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作者团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教授和学者,熟读一手外文原著,从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到全书精华,紧贴原著条分缕析地讲解,告诉读者名著好在哪里,如何阅读一本好书。
▲解决快节奏时代的经典阅读困境,名家解读经典,能帮助忙碌的现代人,尤其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摆脱阅读时间匮乏、无暇阅读原著和读不懂、理解不透外国文学作品的双重困境。
▲名著经久不衰,经典陪伴一生,它们具有普世性价值和恒久意义。名家解读注重结合社会生活,谈论当下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为读者理解人生和现实生活增加更多的维度与视角。
|
內容簡介: |
《世界名著大师课:综合卷》是世界文学领域的翻译家、权威学者们对外国文学具有代表性的16部名著的深入解读,如《荷马史诗》《神曲》《十日谈》《疯狂的罗兰》《少年维特之烦恼》《吉檀迦利》《先知》《城堡》《百年孤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各名家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不同角度展开,对经典名著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深入探讨了青春成长、梦想奋斗、人情财富、爱恨生死等紧扣现实生活的主题。例如,叶廷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城堡》中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丁君君走进少年维特的内心,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少年维特之烦恼》……
|
關於作者: |
本套书的作者均为世界文学领域的位名家,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名校的外国文学、中文院系,包括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翻译家、各类文学研究奖项获得者,如王智量、蓝英年、柳鸣九、陈惇、叶廷芳、郑克鲁、郭宏安等。其中,综合卷由叶廷芳、李正荣、王军、丁君君、王宁、赵国新、刘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林丰民、黄燎宇、夏光武、刘建(北京外国语大学)、许钧等多位名家撰写。
|
目錄:
|
《荷马史诗》古希腊文学伟大的作品
《神曲》百科全书式的隐喻训世长诗
《十日谈》一部惊世骇俗的“人间喜剧”
《疯狂的罗兰》颂扬爱情至上的意大利骑士史诗
《少年维特之烦恼》描绘青年人丰富而激荡的心灵图景
《易卜生戏剧选》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间的一座桥梁
《芭巴拉少校》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隐喻
《吉檀迦利》蕴含人性关怀和博爱精神的诗集
《泰戈尔短篇小说集》诗化的风格和犀利的批判并存
《先知》关于如何生活与存在的“生命之书”
《魔山》迥异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间的碰撞
《城堡》“异化”世界中的恐怖威权和荒诞人生
《变形记》一个荒诞不经的现代寓言故事
《荒原狼》在强烈的精神失落中追寻自我意志
《百年孤独》魔幻与现实相交织的孤独人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轻与重之间叩问人的存在之谜
|
內容試閱:
|
节《荷马史诗》与荷马问题
《荷马史诗》被称为古希腊文学伟大的作品,也被誉为西方文学伟大的作品。
《荷马史诗》(Homer’s Epic),是指两部史诗,即《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从西方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上说,《荷马史诗》是的作品;从西方文学的风范上说,《荷马史诗》也是的作品。所以《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名列的文学作品,是西方文学经典的源头。
两部史诗的作者荷马则被古希腊人视为伟大的史诗诗人。但是,作者的生卒时间仍是一个谜,甚至这个“伟大诗人”“诗人”是否存在过,也是一个谜。这就是著名的“荷马问题”。
“荷马问题”涉及两个方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创作了《荷马史诗》;第二,他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创作了这首史诗。按传统说法,荷马是一个盲人诗人,他以行吟的方式诵唱《荷马史诗》,古代的希腊人都坚信荷马的存在。
荷马生活的年代在古希腊就是一个问题。希腊本历史著作《历史》的作者希罗多德估计,荷马生活的时代比自己早不超过四百年。希罗多德生活在约公元前480年到约公元前425年,那么,根据他的说法,荷马应该生活在公元前850年左右或之后。但是,另有人认为荷马生活在公元前1102年,两种说法竟然相距252年!
而关于荷马的故乡,也众说纷纭,每一个都不能确定。所以,“《荷马史诗》是由一个诗人创作”的“一人说”遭到质疑。另外,既然是“行吟歌手”,那么,是“某一个”荷马个诵唱《荷马史诗》的,还是有很多行吟诗人反复诵唱《荷马史诗》呢?由此就又出现了“多人诵唱《荷马史诗》”的“多人说”。
研究《荷马史诗》的人,从语言上考证,认为这两首史诗的语言存在很大的时代差异,不可能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而且“荷马”这个词,本意是“人质”的意思,它可能是一系列行吟诗人的“鼻祖”。所以,有研究者认为即便是《伊利亚特》或《奥德赛》本身,也是“拼接起来的”。近代,更有学者从语言学上考辨《荷马史诗》是由不同作者创作的短歌组成的,这又是一种“短歌说”。
20世纪的“口头史诗”研究认为,《荷马史诗》同当今依然流传的史诗一样,是口头传唱的民间文学体裁。这项研究很有趣,研究者到原南斯拉夫地区,在当地正在流传的口头史诗中,找到大量相似的模式,由此认定,远古的《荷马史诗》也是由一代一代歌手口口相传传承下来,后来被整理成篇的。原南斯拉夫地区恰好位于巴尔干半岛,它的南端就是希腊。
那么,这两部先口传后笔抄的史诗,是用怎样一种语言写成的呢?当然是古希腊语。不过,古希腊语的流布范围跟现在巴尔干半岛尖端的希腊所在的地区有很大差异。《荷马史诗》是用属于古希腊语的一种“亚洲的爱奥尼亚方言(Ionic dialect)”唱诵和抄写的。
亚洲的爱奥尼亚地区在今日的土耳其西部,爱琴海东岸的伊兹密尔一带。但是,爱奥尼亚方言的使用不限于这个地区,它是环爱琴海东、西都适用的方言,也就是说,《荷马史诗》是在环爱琴海、环地中海东部广泛传播的。
1871年,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根据“爱奥尼亚”的概念,在今日的土耳其西北部的达达尼尔海峡南岸——恰纳卡莱省的希沙立克(Hissarlik),挖掘出了《荷马史诗》所写的那场“特洛伊战争”的发生地——特洛伊城。《伊利亚特》这首史诗的名字,意思就是“关于特洛伊(这座城市,或这场战争)的(唱诵)”。现在,特洛伊城是全世界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那么《荷马史诗》的口传性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口传民间史诗,一般会关联远古时代的某个历史事件,《荷马史诗》关联的历史事件就是特洛伊战争。这场战争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历史上把那个时代称为迈锡尼时代(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150年),史诗中的青铜武器、居室物品、器皿和马具,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
史诗中人物的社会关系,也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在希腊的领袖中,阿伽门农的优势地位反映了迈锡尼时代相对集权的遗风。史诗中提到的16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联盟军队,几乎十分之九与迈锡尼时代的希腊城名和居民点名称之间有对应关系。
对比《荷马史诗》和近东民间创作,还有许多相似的内容,因此《荷马史诗》会把读者带到公元前2000年。但是,《荷马史诗》中的历史关联是移动延展的,史诗中的许多“唱段”,对主人公服饰和发式,所佩带武器个别细部的唱诵,以及对焚烧尸体等习俗的描写,已经不是迈锡尼文化所具有的,而是公元前8世纪的爱奥尼亚,也就是特洛伊战争过后450年左右的时代所特有的。
这是口传史诗的一大特点,历史背景在史诗中的留痕往往是随着史诗的诞生而延续的,英雄史诗萌芽于原始公社制时期,并在它开始崩溃的时候终形成。
史诗的主人公已经从远古时代跨越数个世纪走到史诗定型的时代。史诗中的社会结构有两个明显的体现:一是贵族占优势地位,二是贵族上层社会中的成员分化为不同的阶层。而这些都属于公元前8世纪的社会结构特征,即贵族领袖们拥有肥沃的面积的土地,无数的牛羊和精选的牧场,在瓜分战利品时,他们也能获得好和的份额。
对“荷马问题”,也就是《荷马史诗》的诞生问题,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荷马史诗》的编辑。
《荷马史诗》在公元前8世纪时开始定型,当时希腊字母已经发明,到公元前6世纪时已经有文字抄写。但是,传世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有24卷,《奥德赛》也是24卷,如此整齐的格局,并非盲诗人当初唱诵的时候就这样,也并非刚刚抄写时就如此。
我们今日所阅读的《荷马史诗》,其实是亚历山大图书馆三代馆长相继编辑整理的文本,这个编辑过程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到公元前2世纪基本完结。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新城亚历山大城。随后数百年,亚历山大城渐渐成为地中海沿岸的文化中心。鼎盛时期,亚历山大城的图书馆会聚了远近的著名学者,三位相继出任图书馆馆长的大学者,对《荷马史诗》进行了可以说是功垂青史的校订,这算是《荷马史诗》诞生前后的创作。其中泽诺多托斯(约公元前285年)对史诗进行了相当大量的“加工”。现在我们看到的两部史诗长短大致相同,《伊利亚特》共15693行,《奥德赛》共12110行,两部史诗都是24卷,据说都是出自这位学者之手,这表明他可能对原诗的内容进行了相当多的增删。
另外两位编辑《荷马史诗》的大学者是阿里斯多芬(约公元前195年)和他的学生阿利斯塔克斯(约公元前160年),他们比较尊重流传下来的史诗原貌,没有加入过多自己的创作,但是也同样做了“有根据”的修订。三位学者修订之前,史诗有许多不同的异文,研究者曾收集过此前散见各种文献中的《荷马史诗》引文。很多诗句不同于今天的样子。但是经过三位学者的编订之后,《荷马史诗》就没有再改动。所以《荷马史诗》可以说经历了七百多年,甚至是1000年或更长时间的创作历程。
前面说的两部史诗都是24卷的整齐分卷,就完成于这个时代。之所以分为24卷,是因为希腊字母是24个。在随后的出版物中,一般把《伊利亚特》的卷号用24个大写希腊字母标出,《奥德赛》的卷号用24个小写希腊字母标出。从这个过程来讲,《荷马史诗》是既经历了千年传唱,又经过一百多年学者的编辑整理才形成的完整的文本。它不但保留了希腊口头文学时代的内容和特征,而且具有加工整理后的完整性。
两部《荷马史诗》的完整性、统一性很可能就来自编辑的过程。
在《荷马史诗》之前,可能还存在着更为古老的口传文学,比如各种希腊神话,但是,那些口传文学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早描述神话的文本就散布在《荷马史诗》中。所以,从历史生成的角度看,两部《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早的作品。而它表现出的完整性,更使其成为西方文学经典中的经典。而且,它不仅是西方文学的风范,同时也是西方文化的风范。
《荷马史诗》在古代地中海东部的古希腊文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不列颠百科全书》里说:“希腊人把史诗不仅看成是文学作品,也不仅是希腊的团结与英雄主义的象征,而且是从中取得伦理甚至实践准则的久远源泉。”“两大史诗是整个古典时期希腊教育和文化的基础,而且迄至罗马帝国时代和基督教传播时期,它又成为仁爱教育的支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