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为什么有的人仅仅努力一年,却能够抵得上其他人几年的努力?为什么有的人苦苦拼搏,可仍难以实现人生目标?
本书通过诸多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诉你:要解决人生的诸多问题,需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格局;要抓住人生的关键要素和主要矛盾;学会巧妙使用不同的杠杆工具,高效解决各种难题,少走人生弯路。
通过本书,掌握实现效率人生的要领,获得步步领先的优势。
★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就看清了人生的关键,而有的人一辈子仍过得稀里糊涂。《效率人生》帮你看清人生的关键,让你直达人生的目标。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你迅速实现效率人生的实用指南。
本书将深入浅出地告诉你,要找到人生的着力点,运用不同的杠杆工具,实现效率人生——洞悉事物关键,把握关键选择;汲取关键知识,转化关键技能;看懂市场趋势,抓住趋势风口;看透财富逻辑,迅速实现财富增值……
通过本书,迅速抵达人生的目标。
|
關於作者: |
饭爷
作家、投资人、自媒体人。
作者的每一篇文章,都得到众多网友在微信朋友圈转发。
电影《教父》里说道:“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效率人生》,让你看透事物的本质,直达人生的目标。
|
目錄:
|
章?人生的效率是选择出来的
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002
坚持一件事有多难?006
选择和努力到底哪个重要?009
技术和口碑才是的个人品牌?014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未来?017
到底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021
第二章?学习是你好的加速器
一生正确的选择,是对自己的再教育?028
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才是硬道理?038
中等收入家庭的父母和孩子该学什么?041
学知识的正确方法?045
做好这道人生的选择题?050
继续读书还是马上工作?062
到底要不要学金融?065
第三章?抓住趋势的风口
看懂趋势,把握未来?070
获得元能力和把握趋势的人到底有多厉害?078
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好工作?089
洞悉时代,掌握主动的人生?092
跟随趋势,才能让自己更优秀?096
第四章?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未来传承会变得越来越重要?110
潜移默化的力量?113
你为什么需要更努力?116
做一个温暖的后盾?125
第五章?财富的深层逻辑
哪些钱才值得你去赚?132
人生每个阶段该赚什么钱?135
致富,除了勤奋,究竟还需要什么?141
拥有理想的财富,是需要学习的?159
为什么买单的总是你?162
分清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是进阶的步?165
副业创收的误区?175
第六章?开启你的硬核人生
如何守住你的钱?188
经济周期的本质就是债务周期?191
为什么现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内卷化?195
历史上每次泡沫都差不多?216
第七章?不走弯路,让人生又快又稳
实力比虚荣心更重要?222
不要成为他人的工具?232
人生更重要的是避坑?235
不熟悉的领域,往往到处都是陷阱?238
看似没有门槛的事,往往门槛?245
年龄的坎,如何迈过去?249
|
內容試閱:
|
选择和努力到底哪个重要
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以前流行一种说法,说努力更重要。有句话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那时候经常有人说,只要你努力就没什么做不成的。后面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风向突然转了,前面那句话变成了:只要你努力就没啥搞不砸的——所有人都告诉你选择更重要,只要选择对了,就能毫不费力地走向人生。
可是,一个人获得工作的成就和事业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几年,不少家庭条件优越的年轻人拿了父辈赚的钱乱投资,硬生生把家业败了。
以前有人讲过一个段子,说富一代辛苦奋斗,挣下偌大家业。家里俩孩子,老大吃喝玩乐,老二刻苦钻研各种风口投资,今天搞互联网金融,明天搞长租公寓。几年下来一算账,老大是个纨绔子弟,仅仅花了几千万。老二确实很努力很上进,但是亏了几个亿。作为富一代的父亲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想想就知道,那些突然中彩票、拆迁的暴发户,很多人拿到钱没两年就败光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说财富从来都是洪水猛兽,只听命于能驯服它的人。要是真的这么容易一次选择正确就能从此走向人生,这两年就不会流行这句话了:凭运气赚来的钱,凭本事亏光了。
选择和努力从来没有哪个更重要,两者都重要。努力决定的是你的下限,选择决定的是你的上限。即使你选择成功而获得了大量财富,也需要持续努力才能保住财富。凭运气瞎猫碰到死耗子选对了获得财富,如果之后不努力,终究会丢得干干净净。
大多数人这两年觉得选择更重要,无非是觉得别人选对了风口,突然就起飞了;自己选错了方向,努力半天,什么成效都没见。大家也许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多数人选择都会出错。这是因为选择这件事其实是个系统工程。多数当事人面临的难题,不仅是所处节点出了问题,可能是当时的认知和客观环境就决定了只有当时的选择——出生的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父母的见解和水平,已经早早为一个人的选择埋下伏笔。
也就是说,你现在的错误选择只是过去各种外界因素和自身认知堆积的结果。很多人连高考选专业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做父母的多数也没法提出有用的指导意见,因为他们当初做选择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这点小事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人生大事了。而且选择学校和专业不过是人生选择的开始,后面的挑战更多。
有句流行的话说得特别好,读书那张文凭只是父母给你交学费的收据,真正的知识是在为生活奋斗中得到的,离开学校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学校的课堂教育可能更多教给大家的是怎么做好某个标准流水线上的人,出了学校才是一个人二次学习的开始。除了好好工作提升收入积攒本金用以购买资产,学习经济和历史、了解社会运行规律,学会经营人际关系就是二次学习阶段该做的事。
世界在混沌和有序之间来回摆动,决定我们未来位置的,除了与生俱来父辈的积累,其他重要的因素大多不是学校里的教育,而是我们对社会运行规则的认知和对人际关系的经营。学习经营人际关系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个难题,绝大多数人不是觉察不到自己该做点什么,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从小人们就知道老师更喜欢嘴甜的同学,但自己就是甜不起来。长大以后明知道有些时候该表现自己,但是关键时刻屁股就是从凳子上抬不起来。因为不会表现自己,即使有实力也无法展现,导致机会总是一次次溜走。
人再天真,也能看懂社会规则。看懂就表示自己能适应社会规则吗?实践才是难题。人具备这种技能,多数都是从小受父母言传身教,是被带着去各种场合耳濡目染出来的。商人、书香世家等家庭的孩子搞起人际关系多数都更熟练,就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从小没学到这一套,得做很多心理建设和行为练习,进行人际交往时才能看起来不僵硬,勉强跟上脚步。多数人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才开始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想应用得得心应手,自然没那么容易。
历史和经济更是很多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知识。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人性不变,社会运行规律不变,所以历史才会以不同形式不断重演。明白这些历史和经济知识,能让你加深对社会真实运行规则的理解,明白很多政策的出发点,终才能理解政策、跟上政策,以此来获得财富。比如通过对近代史的学习,我清楚了不管社会还是任何组织都有食物链。从整个社会来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社会体系承担社会运转成本的主要是中等收入阶层,因为底层需要安抚,富人被压榨太狠就会拿钱跑路,只有中等收入阶层别无选择。
关于这一现象,利伯曼通过研究英国光荣革命之后300年的社会各阶层变化之后发现:英国是通过将中等收入阶层的人不断赤贫化来提高国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英国的底层通过不断的奋斗,成为中间的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阶层。他们一旦成为中等收入阶层,就会信心十足,对自己的能力无比自信,更对国家的未来信心十足。这种乐观的情绪会让他们积极奋斗,然而他们奋斗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泡沫的产生,这种泡沫可以是某种新技术、新产业所带来的。但是这种泡沫会破灭,当泡沫破灭后,他们又会成为极其普通的人。当然,与之相伴的,是极其普通的民众普遍都受过扎实的教育,接受主流价值观和世界观,英国因此得以实现国家的整体进步。
国家之间也是有食物链的,整个地球至今依然是个修罗场。发展中国家在食物链的底层,给发达国家打工。以前发达国家的白人过得那么快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舆论霸权、军事霸权和货币霸权。穷国被迫不停地输出劳动和生产来换发达国家印出来的钞票,才能维持温饱。
比如以前总有人告诉你要奋斗。人要奋斗当然没错,但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为了什么。每个没什么背景的年轻人在职业生涯初期都会被迫过上拿命换钱的生活,这没什么错,因为你只有付出更多,才能赶上那些比你具备很多优势资源的人,这也是许多没背景的青年的好选择。你心里要清楚,这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做的妥协,别拿这个感动自己。年轻人在职场奋力做事,用尽了25到35岁的黄金十年青春,多数人过了35岁以后,往往很难成为职场上受欢迎的人。
你看看周围,99%的人都是这样走完一生的。其实大部分取得成绩的人,前10年到20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只是他们比普通人在阶段积累了更多的资本、阅历,以及他们参透了其中的社会运行规则。
每个人在努力奋斗的同时,要不时看看脚下的路,找准自己的方向,不要到后真的变成干电池[ 干电池:部分年轻职场人士的自嘲,形容自己像干电池一样,被放在“电池仓”里输出能量,等电量耗尽的时候就被辞退,再换一个新的“干电池”。
]。
人的一生,难的是在一次次岔路口做对选择。其次难的是,能在年轻的时候就认清社会运行规则和认清自己。
学知识的正确方法
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计算教育的成本,把它视为一项投资——教育支出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比例很大的支出。而且对于多数人而言,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适应未来的社会,让家庭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才能更好地使用家庭中有限的资金,让它发挥的价值。
有个读者在认知到教育也是投资以后感叹道:我在读本科的时候不想就业,于是选择了出国读书,结果我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的压力就来了。人真的不能回避问题。
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就要想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否则不管你怎么逃避,将来总是要面对的。幸好这位读者攻读的是理工科,学校也不错,他只要考虑在什么城市发展,选择什么职业等问题就行了。
相对而言,文科专业的毕业生以后就比较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了。很多文科生发现,即使学历再高一点,毕业以后就业机会和薪水与低一档的学历相比,也并没有增加多少。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说,很多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者感觉自己到了一个瓶颈,然后就去进修了一个更高的学历。毕业之后你会发现,之前遇到的问题和学历大多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时候并不是不努力导致的,可能是你开始的时候就选错了方向。
因为选错了专业而导致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不仅国内存在这种现象,国外也存在——国外有人“吐槽”某个很坑的文科专业说:我的朋友获得了埃及学的学位,但是找不到工作,所以他只能花更多的钱去获得博士学位,这样他就可以教别人埃及学。在他的案例中,大学的有些专业简直就是一个骗局。
辛辛苦苦读了很多年书,依旧找不到好工作的现象,我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见过了——那时候我刚刚从学校毕业,我的份工作是在一家西班牙公司。这家公司在西班牙富裕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即使这样的地区,年轻人依然很难找到工作,尤其是学文科的年轻人。
我在那边工作了六个月,让我难以置信的是,当时我们要招八个接电话的客服,结果来应聘的有几百人,这些人多数都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当然,这和当时当地经济不景气也有很大关系。我并不知道现在当地是否还是这样的状况,不过当时博士生来应聘接线员的事,让我非常震惊。我从那时候起,就对到底该如何在教育上做出选择,开始了思考。要知道在我从小建立的观念里,博士这种高学历的人才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写字楼。
读书都读到博士了,为什么还找不到好的工作,只拿这一点薪水?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想不通,后来我才明白,教育也是一项投资。
教育是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未来命运至关重要的投资。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决定教育的花费、选择的专业和学习的时间。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清楚,我们学习要抓住目的导向——市场上决定薪酬的是什么?是就业人数、行业的发展及行业需求人数的供求关系。为什么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有点项目经验就能拿高薪?因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未来需求旺盛,市场份额巨大。
相对而言,文科专业毕业的人,普遍在人才市场上供大于求,这就决定了文科专业毕业的人不可能在就业市场上有高收入。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自己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被市场抛弃的专业。
另一方面,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理科知识的系统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一旦一个人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就难以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学习。更因为理科知识的枯燥,能够独立自学系统性理科知识的人寥寥无几。但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时时刻刻在接触文科的知识,而且文科知识相对理科知识没有那么枯燥,哪怕在工作以后,也相对容易系统性地学习。这同时也意味着,理科生即使毕业以后,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学习文科知识。这就造成了理科知识更容易保值,而文科知识更容易贬值的现象。
文科生就业前景不好,收入不高,为什么很多文科生继续读研呢?因为很多文科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结果错误地以为是自己学历不够。如果读完研究生以后还是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就继续考博士,继而打算留在大学工作。然而看看现在的人口出生率吧,未来大学并没有很多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多岗位啊。
当一个人花了家里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读了这么久的书,毕业却成为高学历低收入群体,心理落差有多大可想而知。导致这种结果的,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掉进了高学历低收入人群的坑里。
我是个结果导向论者,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财力和精力、时间都是极其有限的。在各种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不管你是花钱留学、考研读博还是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首先要想想你的目的是什么,这么选对你来说会有多大帮助。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后是离自己目的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有个读者反驳说:“在学习这件事上不能太功利,对于一个个体的感受和生命体验来说,虽然弹琴不能获奖,但是生气和忧伤的时候多了一个抒发的渠道;眼界不能下饭,但是能体会到更多生活的滋味和层次,而且有时候确实能认识贵人或者变现。人除了变成统计数据上的一个点,还是有很多奇妙时刻的。”
这段话我是部分认同的,比如说,如果弹琴这个特长真的能让你驱赶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你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算是值得的。怕的是孩子本身没艺术方面的天赋,但是家长有个艺术方面的梦想,孩子每天被逼着练习,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又不见什么成效。一个家庭如果财力有限,孩子并没有艺术天赋,还是学一些成年后在职场上用得上的技能更有价值。
很多人认为开阔眼界就能结识贵人,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我人生中遇到过两次贵人,都给了我莫大帮助,因为遇见他们,我的人生上了几个台阶。我两次得到贵人相助的经历给我的经验是,贵人从来都是帮助“能帮”的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判断都没有被帮助的价值,哪个贵人会帮你呢?人会因为具备某种天赋、值得信赖的人品以及某些特质(比如勤奋)而被帮助,更重要的是,你被帮助以后,能给帮你的贵人带来什么。当然,人家想帮你,你当时也得有实力接得住——你只会弹弹钢琴,可是接不住的啊!
总之,很多事情,远不是眼界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你有硬实力、真本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