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81.7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7.7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4.9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8.7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7.7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母婴关系是一座宝藏,它蕴含着无数线索,能够解答深深触动每个人心灵的疑问
我如何成了今天的我?
●我们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的角力,为何会在我们成年后重现于我们和其他人的相处之中?
●为什么我们明明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却会无法克制地将其施加于自己的孩子?
本书作者心理学家及专栏作家罗伯特凯伦博士,从追溯依恋理论的历史出发,对大众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了敏锐而深刻的剖析,从而解答了人类情感生活中那些一直令人感到困惑、棘手的众多根本性问题;二十年来,始终备受英文读者推崇。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17年4月):
明明是临床理论,读起来却像一部小说!了不起的研究,了不起的文笔。凯伦博士,谢谢你!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08年1月):
这本书我才读了23,但我忍不住要说:它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罕见地同时具备了专家的学术素养、综合运用多个领域文献的能力、非凡的写作天分、处理棘手议题时迎难而上的意志以及面对读者的真诚之心没有丝毫自说自话的企图,对读者的智力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本书信息量较大,其中有些部分也许会令普通人觉得吃不消。然而,作者一直牢牢把握着叙述
|
內容簡介: |
本书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科学认识依恋理论,回溯自己的早期经历,深层次地理解人性,摆脱抑郁、愧疚和怨恨,打破与孩子、爱人、父母的关系困局,找回真实的亲密感和幸福感。
本书为您解答了以下问题:
1.世人都说妈妈好,那么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究竟源于乳汁,还是感情?为什么?有何证据?
2.母爱有可能测量出来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3.母爱与孩子日后的人格、情感和智力发展等方面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何证据?本书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科学认识依恋理论,回溯自己的早期经历,深层次地理解人性,摆脱抑郁、愧疚和怨恨,打破与孩子、爱人、父母的关系困局,找回真实的亲密感和幸福感。
本书为您解答了以下问题:
1.世人都说妈妈好,那么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究竟源于乳汁,还是感情?为什么?有何证据?
2.母爱有可能测量出来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3.母爱与孩子日后的人格、情感和智力发展等方面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何证据?
4.孩子的个性是天生注定的,还是后天塑造的?为什么?有何证据?
5.双职工家庭应当选择怎样的托儿所,对婴幼儿才最好?为什么?有何证据?
6.当孩子胆小、黏人、暴躁、叛逆、偷窃、滥交、厌恶学校、离家出走,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7.当父母对于抚育孩子感到迷茫、排斥、焦虑、愧疚、愤怒、抑郁、力不从心、走投无路,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8.我们似乎会反复爱上同一种类型的人,又反复失败,这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9.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成年后应该怎样去改变?为什么?有何证据?
10.当人类站在工业城市回望田园时代,是否能找到线索帮助我们获得心灵深处的安详?为什么?有何证据?
|
關於作者: |
罗伯特凯伦博士是精神分析师、临床心理学家以及作家。他常年为《大西洋月刊》《纽约客》《耶鲁评论》等刊物撰写专栏。
|
目錄:
|
引言 我们如何成了今天的样子?
第一部分 孩子需要什么?
第1章 母爱:最坏的情况
第2章 走进鲍尔比:探究关系理论
第3章 鲍尔比和克莱因:幻想与现实
第4章 精神病态者的形成:44个少年犯
第5章 战号吹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第6章 第一战场:两岁儿童就医
第7章 小鹅与小孩:依恋理论的诞生
第8章 给鹅做什么精神分析?:混乱、敌对与争论
第9章 猴子之爱:温暖、安全、持续性
第二部分 突破:抚养方式分析
第10章 安斯沃思在乌干达
第11章 陌生情境实验
第12章 第二战场:安斯沃思的美国革命
第三部分 早期依恋的命运
第13章 明尼苏达研究:抚养方式与人格发展
第14章 母亲、父亲和外部世界:依恋品质及童年关系
第15章 心智结构:建立人类联结的模型
第16章 黑箱重启:梅因的伯克利研究
第17章 探身触爱:焦虑型依恋儿童的策略、防御及改变的概率
第18章 不堪的需求,丑陋的我:焦虑型依恋与羞耻
第19章 新一代反对者:研究结果的争议
第四部分 放父母一马!新一轮先天与后天之争
第20章 天生如此?切斯与困难儿童
第21章 生物决定论的复兴:气质之辩
第22章 怒及托儿所:婴儿日托之战
第23章 惊人的调谐:婴儿不为人知的情绪生活
第五部分 成年期的依恋遗产
第24章 祖辈的残迹:传递不安全型依恋
第25章 成年期依恋:安全基地与绝望的内在小孩
第26章 重复与改变:走出不安全型依恋
第六部分 一项理念的长征
第27章 回避型社会:焦虑型依恋的文化根基
第28章 回望:鲍尔比与安斯沃思
附录 安全型依恋与焦虑型依恋的典型模式
致谢
|
內容試閱:
|
引言
我们如何成了今天的样子?
每个人都在追寻美好的爱,但我们对爱的理解(和误解)却各不相同。我们不确定自己想要在多大程度上拥有爱,我们怀疑自己能否得到爱,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有的人一再与家人、伴侣和孩子重复无效的互动模式,以至于我们开始怀疑:我们究竟有没有能力建立起亲密自在的关系?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父母的影子里,怎么努力都无法逃出命运的既定轨道。我们想知道:我们的童年,尤其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条感情纽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成年后爱与被爱的能力?
我儿子两岁半的时候,我见到一个大他一些的男孩儿,大概3岁,他从游乐场的滑梯上摔下来,嘴唇出了血。他站在原地,举起手臂,开始大哭。他的妈妈就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然而,他没有走向妈妈,也不去寻求她的注意,甚至看都没看她一眼。不过,他的妈妈还是及时反应过来,把他抱了回去,放在腿上。这个小家伙继续号啕大哭,他的肢体僵硬,并不配合妈妈,似乎抱着他的只是一个陌生人。与此同时,他妈妈在包里翻找着纸巾,并且始终以一种机械的,甚至有些恼人的语气喋喋不休,似乎与在她怀里挣扎的小男孩彼此隔绝。
孩子的伤口最终得到了照料,但他的情感需求分明被忽视了。虽然他坐在妈妈腿上,但他的双腿却一直尴尬地晃动着,而妈妈也一直没有停下来回应他的哭泣,没有搂着他、亲吻他,也没有慈爱地注视他。相反,她在他的哭泣声中保持着自己那种奇怪的嘀嘀咕咕。曾有一位患者告诉我:只有在我受伤或是生病的时候,妈妈才会对我表达爱意。可是在这个例子中,这位母亲在儿子受伤的时刻也没能显露出她的爱意。而我深信,对这个小男孩而言,嘴唇受伤的疼痛远不及自己的哭泣无人理睬、没有回应的痛苦。
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位母亲情感上的冷漠对她的儿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孩子受伤后的恐慌表现,以及他在整个过程中不去靠近母亲,甚至看都不看她一眼,能否说明他根据以往经历,已经预料到母亲在情感上的疏离态度?在孩子十分需要情感抚慰的时候,母亲却拒绝他如果我在操场上目睹的这一幕代表了她的育儿风格,那么,她的这种做法在多大程度上是孩子的先天气质(或许这个小男孩十分敏感或暴躁易怒)所致?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她婚姻(假设她并非单身)质量的影响也许她的丈夫颇为冷淡,没有给予她支持?她背负的责任,以及来自外界的帮助或者帮助的缺失,对此又有多大的影响?今天她会有这样的反应,能否从她自己童年时父母对她的抚育中推知?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个小男孩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说我所目睹的就是她的一贯做法,那么这个孩子的情绪发展是不是一定会受损?他将来的亲密关系会不会受此牵连?他会变得黏人,还是孤僻?独处的时候,他会感到悲伤绝望吗?会不会无论怎样努力,他仍然无法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人?他以后会变成一个疏远甚至残酷对待孩子的父亲吗?或者,他可以摆脱幼年时母亲对他的影响,转而从别处吸取养分茁壮成长吗?是什么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他自身的努力或是爱他的人的帮助能否改变这一走向?
如今,诸如此类的根本问题摆在了心理学家们面前,它们仅仅是这场错综复杂的辩论中的一部分。心理学家争论着孩子们需要什么,如何给予他们,父母的抚育方式、日托、领养以及激荡着学术界、立法界、媒体乃至街头巷尾的一些基本心理学问题。这场辩论不仅关乎我们的孩子,也关乎我们自己的未来。争论愈演愈烈,问题也越来越深刻,例如:人如何发生改变?心理治疗是否应当处理早期经历和内在驱力问题,还是仅仅关注情绪与行为表现?而诞生于英国精神分析界、成长于美国发展心理学系的依恋(attachment)理论,成为了这场科学与社会风暴的中心。这一理论涵盖了亲子之间感情纽带的品质和强度,形成和发展,损坏和修复,以及分离、丧失、伤害与剥夺的深远影响等。除此之外,它还是一门关于爱的理论,认为爱占据着人类生活的核心位置。
这段理解亲子感情纽带的艰难历程之所以深深触动我们,是因为直觉告诉我们,研究人生中第一段关系,有助于我们弄清自己如何成为今天的样子。我们怀疑,游乐场上那个小男孩和他妈妈之间的事也许意义重大。还有一些人确信,我们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会重蹈我们父母的覆辙,这种观点广为传播,已不容我们掩耳盗铃。有相当一部分施虐者小时候曾经遭受虐待,而且临床证据表明,不少程度较轻的痛苦也被传递给了下一代。以为自己正在以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而耳中却听到自己在复述以前母亲训斥自己时那些令人怨恨的话这种可怕的体会,又有哪个母亲不曾有过?
这套关于有害继承的说法似乎无懈可击,但却没有任何实证证据支撑。的确,几十年前,有关母婴纽带的任何方面都尚未形成权威的学术意见,至于这一关系中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如何发生代际传递,就更别提了。怎样的早期经历会让一个孩子觉得:人类世界是美好的,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孩子要向外探索,发展健康的同伴关系,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他的信心该源自何处?什么样的父母容易养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用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类父母或者为他们提供帮助?如今母亲留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而破裂或重组的家庭数量日益增多,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也变得更加紧迫。
婴儿期十分重要,在这个阶段,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基调开始确定。婴儿感到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期待自己一直被宠爱、被照料,然而,我们不得不超越这样的需求。在婴儿期,怒火有如一场大灾难,每次爆发时都试图毁灭一切,所以我们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愤怒。我们要学着理解,愤怒是可以被原谅、被修复的;人与人能够相互滋养,我们要学着对此树立信心。然而,由于长大的我们记不起自己的早期经历,婴儿又无法准确表达他们的感受,因此婴儿成了我们异常陌生的个体,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推测。他们到底是谁,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心理学家们划分的成长阶段,宝宝是如何走过的?对他们来说,父母究竟意味着什么?上述课题一直停留在猜测、浪漫、幻想的范畴内,有些甚至极为荒诞。只要想一想仅仅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先天与后天的争论仍然如此粗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婴儿的认识还十分原始。
以优生运动(eugenics movement)为代表的一些观点认为,婴儿是一套遗传结构,只要剔除不利的遗传结构(如不健康的、智力或道德低下的人),人类就能趋向完美。他们将行为失常或情绪失常的孩子(比如智力残疾患儿)视为不幸的先天产物,主张禁止这些人繁殖后代。此类遗传论的代表人物是阿诺德格塞尔(Arnold Gesell)。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儿科医生,也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先驱。他最先提出儿童的发展有一个内在时间表。虽然他觉得应该善待儿童,但他也坚信儿童的成长方向与抚养方式基本无关。(儿童)生来就有朝最优发展的强大本能,他写道,总能适应我们的抚育,趋其利,避其害。
而另一边则是以心理学家约翰B. 华生(John B. Watson)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华生认为,儿童完全是环境的产物,如同陶泥或者白板,约翰洛克(John Locke)两百年前如是写道在父母等社会外力下成型。他认为,母亲的关爱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不利,诸如一哭就抱、一饿就喂之类的做法都算是娇生惯养。华生在1928年出版的育儿著作(格塞尔写有上述言辞的书于同年出版)中写道:
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大人一样。给他们穿好衣服,小心地给他们洗澡。你的一言一行,不能被自己的感情左右,而且一定要坚决。不要拥抱、亲吻他们,不要让他们坐在你的腿上。如果你非要这么做,那么就在说晚安的时候亲一下他们的额头。早上与他们握手。如果他们出色地解决了棘手问题,就拍拍他们的脑袋。
但是,精神分析师们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虽然精神分析也强调某些方面的遗传构成特别是性驱力与攻击驱力的强弱,以及对这些驱力进行自我调节的难易程度但是,许多精神分析师都认为,对情绪的健康发展来说,母婴关系也同样重要。可以说,精神分析师也是环境论者;但不同于华生的是,他们希望儿童的成长环境尽可能地充满爱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鲍尔比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生命中的第一段关系(往往是母婴关系)决定了我们日后是否能够幸福。与华生和格塞尔不同,鲍尔比认为婴儿不仅需要,而且会主动寻求富于爱意的关系。他写道: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没有辨识能力,甚至连是人是物也分不清。但是一周岁的孩子多半已经是识人的好手了。他不仅能迅速区分家人与陌生人,还能分辨出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人。见到这些人时,他会面露喜悦,与之分离时,他会紧紧跟随,看不见对方时,他会四下寻找。这些人消失不见会让他焦虑、难过,而这些人的出现会带给他宽慰和安全感。他其余的情感生活似乎也建筑在这一基础之上没有这一基础,他将来的幸福和健康就会有危险。
鲍尔比活了八十多岁,在此期间,哲学与精神分析发生了很大改变,起初,人们将个体视为孤立的能量系统,后来则认为,人根植于关系。但有别于其他精神分析师的是,鲍尔比同时还是一位科研工作者,他广纳动物研究、系统理论、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的知识,耕耘不辍,才使得弗洛伊德早期的动机理论与时俱进。不过,他的研究备受争议,无法得到大多数同行的认可。
但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展了一项婴儿研究,证实了鲍尔比之前的许多言论。这位心理学家名叫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曾与鲍尔比共事,是其观点的拥护者。在那个年代,她和同事独辟蹊径,细致入微地观察身处家中的母亲和婴儿,发现了这些母亲在一些基本事项(如喂食、哭泣、拥抱、眼神接触、微笑等)上回应婴儿的方式。当这些孩子12个月大的时候,安斯沃思把他们和母亲一起请到实验室,用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程序进行了观察。她的此次发现影响了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界,后来她与鲍尔比齐名,成为世人敬仰和非难的对象。
安斯沃思的研究证明,母婴之间的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意义重大,而孩子只会对特定类型的母亲如热情、敏锐、积极响应、可以依靠等产生安全型依恋。她认为,安全型依恋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它给予孩子受到守护的信心,进而拥有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而不安全型依恋(insecure attachment)又称焦虑型依恋(anxious attachment),其表现包括自卑、关系受损、无法向他人寻求帮助、只能以无效的方式向他人寻求帮助等,它会贯穿孩子的一生,导致人格发展紊乱。后续研究表明,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近13的孩子为不安全型依恋,而且它还会代代相传。在贫穷、不稳定的家庭中,这个比例更高。
依恋研究让心理学家们兴奋不已,一个原因是,它终于为我们提供了解答某些心理问题之谜的实证证据,而且,以前只能依靠推测的育儿问题,如今有了权威的答案。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行为主义理论多年来一直告诫母亲,宝宝哭闹时不能抱。虽然这违背常理,但行为主义者坚持说,抱起孩子之后,孩子会哭得更凶,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养出了一个可怕的爱哭鬼。而依恋研究则反驳了这种说法(至少在大原则上)。
的确,依恋理论最广阔的前景在于,它有望回答有关人类情感生活的一些根本问题:我们怎么知道该向他人期许什么?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我们为何采用一些无效策略,奢求小时候(往往是潜意识里)认为得不到的爱?我们如何继承了父母的育儿方式?依恋学者们研究了与不安全型依恋相伴随的幻想,试图搞清楚,不同类型的不安全型依恋儿童,会有哪些具体的失常表现,如攻击性过强、退缩、黏人、辍学,等等。而最为惊人且争议十足的说法或许是:孩子12个月大时的不安全型依恋,不仅可以用来预测其3岁、5岁、7岁或14岁时的行为(已经得到研究证实),还能预测其20岁、30岁乃至70岁时的恋爱选择、育儿模式、婚姻质量和老年问题。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依恋研究者试图证明,不安全型依恋是可以改变的。童年时的家庭内部调适可以改变儿童的早期依恋类型,或是成年之后,勇敢释怀早期经历,依恋类型也可能随之转变。
围绕上述问题的辩论一度达到白热化,有时候科学甚至向政治立场和个人情感让步。不但已确立的理论受到挑战,育儿方法也受到质疑;心理学家们也是普通父母,但他们养育孩子并不总是遵循鲍尔比和安斯沃思的理念。有关日托问题的论战是其中最激烈的。依恋理论认为,如果一岁之前开始全面日托,会对孩子(尤其是对某些孩子)造成不利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依恋学者杰伊贝尔斯基(Jay Belsky)表示担忧:未满一岁的婴儿每周的日托时间如果超过20个小时,孩子就有形成焦虑型依恋的重大风险,进而损害将来孩子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结的每一次努力。不用多说,这样的论断引发了漫天的声讨和生硬的政治解读。
依恋理论也受到了女权主义者和在职母亲们的谴责,因为它似乎只强调孩子和母亲的关系。这一问题一直伴随着发展心理学,一部分原因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多是母亲,一部分原因是母亲比父亲好研究。强调主要抚养者以及婴儿的感受十分关键,这是因为在第一段关系中,如此多的要素开始萌芽,如此多的驱力开始作用。不过,即便如此,母婴关系也并非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父子关系在许多家庭中,待孩子长大一些,父亲的作用就开始凸显;父母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温暖的、敌对的、互助的、互损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出生顺序;整个家庭的动力学情况包括了共同生活的其他重要家庭成员,如祖父母等;还有社区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如果不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母亲们便会觉得自己需要独力承担孩子未来的幸福,自然深感压力。大多数的依恋学者并不认为母亲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负全责,但是在这些研究成果迈向普通民众的过程中,有些人走入极端,急切地把错全怪在母亲头上,激动地要求母亲改善。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先天遗传学派也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他们质疑依恋理论的达尔文主义言论,即:新生儿被预设(prewired)好了,要寻求与母亲的联结。他们质疑依恋理论对婴儿如何理解、维系联结、吸取经验做出的解释。而他们最不赞同的或许是,母婴关系那么复杂,却被简化为三四种依恋类型。另外,依恋理论对人的气质天性重视不足,饱受诟病,有些人甚至认为,依恋研究的根基因此被动摇了。确实,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一出生就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不少心理特征却惊人地相似。除此以外,人们还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领养儿和亲骨肉进行了很多研究,随之而来的遗传决定论的复兴,也是不容小视的。
尘埃尚未落定。不过,争议的存在有助于各方去完善自己的理论。所以,先天与后天之争将有可能超越它过于简化的两端,综合发展,并带领我们更加接近真理现在,这种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或许我已经扯得太远。接下来,我要给你讲一个故事,它围绕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发现和学术之争,引领我们从对母婴纽带和亲子关系(即对孩子来说亲情纽带重不重要)的懵懂无知,走到了当前的知识繁荣。故事里包含了鲍尔比、安斯沃思及其后继者所做的工作,但是他们的点滴进展都离不开包括反对者在内的其他人的贡献,而我也试图传达出涓涓细流汇成知识海洋之感。我希望本书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儿童情感发展的原理,认识到它与成人生活的密切关联,还能陪伴读者完成一次自我发现之旅。这是因为,在阅读本书时,不去回想和深思自己的生活经历(包括幼年经历、为人父母的经历,以及恋爱或婚姻中与亲密伴侣相处的经历)几乎是不可能的。
利用创伤来推动知识进步,这样的做法在科学领域很常见,例如借助大脑某个部位或结构的损坏,为研究其功能打开突破口。对母婴纽带研究而言,创伤便是母爱的剥夺孩子们早早就与母亲分开,或者根本没有母亲。孩子们经受的苦难,正是依恋理论的开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