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HK$
333.8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HK$
100.6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HK$
244.2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HK$
87.4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HK$
77.3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HK$
95.2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HK$
212.6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
編輯推薦: |
? ”香港学”的开山之作
? 自然科学、历史民俗与人文情怀相融合的经典读物
? 全新繁体版由香港中和出版公司出版并同步上市
有关香港史地知识的出版物十分缺乏,尤其是关于方物的记载近乎一片空白,不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今日。因此叶先生的这本小书,无可避免地填补了这空虚。这本香港方物志(珍藏版)不是新书,又是新书。早在1958年繁体版首先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由上海书局重版;2010年再次由香港中华书局进行重版。简体中文版则首次于198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2013年由江西教育出版社重版。多次的出版印证了这本书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这本2017年全新的简体中文版加入大量珍贵的实拍图与手绘图,并补充了相关物种信息,由商务印书馆倾心推出;繁体插图版由香港中和出版公司同步推出。
|
內容簡介: |
香港是个可爱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乡郊的朴实宁静。不过,除了繁华的一面外,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的风土物种。许多人或许会奇怪,这个繁华市声所在之地居然也会有这么些鸟兽虫鱼么?《香港方物志》便是这样一本描写香港的山川风土和草木虫鱼的小书,它是作者把香港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以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全新视角记录下来,知识、情趣、文笔都在不大的篇章里传达自如,因此读起来亲切宜人。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现在,在“博物热”兴起的今日,时空隔阂的作品以照片加手绘的方式再度呈现,便增添了满满的新意。
叶先生这一百一十二篇千字上下的小文中,写草木虫鱼,也写民风市声,力求通俗畅达,却绝不苟且随意。他会告诉你诸多想不到的事实:“香港的蝴蝶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所占的地位,也许比香港商业在世界商业史上所占的地位更重要。”因为香港的蝴蝶已有著录的达一百四十二种之多,而英国比香港大三百倍,只不过六十八种。不过,这个数字是三十多年以前的统计,现在有什么变化不知道,但料想不大。而几十年沧桑,由于拓展郊区、滥伐树木,导致九龙半岛上蝴蝶谷的美丽名存实亡。但蝴蝶谷虽亡,香港的一百四十多种蝴蝶仍在,依然使香港保留着这一份美丽。
借由书中生动细致的描述,可以看到这位在香港居住多年的作家是如何既从书本里,也从现实的观察中,了解到周围许许多多有趣的事物,然后写出这本至今的《香港方物志》。打开《香港方物志》的目录,看到《一月的野花》《三月的树》《四月的花与鸟》《蓝鹊——香港美丽的野鸟》《夜雨剪春韭》《新蝉声》……令人手不释卷。
|
關於作者: |
叶灵凤(1904-1975),江苏南京人。早年就读上海艺术大学,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事以小说为主的写作,是创造社第二期著名作家。曾在上海主编《戈壁》《幻洲》及《现代小说》等文艺刊物。 1938年南来香港,在此定居直到 1975年逝世。期间先后主编《星岛日报》及《立报》文艺副刊。著作转以随笔小品及翻译为主,并从事香港掌故、方物的开创性研究。 叶氏著作甚丰,小说集有《未完成的忏悔录》《女祸氏的余孽》等;随笔有《天竹》《白叶杂记》; 译作有《新俄短篇小说集》等。
叶先生酷爱版画和设计艺术。20世纪30年代上海良友出版社曾出版四册专书介绍西方版画艺术,其中英国版画家比亚兹莱一册由叶灵凤选编及作序,其余三册编撰者有鲁迅、柔石等。当时西方文学界流行藏书票,叶老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含有凤凰图案的中国古典木刻藏书票,并与日本、英美等地的作家、藏书家交换,应为中国开展藏书票活动的人。70年代叶老在港病逝后,其历经战火迁徙仍保存完好的一批珍贵藏书票,连同其部分手稿捐献予北京的中国文学馆收藏。
叶老在港居住大半辈子,已经将这个南方小岛视作其第二故乡,而且以独到的眼光对香港历史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当时,关于香港的历史,特别是一个半世纪前被英国殖民者侵占的经过,主要文字数据均为英国文献;叶灵凤从英国书店订购大量英文书籍,结合中国史料,从两个方面对香港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创作了大量文章,包括香港“失落”的经过、著名的“海盗”张保仔事迹以至花鸟虫鱼等,开创了有关这方面研究写作的先河。后人有称此领域的研究为“香港学”,叶灵凤堪称是“香港学”筚路蓝缕的创始人。
在叶老逝世后,其生前好友夏衍先生说,“叶灵凤一生重要的成就是有关香港历史掌故的工作。其有关著述为国家其后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目錄:
|
Ⅰ 出版说明
Ⅲ 叶灵凤生平简介
Ⅸ 一九五八年初版《香港方物志》前记
Ⅺ 一九七三版《香港方物志》序言
001 香港的香
007 舶寮洲的古物
011 英雄树木棉
014 一月的野花
018 香港的哺乳类动物
021 香港的野马骝
024 新蝉声
027 夜雨剪春韭
029 后海湾的鹭鸶
032 青草池塘处处蛙
035 三月的野花
038 三月的树
040 青竹蛇
042 四月的花与鸟
046 猫头鹰
049 山狗和水獭
051 害虫的天堂
053 从鳄鱼谈到爬虫类
056 香港的茶花
058 山猪和箭猪
061 蚝和蚝田
065 蓝鹊——香港美丽的野鸟
068 香港蚊虫的现在和过去
070 荔枝蝉,荔枝虫
072 香港的马骝和骆驼
074 海参的故事
076 西洋菜
078 香港的野鸟
081 呢喃双燕
083 禾虫和禾虫瘾
087 姜之种种
091 闽粤荔枝之争
093 竹和笋
096 琵琶鱼——魔鬼鱼
098 香港的蝴蝶
101 朝生暮死的蜉蝣
103 毒蛇的鉴别
106 夏天的毒蛇
108 蛇王林看劏蛇
112 鱼猪与猪鱼
114 可炒可拆的香港蟹
117 南方的李
119 杜鹃鸟的疑案
122 再谈杜鹃鸟
125 野百合花
127 香港的蜘蛛
130 相思——绣眼
133 鱼虾蟹鲎的鲎
137 黄麖
139 香港的杜鹃花
142 香港的百足
146 蜡嘴,窃脂
149 香港的鸭
151 香港的狐狸
153 水母——白蚱
156 沙滩上的贝壳
160 街边和水边的蛤乸
163 白兰,含笑
165 老榕树
167 香港的麻鹰
169 枸杞和枸杞子
171 香港的野兰
174 香港的龟与鳖
177 香港的大蜗牛
179 可怕的银脚带
181 大南蛇
183 缘木可求的海狗鱼
185 蚬与
189 啄木鸟
191 香港的海鲜
195 穿山甲——香港动物界的冤狱
198 菩提树,菩提纱
200 美人鱼
202 大树波罗
204 苦恶鸟的传说
206 幼细的铁线蛇
208 芋乸芋仔
210 薯仔和番薯
212 外江鳄鱼
214 红嘴绿鹦哥
216 猪屎渣
218 比目——挞沙,龙脷
221 翡翠,鱼郎
224 糯米包粟
227 行不得也哥哥
229 孔子家禽
231 海镜——明瓦
233 香港的老虎
235 墨鱼——乌贼
238 可怕的白蚁
240 “家婆打我!”
242 鬼鸟——蚊母鸟
244 古怪的海星
246 沙追
248 果子狸及其他
251 香港的凤尾草和青苔
253 香港的核疫和鼠患
256 充满咸鱼味的长洲
259 大埔的珠池
261 冰与雪
265 香港的一部植物志
268 香港的“一岁货声”
270 香港的年糕
272 “年晚煎堆”
274 吊钟——香港的新年花
278 牡丹花在香港
281 水仙花的传奇
285 过年用的茶素
287 唐花熏货
289 贺年的糖果和果盘
291 年宵花市
294 除夕杂碎
|
內容試閱:
|
前 言
《香港方物志》是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先生发表在香港《大公报》(副刊)上的专栏结集而成的书,版于1958 年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香港方物志》记述的是香港的鸟兽虫木、风土民俗,每篇博物小品千余字,共112 篇,读来清新可口,又富有趣味。令人惊讶的是,不同于很多借物抒情式的中国传统咏物诗文,《香港方物志》里有大量科学性的内容,譬如描述了海参遇到敌害会吐出内脏来防御、杜鹃鸟会选择在食料与自己相似的母鸟巢中产卵、鲎交尾产卵时往往“相负而行”…… 这些细节都符合记录物种的科学事实,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在当时的时代,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香港方物志》的描述里,我们还可以追溯香港风物的历史。在城市高度发展的今天,环境也在发生剧变,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风土民情。20 世纪50 年代香港尚有华南虎,而今华南虎已难寻踪迹,在整个华南地区都疑为灭绝。由于冰箱、冰柜的出现,曾经的冰厂也不复存在。此外,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在英国殖民香港的时期,英国良好的自然博物传统也影响着香港。水獭、吊钟花在当时都受法令保护,不得随意捕猎、砍伐。英国殖民香港1 9 年后就有英国的植物学家写出了完整的《香港植物志》;在考古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各个领域均有专家开创香港研究和保护的先河。这些影响延续至今,使得香港在这些领域都有扎实的基础研究资料。
叶灵凤先生在《香港方物志》的序言中也有提及,书里原本应该附有若干插图,在过去的版本中陆续也有叶灵凤先生提供的珍贵照片若干。只是受当时的摄影器材限制,只有一些黑白照片。鉴于书中描述的动植物与风俗皆有迹可循,并非虚构,我们考证了相关描述对应的内容之后,为每篇添加了注释(文后带小段文字),解释每篇描述的风物详情,并邀请了一批热爱自然的摄影师提供了精美的图片辅以说明,让书中的描述更为立体、直观,便于读者理解。时值香港回归20 周年,希望这本全新的珍藏版《香港方物志》为读者提供全新感觉的阅读体验,也让叶灵凤先生这本佳作在这个“博物热”兴起的年代再放光辉。
英雄树木棉
今年立春立得早,加之早几天的天气又特别燠暖,新年才过,香港的木棉树竟已经开花了。香港人素来相信,只要木棉开了花,天气便不会再冷。尤其是水上人家更相信这征候,他们从前总是以铜锣湾避风塘附近渣旬的那棵大木棉树为准,只要树上的花一开,便将仅有的破棉胎卷起来,拿上岸去实行“赶绵羊”了。本来,香港的气候,在阳历二月,即农历的新年头,照例会特别冷几天的,但木棉既然开了花,就是冷也不会冷到怎样了。香港的木棉,虽不及广州市和西江一带那样的多,但从现在市区附近所残存的株数看来,在从前一定也不少的。
香港的木棉树,往来市区容易见到的,是花园道口圣约翰教堂对面的那几株,大约一共有四五棵,矗立道旁,因为在军营外边,四周又没有其他的杂树,所以特别容易望见。每年开花的时节,如果天气好,映着日光,满树的大红花高撑半天,看起来真如屈大均所说的:“望之如亿万华镫,烧空尽赤。”
木棉古称史侯花,俗称红棉,又因其树枝干高耸,常常高出附近其他各树之上,所以又有英雄树之称。木棉是先花后叶的,开花时枝上往往还留着来年的旧叶。花朵的模样很像江浙的辛夷木笔,但是并非紫色而是深红的,六瓣向上,花蕊黄色,在那矫健如龙的枝干上,缀着一朵朵的大红花,样子非常古艳可爱。
木棉花落结子,子荚里有棉如柳絮,我们平日枕头、坐垫里所用的木棉花,就是这东西。木棉是广东的特产,江西流域一带多,《广东新语》记叙这一带的木棉花时盛况道:
舟自牂柯江而上至端州,自南津清岐二口而上至四会,夹岸多是木棉,身长十余丈,直穿古榕而出,千枝万条,如珊瑚琅玕,光气熊熊,映面如赭。其落而随流者又如水灯出没,染波欲红。自仲春至孟夏,连村接野,无处不开,诚天下之丽景也。
屈大均有咏西江两岸的木棉诗云:
西江是木棉多,夹岸珊瑚千万柯;又似烛龙衔十日,照人天半玉颜酡。
木棉花尚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它开在树上的时候花瓣向上,花托、花蕊比花瓣重,因此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这时六出的花瓣却成了螺旋桨,一路旋转而下,然后拍的一声堕到地上。春日偷闲,站在树旁欣赏大红的落花从半空旋转而下,实在也是浮生一件乐事。木棉花可以入药,能消肿炎,因此落下来的花,即刻就有人拾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