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HK$
109.8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HK$
177.4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HK$
65.0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HK$
72.8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HK$
333.8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HK$
143.4
《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我国已进入信息社会和互联网 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由此国家新近出台了一些列智慧城市的相关政策打造智慧城市已然成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潮流。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国家政策如何?有没有智慧城市建设的优秀案例可借鉴?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
內容簡介: |
智慧城市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方式。本书首先介绍了我国城镇化和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建立了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阐述了城市信息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城市科学的关系,分析了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指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对策。然后论述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六大关键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描述了信息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社会、发展环境等智慧城市五大组成部分。*后提出城市的领导干部要树立信息化思维,阐述了信息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
|
關於作者: |
金江军: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化研究和咨询工作,著有《城市信息化方法与实践》、《迈向智慧城市: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等。郭英楼:中央党校信息中心巡视员(正厅级),长期从事信息化管理和研究工作,著有《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等。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1)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1)
二、中国城市发展现状(3)
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意义(4)
第二节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6)
一、数字城市(6)
二、信息城市(7)
三、智慧城市(8)
四、互联城市(9)
第三节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10)
一、组成部分(10)
二、关键技术(12)
第四节城市信息学(16)
一、研究内容(16)
二、研究方法(16)
三、与其他城市科学的关系(17)
第二章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进展(23)
第一节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23)
一、美国(23)
二、欧盟(24)
三、澳大利亚(26)
四、韩国(26)
五、新加坡(30)
第二节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情况(31)
一、智慧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情况(31)
二、智慧城市试点情况(32)
第三节中国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35)
第四节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对策(36)
第三章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39)
第一节物联网技术概述(39)
一、内涵(39)
二、相关技术(40)
第二节物联网技术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应用(43)
一、应用现状(43)
二、存在的问题(46)
三、发展对策(47)
第三节物联网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49)
一、应用现状(49)
二、发展对策(56)
第四章云计算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58)
第一节云计算技术概述(58)
一、内涵与特点(58)
二、主要类型(59)
三、优点分析(61)
第二节云计算技术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应用(62)
一、应用现状(62)
二、应用对策(63)
第三节云计算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分析(64)
第四节政府云(66)
一、国外政府云发展现状(66)
二、中国政府云发展现状(68)
三、政府云发展对策(69)
第五章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72)
第一节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72)
一、移动通信技术(72)
二、Wi-Fi和WLAN(74)
三、智能终端(75)
四、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76)
第二节两微一端(77)
一、微博(77)
二、微信(78)
三、移动客户端(79)
第三节移动电子商务(80)
第四节移动电子政务(81)
一、移动电子政务的优点(82)
二、移动电子政务发展趋势(83)
三、移动电子政务发展对策(84)
四、政府App发展对策(85)
第六章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87)
第一节大数据技术概述(87)
一、历史背景(87)
二、大数据的内涵和特点(88)
三、关键技术(90)
第二节大数据的商业价值(91)
第三节国外政府大数据战略(93)
一、美国政府大数据计划(93)
二、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102)
第四节政府大数据(104)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04)
二、应用现状(106)
三、相关政策(113)
四、发展对策(114)
第五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116)
一、国外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情况(116)
二、中国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情况(120)
三、中国政府数据网站建设对策(122)
第七章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124)
第一节空间信息技术概述(124)
一、遥感(124)
二、卫星导航系统(126)
三、地理信息系统(127)
第二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融合(128)
第三节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132)
第四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系统(136)
一、主要功能(137)
二、主要特点(138)
三、应用实例(138)
第八章人工智能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142)
第一节人工智能概述(142)
一、发展情况(142)
二、相关技术和应用(144)
三、相关政策(146)
第二节机器人(147)
一、工业机器人(148)
二、生活机器人(149)
三、特种机器人(149)
四、军用机器人(149)
第三节新硬件(150)
第四节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府中的应用(152)
第九章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155)
第一节城市骨干网(155)
一、宽带城域网(155)
二、相关政策(157)
第二节无线城市(160)
一、发展现状(160)
二、发展对策(161)
第三节三网融合(162)
一、内涵分析(163)
二、发展现状(164)
三、相关政策(165)
第十章智慧政府(170)
第一节国外电子政务新战略(170)
一、美国(170)
二、德国(171)
三、澳大利亚(172)
四、日本(172)
第二节智慧政府概述(173)
一、内涵与特征(173)
二、体系框架(174)
三、发展对策(175)
第三节政府知识管理和政务智能(177)
一、知识管理(177)
二、政务智能(179)
第四节互联网+政务服务(182)
一、相关政策(182)
二、典型案例(186)
三、发展对策(189)
第十一章智慧经济(191)
第一节智能制造和智慧制造(191)
一、国外智能制造战略(191)
二、中国智能制造战略(194)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对策(196)
第二节智能制造技术(200)
一、3D打印(200)
二、工业机器人(203)
第三节智慧产业(204)
一、内涵分析(204)
二、发展现状(204)
三、发展对策(205)
第四节智慧企业(206)
一、内涵与特征(206)
二、发展对策(207)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小微企业中的应用(208)
第五节智能产品(213)
一、内涵分析(213)
二、发展现状(213)
三、发展对策(216)
第六节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217)
一、工业互联网(217)
二、互联网+协同制造(219)
第七节分享经济(220)
第十二章智慧社会(223)
第一节智慧教育(223)
一、主要特征(223)
二、体系框架(225)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226)
四、发展对策(228)
第二节智慧医疗(229)
一、主要特征(229)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230)
三、智慧医院(232)
第三节智慧社区(232)
一、内涵和特点(232)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应用(233)
三、发展现状(235)
四、发展对策(236)
第四节智慧家庭(236)
一、智能家电(237)
二、智能家具(239)
第五节智慧旅游(240)
一、内涵与特征(240)
二、体系框架(241)
三、关键技术(242)
四、发展现状(244)
五、相关政策(244)
六、发展对策(246)
第十三章智慧城市发展环境(248)
第一节政策环境(248)
一、国家层面(248)
二、地方层面(251)
第二节经济环境(252)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情况(252)
二、数字经济发展情况(253)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刺激信息消费(254)
第三节社会环境(255)
一、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高(255)
二、信息化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效显著(257)
第四节技术环境(257)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57)
二、信息系统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259)
第十四章城市治理的信息化思维(260)
第一节树立信息化思维(260)
一、领导决策的信息化思维(261)
二、城市安全的信息化思维(261)
三、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思维(262)
四、政府履职的信息化思维(263)
第二节信息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64)
一、信息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65)
二、信息化与全面深化改革(265)
三、信息化与全面依法治国(268)
四、信息化与全面从严治党(270)
第三节信息化与五大发展理念(272)
一、信息化与创新发展(273)
二、信息化与协调发展(273)
三、信息化与绿色发展(274)
四、信息化与开放发展(274)
五、信息化与共享发展(275)
第四节信息化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75)
一、信息化与经济建设(275)
二、信息化与政治建设(280)
三、信息化与文化建设(283)
四、信息化与社会建设(285)
五、信息化与生态文明建设(287)
附录A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290)
参考文献(292)
后记(298)
|
內容試閱:
|
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智慧城市,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工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城市智慧管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打造智慧城市。
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既有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教训。目前智慧城市理论方法研究滞后于实践,导致智慧城市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亟待理论指导和顶层设计。金江军和郭英楼共同编写的这本书反映了智慧城市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新趋势以及作者的独到见解和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等各个领域,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作为城市的党政负责人,包括市(区、县)委书记和市(区、县)长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学习智慧城市方面的知识,了解什么是智慧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本书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值得各市(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阅。同时,打造智慧城市需要市(区、县)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本书也值得各市(区、县)局委办领导干部在相关工作中参考。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打造智慧城市,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各市(区、县)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以及有关单位的人事教育部门等应加强智慧城市方面的干部培训,使领导干部们充分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信息化思维,学会从信息化角度去思考、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把城市治理好。
此外,打造智慧城市需要电信运营商、IT企业、互联网企业、咨询公司等市场化力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本书还值得与智慧城市相关从业人员和一切对智慧城市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中共中央党校原教育长(副部级) 李兴山
前 言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提出加强政府治理与服务、大数据思维、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电子政务、新经济等方面的培训。近一年来,越来越多的市委、市政府把智慧城市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多的市委组织部、智慧城市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智慧城市方面的干部培训。
《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自出版以来,受到许多市委书记、市长、区委书记、区长、县委书记和智慧城市主管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多次重印。一年多来,著者多次为地方政府组织的领导干部培训班讲授智慧城市相关课程,与许多政府官员交流了智慧城市方面的问题。
第4版保持本书体系结构不变,更新了一些智慧城市方面的最新数据,补充了一些智慧城市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解读了一些智慧城市方面的最新政策文件,增加了一些智慧城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替换了一些智慧城市方面的典型案例,增加了一些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内容,包括互联网 城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相关政策、大数据在工商部门的应用、大数据在食药监部门的应用、人工智能在政府部门的应用、互联网 政务服务、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
本次修订工作得到中央党校许多省部班、厅局班、中青班、县委书记班学员的支持和帮助,有的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智慧城市还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著者研究水平有限,情况了解有限,编写时间有限,书中肯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著 者
2017年10月于中央党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