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HK$
80.6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HK$
985.6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著名经济学家、长江学者李实、岳希明教授等40位专家学者全面深入解读。近来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已经进入一个转折期:一方面,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抑制;另一方面,由于房价快速上升等原因,财产向少数人群集中的趋势迅速加强,财产分配不平等问题日益加剧。40位专家学者,对近几年收入差距缩小和财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原因,给予了全面深刻的分析。
★结合大数据,解读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新变化,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利用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深入解读了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新格局与新变化,并思考解决之法。
★近几年,分析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理想读物之一。除了对全国以及城乡收入不平等、性别工资差距、教育的收入分配效应等传统题目进行研究外,还增加了对中等收入、收入再分配政策、少数民族贫困等问题的探讨。在考察时间变化上,大多数论文利用中国住户收入项目*近两轮的调查数据,集中探讨了20072013年间的变化,部分论文甚至追溯到1988年,以此考察收入不平等的长期变动。
|
內容簡介: |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V》是北师大收入分配研究院的一些经济学家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的一些经济学家合作研究的*成果,也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出版)、《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V》(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续篇。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V》基于北师大收入分配研究院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在2013年展开的全国范围的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对19952013年、19882013年、20072013年间中国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的问题涉及与收入分配相关的各个方面,如消费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房屋所有权与中国的不平等;还包括农民工市场的演变以及城镇劳动力市场上收入不平等、失业、性别工资差异和民族间收入差异等。
|
關於作者: |
李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思想、经济转型与发展、收入分配。曾担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署(UNDP)、国务院扶贫办等机构的项目专家。曾荣获第七届和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出版有《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报告》等多部学术专著。
|
目錄:
|
第一章 导 言
第一节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形势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结构变化
第三节 民生政策的变化
第四节 有关收入差距变化的争论
第五节 CHIP2013数据和收入定义
第六节 本书的主要发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总体状况(20072013年)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数据、权重和收入定义
第三节 全国收入不平等
第四节 城镇常住人口的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不含流动人口)
第五节 城乡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
第六节 农村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等
第七节 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收入差距
第八节 稳健性分析:加入高收入群体
第九节 总 结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三章 中国居民财产差距的扩大趋势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日益提高的财产不平等及其原因
第四节 数 据
第五节 财产存量及增长
第六节 居民财产的分配
第七节 财产差距的分解
第八节 城乡组内和组间财产差距
第九节 对财产差距变化的解释
第十节 纠正高净值样本缺失和低估的问题
第十一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家庭收入差距和贫困的变化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调查数据和相关界定
第四节 家庭收入、家庭收入差距以及贫困的变化
第五节 家庭收入的构成及其影响
第六节 简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消费不平等(19952013年)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所用数据
第四节 数据分析结果
第五节 总 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农村公共政策与收入差距的长期趋势(19882013年)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收入差距的长期趋势
第三节 收入差距的分解
第四节 农村政策与收入差距
第五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农村贫困新变化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贫困分布
第四节 农村贫困的扩展分析
第五节 哪些因素在统计意义上更重要?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八章 农村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贫困差异及变化(20022013年)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简单描述
第四节 农村民族地区收入水平、不平等状况及其变化
第五节 贫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国城镇工资增长与工资差距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介绍及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工资决定方程、工资增长和工资差距
第五节 工资残差不平等以及分位数回归结果
第六节 反事实分解:价格效应和组成效应
第七节 扩展工资和工资性收入
第八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十章 中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新趋势?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背景: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相关政策调整
第三节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经验方法
第五节 混合工资方程:结果
第六节 男性和女性分别的工资方程和Oaxaca-Blinder分解
第七节 结论和探讨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十一章 中国农民工和城镇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收入差距
第三节 数据和方法
第四节 反事实部门分布及其和实际部门分布的差异
第五节 反事实收入以及两群体收入差距的分解
第六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十二章 正在崛起的中国中等收入者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中等收入者概念的不同理解
第三节 国际上基于收入和消费定义中等收入者的现有标准
第四节 数据介绍和中等收入者的定义
第五节 20022013年间中国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变化
第六节 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分别对中等收入者规模扩大的影响
第七节 中等收入者的特征
第八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十三章 家庭财产对消费的影响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介绍和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家庭财产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项目简介
第三节 数据与方法
第四节 实证结果
第五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中国的社会政策改革和收入差距20022013年)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政策回顾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和方法
第四节 社会福利的规模和结构
第五节 社会福利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六节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变迁
第三节 数据和方法
第四节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状态和趋势
第五节农民工参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六节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果:基于CGE模型的发现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评价方法
第三节 住户调查数据和个人所得税
第四节 直接影响
第五节 间接影响:来自CGE模型的发现
第六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十八章 最低工资政策对中国城镇工资分配的影响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分析方法
第四节 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第五节 计量分析结果
第六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中国最低工资政策的遵守及其对工资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我国的法定最低工资和加班工资规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数 据
第五节 2007年和2013年低于最低工资的员工比重
第六节 考虑违规深度的最低工资遵守指标
第七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十章 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典型事实
第三节 模型与方法
第四节 数据与描述统计
第五节 教育扩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第六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家庭规模与教育获得:来自中国一个世纪的证据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数据来源、关键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家庭规模和子女教育程度的关系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第六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中国高等教育回报率的长期变动(19882013年)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模型与方法
第三节 样本与数据
第四节 中国高等教育回报率的长期变动
第五节 结 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19882013年)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数据和变量
第三节 为什么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
第四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CHIP权重构建(2007年和2013年)
附录Ⅱ CHIP2013自有住房折算租金估计方法、过程和结果
|
內容試閱:
|
近来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已经进入到一个转折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抑制,尤其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逐步缩小的势头;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收入再分配政策体系正在构建中。这些新变化将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收入差距仍处于高位上,而且居民财产分配差距扩大已成为一个新的问题。由于房价的快速上升、各种投资机会的增多、资本市场垄断和扭曲带来的暴利机会,以及官商勾结产生的腐败收入,一方面导致了居民财产快速地积累,另一方面出现了财产向少数人群加速集聚的过程,财产分配不平等问题日益加剧。这意味着在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财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也需加以关注并给予有效解决。为了对这一转折时期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状况及其背后的原因加以深入分析,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在2014年又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的住户收入调查,形成了以2013年住户收入信息为主的住户数据库(CHIP2013)。课题组成员利用新的调查数据,结合课题组以前收集到四个年份的住户数据库(CHIP1988、CHIP1995、CHIP2002、CHIP2007),对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将这些研究成果汇编成书,以飨读者。
本书的出版首先得益于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研究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课题组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具有30余年的历史。参加课题组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生、研究生不下百人,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也撰写了许多政策研究报告。本书收录的论文只是课题组近期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也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部分成果。课题组在此之前曾出版过四部专著,分别为赵人伟、格里芬(主编)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赵人伟、李实、李思勤(主编)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李实、史泰丽、古斯塔夫森(主编)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II》(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李实、佐藤宏、史泰丽等(著)的《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V》(人民出版社,2013年)。本书可以说是上述著作的续篇,不仅延续了以往的研究范式,而且深化了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本书副标题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V,这也是为了体现本项研究成果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延续性。当然,本书不仅使用了最新的调查数据,而且研究了不少新问题,有更多的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结论。
在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长期以来对课题研究做出贡献的学术前辈和专家学者。我们由衷地感谢在过去30年中对本研究课题的确立、课题组的建立和成长做出重大贡献的赵人伟教授、基斯格里芬(K.Griffin)教授、李思勤(C.Riskin)教授、约翰奈特(J.Knight)教授和古斯塔夫森(B.Gustafsson)教授,没有他们早期的领导工作和一贯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果。赵人伟教授不仅是本课题的创建者,而且一开始就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团队联合攻关和国际化的指导思想,他的远见卓识和身体力行是我们研究能够不断取得成绩的基础和保证。他对本次课题研究给予不断的指导和鼓励,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能够坚持到今天。
我们非常感谢对课题研究工作始终给予支持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领导,特别是赖德胜教授和沈越教授。感谢参与课题的所有课题组成员,他们对课题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感谢在不同阶段从不同方面给予课题组帮助的同事和朋友;感谢国内外学术界同行对本课题研究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我们的研究还得到了各种机构和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值得感谢的是来自国家统计局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国家统计局前局长马建堂、前副局长张为民以及其他局领导对此次住户调查项目给予了积极支持,批准了国家统计局与我们课题研究的合作。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作为我们住户调查和数据收集的直接合作单位,组织了住户调查的具体工作,王海峰副主任和樊梓庆处长在整个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负责本次住户调查的指导工作和质量控制,在样本抽取、入户调查、数据录入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住户调查办公室在问卷设计、试调查组织和安排、相关统计指标和数据的解释方面做出了周到而又细致的工作。王萍萍主任、王有捐和张毅副主任、吴伟处长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和无私的奉献。住户调查办公室的冯怡琳、王冉、连佳佳、邸建亮、马倩等同志,在样本抽样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工作是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完成的。除此之外,本次住户调查在入户调查工作方面,得到了各样本省、市、县调查队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试调查中得到了国家统计局河南省调查总队、郑州市调查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总之,没有国家统计局从上至下各个部门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本次住户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是难以完成的。
在住户调查中,高霞博士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为此她推迟了论文答辩时间,为住户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调查督导过程中,岳希明、罗楚亮、杨娟、徐慧、何浩然、刘泽云、许敏波、万海远、王亚柯、王建国等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各地调查工作前线,对调查质量进行了监督指导;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高霞、陈国强、吴珊珊、刘晓霞、王姝婷、蔡萌、王庶、詹鹏、朱梦冰、章莉、熊亮、杨穗、杨修娜、沈扬扬、袁畅、聂子涵、张升芳、李晓任、于镇嘉等博士生和硕士生做了大量、繁琐的数据清理工作。
本课题组在数据收集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召开了几次课题研讨会和工作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过专门讨论。葛剑平副校长、陈光巨副校长、赖德胜院长、杜育红处长、范立双处长、李若筠处长、李海峥教授、张维教授、甘犁教授、刘智强教授和王晓军教授等参加了讨论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参加各种会议的除了课题组成员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再次对他们的建设性意见表示感谢。
这项课题研究主要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金资助,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课题组还得到了其他方面的资金资助。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对本研究给予资金资助,日本一桥大学研究生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也给予了不同形式的资金资助,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策划编辑杨云、责任编辑周水琴为推动本书的出版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感谢责任编辑周水琴女士的辛勤编辑工作。
李实、岳希明、史泰丽、佐藤宏
2017年10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