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78.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2.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6.7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HK$
81.4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HK$
151.0
《
有兽焉.8
》
售價:HK$
68.8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HK$
70.8
|
編輯推薦: |
还原千百年来中国人与美的对话,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台湾学者专家多年打磨,用一套书讲透中国文化独特之美,献给每一个想认真了解中国的人。10本书10个主题,锁线裸脊,全彩印刷。
1 系统完整:《优雅》丛书共10种,包含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共10个主题,涵括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之美有全面介绍。
2 内容经典:《优雅》台湾版各分册出版后成为各自领域经典之作、重要参考书。其中《优雅03:陶瓷之路》获台湾出版奖*奖金鼎奖。《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先后有台版、港版、日文版及韩文版等多种版本出版。
3 图文并茂:无论是国画、书法,还是陶瓷、图书,都针对内容配以大量彩色图片。以图解文,以文注图,展示更加直观,读者获得的印象更鲜明具体。
4 作者优秀:《优雅》的主编和作者来自台湾,都是各领域研究专家。其优势尤其在于接受过传统文化熏陶,学养深厚。在传统文化大环境逐渐消失的今天,其独特性愈发凸显。如《当书法成为艺术》的作者周凤五,其父周介夫为张大千关门弟子,家学渊源,自身又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5 分册内容全面具体:《优雅》
|
內容簡介: |
《优雅07:篆刻的雕琢》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欣赏篆刻的书。作者将有关篆刻的知识按主题分解,包括篆刻的起源、分类、形状、材料、类别,以及构成印文的内容、字体、图像和边款等,每个主题分专章介绍,同时提供大量精美图片,使读者获得直观感受。*后对历代著名的篆刻家与篆刻作品进行了具体的风格分析,使读者对篆刻作品能有整体的把握。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国学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优雅07:篆刻的雕琢》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欣赏篆刻的书。作者将有关篆刻的知识按主题分解,包括篆刻的起源、分类、形状、材料、类别,以及构成印文的内容、字体、图像和边款等,每个主题分专章介绍,同时提供大量精美图片,使读者获得直观感受。*后对历代著名的篆刻家与篆刻作品进行了具体的风格分析,使读者对篆刻作品能有整体的把握。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国学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不如忘掉需要仰视的国学高墙,扔掉隔离时空的传统情怀,放空、平视,也许豁然开朗。
古典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淬炼出了一套关于人的教养,儒雅、温文尔雅,一幅书画,一件瓷器,一方印章,一个诗句都守护着一段关于物质与精神之美的密码。优雅地活着,也许是过去世界带给今天的我们的*关键的信息。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优雅地活着,优雅是当代人的精神深处不变的追求。
无论中国人,还是想看懂中国的西方人,其实都在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优雅》丛书来自台湾
这套书来自台湾,主编何寄澎先生说:中国文化之所以渐趋暗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大众。
所以,他邀请台湾当时*有文采、学养深厚的作者一起完成了这套书。
他是用美来贯穿全套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他说:华夏之美,献给每一个中国人。
其实,中国式的美,可以献给全世界每一个喜欢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人。
《优雅》系列离开传统的国学视角,抛弃繁琐的考证或晦涩的理论,力求从美的角度出发,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出来。
《优雅》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也献给每一个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让我们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重拾优雅生活。
----------
◇《优雅》丛书共10种:
《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
《优雅02:当书法成为艺术》
《优雅03:陶瓷之路》
《优雅04:中国图书三千年》
《优雅05:诗歌在唱什么》
《优雅06:中国花艺》
《优雅07:篆刻的雕琢》
《优雅08:中国式建筑》
《优雅09:茶的味道》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
關於作者: |
《优雅07:篆刻的雕琢》作者:林素清
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出土文献与儒家思想,先秦及两汉文字的发展与演变。著有《古玺丛考》《古玺文编补正》《先秦古玺文字研究》《书写的诞生专辑: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应用研究》等,与他人合编《居延汉简一》《居延汉简二》《居延汉简补编》等。
|
目錄:
|
第一章玺印源流
一、玺印的起源
二、古代玺印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玺印形制
一、名称
二、印形
三、纽制
四、印材
第三章印文内容
一、字体
二、肖形印
三、边款
第四章玺印类别
一、官印
二、私印
第五章玺印的著录与研究
一、宋代
二、元、明两代
三、清代和民国
第六章篆刻名家简介
一、明代篆刻名家
二、清代篆刻名家
三、晚清篆刻名家
四、清末民初篆刻名家
|
內容試閱:
|
序言
中国文化曾经使古典的中国辉煌,而在现在乃至未来的中国,也必然继续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令人迷惑的是,如此优美而博大的文化,何以长久以来竟日趋衰落而黯然无光?是因为人们的轻视与漠视吗?还是由于其他更重要的原因?经过不断的思索、再思索,我们终于获得一个结论。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所以渐趋黯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广大的群众。
人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既然无从认识,也无从了解,又如何能奢谈赏爱与肯定?今天中国文化之所以被轻视、漠视,基本而关键的因素正在于此!
知之则当行之,由是我们勇敢地出发了。毕竟,在今天,我们不愁没有文笔优美的专家学者,不愁没有设计优良的美术人才,更不愁没有印刷精美的印刷公司;一切都无虞,所欠的只是东风那双策划、推动整个工作的手而已。以文化为职志的我们,理应来扮演这个角色的!我们战战兢兢地构思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如此辽阔,包蕴万有,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人物、生活 无一不在其中,我们应怎样日积月累而卒底于完整的呈现呢?我们惶恐地思索着。最后,东坡的话给了我们坚定的启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有一天,当我们自觉成绩还满意时,我们或许会停下脚来歇息歇息;而在此之前,我们恒将竭尽心力、无止境地耕耘下去。一步一莲花,我们深自期许着,也有着充分的信心,呈现在您面前的每一本书,都将令您另眼相看,觉得的确与众不同。
人要有名字,有意义的工作也要有名字,我们就叫它作华夏之美。华夏之美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
何寄澎
自序
玺印的刻制一般称为篆刻,而篆刻一词可以涵摄广狭二义。狭义的篆刻仅指玺印文字的刻制,也就是一般所谓刻图章,那不过是一种偏重实用的手工艺,这里姑置不论。广义的篆刻则蕴含较深,范围较广,举凡印材的选择、印纽的琢治、印文与边款的布局刀法,乃至印章文句的雅俗及其意蕴的深浅都包含在内,必须各种条件相互配合、彼此照应,始能构成完美无瑕的作品。换句话说,广义的篆刻不再只是手工艺,而是一种意蕴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就艺术的范畴说,篆刻基本上结合了书法、绘画与雕刻,是这三种艺术的综合表现。而完美的创作,更往往即为篆刻家的人格与生命之所寄托,然则,篆刻甚至可以视为文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了。以通常大小不盈一握的顽石,居然能够具备如此丰富深厚的艺术蕴含,中华文化的精深博大实在令人欢喜赞叹!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篆刻的发展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它发轫于三千年前,却长期停留在手工艺阶段。直到元朝末年王冕使用青田花乳石治印,篆刻的艺术生命才开始有了转机。从此以后,硬度适中、品类繁复、色彩瑰丽的叶蜡石取代了质地坚硬的铜、玉,于是文人雅士以刀代笔,驰骋石阵,锋锷所至,石屑纷飞,幻化出一幅幅各具情态的艺术作品。而印石的随物赋形,印纽的精致工巧,印文的分朱布白,边款的苍劲古秀,每一阶段每一部分的创作都带给篆刻家无穷的喜悦与满足。在文心与匠心、巧思与妙手的配合下,篆刻终于由西汉扬雄所讥嘲的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一跃而为文房清玩,甚至与书法、绘画屹然并立,成为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艺术修养金石书画。直到今天,每当我们摩挲把玩一枚印章,那印纽造型的玲珑,印石质地的剔透,印文及边款的千变万化,固然导引着我们进入篆刻艺术的殿堂;而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感觉,更唤醒我们对于生命起源返璞归真的渴望,传来一种亘古不变、悲欣交集的情怀。这却是书法与绘画不易传达且难以表现的,也正是篆刻艺术的特色。
篆刻虽有书法与绘画无法取代的艺术价值,然而论其究竟,篆刻的艺术生命仍离不开书法,甚至可以说以书法为骨干。这点由文士以石为印,亲手奏刀而提升篆刻至艺术的层面即可说明。当然,篆刻与书法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篆刻的艺术生命固然植根于书法,书法创作也相对受到篆刻艺术的启发。例如清代中叶书法兼篆刻名家邓石如,就曾经由篆刻的分朱布白领悟书法计白以当黑的理论。而篆刻对平行笔画所采取的不避崩裂的并笔处理方式,也造成了清代中叶以后书法家追求涨墨的风气。相对的,赵之谦则在其印跋中感慨道:古人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治印只管执刀刻石,而不从书法入手,恐怕永远也脱离不了手工艺的格调;若等而下之,错字连篇,恶俗不堪,那更是自郐以下,不值得一谈了。
本书内容的安排,着重历代篆刻作品的介绍,至于篆刻的技法则较少涉及。这固然因为笔者于磨刀割石一道素少体会,不敢妄下雌黄;再则坊间篆刻入门、篆刻技巧之类的书籍也实在很多,且其中不乏深造自得的经验之谈,读者如果有志于此道,不愁无书可读。至于历代篆刻作品的汇辑与解说,则一向比较缺乏。读者阅读本书,若能透过图片的导引而逐渐进入篆刻艺术的领域,了解篆刻艺术的价值,便是笔者最大的愿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