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HK$
63.8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HK$
118.8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62.8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HK$
65.8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1.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2.“文章不为轻薄事,笔墨只哭世艰难。”杜甫身上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值得当今社会的人们学习的。
3.本书采用将杜诗与人物事迹、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写法,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学习古诗词,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4.本书笔优美流畅,情感真挚细腻,生动还原了一个真实而多面的杜甫。
5.装帧精致,内有唯美原创彩插,内文双色印刷,给读者极致审美享受。
|
內容簡介: |
《杜甫传》以杜甫的生平经历为主干,以杜甫的经典诗词为枝蔓,适当穿插当时的社会事件和历史背景,勾勒出盛唐气象下的诗人风骨。
杜甫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为诗史,他用诗记录了时代,也用诗记录了自己的人生。在书中,我们可以从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读出诗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悟和学习一代圣贤在乱世中的坚持。
|
關於作者: |
林希美,头条文章作者,编剧。喜爱传统文化。因为喜好,落笔成文,写下几位传奇人物的人生故事,与读者分享内心的感动和感悟。已出版《墨上花开:一本书读懂最风雅古诗词》《一无所有,一无所惧:张幼仪传》《李清照传:人世阴晴难定,我亦风华绝代》《一半是绚烂,一半是素雅:陆小曼传》等。
|
目錄:
|
第一章 千古诗圣,携笔而来
出身名门,裘马轻狂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致君尧舜上
吴越大地任逍遥
科举落第
第二章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再次远游
三十而立,三十娶妻
高山流水遇知音
痛饮狂歌空度日
来到长安
第三章 烂醉长安,终成困兽
再次落选
观我落笔中书堂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为生计故,委屈任职
朱门酒肉冻死骨
第四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安史之乱
野旷天清无战声
援救房琯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忧国忧民意难平
第五章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三吏三别悲生事
辞官西去
入蜀安草堂
安得广厦千万间
寄人篱下,强将笑语供主人
第六章 乱事流离,感叹亦嘘唏
收复城地,初闻涕泪满衣裳
至爱老蜀
再次漂泊,月是故乡明
来到白帝城
独步诗
第七章 半生沧桑,一心为民
夔州记事
友弟分散,世事两茫茫
忆往昔,明年此会知谁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离开江陵
第八章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波澜时局,此曲哀怨何时终?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流浪,流浪
羁旅病侵,仍念故国悲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內容試閱:
|
半入江风半入云
人间是剧场。
不可否认,千百年来,山河动摇,珠玉俱裂,不过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人还未从盛世的梦中醒来,一个朝代已经倾毁殆尽。
重来,即使还未面目全非,却也是昨日的事了。
昨日已过去,绝不会重来。有时,人必须时时这样提醒自己,才能不再去做旧日的梦。可是,自古以来,有太多人都沉浸于旧梦中不愿转醒。
比如杜甫。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青春年少时的旧梦。他渴望自己所处的时代,君王贤过尧舜,风俗再次归于醇厚朴实。他终其一生,无论穷达、安危,都至死不渝地坚守着这个梦想。
直到盛世的大唐在他眼前倾覆、瓦解,他又在这个旧梦的基础上,做了梦中梦。
这个梦便是恢复旧日的大唐。
四处奔波、亲近权贵、赋诗赠诗……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实现他宏大的梦想。只是,有太多人都跋涉在路上,能一路披荆斩棘到达终点的人,实在太少。
更何况,杜甫是个诗人,注定了他有一颗诗人的心,心里有诗人的性、诗人的情。
他自言“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又言“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样一个疏朗、不羁、狂放之人,怎能适合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官场?
这是一条太难走的路。
当然,他也曾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晚年,他身陷贫困,食不果腹,无家可归,一家人在小舟上随处飘零,还能翻出一床书,告诉儿子“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意思是,儿啊,安心读书,莫羡富贵,这才是正路。
临终之际,杜甫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又开始悲怆起来,于是他在枕边疾书,写下了“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他还是不能放下国家,因为故国的天空还乌云密布。
穷不改志,死不忘国。刹那间,杜甫的梦,不再是梦,他成了气大至刚、情深至阔的“圣人”。
他的个人情思与国家始终联系在一起,这让他写出了笔触苍老遒劲,感情豪壮悲怆,文风沉郁顿挫、壮阔真实的诗文。
“文章不为轻薄事,笔墨只哭百姓忧,纵然是九泉老骨朽,也要把酒放歌喉。”秦腔《杜甫》唱段,用这一句唱词总结了杜甫的一生。
话剧《杜甫》,在以新的角度重新演绎时,唱道:“文章不为轻薄事,笔墨只哭世艰难。为天下苍生呼与喊,做鬼魂亦留民间!”
终生,他都用笔墨写文章,好像也只有这件事可做了。
他向往过辅佐君王,赈济苍生,可终究是梦。他也尝试过步入仕途,最终也弃官而去了。
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杜甫一生都不改其志,一心为国为民,落笔写尽百姓疾苦、乱世之悲、混乱乾坤,因此他被后人赞誉为“诗圣”。
大唐盛时,杜甫渴望恢复尧舜之道;大唐衰落,他又渴望恢复旧日的盛唐。其实,熟读过历史便会发现,没有最完美的时代,也少有完美的人。
与其批判,不如尽己之力修正当下,虽然永远都会有人对今天不满,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即使不能改变什么,可既然生而为人,就总要做点什么。既然要做,那就做点对百姓有意义的事吧!
杜甫写过一首《赠花卿》,诗中写道:“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半入江风半入云”,正似一个人的一生。半梦半现实,半坎坷半顺遂,半幸福半烦恼……
人,头顶天,脚踏地。所以,注定了脚要多受些苦,头脑要多做些梦。却还偏偏,那云会遮住眼睛,让自己看不清脚下的路。
想要实现头脑里的梦,必须拨开乌云,知道脚下的路要怎样走,最终才能抵达终点。路途中,最好心神专注,否则稍不注意,很可能就会跌入悬崖,万劫不复。
这也是人必须要有智慧的原因。因为智慧在脑中,它亮了,乌云才会散去。
人间是剧场,杜甫登场了。他将上演一出盛世旧梦,讲述一段无惧风浪的旅程,展现一个乱世中活出风骨、活出圣人质感的人。这场演出,男主自带台词,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散场后查找到他的数千首诗篇。诵读一番,他的智慧。
其实,他也悠然过,“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他也曾豪迈过,气势磅礴地宣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然,更多的是悲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着落着,就成了幻;滚着滚着,就再次入了梦……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博大精深并非三言两语便能道尽。不过,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史如何改写,人物风情如何变迁,文学一直是历史的老友,总是喜欢结伴而来。
从《诗经》,到乐府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学从未离开过。几千年的精彩历史,数不完的风流人物。才华横溢,杰作频出的诗人、词人,像是文曲星贪恋人世,屡屡下凡。
历史虽久,文人虽多,但在众多文人中能被人们捧上神坛的却寥寥无几。一“仙”,一“圣”,是后人不能逾越的两座大山。
李白,是千古“诗仙”;杜甫,是千古“诗圣”。不得不说,后人的定义是有其道理的。李白,酒后诗百篇,洋洋洒洒,才华横溢,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杜甫,自言“诗是吾家事”,且一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遵守儒家精神,并一生践行,活成了“圣”。杜甫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以诗记史,史又映照了杜甫的一生。当大唐盛世在他眼前瓦解、倾覆,他的心也跟着碎了。而后,他蘸着这碗心头血,挥笔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伟大诗作。
不是他心头血太多,实在是这历史的惨剧总是无休无止。
良辰美景转瞬即逝,大唐盛世昙花一现。然而,对于杜甫而言,他的一生又很长。因为,当一个人怀才不遇、饱经风霜、寄人篱下、四处飘零时,他人生的每一秒都是难熬且漫长的。
可那又怎样。杜甫并未因位卑而忘记“致君尧舜上”之志,也并未因生活窘迫而忘记忧国。
杜甫的心,为国,为民,一直痛着。但因为有诗,为己,为私,他又一直自在着。他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不畏生死,无惧风浪,在乱世浮沉中胸怀坦荡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这一生,有万丈光芒,万种风情。同时,也有万般艰难,万般苦楚,万份遗憾。
诗词如谜,待人破解;人也如谜,待后人慢慢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