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经济学家的恶习
》
售價:HK$
46.2
《
阅世奇言:靖康生死局
》
售價:HK$
74.8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96.8
《
八路军史
》
售價:HK$
107.8
《
美味简史
》
售價:HK$
52.8
《
带团队
》
售價:HK$
74.8
《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
售價:HK$
107.8
《
唤醒孩子的学习力3: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
》
售價:HK$
71.5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城乡差别的历史演进出发,以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社会佚序与政治控制、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为主要内容,对古代、近代和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的状况、特点、变迁及历史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该书不仅将理论视野投向过去很少论及的国家之下的基层政治社会,开拓了透视中国政治问题的新领域,而且注意运用政治社会学和历史比较分析等新方法,为深化中国政治研究作出了富有创见的探索。作为*部系统比较研究中国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状况及历史变迁的著作,该书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及特点,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
關於作者: |
徐勇,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曾任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优秀教师、荆楚社科名家等荣誉称号。担任第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解。
|
目錄:
|
导论001
上篇 古代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1840年以前)
第一章 古代社会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关系017
第一节 古代城市的形成及城乡分离017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界说(017)
城堡崛起及城乡分离的发萌(021)
都邑兴起及城乡分离的起步(024)
城市形成及城乡分离格局的定型(027)
城乡分离进程的特点与原因:中西比较(031)
第二节 古代社会的城乡关系036
一体性:古代社会结构的特点(036)城
市和乡村的一体性趋向(042)
乡村:历史的出发点(046)
城市:专制统治的堡垒(049)
重农抑商:城乡格局的固定化(052)
统治与被统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054)
第二章 古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056
第一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056
土地、权力、声望: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056)
两极多层的社会成员体系(059)
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双重性和层级差(063)
政治关系的不稳定性和模糊性(067)
第二节 乡村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070
分散的小农社会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070)
有机性的家族社会与寓于社会之中的自治权(074)
行政与自治的二元合一:士绅统治(077)
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彼此消长(081)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083
家乡国一体性秩序(083)
四权合一的控制主体(085)
塑造顺民:政治社会化控制(088)
户籍制与连坐制:政权组织控制(091)
限定人身自由:法律规范控制(094)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096
封闭型文化:家族意识与乡土观念(096)
区域政治文化:人情礼俗大于王法(099)
对皇权崇拜和疏远的二元情感(102)
逆来顺受与官逼民反的矛盾心态(105)
均平与特权理念共存一体的双重人格(107)
第五节 乡村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109
以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社会矛盾(109)
流民:社会矛盾激化的先兆(111)
秩序内的政治行为:自治与告官(114)
对秩序的反叛:盗匪与起义(117)
起义的兴起:自发性与组织性(118)
起义的领袖与打击对象(121)
土崩:农民反叛的结果和影响(127)
第三章 古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130
第一节 城市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130
权力、身份、职业: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130)
城乡交织、层位繁杂的社会成员体系(132)
官本位与等级性的政治关系(138)
政治关系的固定化和明晰性(141)
第二节 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143
城乡一体与城乡合治(143)
高度和等级性集中:城市社会与统治权(146)
延伸于社会生活基层的行政权(149)
行政权力控制下的自治因素(150)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154
统治堡垒秩序:超稳定与强控制(154)
网络状的政权组织控制(155)
强大威慑性的军事控制(159)
严酷周密的法律控制(160)
政权干预的经济控制(162)
专制主义的文化控制(164)
军营色彩的社会生活控制(166)
第四节 城市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169
城市:权威象征与等级物化(169)
至高至尊的都城宫殿文化(170)
奉上与苛下的官僚精神(172)
特权与寄生的权贵意识(176)
参与与避世的士文化(177)
钱权交易与政治冷漠主义的市民心态(179)
第五节 城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182
矛盾的多重性与复杂性(182)
瓦解:社会危机与统治动摇的信号(183)
激烈残酷的党派角逐(185)
极具威胁力的军人反叛(187)
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运动(188)
市民运动:来自城市底层的反抗(191)
第四章 城市与乡村政治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193
第一节 城乡政治格局对古代社会的影响193
大一统社会得以延续巩固的支架(193)
为创造高度的古代文明提供了空间基础(195)
政治性城市使文明经常受到破坏并延缓社会发展(196)
城市剥夺乡村造成乡村极端贫穷落后并导致社会周期性动乱(199)
第二节 城乡政治形态对古代社会的影响202
专制统治得以稳定的保证(202)
为创造发达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条件(205)
城市空气使人窒息并抑制和同化社会新因素(206)
封闭的乡村政治阻碍和隔绝社会新因素的渗透(213)
中篇 近代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1840~1949)
第五章 近代社会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关系217
第一节 近代社会的城乡分离217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传统社会的崩溃(217)
近代化与近代城市的崛起(219)
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乡村(221)
近代城乡分离进程及特点(223)
第二节 近代社会的城乡关系224
近代社会:过渡性和不稳态(224)
城市和乡村:一体与分化的变动(226)
城市:近代历史的先导(228)
乡村:近代社会转变的基础(230)
城乡关系格局:旧框架与新变化(232)
第六章 近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235
第一节 城市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235
资本、权力、职业: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235)
阶级突出、层次繁多的社会成员体系(237)
政治关系的变化与实质(241)
阶级地位的明朗化和复杂性(242)
第二节 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244
城乡分治与合治(244)外国势力的管治(247)
民主形式与专制实体的强权统治(248)
基层自治:受控、失控与同化(250)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252
急剧变动与高度混乱的城市社会(252)
暴力机器的高压强制(254)
政权组织的人身监控(255)
专制独裁的法律控制(256)
党团政治组织控制(257)
思想和舆论控制(258)
权力经济的强制和约束(259)
第四节 城市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261
政治认同危机:拼盘文化(261)
政治文化的表层变迁与深层传统(262)
合法性危机:活跃的意识形态文化(264)
政治文化的群体透视与分析(265)
第五节 城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268
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与尖锐性(268)
阶级斗争的异常活跃和政治性特别突出(269)
参与和反对:政治活动的形式与性质(271)
组织性政治活动:政治组织的崛起与角色作用(272)
社会群体政治行为的比较分析(273)
第七章 近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275
第一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275
土地、权势、资本: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275)
多极多层、急剧分化的社会成员体系(276)
统治与被统治:变化及特点(279)
革命根据地对传统社会框架的突破(280)
第二节 乡村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282
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与近代走向(282)
保甲制的松弛与重建:自治形式下统治权的强化(283)
民主自治外观与地方土劣势力的扩张(286)
工农民主政权下的农民权力(288)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290
失控与动乱的乡村社会(290)
权威和秩序的重建与一元控制主体(292)
军事强力控制:围剿与扫荡(293)
管教养卫融为一体的政权组织控制(294)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296
前所未有的文化震荡:封闭状态的突破(296)
民主革命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和荡涤(298)
新型民主文化的启蒙与生长(300)
传统封建文化的复兴与失败(302)
第五节 乡村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303
乡村的衰败与矛盾的尖锐化(303)
被遗弃的乡村与农民反抗的兴起(305)
农民起义与农民革命之比较(307)
乡村改良运动的试验与瓦解(310)
第八章 城市与乡村政治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315
第一节 城乡政治格局对近代社会的影响315
城乡差别扩大与社会的分裂动荡混乱(315)
社会变革中的都市突破与绿色崛起(317)
城乡对立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走向(319)
城市统治乡村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之路(322)
第二节 城乡政治形态对近代社会的影响324
城市革命性因素的生长及城市的领导角色(324)
城市革命性因素的抑制与社会变革重心移至乡村(327)
乡村政治封闭性的打破及新活力的注入(330)
乡村政治变革为社会变革提供坚实基础(331)
下篇 当代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1949~1992)
第九章 当代社会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关系337
第一节 当代社会的城乡变化及城乡差别337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现代化建设(337)
新型的现代城市体系的形成(339)
乡村的历史性变革及新型乡村(341)
当代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及特点(342)
第二节 当代社会的城乡关系344
整体性与变迁中的当代社会(344)
城市与乡村:由分离趋于一体(346)
城市与乡村在当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方位(347)
新型的变化中的城乡关系(350)
第十章 当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353
第一节 城市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353
以职业分工为主的社会分层尺度(353)
对立阶级的消灭与多层次的社会成员体系(355)
政治关系的新格局及阶段性特点(357)
新时期变动着的政治关系(359)
第二节 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361
城乡分离与分治(361)
城乡一体与合治(362)
民主集中领导体制及变化(363)
基层民主自治权的发展及问题(365)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367
由动乱走向安定及建立新秩序(367)
一致性的双重控制主体(369)
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370)
广泛而强有力的政权组织控制(371)
加强和完善法律规范控制(373)
第四节 城市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374
主导性与多样化的社会意识(374)
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变迁及特点(376)
现代公民意识的确立与强化(377)
多途径地形成公民政治文化(378)
第五节 城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380
社会矛盾变化及城市问题(380)
政治参与的三个层面及活动形式(381)
参与渠道的拓展与现阶段重点(382)
政治行为的社会群层比较(384)
第十一章 当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386
第一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386
以土地关系变化为轴心:社会分层的新视野(386)
一极多层的社会成员体系及特点(388)
政治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进程(391)
干群关系突出与新的社会分化对政治关系的影响(393)
第二节 乡村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394
乡村社会的组织性、开放性及复杂化(394)
领导体制的阶段性变化及特点(397)
社会转变时期领导权的有效运用(399)
基层民主自治的形成及困境(400)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403
新秩序的建立与社会稳定的保持(403)
社会转变中的有效控制:国家、社区及家庭作用(404)
控制主体行为的合理规范与整合(407)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408
区域性封闭文化的变迁(408)
臣民到公民的角色转换及公民意识的萌生(410)
转变时期民主文化建设面临的双重挑战(412)
第五节 乡村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414
矛盾的转变及干群矛盾的凸显(414)
民主参与的扩大及政治行为的引导(416)
现阶段政治参与的起点和重心(419)
第十二章 城市与乡村政治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421
第一节 城乡政治格局对当代社会的影响421
城乡协调共进与国家的稳定发展(421)
城乡差别及原因(423)
城乡一体化趋势:城乡政治格局变化及历史走向(424)
第二节 城乡政治形态对当代社会的影响425
城乡政治发展与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425)
现代化建设对城乡政治发展的呼唤(427)
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城市引导与乡村推进(428)
城乡差异与社会民主化进程及特点(430)
参考文献433
初版后记439
修订版后记441
|
內容試閱:
|
修订说明
本书于1992年出版。本次修订再版,一是因为当时出版发行面很小,详情会在本书后记中谈到。二是经历了数十年后,还有读者求购。自己重新阅读,也觉得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三是,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本书的写作有了认识论上的反思和自觉。
本书原书名是《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非均衡是一种状态,与差别、差异一样,是一种中性的状态。现在看来仅仅用这样一种状态,还难以深刻反映中国的城乡差异特性。修订本书时,在认识论上有两个突破。
一是着力于中国事实的理论表达。人类发展有共同性。但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又有自己的特性。只有从中国看中国,从世界比较看中国,才能发现中国的特性。原书写作注意了中西比较,但是还没有形成自觉意识,也就是没有充分进入中国事实本身去对中国事实加以理论表达,以深入发现和概括中国事实本来的特性。
二是以具体的人群为研究的重点。城市与乡村是地域空间的概念。但政治学不是一般地研究城乡空间,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里的人;不是研究一般的城乡关系,而是要研究城乡关系下人的状况和命运。政治学本质是研究具体的人及其政治关系的学科。城市与乡村构成了国家的两个地域部分,居住着不同的人群,他们在国家整体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原书注意到这一点,但理论自觉还不够。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修订后的书名为城乡差别的中国政治。在这里,差别具有相当程度的差等性,它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政治框架下城市与乡村的地位与关系。从事实看,中国的城乡关系不是平行的不同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地域空间的人群的政治关系。这种关系表示城乡在政治共同体内处于不同地位,享受不同待遇,形成不同状况并有制度支撑的差等性。差等体现差别,同时又不限差别,它要表达的是差别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经济社会过程,同时也是人为的干预和设定的结果。
在古代,城市是统治的堡垒,居住的人口主要是上层。近代,新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