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苏轼的诗词人生

書城自編碼: 36131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王晨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34943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HK$ 217.8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售價:HK$ 140.8
甲骨文丛书·克里米亚战争
《 甲骨文丛书·克里米亚战争 》

售價:HK$ 123.2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HK$ 108.9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售價:HK$ 206.8
货币与政府
《 货币与政府 》

售價:HK$ 129.8
靖难之役:明朝初年的改革、削藩、政争与叛乱
《 靖难之役:明朝初年的改革、削藩、政争与叛乱 》

售價:HK$ 85.8
新民说·我也只是一个人
《 新民说·我也只是一个人 》

售價:HK$ 74.8

 

內容簡介:
本书从文人笔记和苏轼的诗词文章、奏疏书信等史料出发,兼采今人观点,试图将苏轼的才情与悲喜通过其人生经历、宦海浮沉来呈现。以诗词证史,亦以史料来诠释诗词。着重厘清了熙宁变法、乌台诗案、元祐更化、绍圣绍述这些重大事件中,苏轼的个人遭遇,以及其间的前因后果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真历史中还原了一个真性情的苏轼。
關於作者:
王晨,江南人士,现居上海,从事文教类工作。略通文史哲之一隅,喜读孔孟圣贤之书,庄老清玄之谈;常诵唐宋词章,时穷青史疑窦,致力于撰写接近历史事实、雅俗共赏的文史作品。有《大宋之愁:苏轼与辛弃疾的诗词人生》、庄老研究《撄宁对庄子有无之解决》和现代诗作品、杂文集等。
目錄
序1
大宋难题1
庆历熙宁29
苏轼开炮47
通判杭州63
为官密徐81
乌台旋涡99
吟啸徐行121
汴梁烟云139
党争阴霾167
东坡终焉195

参考文献225
前言苏东坡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中的万人迷,是真正实力非凡的偶像,说他独步大宋也不为过。他的诗词文章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可谓千载之中亦是一流的文豪。但也正因为如此,关于苏轼的印象渐渐就变成了后人脑海中的一个又一个容易流于表面和割裂其本真的符号。

譬如我们往往只以为苏轼豁达。实际上苏轼的一生历经坎坷浮沉,有着许多的烦恼痛苦。他本性当然是自谓颇挺出的,毫无疑问他也有这样自命不凡的资格。但在士大夫这一他无法回避的身份之焦虑里,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充分的机会去施展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在二十六岁时已经凭借自己对朝野时局的洞察而简在帝心,一举夺得制科试的史上第一名,然而直到他绍圣年间远贬岭南,他都未有过主政的机会。要让苏轼这样的天才俊逸之人物,承认自己康时术已虚,这便如同李白在战乱里被迫自嘲吾非济代人,是极为痛苦的体认和领悟了。
苏东坡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中的万人迷,是真正实力非凡的偶像,说他独步大宋也不为过。他的诗词文章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可谓千载之中亦是一流的文豪。但也正因为如此,关于苏轼的印象渐渐就变成了后人脑海中的一个又一个容易流于表面和割裂其本真的符号。

譬如我们往往只以为苏轼豁达。实际上苏轼的一生历经坎坷浮沉,有着许多的烦恼痛苦。他本性当然是自谓颇挺出的,毫无疑问他也有这样自命不凡的资格。但在士大夫这一他无法回避的身份之焦虑里,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充分的机会去施展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在二十六岁时已经凭借自己对朝野时局的洞察而简在帝心,一举夺得制科试的史上第一名,然而直到他绍圣年间远贬岭南,他都未有过主政的机会。要让苏轼这样的天才俊逸之人物,承认自己康时术已虚,这便如同李白在战乱里被迫自嘲吾非济代人,是极为痛苦的体认和领悟了。

但不同于李杜,苏轼的官实际上做得很大。我们往往习惯于认为古来的文人骚客都是沉沦下僚,怀才不遇,其实未必尽然。元祐更化时期,苏轼长期担任从二品、三品的职务,离国家执政级别仅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何以跨不过去,甚至他弟弟苏辙反而官至副宰相,这是本书中试图去探寻的问题之一。

苏轼的性格因素在本书的讨论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和篇幅。笔者遵循以苏轼诗词文章和相关史料为依据的态度,从诸多官修、私修的史书以及文人笔记等材料中探寻其性格因素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所造成的影响,尝试通过比对其作品,来探索、揭示苏轼诸多符号之下接近其历史真实的蛛丝马迹,建构能一窥其个性的路径,从而勾勒出一个较能还原其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因此本书的叙述,并非一味的故事化表达,几乎没有小说技巧的使用,相反有许多材料的呈现。但为了兼顾实事求是和阅读体验,因而对部分疑难生僻字作了注音,对所征引的材料都做了白话的解释和适度的简要分析,以方便读者朋友们能跳出纯粹的故事叙说之角度,通过史料的对比尝试自行判断和再认识苏东坡。

再者,笔者始终反对的是,为了拔高一个历史人物,而将他同时代意见相左或有所矛盾的人不顾事实地贬低。比这更应当避免的是,有选择地使用材料来为尊者讳,甚至抹黑他的敌人们。因此书中涉及的王安石、司马光、章惇、吕大防、刘挚、吕惠卿等宰相、执政大臣,或与苏轼反目成仇的人,笔者都遵循着让历史说话的第一原则,绝不罔顾事实,乱加褒贬。

简要言之,本书试图以不长的篇幅,从苏轼的仕宦历程这一角度来呈现和诠释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苏东坡,而不是塑造一个圣人。

当然,笔者学识浅陋,本书稿缘起之时,并无付梓之雄心,此番将曾出版的《大宋之愁》变为苏轼一本、辛弃疾一本的形式,也作了一些修订的工作,但必定尚有疏漏谬误,一望方家指正;二请读者见谅。

2020年9月20日
时近秋分,于家中书斋
內容試閱
苏东坡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中的万人迷,是真正实力非凡的偶像,说他独步大宋也不为过。他的诗词文章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可谓千载之中亦是一流的文豪。但也正因为如此,关于苏轼的印象渐渐就变成了后人脑海中的一个又一个容易流于表面和割裂其本真的符号。

譬如我们往往只以为苏轼豁达。实际上苏轼的一生历经坎坷浮沉,有着许多的烦恼痛苦。他本性当然是自谓颇挺出的,毫无疑问他也有这样自命不凡的资格。但在士大夫这一他无法回避的身份之焦虑里,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充分的机会去施展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在二十六岁时已经凭借自己对朝野时局的洞察而简在帝心,一举夺得制科试的史上第一名,然而直到他绍圣年间远贬岭南,他都未有过主政的机会。要让苏轼这样的天才俊逸之人物,承认自己康时术已虚,这便如同李白在战乱里被迫自嘲吾非济代人,是极为痛苦的体认和领悟了。

但不同于李杜,苏轼的官实际上做得很大。我们往往习惯于认为古来的文人骚客都是沉沦下僚,怀才不遇,其实未必尽然。元祐更化时期,苏轼长期担任从二品、三品的职务,离国家执政级别仅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何以跨不过去,甚至他弟弟苏辙反而官至副宰相,这是本书中试图去探寻的问题之一。

苏轼的性格因素在本书的讨论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和篇幅。笔者遵循以苏轼诗词文章和相关史料为依据的态度,从诸多官修、私修的史书以及文人笔记等材料中探寻其性格因素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所造成的影响,尝试通过比对其作品,来探索、揭示苏轼诸多符号之下接近其历史真实的蛛丝马迹,建构能一窥其个性的路径,从而勾勒出一个较能还原其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因此本书的叙述,并非一味的故事化表达,几乎没有小说技巧的使用,相反有许多材料的呈现。但为了兼顾实事求是和阅读体验,因而对部分疑难生僻字作了注音,对所征引的材料都做了白话的解释和适度的简要分析,以方便读者朋友们能跳出纯粹的故事叙说之角度,通过史料的对比尝试自行判断和再认识苏东坡。

再者,笔者始终反对的是,为了拔高一个历史人物,而将他同时代意见相左或有所矛盾的人不顾事实地贬低。比这更应当避免的是,有选择地使用材料来为尊者讳,甚至抹黑他的敌人们。因此书中涉及的王安石、司马光、章惇、吕大防、刘挚、吕惠卿等宰相、执政大臣,或与苏轼反目成仇的人,笔者都遵循着让历史说话的第一原则,绝不罔顾事实,乱加褒贬。

简要言之,本书试图以不长的篇幅,从苏轼的仕宦历程这一角度来呈现和诠释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苏东坡,而不是塑造一个圣人。

当然,笔者学识浅陋,本书稿缘起之时,并无付梓之雄心,此番将曾出版的《大宋之愁》变为苏轼一本、辛弃疾一本的形式,也作了一些修订的工作,但必定尚有疏漏谬误,一望方家指正;二请读者见谅。

2020年9月20日
时近秋分,于家中书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