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HK$
74.8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HK$
64.9
《
复原力
》
售價:HK$
75.9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HK$
96.8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HK$
74.8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編輯推薦: |
导读书向来难写,大思想家的导读书尤其难写,既要原汁原味又要平易近人,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重点突出。本书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地完成了这些任务。作者抓住了马克思理论系统中的三个关键概念:异化、劳动价值论和共产主义,不仅使大众读者得以全面地接触到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经济学和历史理论,其选取和组织材料的手法也很值得专业读者及写作者借鉴。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全面且平易近人的马克思哲学导读书。作者乔纳森·沃尔夫认为,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对当前社会的批判与他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区分开来,马克思仍然是眼下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出色的评论员。沃尔夫还认为,“伟大思想家”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宏大理论的真实性,而在于其独创性、洞察力和系统的眼光。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在如今仍非常值得阅读。
|
關於作者: |
[英]乔纳森·沃尔夫,牛津大学政府学院公共政策教授,曾任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教授、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他一向关注平等、弱势群体和社会正义等问题,著有《罗伯特·诺齐克》《伦理与公共政策:哲学探讨》《健康人权》等。
段忠桥,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哲学博士,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客座研究员。
|
目錄:
|
前言/001
导言/003
马克思的生平和著作/007
本书的计划/0014
1.早期著作/017
导言/019
宗教/020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029
劳动和异化/037
货币与信贷/046
自由主义/049
解放/054
结论/056
2.阶级、历史和资本/059
阶级/061
历史/065
资本主义经济学/081
向共产主义过渡/098
共产主义的本质/109
3.评价/119
导言/121
早期著作/123
历史理论/130
经济学/135
共产主义/139
人性/143
结论/147
参考书目和拓展阅读/148
索引/253
译后记/163
|
內容試閱:
|
从某种重要意义上讲,马克思的所有思想都还有生命力。马克思的每一个主要思想都仍然非常值得研究。这样说的原因之一是,马克思对20世纪历史的影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没有对马克思思想的至少是大致轮廓上的了解,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当今世界和思想界的许多面向。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密切关注马克思是合理的。但理由远不止这些,尽管可能并不那么容易表达。试想一下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洛克、休谟和康德。如果我们认为这些思想家不值得一读,还有谁值得呢?但我们为什么要读他们?是因为他们已经证明或确立了任何可靠的结论吗?用虽出版著作不多但影响很大的已故哈佛大学哲学家伯顿·德雷本(Burton Dreben)的话来说:“想想莱布尼茨。他也许是世上聪明的人。但他的哲学论著有多少是可信的?甚至有多少能讲得通呢?”德雷本还进而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说成“也许既是人类的成就,又是人类的愚蠢”。
我的观点是,我们重视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的作品,是因为它们的力量、严谨、深刻、创造力、洞察力、独创性、系统的眼光,而且毫无疑问还有其他优点。真理,或至少单纯的真理,似乎被排在了后面。现在,我们得谨慎点。伟大哲学家的作品只有在其作者坚信他刚刚或即将发现真理的情况下才能被创作出来。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一切伟大哲学的核心。但终作品的价值却不取决于它是否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说白了,有些事情比真理有趣得多。如此理解的话,马克思的作品就和任何人的一样有生命力。
另一方面,马克思早年就放弃了哲学,更把自己当作一个科学家。虽然被认为是错误的科学理论可能会让思想史学家很感兴趣,但对科学家来说却没多大用处。就此而言,真理再次占据了核心位置。因而,我现在会依次考察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历史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我不会做像列出每个领域的正误那样粗糙的事,但会从多方面评价它们。我会批评其中一部分内容,因为它们含糊不清或无法从马克思说的其他东西中推断出来。其他内容将因它们的洞察力及其对我们理解世界做出的贡献而被强调。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就揭示了当今还要研读马克思的后一组理由。
——3.评价,导言,第121—12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