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潜能觉醒
》
售價:HK$
86.9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HK$
53.9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HK$
53.9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HK$
184.8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HK$
184.8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HK$
140.8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HK$
53.9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HK$
108.9
|
編輯推薦: |
★从100张老照片上,品味一座城市的记忆。
★一次老杭州的人文之旅,一场历史名城的记忆展,一册人间天堂的深度指南。
★“寻根派”代表人物、原杭州市作协主席 央视撰稿人、全国短篇小说奖获得者李杭育讲述老杭州的故事。
|
內容簡介: |
老杭州与江南旧事。
回味这座城的古今传说、民俗风情、山水人家。
|
關於作者: |
李杭育,1957年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寻根派”代表人物。全国短篇优秀小说奖获得者;先后参与十多部央视和各地方台的大型纪录片创作;2000年开始研究古典音乐和电影;2008年开始转型创作油画,在上海与杭州等地开设个人画展。曾担任杭州市文联副主席、杭州市作协主席,《西湖》及《鸭嘴兽》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著有《流浪的土地》《后一个渔佬儿》《江南旧事》《唱片经典》《电影经典》等作品。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公猪案》,再次惊艳文坛。
|
目錄:
|
自序 · 001
佛地杭州 · 002
城与湖 · 025
杭州人 · 061
外乡人 · 086
民生十年 · 117
黯淡岁月 · 146
白铁师傅 · 148
棒冰棒 · 151
包裹纸 · 154
贝铃车 · 157
绷绷线 · 160
猜冬猜 · 163
抽陀螺 · 166
吹糖人 · 169
打弹子 · 171
叠纸 · 174
冬腌菜 · 177
独轮车 · 180
躲猫猫果儿 · 183
放鞭炮 · 186
放风筝 · 189
滚铁环 · 192
锅儿缸灶 · 195
河埠头 · 198
荷花糕 · 201
兰溪船 · 204
老虎灶 · 207
老井 · 210
|
內容試閱:
|
自 序
我是1957年夏天生在杭州的。那时的杭州街上,已经 不见了旧社会里那种老式的,即用人拉着跑的“黄包车”, 而统统改用了你在今天的杭州街头仍可见着的用脚蹬的带 篷三轮车。只是,你现在看到的杭式三轮车上,已经在车 把上装了车铃,不再是我小时候很耳熟的那种靠挤捏橡皮 气囊吹响的铁皮喇叭。那喇叭“咕嗒咕嗒”地满街叫着 跑,是儿时的我对杭城街头深的印象之一。如今,谁若 跟我提起老杭州(还不算很老的老杭州),我脑子里的头一 个反应便是那铁皮喇叭,我的想象便开始随着那“咕嗒咕 嗒”声去走街串巷。
或许是因为印象太深,又恍惚觉得,还在我母亲生下 我来的那个夏日里,这一声声“咕嗒咕嗒”就已经从医院 婴儿房的窗口,传入尚未睁开眼来的我的耳朵里了。我就是在这首老杭州流行歌儿的声声吟唱中生下来的。所以 我长大后做了作家,写小说,以及别的这样那样的文章。 这一定有点关系。
可是,如何写《人间天堂烟雨中——遇见老杭州》这 样一本书?
因我不曾在1949年以前生活过,我写老杭州不能是 纯粹作家式的,亦即很个人化的那样写法。我个人与1949 年以前的老杭州不搭界,尽管在读了那时的许多文字和照 片之后,借助一个小说家的智力,我也获得了对于老杭州 一些很个人化的感觉、理解。总之我不能把老杭州写成我 个人观感式的。但又因为地方志、风物志式的读物读来乏 味,令人生厌,我也不愿那样写法,不甘心只做个老杭州 方方面面的编纂者,再说那类泛泛介绍老杭州的书,市面 上已经很不少了。
我写的老杭州,既不是我本人亲身经历的老杭州,也 不是由年代、数字、人物履历和功业等组成的老杭州。换 言之,我这本《人间天堂烟雨中——遇见老杭州》,若让你 读到真正有意思的东西,那都是从前人的生活感受中体验 出来,从那时留下的一幅幅老照片上品味出来的。
白铁师傅
那种镀了锌,看上去亮晃晃的铁皮,叫做白铁皮。有的薄些,有的厚些,都是用来制做这样那样器具的。
敲白铁皮是个不新不旧的行当,年轻时候我也做过。我当年主要是做修汽车的活。但汽车不是每天得修。空闲下来,就剪块白铁皮敲敲焊焊,给公家的食堂做把水舀子什么的。记得那时的想法是,比起更原始的木匠、泥水、打箍的、刷油漆的等等来,我们敲白铁皮,同金属打交道,还算是比较工业化的,因而自我感觉也是比较新兴的。
可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还惦记着这行当,它成了往日百姓生活的一个遗迹。眼下在我们的城市里,仍旧在敲着白铁皮,仍旧是吃这碗饭的,恐怕所剩无几,你能碰着一个是一个了。
他还像从前那样干活,做法、工具都几乎没有什么改进。还是早先的铁皮剪刀、木榔头、火烙铁……可这就已经够用了,加上大半辈子的经验,甚至还能加上一点平面几何的知识。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很早就知道圆周率了。
譬如这会儿要做的是个提水的铁桶,他得先做剪裁,量量桶有多高,直径是多大,然后像用圆规那样在白铁皮上画出一个桶底,当然得放出用来卷边的一截。再就是用上他的铁皮剪刀了,就像裁缝师傅剪裁布料。需要耐心和手艺的是卷边的活,在一块铁砧上用木榔头慢慢地轻敲,将铁皮的边缘一点一点地翻卷上去,终将桶身和桶底牢牢咬合成一体,如同裁缝用针线将衣裳的前爿后爿缝合起来一样。
水桶是很吃份量的,光这样咬接起来还不行,还得在接缝处用焊锡焊住。
别嫌他仍在用很原始的火烙铁,在炉火中烧得通红。虽说比不上通常的电烙铁方便,可温度更高,做锡焊更管用。
他费好大劲,好不容易做成的一个铁皮水桶,不过就是用来提水的。而人家那里,用注塑机只几秒钟就能做出一个派同样用场的塑料水桶来。
而且,如果是做一只淘米用的淘箩,他还得在做好这一切之后,再用一枚钉子在淘箩里面敲扎,按一定的间距,逐一扎出几百个小洞眼,布满箩身、箩底。这可更费时、费劲了。
但淘箩这东西如今也有塑料做的。还有水舀、漏斗、勺子、浇花的喷壶等等,都有塑料制品,也都同样是注塑喷嘴往模子里那么来一下,就把白铁师傅的偌多辛苦抵销了。
铺子里活儿冷清,他只好出门去找生意。满街兜寻,工夫都花在了走路上。只难得揽着个把节俭成癖的老太太,付很少一点钱请他给补补水壶,或者索性换个壶底。
而大多数的人家是把漏了的水壶之类一扔了之。这是现代人过生活的现代过法。
如今已经不被需求的白铁师傅们,还能支撑多久?
虽然我们从前是靠他们给敲打出满满一厨房的家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