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HK$
188.2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HK$
88.5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学术论文集,收录了作者(及其合作者)在过去18年间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12篇。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关于中国改革期间经济增长的研究,旨在分析和回答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市场化对增长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哪些体制和政策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或可能阻碍未来的经济增长?本书重在研究改革期间各类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对需要推进哪些改革来保证未来可持续增长等问题提出了分析和政策建议。
下篇是关于城市化和城乡区域发展的研究,分别研究了改革较早期的农村工业化和后来的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首次以实证模型方法研究了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净规模收益差别,提出了优化城市规模的方向。此外还研究了改革期间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未来城市集中度的变化趋势等。
|
關於作者: |
王小鲁,经济学博士,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1980年代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刊物《未定稿》和《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期刊主编、发展研究室主任。后曾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习。并为多所国际机构和大学的访问教授、访问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城乡发展等研究。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逾百篇。两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杰出博士论文奖、首届中国软科学奖。数次被全国性期刊评为对中国经济和公共事务有重要影响的年度人物。
|
目錄:
|
目录
经济增长篇
作者手记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一、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
二、制度变革:增长的动力与阻力
三、结构变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科技化
四、宏观环境:国际经济,宏观政策,社会稳定
五、增长综述:过去20年和未来20年
附录
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
一、文献回顾
二、GDP增长率、各地区经济增长率和价格指数变化
三、用工业产品产量计算工业增长率
四、从货物周转量和工业电力消费量估计工业增长率
五、对工业增长率的生产函数分析
六、对服务业和GDP增长率的生产函数分析
七、结论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几点讨论
一、中国在经济改革期间是否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
二、我国经济增长统计的准确性如何?
三、对几篇文章的几点评论兼答任若恩
四、几点概括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模型和数据
四、回归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本形成规模的验证
一、背景情况
二、以构成法重新推算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本形成
三、从资金来源推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四、结论
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一、引言
二、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三、经济增长的需求侧讨论
四、经济增长预测:2020~2030年
五、结论
附录数据、模型说明和计量分析结果
城乡区域发展篇
作者手记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改革期间的农村工业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
二、制度变革引起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再配置是非农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因模型分析
三、对农业和乡镇企业资本积累和转移的计算
四、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制度变革、生产率提高、要素增长
五、农村工业化还能继续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吗
六、从农村工业化到城市化:关于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讨论
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一、城市化的理论、历史与现状
二、导致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城市规模优化模型
四、城市规模收益的数量分析
五、政策选择:大城市与小城镇
六、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七、加速城市化建设的若干政策考虑
附录关于城市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的计量分析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回顾
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地区发展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一、20年间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和研究地区差距的理论框架
二、地区间的资本流动和外资的地区分布
三、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
四、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
五、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
六、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七、区域间比较优势的转移
八、主要结论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教训:大与小
二、关于城市规模和布局的经济学思考
三、关于城市规模的实证分析:国际经验
四、结论
对中国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的再估计
一、引言
二、关于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困惑
三、统计数据对城镇流动人口和就业人员的遗漏
四、对城乡就业人数和人口的重新估算
五、城市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六、结论
|
內容試閱:
|
自序
这本书集中体现了我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分析与思考,收录了作者过去18年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共12篇。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是一个直接改变十几亿人生活,也改变了世界面貌的宏大事件。作者有幸作为一个学者跟踪了这个过程并做了一些研究。由于研究对象的庞大、复杂和个人能力的渺小,这些研究可能如盲人摸象,挂一漏万,或有各种偏颇。不过我一直秉持的态度是力图做到客观和严谨,不为哗众取宠或歌功颂德,不先入为主地用自己的观点或偏好去塑造研究结果;而是老老实实地研究客观对象,尝试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的问题。这些研究中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留待事实检验。
在经济增长的航程中,有长驱直入,也有曲折迂回、逆流暗礁。我更在意的是发现哪里有逆流、哪里有暗礁,希望能够发出警示,让航船继续顺利前行。至于这些分析和警示是杞人忧天,还是言之有据,有待世人和历史去判断,我本人也会继续寻找答案。
在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城市、乡村和不同区域的发展都特别值得关注。农村工业化在改革初期对推进经济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后大部分时间里城市化扮演了火车头的角色。城市化对增长的作用、城市的规模优化等问题特别需要深入研究,这些鲜活而宏大的经济现象也为世界范围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营养。中国多数省份的人口规模堪比欧洲主要国家,区域发展的动因和格局关系重大。本书中的后6篇文章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独立的学术探索,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除纠正了极个别文字、标点及原文发表时的排印错误外,内容完全遵循原貌。我只在两篇作者手记和几条脚注里加了某些事后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