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售價:HK$
166.9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HK$
143.4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HK$
140.0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HK$
333.8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編輯推薦:
★全美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伊沛霞教授领衔编著
★30篇墓志铭,22个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
★纪念文化视野下的墓志铭研究
★东汉时期的三篇短文一位汉族将军为北魏朝当诸军事经历会昌法难的女道士朋友与同党缅怀父亲契丹辽国天子的使臣广泛应用的墓志铭弟弟追怀姐姐妻子的深情致敬探寻历史大事件之下的个体生命历程
【主编寄语】
制度、观念和重大事件是还原历史的*基本条件,但只有当我们聚焦个体人物的遭遇和故事时,历史才变得鲜活起来。正因如此,人物传记一直是*有价值的史料之一。本书的着眼点,即私人撰著的、以纪念死者为目的的人物传记墓志铭。
这些墓志有助于我们洞察某个时代的特征以及某种社会和政治氛围。如果我们将这些人物传记作为史料来读,那我们首先应该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正因如此,我们在每章中都对墓志主的生活时代做了一个简介。
本书的读者们可以选择以任何顺序来细细琢磨这些墓志,因为它们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当然,通读全书并对各时期的墓志作比较分析也会让大家受益匪浅。此外,读者还可以选择一组群体(如女性墓志、将士墓志)来进行深入的切磋探讨。
內容簡介:
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此外,还让人们有机会瞥见那些在正史和地方志中少有记载的各色人物,包括女性、孩童,以及未能在政治上留下痕迹的男子。
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篇墓志铭,并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本书的读者们可选择以任何顺序来阅读这些墓志,因为它们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当然,通读全书并对各时期的墓志作比较分析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此外,还可选择一个群体(如女性、将士)来进行深入的切磋探讨。
關於作者:
伊沛霞(Patricia B. Ebrey)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博士,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学刊》(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主编。主治宋史,尤重社会史、家庭史。著有《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宋徽宗:天下一人》等,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五卷本)》等。2014年荣获全美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
姚平
美国伊利诺大学文化人类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兼任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Tang Studies等英文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古时期妇女史、墓志文献。著有《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唐代的社会与性别文化》,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五卷本)》《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在美国发现历史》《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等。
张聪
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宋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著有《行万里路:宋代旅行与文化》《北宋士人与孝道:家庭、乡里与国家》等。
目錄 :
前言 1
第一章东汉时期的三篇短文 姚平伊沛霞 1
第二章一位汉族将军为北魏朝当诸军事戴高祥 9
第三章两度守寡的鲜卑王女李贞德 19
第四章自撰墓志铭迪磊 26
第五章妻子追怀丈夫姚平 36
第六章出嫁亡女,早殇之孙田安 43
第七章经历会昌法难的女道士 姚平 52
第八章契丹辽国天子的使臣白岚史 59
第九章广泛应用的墓志铭许曼 74
第十章朋友与同党 张聪 83
第十一章缅怀父亲张聪 94
第十二章一位处士何复平 102
第十三章婚姻关系中的妻子与长辈 柏文莉 110
第十四章蒙古统治下的小吏升迁 伊沛霞 125
第十五章一位奋起保卫帝国的蒙古人 饭山知保 137
第十六章儒商杜勇涛 144
第十七章从明朝将军到地方军阀 杭行 152
第十八章弟弟追怀姐姐黄卫总 171
第十九章一位身为汉族旗人的治水专家盖博坚 181
第二十章执意殉夫之妇衣若兰 196
第二十一章一个妻子的自我牺牲卢苇菁 206
第二十二章妻子的深情致敬方秀洁 216
附录中英文参考论著 228
內容試閱 :
前言(节选)
制度、观念和重大事件是还原历史的最基本条件,但只有当我们聚焦个体人物的遭遇和故事时,历史才变得鲜活起来。正因如此,人物传记一直是最有价值的史料之一。
传记一直是中国史学传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司马迁(?公元前86)的《史记》就包括了大约一百五十个人物传记。他的人物传记业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传记的所有主要成分姓、名、字、籍贯、简历。司马迁还常常通过人物对话来为故事增添色彩;在陈述该人物的事业生涯之后,他有时会提及此人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文学作品、性格特征、兄弟子嗣等。虽然大部分传记的主角是帝王将相,但司马迁并不认为只有政治人物才值得为之谱写生世。他在选择传记对象时还有其他种种考虑,如传主在哲学思想方面的贡献或者杰出的商业头脑等。
司马迁创立的传记传统在汉代以后的正史写作中得到发扬光大。二十四史中有大量重要政治人物的传记,但也有不少人是因品德或其他方面的成就而得以青史留名的。正史的传记写作多以私人编撰的传记为资料来源,这也反过来影响了私人传记的写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列女、孝子孝女、地方名人,宋代以后的画家、书法家,以及著名僧尼、道士、女冠等各色人物的传记。从宋代起,作为官府与士绅密切合作产物的地方志,收录了越来越多的地方名人传记。
本书的着眼点,是私人撰著(而不是官方主持编纂)的、以纪念死者为目的的传记墓志铭。这一传记传统同样可以追溯到汉代。墓志铭作为一种文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正史人物传记的基本成分,但也深受其他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家族制度、祖先崇拜以及孝道至上的传统。
本书所收的墓志铭,在英文中被翻译成epitaph、funerary biographies(丧葬传记),或funerary inscriptions(丧葬铭文),现存帝制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的墓志铭数以万计。长期以来,传统史家利用这些资料弥补正史之阙。如果志主在正史中也有传记的话,我们可以在他的墓志铭中找到更多私人生活的内容,比如他的葬地和妻子的姓氏等。此外,正史作者为了对传记主人的一生功过是非有个论定,往往会无所顾忌地陈述此人品格上的瑕疵和治政方面的谬误。而墓志铭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塑造一个让亲者仿效、尊者赞扬的正面形象,因此它们往往对死者赞誉有加,而对他她的缺点避而不谈。
墓志铭因包括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以及社会文化风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志主所处时代的(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墓志铭还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在正史和地方志中少有记载的各色人物。如果不是贞妇、节妇或其他妇德模范的话,女性很少被写进正史,然而她们在墓志中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当然尚无法与男性相比)。同样地,不少男性墓志的志主既没有任何仕宦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也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早夭的孩子很少出现在家谱或父母的传记中,但他们却是墓志中被父母和家人殷切怀念的对象。
墓志铭因为可以为家庭史、人口史和社会史提供丰富的、可量化的数据,故而受到现代史学家的重视。绝大多数墓志铭提供志主的死亡年龄和年代,由此我们能够推算出他她的生卒年份。墓志铭还包含了姻亲家庭的信息,使我们得以考虑当时的婚姻和亲缘网络。大部分墓志还会提及死者子女的名字或数目,以及这些子女是否在世或夭亡,这些信息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生育率和死亡率的有效证据。学者们已经用墓志的统计数据来证明婚龄以及择偶条件的变化。目前一些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如哈佛大学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量利用墓志来复原精英家庭的迁移趋向、地方发展、政治和思想网络。这类史料的广泛运用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家庭生活、仪礼和宗教实践、精英的自我标识和维护其社会地位的策略(如自为婚姻)等方面的了解。
女性史研究者一直是使用墓志史料的领先人物。虽然墓志铭和列女传的目的都是赞扬女性的完美家庭角色和她们的道德典范,但是,墓志铭中也有对女性的情感经历和她们如何权衡、处理种种微妙的家庭关系的更为细微的描述。而且,正史和说教性的列女传往往只注重女性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段,而墓志则提供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图像,展现了女性在一生各阶段中所担当的角色。女性墓志的撰者大多是她的亲人,比如丈夫、兄弟、儿子(当然她的儿子也可能会请求一位知名文人撰写她的墓志并为作者提供有关内容)。虽然现存墓志中男性墓志的数量远超过女性墓志数,但就记载女性生活而言,墓志铭的史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本书选择了二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的三十篇墓志铭,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志主曾因其政绩、战绩或在思想文化上的贡献而享誉一时。其他一些墓志的选择,往往是因为它们能让读者了解到当时生活中的更为私隐的一面(如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或者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多种多样的生活经历(包括将军、小吏、僧侣、非汉族背景的军官、皇亲国戚)。这些墓志有助于我们洞察某个时代的特征以及某种社会和政治氛围。如果我们将这些人物传记作为史料来读,那我们首先应该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正因如此,我们在每章中都对墓志主的生活时代做了一个简介。
墓志不仅是文字,也是实物。大约从五世纪起,墓志大多是刻有墓主生世的方形石板,边长40至160厘米不等。传统的墓志分序和铭两部分。序的常见内容是墓志主姓名、丧葬、先辈世系、生世、德操、才能,以及(如果墓志主是男性)事业所成。序的行文长短不一,有几百字的,也有几千字的。一般来说,铭要比序短得多,它基本上是以诗句的形式再现序中的内容,辅之以表达悼亡和思念的诗句和典故。
墓志铭一般都有一方保护性的盖,盖上有墓主的姓名,若墓主地位显赫,则加上其官职封号。盖铭一般以篆体字刻写,周边镶以吉祥动物或体现中国宇宙观的纹饰。墓主入葬时,这套墓志铭和盖会被置放在靠近他她的地方或是棺椁上,或是棺椁前,或是墓道口。
墓志的制作要经历几道程序,且极其费时,男性精英的墓志尤其如此。一般来说,墓志制作的第一步是编写墓主的行状,这大多由他的家人或挚友执笔。然后治丧者之一会请求一位名家为墓主写墓志铭。声望高的文人往往会收到许多撰写墓志的请求,却不一定全部接受请托者的要求。有时候皇帝也会旨令某个朝官撰写同僚的墓志,也有文人毛遂自荐为墓主作志的,还有一些文人学士甚至自撰墓志铭(见第四章)。
与其他随葬品一样,墓志铭的功用是帮助墓主从今生过渡到死亡世界,保证他她在冥界的安康,并向冥界通报他她的身份地位。作为随葬品,墓志铭的首要功能是标明墓葬地点和墓主身份。墓志铭也起着保障墓主不受到各种危害以及确立其尸骨及灵魂之墓地拥有权的作用。而且,对墓主品行和功绩的记录也可以安抚墓主并禀告地下官府此人的良好信誉。此外,墓志铭还保证了墓主的品德得以永久保存和发扬。对生者来说,墓志铭是怀念故人和稳固家族的有力工具。制作墓志的过程使家人得以回想、思念、珍惜死者的一言一行,从而巩固了家庭团结。墓志铭还进一步强化了主流社会文化价值,有效地提高了墓主家族的社会地位。这是精英家庭最为重视的两方面。
墓志撰写完毕并交付(往往是长途递送)给请托者后,墓主家庭可以直接采用撰志者的书法,也可以再请一个书法家誊写以增添墓志的艺术效果。许多家庭最后选择另请书法家,这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正因为如此,墓志铭以及墓志拓本为我们研究书法以及字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一般来说,墓志铭是用楷书书写的,而志盖上死者的姓名和官衔则采用篆书或隶书,然后由当地的刻石艺匠完成最后一道程序。可以想象,在复制这些书法家的作品时,艺匠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程度对墓志的视觉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正如我们在一些出土墓志中所看到的,书法家或刻石艺匠偶尔会出错或是漏字,或是有错别字。
考虑到与制作工程各方联系及安排所需的时间,墓志入土之前一定会耗去几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而相关费用也可能越来越高,但史料对墓志制作各个环节的标价和实际支出数额往往隐而不宣。偶尔提及具体费用,也大多是为了凸显撰著者或书法家的名望,当然也有一些是关涉名门大族或特殊丧葬情况。毋庸置疑,墓志制作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有时会导致久而不葬。当然,也有更为简单的选择,本书第九章的定制墓志显示,有些专业工坊会提供包括墓志铭在内的丧葬套系以减轻举丧之家在时间和资金上的压力。这类服务可能在晚唐时期就已出现。这一现象说明,墓志作为丧葬仪礼的一部分已经在达贵之外的富足家庭中盛行。
墓志入土并不标志着它的终点,墓志铭会被制成拓片,或收入到选集、宗谱、家训或文人学士的个人文集中。这些墓志铭不仅在亲友间流传,它们的文学和艺术价值也被文人们所欣赏。多年来,因为盗墓、土崩、建筑工程和考古发掘,有大量的墓志出土,有些完整无缺,有些残而不全。这些新发现逐渐扩大了供历史学家参考使用的史料库。
墓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在墓中放置种种文本,它们或是写在绢帛上,或是写在更为耐久的材料上,其作用是标示死者、保护墓葬,并向阴曹地府通报墓主生前的地位和特权。我们还会在棺椁、随葬品、供品架,以及墓道口、支柱、墓门、墓壁等处发现有关死者家世和生平的铭文。大多数随葬品很贵重,所以只有富贵之家才会如此奢侈。不过,考古发现证明,当时的观念是,无论地位高低,死者都应该有一个身份证明。比如,考古学家在一个秦汉时期的刑徒墓葬群中发现了几百个刻有死者基本信息(如名字、户籍、死亡日期等)的砖瓦。虽然这些砖瓦文字简略、材料粗陋,但它们担当着双重作用既是官府的记录,又是死者亡灵转世的身份标示。学者们认为,这些志墓文字是墓志铭的前身。
大多数学者认为,至今所知最早的墓志铭是成文于公元106年的贾仲武妻马姜的墓志(见第一章第一篇)。墓碑有残缺,所以志文不全。但这篇二百字左右的墓志铭已包括了中国墓志传统的基本要素墓志主的生世、优异品德和功绩、丧葬日期、坟墓地点,以及其他一些有关下葬安排的信息。与后代的墓志铭相比,《马姜墓志》显然缺少一个以诗颂为主的铭。与之相反,其他一些早期墓志有铭而无序。至今出土的西汉墓志不到二十方,显然,墓志出现之前的种种志墓方法仍然在被使用。
最普遍的汉代志墓形式是矗立在墓边的墓碑(见第一章第二、三篇)。墓碑的流行是与出殡仪式和墓地祭祖的愈趋重要紧密关连的。许多有品级的官吏和地方要员,他们的下属、亲友和乡绅为他们建立墓碑,这些墓碑既可以标示落葬地点,又能用以纪念墓主的丰功伟绩。墓碑在二至三世纪极为盛行。除了赞美墓主,墓碑的另一个特点是立碑者和捐助者的名字也会刻在碑上,因此这些文物是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交际网络和精英成员身份的理想材料。
奢葬和庞大的殡殓仪仗最终引起了朝廷的反对,魏晋两朝多次下诏禁断厚葬。在提倡节俭之外,朝廷还制定政策以图遏制为地方上的豪门巨阀建祠立碑的行为。这些禁令并没有完全中止这种树碑立传的风气,但它导致了门阀之家逐渐将石碑埋入地下这一风气的盛行。
促使墓志铭成为主要的纪念文字形式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四世纪,五胡乱华和汉族朝廷的南迁引发了长时期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其结果是许多贵族精英殒命于远离宗族墓地的外乡。不少死者被权葬在临时性的坟地,而且往往是多人合葬,还有不少人死于非命,这让死者的亲人深感不安并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有效地纪念死者的方式。能够起到永久标示死者作用的墓志铭由此盛行起来。
从已经发表的材料来看,墓志铭在五至六世纪的北魏贵族墓葬中开始普遍出现。比如,在660方汉代至南北朝的墓志中,过半数(有356方)是北魏时期的墓志。墓志数的剧增与北魏迁都洛阳(494)正好在时代上吻合。孝文帝(467499在位)的汉化政策之一就是下令将军中的死者安葬在洛阳邙山(而不是回葬到北方故地);身处洛阳的汉族上层家庭也选择邙山作为他们的墓地(见第二章、第三章)。
到五世纪后半期,墓志铭已经基本定型,它们不仅提供详细的先辈世系以及墓志主的生世信息(如姓名、族望、联姻家族、妻子儿女、亲家、历任官职等),而且还突出显示其道德品行和业绩。墓志铭也逐渐被认可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不仅墓志铭一词被广泛用于墓志标题,而且《文选》也将它另列为一类文体。此外,墓志铭还被收入当时的个人文集。
唐宋两代有大量墓志铭流传下来。与唐以前的数百方墓志相比,现在所知的唐代墓志数量至少有八千以上。十九世纪早期编纂的《全唐文》中就有近千份墓志铭,很多是从当时可以搜集到的唐人文集中选出的。其他的唐代墓志大多来自墓葬发掘出土,且绝大部分来自邙山一带以及唐代都城洛阳和长安之间,当时的政治权贵和社会精英家族大多居住在两都,因此祖坟墓地也多在那里。
从唐代后半期开始,墓志铭篇幅大为增加,唐以前的墓志铭中篇幅超过千字的很少见,但唐代的长篇墓志铭字数多达二至三千。宋代的墓志铭更甚,五千字以上的并不罕见,有的甚至接近一万字。唐宋时期的墓志体积也比早期的大,单边长度一般超过70厘米,而晋代至北魏的墓志平均边长只在40至50厘米之间。唐宋时期的墓志主身份也愈趋多元虽然墓志主中大部分仍然是政治社会地位突出的家族成员,但精英圈之外的各色人物,如和尚道士、女尼女冠(第三章、第五章)、衙门小吏、乡绅居士(第十二章)、商人(第九章第三篇、第十六章)、宫廷女性、妾、侍婢、乳母甚至幼童(第九章第二篇)等都在墓志中有所体现。墓志的地域分布也有变化唐代的贵族大多居住在洛阳和长安两都,而宋代的墓志显示,墓志主往往出生在不同地区,撰志者也多来自各地。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山西东南地区出土的墓志来看,当地已有一批专业的墓志制造者,他们可以为任何身份的死者配备墓志,而且似乎有样本作依据(见第九章)。
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以及十一世纪上中叶,是墓志史上的两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它们恰好与唐宋之间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大转型相吻合,而与之更为相关的则是大姓贵族在唐末的衰落以及宋代士大夫势力的崛起。中古时期贵族的社会地位往往取决于他们的世系并通过大姓间自为婚姻来维护,相比之下,在宋代,新兴的士大夫在社会阶层和地域分布上更为多元,他们大多因为自己的学问、科考的成功以及为朝政仕宦而得以出人头地。精英阶层在成分和取向上的变化对墓志铭的内容有直接的影响。这一变化尤其体现在描述理想男女角色行为和个人、家庭的成就所赋予的意义方面。
唐宋时期墓志之盛行也使得这些文字得到了更好的保存。虽然墓志铭在五世纪就已经被认可为文体之一,但只有墓志铭中的赋句部分(铭)被收入文集中,而叙事性的序往往被略之不录,因为当时人认为序并不是墓志铭这一文体的关键成分。与之相比,唐代的墓志不仅被全文收录,而且在个人文集中有一个分门别类的、独立的类目。这一时期墓志铭的另外一个明显变化是它的文风。魏晋至初唐的墓志行文多为格式化的骈文(见第二、三、四章),从九世纪起,因为受到以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权德舆(759818)等人为领袖的古文运动的影响,墓志铭往往生动地描写志主的一生,并穿插一些趣闻轶事,行文也更为自由不拘(见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