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和孩子一同寻找有滋味的地方
刘绪源 (评论家、儿童文学理论家)
和无数成年朋友一样,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也是很久前在小学语文课上读到的。那时对鲁迅作品有一种成见,认为他写的都是战斗文章,文中一定充满讽刺。于是,他对百草园的描写就被解释成对三味书屋的铺垫,而写三味书屋则是对旧式教育的批判。现在看来,这真是天大的误解。因为要做文艺批评和鲁迅研究,这篇文章后来又读过多遍,现在面对这本精致的图画书,我更感到,这是一篇多么温暖、恳切、真挚,充满童趣和留恋(此中还有一丝淡淡哀伤)的回忆文。我们读它,只须愉快地欣赏,轻松地、毫无负担地感受文中的童趣和人情味,就能领会它的妙处。而儿童正是这样读书读画的,我们成人在边上陪读,千万不要干扰和败坏他们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过度的开掘,或帮他们作出好、不好和对、不对的判断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扫兴的家长了。我们只要和他们一道寻找书中有滋味的地方就行了。
比如,在封面上,我们看到少年鲁迅坐在书桌前,遐想联翩,书桌周围不是阴暗的课堂,而是百草园里那明媚的绿色。这很能引起儿童读者会心的笑,每个刚入学的少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再比如,扉页上,小主人公
|
內容簡介: |
鲁迅笔下经典作品。
影响几代人的中小学教科书范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后收入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
關於作者: |
鲁迅 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启蒙也有重要贡献,他不仅翻译了《月界旅行》《海底旅行》《爱罗先珂童话集》《小约翰》《小彼得》等儿童文学作品,还创造了很多生动鲜明的儿童形象,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社戏》中的阿发与双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以及《风筝》中的小兄弟等。他呼吁以孩子为本位救救孩子,并在作品中提出孩子们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以及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等深刻的思想。
大钧
原名张大军,中国原创画家,1968年生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
1995年开始至今从事电影,电视剧,MTV,广告片拍摄的美术设计工作。曾参与创作的影视作品中,短片电影《备忘录》获得葡萄牙Viladocond短片电影节奖,电影《冬至》获得11届大学生电影节处女作奖,电影《红色康拜因》获得韩国釜山电影节影评人大奖。业余时间喜欢油画创作。,2010年开始接触绘本创作。已出版作品:《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原画被鲁迅博物馆收藏,并获得2011中国色彩设计大赛提名奖。
|
內容試閱: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绘本创作手记
大钧
自有了《风筝》的绘本创作,再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顺其自然的事吧。对这篇初中课本里读过的杂文还是印象深刻,因为那时我的生活环境是城乡结合部,能看到春耕和秋收。我抓过麦田里青蛙,招过白菜地里的菜粉蝶,也偷吃过农家的草莓,总之大有共鸣。
在开始构思之后就去了绍兴。虽说百草园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但也希望能在现场找到或者体会一点鲁迅先生文中儿时的情景,能抓点景物中的细节以便创作时用到。
实际并非想象的那么完美,已是旅游景点的旧址,免不了人声嘈杂且拥挤。和我同去的编辑一时间走散了,我需要调整心情,认真地呼吸。凝神定气,我在潮湿的空气里闻到了草香,也喝了百草园茶室的冰镇绿豆汤,摸了灰白色带水印的墙壁,也知道了鲁迅家每间卧室床边的陈设是隐藏马桶的家具此时,编辑马跃也挤出了人群。
延续上一本《风筝》以客观视角来创作的写实风格,百草园描绘的细节很多,限于篇幅虽不能完全表现,但尽量让画面里的信息量更多些。有时画面和文字并不是完全对位的,文字里的信息在之后的画面里才会有所表现,比如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的场景,在后来过桥上学的画面里才出现,你看到这个画面时会想起前面的文字,可能会起到一种让场景演进的效果。
故事开始的画面是平视角度,也如读者和作品的关系,到后来大部画面分会以客观俯视的角度的画面来慢慢展开
长妈妈讲故事一页,即使不是文章重点,于我也是印象深刻的一段。所以又回到接近主观视角,想象读者就坐在不远处,静静后院,草丛里窸窸窣窣的,也能清楚地听到长妈妈的声音隐约传来
关于美女蛇故事的画面以工笔画的形式表现,虽然画风改变了,本人觉得还贴切,同时希望与后一段三味书屋中少年鲁迅描绣像的喜好呼应。
到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一段,这是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分隔处。少年的惆怅,欢乐将永远消失了。内容表现基本是意向化的,我觉得是与文字结合最紧密的画面,仿佛百草园的一切已经随风而去。
拜师的场面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地方,给老师、长辈磕头曾是传统,现在的孩子已全然不明了。
上课画绣像的画面是想刻意表现一下绣像画的。也曾跟学者止庵先生交流过,知道描绣像画一事对于鲁迅这一段少年时光的记忆比重较大,所以后来的画面也有风吹走绣像书页的表现,以作为文章前后两段相同含义的表现。
结尾的画面其实还是延续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也许那时的某天下了一场那样的雪,而且雪在地面还停留了一段时间,让卖掉一大本绣像的少年鲁迅赶上了
封面是最后才画的。想象是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一个结合,又仿佛是少年鲁迅在课堂上的一个梦,如同本文对往事的描述一样。其实一切都要消失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虽然留恋,但已不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