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編輯推薦:
这是一本久负盛名的专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领域学者和学生写作的博弈论经典著作。它系统地介绍了博弈论的精华思想,使读者能初步掌握这一研究工具,同时又不需要高深的数学。作者的目标是让读者有能力求解他们自己的模型,并获得对博弈论基本概念的理解、解答博弈模型的能力,以及关于应用于政治学的基本模型的一些知识。
內容簡介:
博弈论是战略互动的数学分析。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博弈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中。然而,它在政治学中的用途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原因是经济学家开发的方法存在技术难度。詹姆斯莫罗的书是*本提供使当代博弈论适应政治分析的标准文本的书。它使用*少的数学来教授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并包含适用于政治学所有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莫罗从经典的效用理论开始,到当前对重复博弈和不完全信息下博弈的研究结束。该书重点介绍了非合作博弈理论及其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中的应用,特别论述了四个主题的模型:讨价还价、立法投票规则、大选投票和威慑。附录回顾了相关的数学技术。每章末尾的简短书目建议进一步阅读,并根据难度分级。这种对博弈论的严格但容易被理解的介绍将不仅对政治科学家有用,而且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人也有用。
關於作者:
詹姆斯D. 莫罗,密歇根大学A.F.K.奥根斯基世界政治领域大学讲座教授以及政治研究中心研究教授。曾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生院、罗切斯特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于2008年至2009年担任(国际)和平科学学会主席,并曾担任胡佛研究所的国民研究员和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对外政策高级研究员。1994年,获国际问题研究学会的卡尔多伊奇奖。主要著作包括《政治学博弈论》和《政治生存的逻辑》(合著)。
吴澄秋,1975年生,广东吴川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以及规划、治理与全球化专业博士学位,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任访问学者。他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国政治与外交等领域的研究,对亚太地区国际结构、中美关系、中国外交政策转型、经济治理、台湾问题、国际和解等议题均有探讨,在复旦大学讲授《研究方法》、《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经济学分析》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担任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中国政治学评论》)的编辑。
詹姆斯D. 莫罗,密歇根大学A.F.K.奥根斯基世界政治领域大学讲座教授以及政治研究中心研究教授。曾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生院、罗切斯特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于2008年至2009年担任(国际)和平科学学会主席,并曾担任胡佛研究所的国民研究员和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对外政策高级研究员。1994年,获国际问题研究学会的卡尔多伊奇奖。主要著作包括《政治学博弈论》和《政治生存的逻辑》(合著)。
吴澄秋,1975年生,广东吴川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以及规划、治理与全球化专业博士学位,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任访问学者。他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国政治与外交等领域的研究,对亚太地区国际结构、中美关系、中国外交政策转型、经济治理、台湾问题、国际和解等议题均有探讨,在复旦大学讲授《研究方法》、《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经济学分析》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担任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中国政治学评论》)的编辑。
周亦奇,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博士,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内冲突、中东地区安全研究、政治转型、研究方法等方面。
目錄 :
前言与致谢/Ⅰ
第一章 概论/1
博弈论是什么?/1
博弈论能做什么?/2
政治学的四个问题/4
为什么要建模?/7
社会性建模的理性选择方法/8
如何使用本书/10
本书的结构/11
进一步阅读/13
第二章 效用理论/18
理性的概念/19
效用函数如何预测行动?/25
一个例子:尼克松的圣诞节大轰炸/28
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31
在风险的条件下的效用理论/33
对效用理论的一些常见误解/36
效用函数与偏好的类型/38
一个简单的例子:关于威慑的计算/43
另一个简单的例子:投票决策/48
为什么效用理论有可能行不通/49
回顾/54
进一步阅读/55
第三章 对博弈的描述/57
对情境的形式化表述: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威慑
/57
扩展式博弈/64
策略式博弈/72
回顾/78
进一步阅读/79
第四章 经典博弈论/80
定义经典博弈论的条件/82
占优、最优回应与均衡/84
混合策略/90
最小最大定理与双人零和博弈的均衡/96
纳什均衡的特点/98
纳什均衡与共同推断/102
可理性化性/106
民主国家的政治改革/109
选举的空间模型里的候选人竞争/112
对合作博弈论的简要介绍/120
回顾/129
进一步阅读/129
第五章 求解扩展式博弈:逆向归纳与子博弈精炼
/131
逆向归纳/134
子博弈精炼性/139
复杂投票/145
议程控制/147
立法规则和结构引致的均衡/150
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157
立法机构的讨价还价问题/162
为什么逆向归纳可能得到反直觉的结果/170
回顾/173
进一步阅读/173
第六章 信念与精炼贝叶斯均衡/176
贝叶斯定理/178
对有偏见的信息的偏好/181
精炼贝叶斯均衡/186
核威慑/197
回顾/203
进一步阅读/204
第七章 关于非合作均衡的更多内容:精炼均衡与
序贯均衡/206
剔除被弱占优的策略/207
精炼均衡/210
序贯均衡/215
威慑和关于决心的信号传递/218
再谈为何投票/230
回顾/235
进一步阅读/236
第八章 有限信息博弈与对信念的限制/239
信号传递博弈/243
国会中委员会的信息角色/248
不完全信息下的讨价还价/258
威慑和均衡外的信念/263
介绍一下对信念的限制/267
廉价交谈和协调/274
回顾/280
进一步阅读/281
第九章 重复博弈/285
对重复的考虑:重复囚徒困境/288
无名氏定理/294
有限重复博弈:连锁店悖论/305
稳定性/318
回顾型投票与选民控制/320
回顾/327
进一步阅读/328
第十章 结语:从这里走向何方?/331
形式化模型如何增进我们的知识?/331
博弈论的不足之处/334
如何建立模型?/342
进一步阅读/344
附录一 基础的数学知识/346
代数/346
集合论/350
关系与函数/351
概率论/352
极限/355
微分学/356
偏导数与拉格朗日乘子/360
积分学/362
数学证明的思想/364
附录二 部分问题的答案/367
博弈论专业术语汇编/380
参考文献/388
译后记/397
內容試閱 :
前言与致谢
本书致力于在不要求有广泛的数学背景的条件下为政治学者详尽而谨慎地介绍博弈论的精华思想。其目标是让读者有能力求解他们自己的模型。我希望读者会获得对博弈论基本概念的理解、解答博弈模型的能力以及关于应用于政治学的基本模型的一些知识。
在定下一个大而高的目标后,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所带来的一系列限制。博弈论现在是一个浩大的主题,难以在一本书中全部覆盖。我对扩展式博弈的非合作分析作了详细介绍。这种类型的分析如今在博弈论在政治学的应用方面居主导地位。我还介绍了策略式博弈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效用理论。我选择重点介绍扩展式的分析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尽管有一些对经典博弈论的简明易懂的介绍,但有关非合作博弈论的已有材料主要是为经济学家而写的,因而要求具有比绝大多数政治学家所拥有的更强的数学背景;第二,扩展式的分析正成为政治学形式化分析的主要工具;第三,扩展式的分析在其本质上比经典分析更直观,从而更容易掌握。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更多有关经典博弈论细节的读者,我在每一章的进一步阅读材料部分都提供了有关出处。
本书是从一门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开设的博弈论课程发展而来的。我自1986年以来,在密歇根大学的政治与社会研究大学校际联盟暑期项目[the 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ICPSR) Summer Program]讲授该课程。由于那时还没有合意的教材,我为该门课程写作了一整套的笔记。随着时间推移,我根据课堂效果而修改了这些笔记。同时,其他许多研究者的工作也让本书的读者受益匪浅。
我要感谢许多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政治与社会研究大学校际联盟(ICPSR)暑期项目的汉克海托维特(Hank Heitowit)多次给予我讲授博弈论的机会。没有这样的授课经历和汉克的鼓励,这本书是不可能写成的。密歇根大学政治研究中心的比尔齐默尔曼(Bill Zimmerman)和肯奥根斯基(Ken Organski)在我前往安阿伯(Ann Arbor)授课期间为我提供办公地点。彼得巴素姆(Peter Barsoom)、布鲁斯博恩诺德梅斯基塔(Bruce Bueno de Mesquita)、戴维德斯勒(David Dessler)、戴维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吉姆费伦(Jim Fearon)、海因高曼斯(Hein Goemans)、戴维勒布朗(David LeBlang)、鲍勃鲍威尔(Bob Powell)、艾伯特尹(Albert Yoon)、弗兰克扎卡尔(Frank Zagare)等人在成书过程中阅读了书稿并提出意见。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审稿人杰弗班克斯(Jeff Banks)、汤姆吉利根(Tom Gilligan)、马克汉森(Mark Hansen)、鲍勃基欧汉(Bob Keohane)、霍华德罗森塔尔(Howard Rosenthal)等就书稿提出了详细而富有洞察力的意见。如果没有他们的细心帮助,我可能会错漏百出。感谢我的妻子卡伦(Karen),即便在我写作和重写的艰难日子,她仍然给予我爱与鼓励。
本书受到了两个群体的影响,他们是我的老师和我的学生。我的老师让我见识政治学中的形式化理论,并给予我运用博弈论来理解政治所需要的学科素养和知识。我的学生使我认识到把博弈论介绍得让所有感兴趣的人都能理解是多么重要,他们敦促我写一本能向他们开启这个领域的书。我感谢他们中的所有人。
本书要献给一位不平凡的老师和人物,他就是已故的威廉H.赖克(William H. Riker)。他改变了政治学。没有他的工作和远见,本书的诞生是难以想象的。他激发他的学生去寻求真理,并且他怀着非凡的慈爱看到在他的每一位学生里面所蕴涵的学术价值。他培养了我们的能力以便我们每个人能作出力所能及的科学贡献。我希望本书能使人对于他要建立一门政治科学这样的愿景理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