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认准古文该死、白话当活,把古文十八家列为十八妖魔。陈平原在北大开设研究生选修课明清散文十八家,也算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扫战场,呈现当初情急之余,被当作脏水泼掉的明清之文的另一侧面。希望借助十八家文章,呈现三百年间(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中国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引发大家对这一古老文体的兴趣。
本书即脱胎于课堂讲录,只不过由十八家缩减为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家。以这些文人、学者的为人与为文做研究个案,分析其创作特色与风格路数,不唯强调知人论世,抑且企求尚友古人。本课程强调读书时的个人体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夹叙夹议中的文本分析等;置身讲坛丛书,依然保留了原先的闲文与穿插。
由于采纳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互支援的范式,既凸显了这九位散文家的人生轨迹与文学世界,又会通勾勒出文学史脉络与风貌,同时对文学生产、社会背景、市民生活这些影响、制约文学发展的因素也有精到的描述或阐释。
在作者看来,自周作人、林语堂始,直到当下仍为一般人推崇的晚明小品,乃典型的文人之文,独抒性灵,轻巧而倩丽;而不太被看好的清代文章,则大都属于学
|
內容簡介: |
三联讲坛系列丛书精选了一批有特色的大学选修课、专业课及有影响的演讲录音整理成书,自《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与鲁迅相遇》钱理群推出后,原汁原味的名师课堂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本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即是丛书中新的一种。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认准古文该死、白话当活,把古文十八家列为十八妖魔。陈平原在北大开设研究生选修课明清散文十八家,也算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扫战场,呈现当初情急之余,被当作脏水泼掉的明清之文的另一侧面。希望借助十八家文章,呈现三百年间(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中国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引发大家对这一古老文体的兴趣。
本书即脱胎于课堂讲录,只不过由十八家缩减为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家。以这些文人、学者的为人与为文为研究个案,分析其创作特色与风格路数,不惟强调知人论世,抑且企求尚友古人。本课程强调读书时的个人体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夹叙夹议中的文本分析等;置身讲坛丛书,依然保留了原先的闲文与穿插。三联讲坛系列丛书精选了一批有特色的大学选修课、专业课及有影响的演讲录音整理成书,自《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与鲁迅相遇》钱理群推出后,原汁原味的名师课堂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本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即是丛书中新的一种。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认准古文该死、白话当活,把古文十八家列为十八妖魔。陈平原在北大开设研究生选修课明清散文十八家,也算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扫战场,呈现当初情急之余,被当作脏水泼掉的明清之文的另一侧面。希望借助十八家文章,呈现三百年间(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中国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引发大家对这一古老文体的兴趣。
本书即脱胎于课堂讲录,只不过由十八家缩减为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家。以这些文人、学者的为人与为文为研究个案,分析其创作特色与风格路数,不惟强调知人论世,抑且企求尚友古人。本课程强调读书时的个人体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夹叙夹议中的文本分析等;置身讲坛丛书,依然保留了原先的闲文与穿插。
由于采纳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互支援的范式,既凸显了这九位散文家的人生轨迹与文学世界,又会通勾勒出文学史脉络与风貌,同时对文学生产、社会背景、市民生活这些影响、制约文学发展的因素也有精到的描述或阐释。不避口语、原汁原味现场氛围使普通读者也能借阅读身临其境地感知高校讲堂、学术动态及前沿问题。
在作者看来,自周作人、林语堂始,直到当下仍为一般人推崇的晚明小品,乃典型的文人之文,独抒性灵,轻巧而倩丽;而不太被看好的清代文章,则大都属于学者之文,注重典制,朴实但大气。
|
關於作者: |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1982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先后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海德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