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进阶书系 — 他们说,我说:学术写作基本技法入门](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1/9787807741046.jpg)
《
进阶书系 — 他们说,我说:学术写作基本技法入门
》
售價:HK$
85.8
![国际法与国际秩序--张乃根国际法文集(全二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3/9787208190184.jpg)
《
国际法与国际秩序--张乃根国际法文集(全二册)
》
售價:HK$
327.8
![纽约客故事集](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1/9787559680341.jpg)
《
纽约客故事集
》
售價:HK$
110.0
![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一位有远见的诗人](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3/9787301337110.jpg)
《
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一位有远见的诗人
》
售價:HK$
96.8
![殷墟甲骨:从安阳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1/9787569722956.jpg)
《
殷墟甲骨:从安阳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
售價:HK$
49.5
![斫琴法](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3/9787229180409.jpg)
《
斫琴法
》
售價:HK$
127.6
![大匠天工:样式雷笔下的皇家园林](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3/9787301356791.jpg)
《
大匠天工:样式雷笔下的皇家园林
》
售價:HK$
96.8
![探知无界·气候变化的危机与应对 北大名师讲科普系列](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3/9787301353639.jpg)
《
探知无界·气候变化的危机与应对 北大名师讲科普系列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 在哈佛找到的zui强有力的成功公式!比努力、才华、学习方法更重要的因素。
★ 这是读者发现的畅销书!出版后,靠口口相传,逆袭成为读者zui喜爱的畅销书。
★ 韩国zui大书店教保文库综合类畅销排行榜TOP1。韩国三大网络书店阿拉丁、教保文库、YES24自我开发类图书TOP1。
★ 俞敏洪、成甲、姚梅林、张梅玲等倾情推荐!
★ 关于成功,我们过多强调努力和才华,而错过了更重要因素。当我们屏蔽局限性信号,为着“;深刻理解”;而学习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惊人变化?作者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揭示了常常被我们忽视的重要因素。
★ “;我真的只拥有平凡的才华吗?”;本书揭示屏蔽社会的负面信号,发现自己真正才华的方法。
|
內容簡介: |
在哈佛有这么一群学生,虽与他人上同样的课,但坚信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成立了哈佛 zui封闭的组织—;—;“;黑钻”;,从不在乎社会上的成功曲线,一入学就在华尔街做投资,他们是哈佛前1%的人才、华尔街未来的巨星。哈佛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研究“;黑钻”; 这样专攻某一领域的人后,得出结论: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成功公式是错误的。
本书作者根据丰富的事例和研究,强调了屏蔽负面信号的重要性。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更多使其越来越平庸的信号。接收到这种信号后,我们开始习惯性地说出“;我很平凡”;。如果周围的信号不是强烈的正面信号,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屏蔽它,然后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这就是作者发现的zui强有力的成功公式:Black Diamond(黑钻)=Block(屏蔽信号)×; Deep(深刻理解)
高中还是学渣的基辛格成为哈佛zui优秀毕业生并走上成功之路的秘诀是什么?堕落的往日天才如何走出低谷,呈现出重量级大发现?有着劣迹的两个童年好友,为何长大后一个成为恐怖分子,另一个成为哈佛史上zui年轻的法学教授?本书讲述了世界各地的“;黑钻”;用不同的成功方式点亮自己人生的故事。
摒弃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勇敢屏蔽负面信号,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我们就可以突破局限,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曲线。
|
關於作者: |
郑周英
他克服了十多年的读写障碍,成为受人喜爱的畅销书作家。他广泛涉猎文学、心理学、哲学、西方美术、音乐史、经济、社会领域的知识,以此为基础创作图书。
他主动接近教室后排的差生,教他们如何拥有改变自己的力量。他给孩子们讲自己克服读写障碍的经历和过程,借此想给孩子们赋予新的动机。在此过程中,有一位考试等级7的差生后考上延世大学。目睹了孩子的变化过程,他不禁提出质疑:“;是否有很多才华因为错误的社会信号而被掩埋?”;基于对这个问题长达10年的思考与研究,完成了《哈佛前1%的秘密》。
他制作的电影《恶意回帖心理学》参加了第20届独立论坛电影节,荣获“;短片新作”;奖。电影剧情主要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展:“;抵制外部的偏见,能让我们的成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他曾在第19届总统选举中担任宣传文化发展特别委员会委员长。文在寅参选总统期间,他曾任组织特别报道员,兼任民主和平统一咨询委员会文化领域咨询委员。
|
目錄:
|
序言 突破十亿分之一的概率
di一部分 屏蔽的力量
di一章 不要被平均数欺骗
教室后排的灯被熄灭了
流畅的成功曲线,以及它的谎言
罗伯特·;罗森塔尔的手指
除此之外没有更重要的
第二章 信号的力量
进入哈佛的基辛格身上的欧若拉
能发现本质力量的屏蔽法则
只剩本质的空间
天才们重新振作的方法
居里夫人见证的改变自我的公式
第三章 在黑暗处发亮的才华之光
用平均水平以下的智商绽放才华
提高创意的屏蔽之力
聚焦的专注力
只保留zui重要部分的方法
向疑惑扔石子
公众人物们隐藏的秘密
从zui平凡的人直到成为zui特别的那一个
纳蒂亚的悲惨妥协
第四章 闪烁的哈佛“;黑钻”;
哈佛的两张脸
世界ding jian人才遇到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没有掌声的空间
不再被称为精英的时候
第五章 高光时刻如何来临
某一瞬间你会需要努力之上的东西
黑钻的教训
环境信号的屏蔽
蕴藏本质的努力
zui好的环境成就zui优秀的人才吗
卡拉扬的种子
把平凡的才华升华至zui高境界的方法
第二部分 深刻理解的力量
第六章 “;创造性发现”;的秘密
10 万年的法则
打破法则
2.5 厘米的发现
ding jian精英们的成就能达到什么程度
在哈佛,重新思考
从默默无闻的教师到shi jie级学者
第七章 间隔效应
如彗星般登场的天才学者
超越哈佛的力量
间隔效应拉开的成功差距
第八章 直到成为哈佛ding ji的教授
某位哈佛教授的秘密
重要的变化始于赞扬
在学习中感受到超越性目标的瞬间
学习过程中如何克服枯燥乏味的情绪
艾伦·;德肖维茨见证的深刻理解的力量
第九章 在哈佛掀起的新浪潮
哈佛不能解决的问题
能创造新信号的力量
华尔街zui让人印象深刻的面试
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未被发现的力量
结语 请屏蔽给你设限的信号
致谢
|
內容試閱:
|
突破十亿分之一的概率
改变世人的认知
1984年9月14日,开播三年之久的美国MTV(全球音乐电视台)决定举行一场MV颁奖典礼。实际上,因为电视台成立时间不长,著名歌手即使被提名也不愿前来领奖。唱片销量达到千万张,后来成为史上zui有名的乐队之一的ZZ Top拒绝在颁奖典礼上表演。这件事让MTV高层召开了紧急会议。把头发染成朱黄色的贝蒂·;米德勒、为了显得更年轻穿了出格衣裳的男主持丹·;艾克罗伊德,但这些装扮显然藏不住他们三十多岁的实际年龄。电视台的目标群体是十几岁的少女粉丝,但按照眼前的这些情景,他们真的能吸引少女粉丝来看这场颁奖典礼吗?
而且更让人担忧的是名叫麦当娜的金发白人歌手竟然觊觎自己能够入围获奖名单。她因为不久前伪装成黑人歌手做宣传有了点名气,但又因为谎言被爆料受到不少指责。到底谁会观看这场颁奖典礼呢?就算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依旧没人敢摆出自信的表情。
在一片混乱中,这个名叫麦当娜的新人歌手不停地提出各式各样的舞台设计要求。
“;让成年的老虎上我的舞台。”;
“;不行。”;
“;我想唱两个月后发行的新曲。”;
“;不行。”;
没有一个媒体人愿意倾听刚有了点名气的新人歌手的诉求。有一位《时代周刊》的记者委婉地表示,几年后麦当娜这个名字会在音乐唱片界消失。就这样,zui终妥协的方案是在舞台上放一个大型婚庆蛋糕。麦当娜的经纪公司也是无心支持这个新人女歌手。虽然伪装成黑人稍有了些人气,但业内人士对歌手的职业特点再清楚不过了,他们认为麦当娜毫无疑问就是一张弃卡。
开播后,身着潮服的三十多岁的主持人介绍了麦当娜。麦当娜置身于比自己高出好几倍的大型蛋糕之上。白色紧身胸衣和裙服、丝绸面纱、珍珠项链,一身新娘装束的麦当娜从蛋糕上走下来,唱了Like A Virgin(《宛如处女》)。直到结束的后一刻,在场的业内人士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在现场目睹了此后三十年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性场面。后一分钟,所有人都哑口无言地僵在原地。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原因是,这个女人竟敢穿着圣洁的新娘装艳俗地扭动身躯模仿性行为。
响起“;你di一次抚摸我的时候…;…;”;那一句歌曲的瞬间,麦当娜跳起了让所有业内人士都无法想象的舞蹈。表演结束后,主持人稀松地开了几句玩笑,但现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响起一丁点掌声。因为刺激过头了。
“;企划公司的职员跑过来跟我说,那个女人已经完了,让我也卷铺盖走人。”;麦当娜的宣传负责人莉兹·;罗森伯格回想道。
当时坐在zui前排的亚瑟·;贝克也说:“;表演结束了,麦当娜的职业生涯也算结束了,这显然是一场惨剧。”;
198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可是目睹了能改变全世界女性保守思想的历史性的一分钟啊。即便这样,为什么所有的业内人士仍然错过了机会的种子呢?为了剖析这个问题,需要理解更深层面的支点。
成就十亿分之一的成功支点
1983年的某一天,美国西部地区,一个长相英俊的男士开着一辆小卡车行驶在公路上。他是一位作曲家。开车途中,他突然有了创作灵感。
“;当时我的生活一团糟,女朋友单方面和我提出分手,结果我们的关系就那样结束了。接着,我开始和新的女朋友交往。”;
他说,就在他认为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有个人走进了他的生活,面对走向他的新人他想到了这样的歌词:“;我从迷茫中走来,不知是怎样走出来的。我曾经被彻底打败。”;
这样的歌词确实不该从一个男人的口中流出,但比利·;斯坦伯格表示他当时满脑子都是这句话。他把这个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的搭档汤姆·;凯利,而这让汤姆·;凯利有了新的创作灵感。凯利认为这句歌词说的就是他自己的生活。他刚和妻子离婚,内心十分痛苦。在悲惨和绝望中,这句歌词紧紧地缠绕着他,就像等待已久的恋人一样。
斯坦伯格和凯利对这个意义非凡的创作感到十分满意,但曲子被很多唱片公司和歌手拒绝了。唱片公司对男性创作的细腻的歌词都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这就是斯坦伯格和凯利认识到的现实。
斯坦伯格这样回忆道:
“;我们寻找歌手,看有谁愿意唱Like A Virgin。但是,听完歌曲后他们就把我们两个当作傻瓜。甚至有几位专业人士建议我们该换掉歌名Like A Virgin。我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这曲子与他们之前熟悉的风格完全不一样,这是个新的东西。我们下定了决心,不要被专业人士的嘲弄所动摇。”;
斯坦伯格的曲子在快速更迭的音乐市场漂泊了将近一年,后入了华纳兄弟唱片公司副总裁奥斯坦的耳。奥斯坦说“;我们有一个黑人歌手”;,并表示可以把这首曲子给名叫麦当娜的歌手,zui终,他们把Like A Virgin介绍给了麦当娜。
麦当娜没有什么选择。麦当娜的制作人兼总监罗杰斯打算把这曲子打包在其他曲子里一起发售。他坚持认为麦当娜应以其他歌曲作为主打歌。但是麦当娜爱上了Like A Virgin,她di一次反对总监的意见,她想让这个曲子成为主打曲。
“;罗杰斯,这里有你理解不了的东西。对于女孩或者女性来讲, 失去处子之身是一件大事。这首曲子传递的信息具有强大的威力,远远超过节拍和韵律本身。”;
所到之处都被拒之门外的,被称为大傻瓜的俩兄弟,瞬间容光焕发。
“;她就是我们的幸运星。”;
但是麦当娜没能正确理解业界的潮流,听一听罗杰斯的话吧。
“;我打算让麦当娜主推Material Girl《拜金女郎》。麦当娜适合夜店音乐,而我又非常了解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歌词并不重要。谁会边想着歌词边跳舞呢?只有节拍和韵律才能让人们起舞。麦当娜心醉于高雅的歌词,我对此是反对的。”;
zui为恼火的是介绍俩傻瓜给麦当娜的副总裁。就如罗杰斯所说,麦当娜承受了“;指向她的所有责难”;。唱片公司的人十分担心这一决定,但麦当娜清楚地知道这首曲子真正的价值。一旦这个决定失败,她可能会被业界除名,她这是在自掘坟墓。
但是麦当娜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她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她屏蔽了来自周围的所有视线。那么,到底是什么让麦当娜如此确信Like A Virgin会成功呢?
罗杰斯后来承认,“;麦当娜比我想象的更伟大,她是个伟大的艺术家。Like A Virgin给我和她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我们得回到她创造历史性一刻的时间节点。到底是什么撼动了她?
她对处女的贞洁有着zui“;深刻的理解”;,正是这一点撼动了她。麦当娜有着不幸的过去,她曾被性侵。1978年秋天,她不幸地失去了处子之身。对她施暴的人是黑人男性。麦当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来到纽约,她住在破旧的出租屋里。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破旧的楼梯间,她被不法分子夺去了处子之身。
“;我从迷茫中走来,不知是怎样走出来的。我曾经被彻底打败。”; 就是这句歌词让重新起步的麦当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节拍和韵律的世界,她看到了热爱音乐的十几岁女孩的本质。
“;已有性经验的女性听到这首歌,会想起捍卫自己贞洁的过往,这让女性勇敢面对过去的种种。同时也让男性想起当一个女性抛开过去和自己开始谈恋爱时的种种。两者都包含在其中。”;
安德鲁·;莫顿说道:“;20世纪80年代,热爱Like A Virgin的追随者大部分是新娘或妓女。这是社会群体中的两个。但她们都是女性。社会不仅束缚着她们,也强制要求她们保守。”;
麦当娜准确地指出了这一点。“;这个社会强加给女性的这些压迫,正是我想表达的内容。”;当周围的世界随着节拍和韵律旋转的时候,麦当娜屏蔽了这些信号,并对围绕在自身周围的东西的本质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她zui终得到的信号是,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样自 由而勇敢地散发自身的性感魅力。
温顺的女性随着节拍和韵律翩翩起舞,这是当时业内人士对女性音乐的普遍理解。所以穿着新娘装跳着艳舞的麦当娜对他们而言是巨大的冲击,这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是麦当娜懂得屏蔽这些。
麦当娜的高中同学们这样回忆麦当娜:“;我认识的学生时期的麦当娜是个与众不同的女生,她不怕与他人不一样。不在乎别人的想法或做出特立独行的行为,在那个年龄段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让我们回到1984年9月14日,麦当娜颠覆世界的那一分钟吧。当di一排的观众对自己做出恶意评价的时候,麦当娜的眼睛并未看向无视自己的他们。她的视线完全屏蔽了这一切。让人惊讶的是,麦当娜对观众的视线毫无反应,因为在那“;一分钟”;她一直正对着摄像头。
莫顿如此回忆道:“;现场的观众或许觉得麦当娜艳俗的表演让人不快。但他们不知道,麦当娜的表演在镜头上看来是非常棒的,棒得令人疯狂。Like A Virgin是麦当娜所有歌曲中zui有名的金曲。那次的演出真正奠定了她的成功,也证明了麦当娜非常熟知如何利用镜头。”;
梅莉莎·;埃瑟里奇是这样回忆当时的一分钟的:“;这是我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所有场面中,女性形象zui为勇敢和性感的一次。”;
因为这个关键性一分钟,麦当娜开启了成功之路并成为了十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麦当娜惊人的屏蔽能力,以及她想广而告之的对社会信息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了十亿分之一的概率。
莫顿后这样评价麦当娜:“;麦当娜是美国移民后代心中已生根发芽的美国梦的象征。她原本可以在中西部地区,过着普通女人平凡的一生。但她通过努力,实现了自我可能性,从一个高中啦啦队队长一跃成为国际巨星。她成功实现了十亿分之一的概率。”;
从现在起,我要通过此书、通过信号和深刻理解来揭开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强大的力量。
能发现本质力量的屏蔽法则
通常我们会认为,教室后排的孩子们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其不够努力。但心理学家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更关注能让这些孩子们努力的环境信号。心理学家们发现,差生和优等生从行为上就不一样。遇到难题他们(差生)没有强烈的解题意愿,因为他们早已认定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这个想法本身与是否努力毫无关系。
如果屏蔽这些负面信号,重新拿起书本学习,会有什么变化呢?斯蒂尔和他的同事们到学校,把成绩中等的学生们挑选出来并分成三组,然后给每组学生传递了不同的“;环境信号”;。
给组学生的信号是“;和优等生竞争”;。对第二组学生,他们直接屏蔽了与优等生做比较的负面环境信号。对第三组学生,在屏蔽负面的环境信号的同时,给出了“;学习是培养自我能力的有意义的经历”;的正面信号。那么,这些简单的信号到底能改变什么呢?就如同斯蒂尔的主张,周遭的一切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学校的老师没变,教科书没变,试卷上的题依旧非常客观明确。而我们也仍然觉得,差生所谓的自卑感是他们给自己找的借口。
但是,斯蒂尔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屏蔽差生周围“;成绩差”; 的信号,仅凭这一点就已经让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这一场实验。更何况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不止两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三组学生中这种逆袭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他们原先只不过是些能考上普通州立大学的普通学生,但经历了这些逆袭后,考上常春藤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这一场惊人的研究,其过程中没有任何外在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从学生的内在开始发生的。
斯蒂尔zui初发现的这一现象里,zui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的变化过程中研究人员完全忽略了基因、父母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此刻如果你也能立刻屏蔽环境信号,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前进,就可以迎来这种“;变化”;。
“;改变信号比改变贫穷、基因等更加现实,这也正是它的优势。”;
按照斯蒂尔的研究结论,屏蔽负面信号,我们就能启动我们的内在驱动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海瑟·;格雷,在斯蒂尔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正面环境信号的问题。
如果因为负面信号导致差生的成绩一再下滑,那么被正面的信号围绕着的“;尖子生”;“;前1%”;的优等生,当他们遇到正面信号被屏蔽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哈佛大学的玛格丽特·;施教授,在实验过程中屏蔽了优等生周围的正面信号。当这些优等生再也无法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优越感时,面对高难度的题他们的成绩明显下滑。但和成绩中等的学生竞争时,这群学生的成绩又有了显著的提高。
施的研究中让我们惊讶的部分是,成绩一般的普通学生的自卑感是优等生产生优越感的助推器。尤其是隐约渗透在环境中的优越感信号,其威力更大,这时优等生的成绩上升也会更加突出。他们就像享有特权的人,而他们一路飙升的成绩完全势不可当。但是助推器一消失,优等生的成绩也会跟着一路下滑。
因为实验效果太过明显,所以心理学家们通过各种领域的实验反复证明其准确性。你的卑微和自卑感,会成就对方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心理学家们发现,这样的环境信号于他或许是良性循环,而于你可就是恶性循环了。
那么,如此巨大的差异是从何时开始形成的呢?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尼斯贝特从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虽微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认知文化”;里寻找其答案。
心理学家们发现,白领阶层的父母和孩子沟通时的词汇量达到2000个/小时,而蓝领阶层的词汇量只有1300个/小时。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们三岁时就已接触了3000万的单词,而底层家庭的孩子们只接触了不到2000万的单词。从这个时期开始,孩子们就开始经历着不小的学习差异。
当这一群孩子们di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走进教室,面对老师的那一时刻开始,就已经被老师们划分成已接触过3000万个单词的未来大学生和只接触不到2000万个单词的只能进工厂当工人的学生。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的教师帕特里克·;戈斯林研究了老师们分析学生成绩的方式。研究结果发现,老师们在评价差生的成绩时,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家庭因素。而评价优等生优异的成绩时,把主要原因一致归结为优秀的教育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本身的才华被完全忽视,连正面的环境信号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大部分同学都被贴上了成绩中等的普通学生的标签。可那些入围优等生行列的学生,哪怕只得到过一次的认可,他们的成绩也会呈现出“;罗森塔尔的手指”;的效应,效应越“;积累”;,成绩越“;给力”;。
屏蔽负面信号,正是斯蒂尔想要告诉大家的重要内容。就如同社会心理学家劳伦特·;贝格曾表示的那样,“;人对自己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人的判断”;。斯蒂尔个明确指出了屏蔽信号的重要性。
上述的研究充分证明了相比人类的意志力,能够生成这种意志力的信号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大家一起握笔学习,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到zui后,而有的人却早早放弃了呢?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了明确的答案。是因为每个人周围的信号不一样。如果你是di一名,那么你会摆出di一名该有的样子。而后一名却怎么也装不出名的样子。耶鲁大学的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通过哈佛学生的论文指出了这一点。
…;…;
间隔效应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哈利·;巴里克在经过十几年的长期跟踪调查后,发表了文章《持续的单词学习和间隔效应》。巴里克把学生们分成两组。di一组,按照社会通常的测试方法,给出一年的考试准备时间。在这期间,每两周安排一次共26次的背诵考试。第二组,巴里克尝试了比较冒险的方式,给出4年的考试准备时间,在这期间,每两个月安排一次总共26次的背诵考试。
“;针对一个领域的、长时间的学习,能否胜过集中学习?”;这就是巴里克想要弄清楚的问题。
在看十几年的研究结果之前,我们要认清一点,两组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是相等的,只是第二组学生历经的时间更长而已。di一组安排得非常合理,两周考一次试。但第二组两个月一次的考试安排与di一组的安排相比,看似没有多大研究的意义。不是吗?
但巴里克的发现与常人的预测正好相反。每两周一次总共26次考试,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的di一组学生,过了5年之后,只记得当初所学知识的56%,但拉长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二组学生,在5年之后,却记得所学知识的76%。真是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啊,同样被震惊的还有巴里克本人。
“;谁能想得到呢?我花了10年来做研究,但我也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我以为过了两个月,他们就会忘光。”;
巴里克的这一场研究里zui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相比付出努力的总时间量,长时间地专攻一个领域才是zui重要的。前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之后,会沉浸在喜悦满足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如果这时那些平凡的学生没有放弃梦想坚持到底的话,谁也不能预测zui后的胜者会是谁。哈佛zui具光环的知识如果毕业后不再重温,其实也有可能所剩无几。
近一个世纪以来困扰着我们的疑问就此解开了。我们怎么才能完整地吸收在哈佛所学的知识呢?其实这跟哈佛没多大关系。长时间地专攻一个领域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世界著名的学者们无一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主张持续积累的过程是必需的。
如果付出的努力总量不变,那么相比短期的努力,长时间的投入更为重要。这已通过数百篇论文得到了证实,而世界著名的学者们称之为“;间隔效应”;。不管你在什么领域,只要投入的时间足够长,你就能精通这个领域,这就是间隔效应呈现给我们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