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HK$
41.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HK$
43.8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HK$
74.8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HK$
107.8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HK$
85.8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而不安?
为什么说大国崛起靠的是制度而非掠夺?
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为什么说养儿防老不道德?
为什么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出路?
《金融的逻辑1》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廓清阴谋迷雾。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出路。作者长期关注社会转型问题,痛击时弊,观点振聋发聩。
|
關於作者: |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讲席教授、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波士顿环球报》《巴伦周刊》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内地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 CapitalManagement三位合伙人之一。
【敬请关注陈志武金融作品系列】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讲席教授、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波士顿环球报》《巴伦周刊》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内地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 CapitalManagement三位合伙人之一。
【敬请关注陈志武金融作品系列】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
《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财富的逻辑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
|
目錄:
|
【序言:金融是什么】
【第一部分】资本化的逻辑
第1章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
第2章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第3章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
第4章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第5章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第二部分】金融的逻辑
第6章治国的金融之道
第7章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第8章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第9章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第10章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第11章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
【第三部分】金融危机的逻辑
第12章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第13章政府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
第14章金融危机之下,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吗
第15章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
【第四部分】股市的逻辑
第16章中国股市怎么了
第17章从国有银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
第18章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
【第五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第19章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第20章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第21章儒家文化与中国金融发展的滞后
第22章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最后的话: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编辑说明
致谢
新版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