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12.7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8.8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9.7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編輯推薦: |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著名军史专家刘统说,《决战》比《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还好看!他说,写《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的时候,纯粹是有感而发的写作。刘统能写能说,开讲座从来不用讲稿。他的讲座《*一生中zui黑暗的时刻:长征路上的戏剧性转折》在微信上疯狂转载,阅读量10万 。
|
內容簡介: |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解放战争系列之一。此为《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作者为著名军史专家、《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1945~1948年的东北战场风云变幻。从日本投降,捷足先登进沈阳、十万大军闯关东企图霸占东北,接着风云突变,接收碰壁,山海关、锦州战局发生变化,东北野战军让开大路,林彪开辟东北根据地,开展剿匪、土地改革、大练兵,*后万事俱备,*战略抉择正确,先打锦州,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军队的第1个决战辽沈战役52天,实现东北全境解放,从此国共力量发生转折性变化。
|
關於作者: |
刘统,著名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著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等。他是解放战争系列丛书的总策划。他是《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的作者,2016年,他的讲座《毛泽东一生中zui黑暗的时刻:长征路上的戏剧性转折》在微信上疯狂转载,阅读量10万 。他能写能说,开讲座从来不用讲稿。他认为,历史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情节。
|
目錄:
|
引 子 大时代展开了! 1
1945年8月9日苏军出兵东北关东军带着伪满王公逃出长春重庆延安一片欢腾日本投降了
第1章 重庆谈判 7
毛泽东与普通百姓一样,从广播中获悉苏军出兵延安积极部署反攻受降蒋介石请毛泽东来重庆斯大林的电报惹怒毛泽东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出去重庆的决策各军区将领匆匆返回临行前毛泽东向刘少奇面授机宜
第2章 捷足先登进沈阳17
毛泽东到重庆,像一位乡野书生延安下达进军东北的命令曾克林部队在山海关与苏军会师抗联干部与中央联络苏军代表与曾克林飞到延安中共中央东北局在918这天到达沈阳
第3章 十万大军闯关东 27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提出林彪在去山东途中接到去东北的命令黄克诚师千里长征罗荣桓组织山东部队渡海北上
第4章 万事开头难 35
彭真发现东北情况并不乐观招兵买马发展部队东北局向延安要干部毛泽东下令:霸占全东北林彪当了总司令
第5章 接收碰壁 43
老蒋忙着接收内地,一时顾不上东北铁路被八路扒了接收大员到长春雅尔塔秘约内幕斯大林教训蒋经国杜聿明在营口被堵回来
第6章 初战山海关 55
蒋军在秦皇岛登陆冀东部队把守山海关杨国夫师赶来参战杜聿明亲自督战,拿下山海关,打开通向东北的大门
第7章 锦州战役计划未能执行 61
杜聿明抓住时机,突入绥中毛泽东要林彪在锦州反击林彪手里没兵,准备放弃锦州黄克诚赶到前线,发现他们处于七无状态林彪与黄克诚会面,一致决定后撤
第8章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69
我军向各地分散发展苏军将东北局赶出沈阳混乱的局面刘少奇指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第9章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79
叛乱之风四起老兵老枪,新兵新枪要城市还是要农村东北领导干部的报告和意见毛泽东发出建立根据地的指示
第10章 和平的烟雾 93
苏军不想撤走毛泽东对和平乐观明停暗打中央命令林彪停火占了营口丢热河林彪告诉中央:和平是阴谋
第11章 秀水河子和沙岭战斗 105
东北我军重新部署和平民主新阶段林彪进行战前动员,讲述一点两面秀水河子歼灭战沙岭打了个得不偿失的消耗战
第12章 平息通化叛乱 117
日伪残余云集通化国民党特务与日本军人搭钩逮捕孙耕晓大年初一之夜的激战处决日本战犯
第13 张莘夫事件与反苏浪潮 127
苏军在东北搜罗财富卢冬生司令在哈尔滨被害雅尔塔密约公布引起国人抗议张莘夫之死国统区反苏浪潮中共采取克制
第14章 从和谈到破裂 137
中共中央拒绝向东北增兵东北局在抚顺开会陈云强调建立农村根据地罗荣桓劝告不要幻想和平马歇尔到延安蒋介石推翻政协决议毛泽东命令在东北大打
第15章 夺取四平、长春 145
苏军走后的沈阳黄克诚占领四平林彪准备在四平决战兴隆岭、大洼伏击战夺取长春
第16章 四平保卫战 155
林彪在四平布防新1军外围受挫毛泽东命令死守四平我军暴露出弱点罗荣桓调来的弹药在梅河口被炸毛泽东给予林彪指挥大权黄克诚建议撤退廖耀湘攻下塔子山林彪决定撤离四平黄克诚与毛泽东的争论
第17章 退过松花江 171
放弃长春作战科长王继芳叛变投敌黄克诚汇报我军困境蒋介石得意地飞到东北184师海城起义拉法战斗林彪求和,毛泽东要打毛泽东下决心与国民党破裂山东我军牵制蒋军增兵东北
第18章 《七七决议》指明方向 185
林彪当上东北第一把手东北局在哈尔滨举行重要会议陈云起草《七七决议》毛泽东对决议所做的修订我们要在东北建立一个家一万多干部下乡建设根据地
第19章 林海雪原剿匪记(一) 195
东北匪情叛乱蜂起方强到合江二打刁翎匪患再起东北局发出剿匪令
第20章 林海雪原剿匪记(二) 205
张闻天、贺晋年到合江杨清海叛乱穷追猛打李华堂活捉谢文东四大旗杆覆灭记侦察英雄杨子荣动员群众彻底剿匪辉煌战绩
第21章 夜幕下的哈尔滨 221
光复后的哈尔滨陈云到北满李兆麟将军被刺杀夺回哈尔滨为民除害粉碎姜鹏飞暴动活佛李明信受审记
第22章 清理内部,重整旗鼓 235
东总下令整顿队伍分析复杂成分连队坦白教育运动清理干部思想战士为什么要逃亡改编地方武装清除贪污腐败分子
第23章 新开岭战役 251
整编部队军区周恩来拒绝蒋介石的条件承德失守杜聿明向南满进攻集中兵力迎击敌人新开岭全歼25师毛泽东祝贺胜利
第24章 陈云来到七道江 261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昌图干部转移记辽南部队退入关东州分兵招致失败陈云、萧劲光去南满七道江会议力挽狂澜坚持南满,大闹天宫
第25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一) 275
南满出击林彪提出硬拼战一保临江一下江南猛攻其塔木张麻子沟伏击战苦战焦家岭林彪作总结:不打莽撞仗二保和三保临江的胜利收复南满四县城
第26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二) 291
重炮猛轰城子街德惠战斗三下江南杜聿明险遭俘虏红石砬子歼灭战东北局势的转折
第27章 拾破烂建炮兵 305
共军的大炮是哪里来的朱瑞受命建炮兵延安炮校奔赴东北两手空空退出沈阳抢出来的破坦克拣破烂建炮兵从修械所到修炮厂《炮字第一号命令》三下江南炮兵参战朱瑞制订炮战原则再次收集炮弹用贸易换装备
第28章 暴风骤雨(一):反奸清算和煮夹生饭 323
东北土地状况反奸清算,开展土改马斌工作队发动群众工作团下乡农民还在观望姬龙图搞起农民武装中农被侵犯了陈云论半生不熟夹生饭张闻天三下会龙山清洗流氓坏分子东北局指示搞春耕
第29章 暴风骤雨(二):砍大树挖财宝 341
春耕的困难斗出财宝就不愁砍挖运动开始了大胆放手就是政策挖窖指示斗争扩大化伤员和农会打起来刘少奇建设整顿队伍贫农坐江山,干部靠边站运动再度出现曲折
第30章 暴风骤雨(三):反左纠偏,平分土地 361
扫堂子运动张闻天保护工商业毛泽东下令纠左重划成分,落实政策平分土地1948年的春荒鼓励生产互助,允许冒尖致富农民翻身,参军支前
第31章 夏季攻势 379
杜聿明求援蒋介石无兵可派林彪准备出击东北局五五决议怀德战斗毛泽东称赞东北罗荣桓归来南满攻克梅河口解放区联成一片
第32章 四平攻坚战 391
下一个目标是四平守将陈明仁从西区突破核心工事争夺战林彪准备付出15000人伤亡陈明仁顽强死守国民党援兵北上打援失利,撤出四平双方谈教训林彪心里的阴影
第33章 建立强大的野战军 409
陈诚到东北乱套的国民党整军总结四平攻坚教训要当革命的兵贩子组建二线兵团土改后的参军热潮东北野战军的12个纵队建起百万大军
第34章 秋季攻势全线出击 429
毛泽东指示东北出击辽西三战三捷远程奔袭抓住敌人华北敌军来增援杜家窝棚遭遇战攻克朝阳、德惠大意轻敌要吃亏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站
第35章 军工创业记 441
没枪没炮怎么打仗百万吨粮食出口之谜金日成伸出援助之手何长工软硬兼施搞武器创建珲春军工基地东北局军工会议团结日本技术人员大连建新公司东北军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第36章 冬季攻势(一):辽西三捷 459
调兵遣将准备冬季攻势沙后所、调兵山战斗彰武攻坚公主屯全歼新5军王道屯战斗的教训顺利攻克新立屯教师爷陈诚黯然离去
第37章 冬季攻势(二):辉煌的战绩 473
卫立煌走马上任固点联线的死守策略我军攻克辽阳毛泽东与林彪商讨战略连克鞍山、营口政策问题国民党高层在东北战略上的争吵60军仓皇撤往长春夺取四平辉煌的战绩,形势的转折
第38章 改造国民党俘虏 489
184师起义后再叛变的教训筹建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国民党军官不服气中央和罗、谭首长对改造俘虏的指示形式多样的学习改造如何对待高级战俘回忆历史,自我清算审俘工作经验改造战俘,瓦解敌军
第39章 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 503
营团干部来上学林彪细说四快一慢野战军参谋会议刘亚楼对司令部工作提出新要求攻坚战斗的三条原则东北野战军全军大练兵
第40章 战略的抉择 519
郑洞国被迫到长春上任老蒋与卫立煌继续扯皮林彪提出打长春的计划长春外围战斗林彪改变了主意毛泽东与林彪在南下方针上展开争论林彪同意南下北宁线作战抢修铁路秘密运送十万大军
第41章 饥饿的长春 535
要使长春成为死城!堵塞漏洞,严密封锁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饥民国民党赶老百姓出城林罗向毛泽东报告围城情况杨滨反映百姓的惨状林罗下令收容难民死城长春12万老百姓死亡的责任由谁来承担
第42章 战锦方为大问题 547
毛泽东定下辽沈战役方针兵马未动,后勤先行锦州一片和平景象战斗在北宁线打响国民党统帅部吵成一团封锁锦州机场义县战斗朱瑞捐躯蒋介石亲自部署援锦林彪一度动摇决心毛泽东转怒为喜罗荣桓功不可没
第43章 塔山阻击战 563
四纵奉命进驻塔山林彪命令:死打硬拼守住塔山蒋介石到葫芦岛部署援锦阙汉骞损兵折将赵子龙师在塔山前被碰得头破血流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战士最后一天的激烈战斗林罗首长赞扬四纵塔山精神永垂史册
第44章 雷霆万钧克锦州 581
攻锦成败事关全局林彪命令各部大挖交通沟罗荣桓到八纵督促夺回小紫荆山毛泽东说:攻克锦州就有了主动权三纵血战配水池总攻开始了老头坦克显神威31小时攻克锦州范汉杰、卢浚泉被擒记
第45章 长春解放 597
封锁长春,攻心为上国民党军的最后挣扎曾泽生酝酿起义蒋介石强迫长春守军突围我方欢迎起义60军长春起义成功新7军自找出路郑洞国拒不投降我军与新7军达成协议新7军放下武器郑洞国向蒋介石诀别萧劲光、萧华宴请郑洞国长春获得新生
第46章 黑山阻击战 617
蒋介石坚持要廖兵团西进廖耀湘浪费了五天宝贵时间东北局建议抓住时机解放全东北毛泽东和林罗迅速定下辽西会战计划十纵奉命死守黑山高家屯大血战我军主力及时赶来黑山阻击战的历史经验
第47章 辽西围歼廖兵团 633
东北野战军主力向辽西急进林罗指示务必打好这一仗独立2师主动出击国民党将领玩忽职守六纵厉家窝棚阻击战三纵7师打烂廖兵团指挥部廖兵团溃不成军我军展开分割围歼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廖耀湘、李涛被俘记
第48章 胜利 649
刘玉章的52军逃往营口毛泽东批评林彪九纵急行军南下52军部分漏网卫立煌逃离沈阳沈阳守军联系起义投诚沈阳解放接管也是战斗胜利的喜悦大军南下入关
尾声 历史不会终结 663
参考书目 672
东北解放战争各战略阶段国共双方序列表 674
后记 688
|
內容試閱:
|
细节铸就辉煌 我写解放战争
刘统
当年我开始学习历史专业时,从没想到会从事军事历史研究。
1988年我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完了博士研究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穿上军装,来到北京西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当时我的工作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辑。
我被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军事历史的研究使我增添了很多新知识,军队的锻炼也把我从一个书生变成了一个军人。我开始喜欢了这份工作。但是,除了日常编辑《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我的科研工作向何处去呢?
当时与我同办公室的是茅海建少校,工作之余我们经常闲聊。他告诉我:军事科学院收藏了大量的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档案,如果有兴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我有空就钻进图书馆,阅读馆藏的军事档案。
当年叶剑英元帅创建军事科学院时,为了编写出权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工作。各部队都将他们的作战电报、战斗总结、组织编制、后勤、政治工作等方面资料全部上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各军都编写了自己的军史。编者都是当事人,作战过程记录得非常具体详细。军史历史研究部在60年代编写军战史时,采访了许多高级将领,开了许多座谈会,这些珍贵的史料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艰难曲折。这些原始史料,电报是抄在学生练习本上的,小册子是油印的,总结是手写的。我一边阅读,一边叹服这些前辈,他们的文字如此朴实,故事情节如此生动,绝大多数都是我前所未闻。阅读过程中,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前辈们的记录,为我再现了那个炮火连天、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
这么多精彩的情节,为什么我们过去出版的历史书没有反映出来呢?1987年军事科学院出版了三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这是军事历史研究部集体创作的成果。因为它是正史,要对解放军的发展和战争作权威的论述,要顾及各个根据地、部队,所以只能作宏观的叙述,不能包含很多细节。我突发奇想,我能不能从细节入手,来写解放军的历史呢?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我在读史料时,发现第四野战军的史料最丰富、最细致。不仅因为四野打的仗最多,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还因为每次战役结束后,各部队都要进行细致的战斗总结,把作战中的经验、教训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打一仗就进一步。当年中共中央指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从各地派往东北的都是精英。这些大秀才们把后方的工作,如土改、剿匪,也都写得深入细致。于是我白天做本职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边看史料边写作。到1996年,完成了第一部60万字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当时,我还没有出版过一部专著,在学界是无名之辈。谁肯接受我这部书稿呢?我自不量力,找到了人民出版社。马列国际编辑室的王一禾编审把稿子推荐给了编辑部主任郇中建。他认为有新意,有价值,决定接受,并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田士章先生终审把关。田先生以一个资深老编辑的眼光,给我提出了细致中肯的修改意见,使书稿成熟了许多。但是我还是不自信,第一版以东方出版社名义于1997年出版。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出版后,许多四野的老同志和后代反响很大,社会效果较好。郇中建先生提议以战区为单位,写一套完整的解放战争史。于是我继续承担了《华东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其余三本,《华北解放战争纪实》、《西北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南解放战争纪实》分别由我的同事袁德金、金立昕同志撰写。当这套书出齐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年。
有读者问我:你写的这三本书,特点在哪里呢?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呢?我认为,我写解放战争,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历史的细节。
第一,战争是国共双方的大决战,没有事先注定谁就该胜,谁就该败。我们看到的三大战役都是打起来的场面,实际上战前的谋划运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就辽沈战役来说,双方统帅部的决心都没有错。蒋介石要东北国民党军全部撤离,毛泽东要林彪先打锦州,将卫立煌集团消灭在关外。而卫立煌不肯轻易放弃东北,林彪则担心打锦州会孤军深入,造成被动。为此,毛泽东和林彪商量了半年多,林彪才指挥大军包围锦州。而蒋介石和卫立煌并未惊慌,国民党军部署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设想让范汉杰坚守锦州,吸住林彪主力,然后两面反包围林彪。如果范汉杰能够坚守一周,黑山或塔山又守不住,战局真的难以预料。但是无论廖兵团还是侯兵团,都没有全力以赴去攻击,而范汉杰仅仅两天就当了俘虏。这说明,上级运筹是一回事,底下执行又是一回事。统帅部的正确决策和各级干部战士的英勇顽强,二者缺一不可。
引子 大时代展开了!
1945年8月9日凌晨,漫长的东北中苏边境线上,像往日一样寂静。日本关东军的守备部队官兵,都在酣睡着。只有值勤的哨兵,强打精神,望着黑暗的远方。
8月9日1时,牡丹江地区的绥芬河、东宁一线,苏军的重炮震天动地地怒吼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密集的炮弹倾泻到日军阵地上,把一个个地堡掀掉了盖子。大地在颤抖,苏军的坦克集群向日军阵地猛扑过来,天空中苏军的远程轰炸机呼啸而过,在这强大的攻击下,日本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甚至没来得及做任何反抗就一命呜呼,身首异处。
1时30分,苏军的轰炸机群已经长驱直入,到达伪满洲国首都和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长春上空。一枚枚炸弹发出刺耳的尖叫,投向城郊的目标。爆炸声、防空警报声、难民的哭喊声,长春一片混乱。
从这时起,关东军总部不断收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告急电报。苏军已经向日军发起了全面进攻。留守总部的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匆匆作了一些部署,便下令将总部迁往郊区的南岭地下指挥所。破晓时分,当关东军总部人员乘车转移时,长春大街上已是混乱不堪。惊慌失措的市民们扶老携幼,背囊提物, 在细雨中向城郊逃去。
南岭地下指挥所是日军在1942年修建的。这所防空洞由于从未使用过,每间房子里都有积水。眼看无法使用,秦彦三郎又命令全体返回原总部。战争初期最宝贵的一天,被关东军总部白费力气的搬迁浪费掉了。
8月9日13时,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从大连乘飞机回到长春。在总部只停留了片刻,对部下说了一番鼓励的话,便匆忙赶往伪满皇宫。他对溥仪说:关东军总部准备迁移到中朝边界的通化,并劝溥仪迁往临江。原来这位总司令想的也是逃跑。
当关东军总部和伪满皇室在长春市民的哭号声和唾骂声中仓皇登上火车向南逃窜时,苏军长驱直入,向东北的各大城市进军。在西面,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后贝加尔方面军以8个集团军、60个师的兵力,一路由满洲里沿铁路线向南推进。由坦克组成的快速兵团一天前进了150公里,翻越大兴安岭,向齐齐哈尔进军。一路由中蒙边境穿越广阔的大戈壁,两天推进300公里,占领鲁北、洮南,进入东北平原。然后分兵向沈阳、长春进军。
麦茨列科夫元帅指挥的远东第一方面军以7个集团军、45个师的兵力,从兴凯湖以南地区发起进攻。绥芬河、东宁一线是日军筑垒地区。日军经过多年经营,修建起宽大正面和纵深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心碉堡、坑道、壕沟、铁丝网重重叠叠,期望以此挡住苏军进攻。苏军从侧面迂回并封锁筑垒地区,用坦克在原始森林中开辟道路,向牡丹江挺进。另一路沿图们江向朝鲜进军。
普尔卡耶夫大将指挥的远东第二方面军,以5个集团军、23个师的兵力,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松花江南下,逼近佳木斯。
苏军参加远东战役的部队,是在攻克柏林后从西线调来的精锐部队。他们久经战争考验,擅长大兵团协同作战。战役开始后,各部队以多路机动迂回的战术,步、炮、坦克、航空兵密切配合,显示出现代化战争的强大威力。苏军轰炸机群的密集轰炸,迅速摧毁了日军后方的一批重要基地。苏军炮火之猛,坦克集团冲锋速度之快,都是日军从未见过的。相比之下,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关东军不仅兵力相差一倍,飞机、坦克、火炮的质量也差得远。在苏军的猛烈进攻下,日军很快丧失了抵抗能力,伤亡惨重。绝望的日本军官只有剖腹自杀,向天皇献上最后的忠诚。
苏军的攻势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只是当苏军坦克油料耗尽时,才能使进攻暂时停顿。8月12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在翻越大兴安岭,到达突泉后,因油料耗尽集结休整两天,等待后方补给。日本空军乘机从齐齐哈尔机场轮番起飞,向苏军发动空袭。一些日本飞机弹药用尽后,便一头扎向苏军坦克,同归于尽。从12日到14日,第6集团军损失坦克汽车150余辆。在乌苏里江畔的虎头筑垒地区,以四个小山丘为中心分布着400多个火力点和66个火炮阵地。储存了可供万人使用三个月的粮食弹药。在苏军的迂回包围下,虎头筑垒区与总部失去联系,3000多日军、伪军和日军家属在这里负隅顽抗。战斗持续了半个月之久。苏军火箭炮对日军阵地进行密集射击,并用大量炸药炸毁坑道口。用火焰喷射器和汽油向内喷射,窒息里面的日军。还切断了水源电线。在阴暗潮湿的坑道内,由于人员拥挤,严重缺水,死尸无法运出,腐烂后空气混浊,造成痢疾流行。当虎头战斗结束时,坑道内生存者仅40人。
抵抗到底的日军毕竟是少数。关东军总部的撤退造成了指挥系统的瘫痪, 不仅各地日军部队与长春失掉联系,东京大本营也得不到关东军的详细报告。
沈阳、长春等各大城市的火车站都是一片混乱,准备逃难的市民为了挤上南下的列车,在站外广场日夜等候。8月12日深夜,当满洲国皇室家族在关东军警备队护送下登车南逃时,遭到冒雨等候的老百姓的愤怒谴责。在刺耳的空袭警报声中,列车仓皇离开了长春车站。
8月9日是日本帝国丧钟敲响的日子。凌晨,150万苏军对中国东北侵华日军发起总攻。中午,美军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造成近7万人的伤亡。8月10日,在裕仁天皇授意下,日本政府向苏美英中四国发出乞降照会。这个消息通过无线电波,很快传播到全世界各个地方。
延安沸腾了!重庆沸腾了!饱受苦难的中国大地沸腾了!这天夜里,延安军民举行了盛大的火炬游行。山坡上、山沟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灯笼火把。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欢呼跳跃,把衣服帽子抛向空中,扭起了粗犷的陕北秧歌舞。在山城重庆,当报社将号外新闻赶印出来,街上立即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人们在狂跑、狂叫、没有人还能平静地聊天,电影院里的观众也都跑到了街上,爆竹噼噼啪啪地响起来,没有爆竹的就把盆碗敲起来。美军士兵坐在吉普车里,挥舞着酒瓶子,用生硬的中国话欢呼顶好。一些性急的人已经在商量:明天去买轮船票吧。
8月10日重庆《大公报》以《大时代展开了!》为题目,发表了慷慨激昂的社论。社论说:宇宙伟大,人类不灭,而正义是必胜的。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受日本侵略压迫历51年。中国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日本把中国每个人的脸抹黑了,逼得全中国无路走。中国既已抗战,又把中国的领土大部占据烧杀淫掠,为所欲为。现在如何?日本本土在死亡毁灭,中美联军既在共同杀敌,苏联又从北面杀来,侵略中国的日本百万大军业已无家可归,只有坐待歼灭或俯首投降了!
50年的威风,一旦如此,试问日本可曾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帝国主义者今天自食其果报了!社论最后欢呼:大时代展开了!苏联大军已于昨晨开始行动,第二枚原子弹又于昨午降落于日本的长崎。打倒这最后一个帝国主义,人类就应该进入建设和平幸福的时代了!
在苏、美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日本战败已成定局。8月14日上午,裕仁天皇在东京召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在听取了铃木首相的停战建议和阿南陆军大臣、梅津总参谋长继续进行战争的意见后,裕仁说:当我充分研究了世界的现状和国内的局势后,认为再继续战争下去不妥当。如果再继续战争下去,最后将使我国完全变成一片焦土,使万民遭受更大的苦难。我实在于心不忍,无以对祖宗在天之灵。当然,采取媾和手段,对于对方的做法,完全难以置信, 但我想较之日本完全灭亡的结果还略胜一筹。只要还留下一点种子,今后还有复兴的希望。听到这里,在座大臣都失声痛哭,裕仁也不断用手拭去两颊的泪水。
8月15日中午,关东军总部将领与其他战区的日本军人一样,奉命收听东京的广播。裕仁天皇亲自宣读了停战诏书。但是关东军没有收到来自大本营和南京冈村宁次大将的命令。在关东军总部最后一次会议上,还有人叫嚣要把战争打到底。秦彦三郎总参谋长流着眼泪说:我们作为军人,除了服从天皇的命令以外,不能设想还有什么尽忠之道。不遵奉诏书的永远是乱臣贼子。主张抵抗到底的人最好先把我们的头颅砍掉,然后再去!总司令山田大将也同意投降,于是再没有人反对了。关东军的命运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几天后,秦彦总参谋长前往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处,接洽投降事宜①。
这天,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号外。《大公报》以前所未有的大字赫然宣布:日本投降矣!在社评的开头,特地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此时人们的心情,与这诗句多么贴近。
多年的苦难,终于结束了。在和平的环境下重建中国,是每一个中国平民的真诚愿望。但是,蒋介石打碎了善良人们的希望,发动了持续四年的大内战。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反动派的两种命运的大决战,是埋葬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大决战。这场大决战最初的主战场,就在那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