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

書城自編碼: 363697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英]爱德蒙·巴克豪斯 [英]濮兰德,周融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296120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留学早规划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61.7
《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
+

HK$ 164.7
《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
+

HK$ 78.0
《国运1644》
+

HK$ 79.0
《宰动天下:历代宰相是这样烹国的》
+

HK$ 135.0
《天变不足畏:王安石变法的细节》
+

HK$ 85.8
《中国文明的历史8:明帝国与倭寇》
編輯推薦:
视角新颖:迥异于以往中国人写史侧重于宏观的政治史及政治制度的沿袭变革,本书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通过对宫廷档案、实录、时人笔记及同时代官员的交往及观察为基础,侧重于对人物的还原。该书所写的核心为宫廷里的那些人、宫廷与国家政务之间的关系和作为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旁观者对这些现象的理解,通过小的视角来展现大的历史面貌,更具有人文视角和人文情怀,可读性也比较强。

英国汉学家联袂力作:本书的两位作者均为著名的汉学家,曾以记者的身份长期居住在中国,走访过中国多个地方,广泛接触中国各级官员和上层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目击者和见证人,其作品对西方看待晚清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笔幽默有趣、对史料剪裁得当:本书在《明史》及清实录和时人笔记的基础上,引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增强了可读性。

国内首次出版:本书虽曾在西方世界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国内尚属首次出版。

装帧精美:书中收录151幅珍贵照片,采用四色印刷,封面采用手感较强的特种纸,内文采用能较好呈现图片效果的涂布纯质。
內容簡介:
一个帝国*繁盛的时候,恰恰可能埋藏着日后衰落的危险种子
宫墙内的权谋悲欢,宫墙之外的战争无奈
素以天朝自居睥睨诸国的帝国,奈何抵挡不住时代的潮流,步入历史的尘埃
拨开历史的迷雾,一步步拼凑出古老帝国衰亡的轨迹
细读失落而褪色的帝国沧桑,勾勒出古老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脉络
《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首次出版于1914年(英文版书名为《Annals and memoirs of court of peking》直译为《北京宫廷年鉴与回忆》)。该书详细记录了明清两代的历史,文中大量直接引用中国的君主、实录编纂者、笔记作者、信件作者们原封不动的原话,力图还原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记录。作者希望能传达给读者一系列速写式的印象,展现出中国的统治者与他们的宫廷之间的私人关系与家庭关系,还有宫廷与国家政务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可以看到王朝的起伏涨落。其内容不但比较真实,而且极具史料价值。甫一问世,在西方世界就赢得了一片喝彩。
關於作者:
爱德蒙?巴克豪斯(1873—1944)
英国东方学学者和语言学家。1886年就读于牛津大学,1899年来到中国,担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助理,协助翻译工作。他颇具语言天赋,精通汉语、日语、俄语等语言。他余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中国,曾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人,被称为“北京的隐士”。他曾借助宫廷档案潜心研究中国历史,他的作品对西方人如何看待晚清的历史有巨大影响,被视为当时权威的历史学家。
濮兰德(1863—1945)
出生于爱尔兰。1883年来华,考入中国海关,任总税务司录事司。1896年任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秘书长,兼任《泰晤士报》驻上海记者。曾走访中国多个地方,并亲自采访过李鸿章。著有《李鸿章传》《中国之憾》等书。他与巴克豪斯合著的《慈禧外纪》和《北京宫廷年鉴与回忆》(即《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两书在西方曾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錄
001 │序言
001 │部分 明朝
003 │第1 章 中国的哈伦·阿希德
022 │第2 章 一个声名狼藉的太监
059 │第3 章 李自成起义与北京城的陷落
090 │第4 章 吴三桂
104 │第5 章 清王朝建立
135 │第6 章 南京的南明朝廷
147 │第7 章 扬州十日
164 │第8 章 明朝末裔
177 │第二部分 清朝
179 │第9 章 顺治皇帝
186 │第10 章 为人父的康熙
209 │第11 章 雍正朝的忧患
224 │第12 章 雍正报仇雪恨
243 │第13 章 乾隆大帝
276 │第14 章 和珅倒台
295 │第15 章 嘉庆朝:末日初兆
307 │第16 章 道光朝:来自西方的冲击
324 │第17 章 咸丰朝和同治朝:一路下坡
345 │第18 章 光绪愁思纷纷
357 │第19 章 庚子年(1900)纪事
374 │第20 章 关于老佛爷
395 │第21 章 摄政王的朝廷
410 │结论
內容試閱
序言

许多读者都对慈禧的性格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关于她的人生与统治写就的著作博得了慷慨的赞赏,这些都让我们深信,现在这部覆盖了更长历史时期与更宽广地域的新作读起来也会同样令人兴趣盎然,对那些想要了解远东变化的人来说也不乏裨益。除非我们理解了主宰这个民族的统治方式和日常生活的主流思想与行为—也就是说,他们的回忆与本能,他们的社会、宗教与经济体系,否则是无法真正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他们所遭遇到的祸患与剧变,也无法对他们施以援手,因为这是只有在了解他们的动机、及时预见到他们的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做得到。要做到稳步地全面认识中国,要深入探索他们的哲学与文明而寻找因果,就有必要从他们的观点来看问题,置身于他们中间,听他们亲口说话,他们说的很多东西都是西方人早已遗忘的,但仍然铭刻在东方人心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写这部新著时,正如写慈禧的传记时一样,我们都认为好的做法是直接引用中国的君主、实录编纂者、笔记作者、信件作者原封不动的原话,还原他们对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记录,希望这样能让欧洲读者们体会到当时人们曾经置身其中和深受触动的气氛。
这部新作旨在写出一部关于北京宫廷生活的信史,首先从明王朝日薄西山和清王朝旭日东升的时期写起—也就是说,从16 世纪中叶开始写起,一直写到清王朝覆灭。我们并不打算写一部按年代排列的中华帝国的内政或者外交关系大事记,只希望能传达一系列速写式的印象,展现出中国的统治者与他们的宫廷之间的私人关系与家庭关系,还有宫廷与国家政务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它们在中国的族长制体制下极为重要)中可以看到王朝的起伏涨落;也可以看到在几代人之间,善恶的种子是如何播种,然后又自食其果。
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完整和如实地再现北京宫廷的氛围,以跟随中国作者的叙事为定则,并不打算按照欧洲作者约定俗成的习惯在某些地方保持缄默,或者将其削短补长。总体来说,我们斗胆认为,历史的爱好者想看到的应当是事物的原状,正如道德论者想要看到的是事物应该有的形状;历史的爱好者在阅读这部很多地方直接引用东方人著述的东方生活史的时候,应当像阅读古代以色列国王的编年史时一样冷静客观,擅长辨识基本的道德伦理与人性,这些书尽管坦率,却能增进我们对历史的了解。
有一小部分道德论者宁可无视历史的镜鉴,不愿意面对不愉快的事实,他们心目中的宇宙就像壁炉边那样安逸,无论如何也不肯改变这种观念,谢天谢地这些人的数量现在越来越少了。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一家给美国家庭提供励志读物机构的经理,邀请我们写一系列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文章;但是他为了保证他的订户的道德感情不受冒犯,在协议中规定了许多条款,其中有一条是“文中不得指涉嫔妃、姬妾或者其他不道德的现象”。《圣经》中约伯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他的故事不适合做这些人起居室里的读物,正如现在这部《明清外纪》(即《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不适合进入这些人的图书馆,他们是生活在高墙保护下的花园里的。然而,约伯式的苦难和哲学,直至今日对远东人民来说仍然是家常便饭,要忠实地描摹他们的生活,就不能不把约伯的故事记在心里。往昔一如今日,当人们流利地谈论着议会和代表制,“愚民”们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因为一个古老的社会体系是西方的慈善机构所无法连根拔除的。在近的几个月里,中国的许多城池又一次遭遇了化为废墟的命运,路上又一次听到了拉结3 哀悼她的孩子们的哭声。铁路、电话、要塞和船只—所有这些欧洲物质文明带来的设备,都无法拯救南京市民免受内战之害。今日的东方,就像示巴人和迦勒底人的时代一样;汉朝的子孙“远离稳妥的地步,在城门口被压,并无人搭救;他的庄稼由饥饿的人吃尽了,就是在荆棘里的也抢去了,他的财宝有网罗张口吞灭了”。对于这些生活在过时的家长制体系下、父债子偿的受害者来说,约伯的话就是寻常的真理。“四面的惊吓要使他害怕,并且追赶他的脚跟。他的力量必因饥饿衰败,祸患要在他旁边等候。他要从所倚靠的帐篷被拔出来,带到惊吓的王那里。不属他的,必住在他的帐篷里,硫黄必撒在他所住之处。”
我们在编纂这部著作时所采用的实录与回忆录,非常能代表东方人看待生死与国家大事的态度。我们并不打算突出描写紫禁城中的种种暴行、淫乱与残酷;我们也不是特意挑出恐怖事件大加渲染,任何中国人自己认为不在日常体验范围之内的东西,我们在此也不会描述。我们只打算从中国人的作品中引用一些符合现实生活的场景—不是感情丰富的人道主义者想象中的现实,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那种现实,正如照耀在皇帝宝座上的阳光和宝座后面的阴影一样从未改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在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两块险礁之间选择一条稳稳的中路,既不过分顺从中国编年史家们残酷的现实主义笔法,又不流于我们社会常规下东遮西掩、闭口不言的伪善风气。
读者们若能在阅读此书时忘记西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便能为充分地体会到中国方面记载的历史价值与紧要之处;他们好能将社会常规与老生常谈从脑海中驱除,尝试去理解东西方道德伦理上的差异,对于思考的结果,也不要用带有偏见或者爱憎的眼光去看待。比如,任何把一夫多妻制看作“不道德行为”的人都不可能在研究中国历史时保持理性的同情,也无法充分理解那些影响时下统治阶级的个人行为与国家政策的主要动机。要抱持正确的见解,我们就必须用研究古代希伯来族长和国王的心态去研究中国的体制与历史;我们应该接受他们有自己的风俗,只是如今我们作为所有世代的子孙,已经决定将这些风俗改变或者废弃。如果在采取这种中立态度时,我们还能意识到西方世界关于道德观念的信仰和常规作为一个整体并非说一不二或者更加优越,那就更好了。在生活中的各种暴行与贪欲的表面之下,东方的沉思的灵魂有着忍受苦难的无穷力量,保留了哲学家的尊严与西方人无法企及的理想之美,从这些理想中,诞生了东方人贵的灵感与宗教。东方人尽管在精神和物质进步等方面都不及西方人,然而东方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自诩为与自然更加接近,中国人又尤其如此,他们没有可耻的伪善行为,也不会囿于社会常规就弄虚作假,而这些行径占了西方社会的很大一部分。诚然,自古以来东方就接受了一夫多妻制,并因此产生许多混乱的父子关系与家庭风波,比起西方的一夫一妻制来,是稍逊一筹的社会理想;诚然,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因为后宫众多,造成了许多重大的灾祸;然而,如果我们能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不时刻想到我们自身的行为标准,我们就会承认,一夫多妻制尽管有其罪恶之处,但也让古代中国人幸免于很多在我们的社会里公正地遭到谴责和鄙视的现象—他们没有我们街头那种可憎的皮肉交易,他们的女人不会性别模糊、无法嫁人,也不会变成争取选举权的激进女子,他们没有我们那些病态的性欲和私通,这些丑事遍布整个欧洲社会,还进入了文学与戏剧。东方人就传统和性情而言都更加宽容,不轻易谈及怪力乱神,在其他事情上也不以貌取人;任何鼓吹仁爱宽厚的信条都会得到他们的肯定;然而即便是中国人也无法免俗,会把基督教文明的成果与他们自己的文明相比较,然后满意地表示东方可不像西方那样天天都打官司和闹离婚。尽管对他们的祖先崇拜我们可能无论是在原则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无法苟同,但无法否认他们教养出来的孩子尊敬父母,有责任感,而且他们的女人宁死也不肯失节。中国人不爱讨论未知的世界或者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如果他们还能抵制住把孔夫子的制度和欧洲体制相比较的诱惑的话,那就未免是超越人类的忍耐力了;就像托克维尔在美国观察到的那样,民主会让人过分忙碌,失去用于冥思的时间与空间,无法获得内心的和平,如果他们认识不到这一点,那就未免太可惜了。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好是记住这些事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