意说话时投其所好,不断地奉承人,然而被奉承者也不一定是傻子,他难道听不出你在戴高帽子、灌迷汤吗?
人们有时会误以为技巧决定一切。比如我们有时候议论某人口才特别好之类的。是的,口才也有高低之别,口齿有清楚与不清楚之别,用词有恰当与不恰当之别,声带振动与颅腔、胸腔、腹腔共鸣也有悦耳与刺耳之别。但同时,同样口才好的人,有人给旁人的印象是油腔滑调,而有人给旁人的印象却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说,仅仅有口才和技巧是不够的,更要有一种品质,进入一种化境,化成一种本能、一种心境、一种风范。谈话则诚而不伪,分析问题则切中要害,做事则恰到好处……自行其道,自得其乐,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舒卷自如,用藏随意,不骄不躁,富而有德,贫而乐道,这些当然与计谋无关,乃大智无谋也。
大智与否的区别还在于大智是远见的,比如下棋,大智看到的是整盘棋甚至是下完棋之后,是大的取舍。而小谋看到的是下一步,一子,一位置,一攻防。大智为什么还若愚呢?无谋,能不愚吗?
一百条计谋的大观,不如一副高屋建瓴的境界与博大宽广的胸襟,特别是不如一种大智的远见与深思。有些专业知识分子担任了一些工作以后,就再也搞不成自己的专业了,无他,从此他或她陷于无穷无尽而又无效无益的计谋盘算演练之中,计谋异化了人,使人变成了计谋的奴隶,变成了电脑游戏盘上的一个因子,使人丧失了善良、快乐、仁慈、灵气、诚恳与起码的趣味,后直到造成死机,造成光盘和整台电脑的报废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