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78.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2.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6.7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HK$
81.4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HK$
151.0
《
有兽焉.8
》
售價:HK$
68.8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HK$
70.8
|
編輯推薦: |
继挑战三部曲系列之一《孩子:挑战》 中译版销售逾20万册之后,三联生活书店原班人员引进推出同系列经典《父母:挑战》。
《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德雷克斯挑战三部曲,家庭心理学宝典,现代家庭必读书。培养好孩子和成为好父母都是现代家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专为父母而写,每一代父母都是未来的基础,不断学习的父母才有能力帮助孩子成为快乐和成功的人。
很多成年人生活冲突的根源在于儿童期未受到适当的教育训练,《父母:挑战》指导优秀的父母发现并运用真正有效的儿童训练方法,造就出色的孩子。全书充满了绝妙的智慧火花,强调为人父母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父母的错误训练方法,并给出具体的行为指导。
德雷克斯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父母:挑战》风靡美国60多年,书中提到的儿童训练方法同样适用于成人人际关系的冲突解决,影响了无数的家庭和成人的自我成长。
父母面临的处境孩子面临的处境有效训练方法训练中*常见的错误某些特定的训练情形理解孩子案例分析
|
內容簡介: |
《父母:挑战》是德雷克斯心理学经典著作,它不仅解决了现代家庭中父母所面临的挑战问题,还系统描述了现代父母面临的各个方面父母有哪些易犯的错误,如何理解孩子的基本人格;如果想要在家庭内部建立民主,父母如何训练孩子。它为我们提供了系列方法来解决父母困境,如引导孩子尊重秩序并接受社会规则,与孩子发展互动关系,给予孩子持续的鼓励。文中大量的临床案例犹如一面面镜子,能使我们照见自己,洞察自身问题,获得更新与成长。
|
關於作者: |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923 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德雷克斯与阿德勒密切合作研究家庭与儿童咨询。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著作有《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教室里的心理学》。
|
目錄:
|
第一部分 心理学背景
第一章
父母面临的处境/ 28
爱焦虑期望要求两代人之间的冲突父母的
自卑感父母是受害者父母对教育有哪些了解对
教育者进行教育母亲的地位父亲的地位(外)
祖父母的地位
第二章
孩子面临的处境/ 56
人生计划遗传社会兴趣(或社会情怀)社交
不安全感自卑感和气馁争取优越感道德意识家庭星座
第二部分 训练方法
第三章
有效方法/ 92
A. 维持秩序(家庭氛围遵守内部的权利和义务
一致性果断自然后果)
B. 避免冲突(观察和反思克制灵活性 激发兴
趣赢得孩子的信任缓解局势撤离)
C. 鼓励(称赞引导和指示相互信任用可以
代替必须努力揭示儿童群体中的孩子)
D. 家庭会议
第四章
儿童训练中最常见的错误/ 154
娇纵孩子没有爱过度喜爱收回感情焦虑吓
唬孩子过度监督说话过多忽视敦促索取承
诺控制好自己报复要求盲目服从唠叨
吹毛求疵轻视严酷羞辱体罚
第五章
特定的训练情形/ 214
产前调整最初的经历喂养断奶早期的肌动
活动如厕训练最初的独立生活在成人的世界
中玩耍穿衣说话洗漱饮食习惯帮忙做家务被废黜的孩子孩子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开
始上学暂时性的疾病逆境外部情形的变化
不幸事故家庭纠纷隐秘搭档性启蒙通过
适龄的方式对待孩子青春期放松父母的束缚
第三部分 困难儿童
第六章
理解孩子/ 276
A. 寻求关注机制
积极建设性方法(模范孩子夸张的责任心聪明的言辞)
积极破坏性方法(炫耀鲁莽冒失十万个为什么可怕的小顽童不安定)
消极建设性方法(过度依赖虚荣)
消极破坏性方法(羞怯依赖与懒散缺乏注意力和毅力自我放纵和轻浮焦虑和恐惧饮食困难语言障碍)
B. 争取权力[不听话倔强发脾气 不良习惯(吮拇指、挖鼻孔、咬指甲)手淫撒谎磨蹭]
C. 报复(偷窃暴力与残酷尿床)
D. 表现出能力不足(懒惰愚蠢不足粗暴的消极)
E.病理反应(神经失调精神失常病态人格)
第七章
指导与再调整/404
案例分析
哭泣恐惧跷跷板兄弟欺凌暴君宝宝
可怕的孩子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智力迟钝假迟钝
结论/458
|
內容試閱:
|
引 言
亲爱的父母朋友们:
我们探讨了父母教育孩子时会面临的诸多问题。你们是否意识到,其实你们才是我们真正的关注点?对你们而言,为人父母是一个挑战;但是你们作为父母,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挑战。首先,这些话是从我作为一个精神病学家的角度说的。我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正是那些要我去治好他们的孩子的父母带给我的。当我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因为同情和愤慨而感到左右为难。同情是因为他们遭受苦楚,非常可怜,愤慨则是出于他们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这是一本倾情奉献给你们和你们的英雄使命的书,书中揭示了我与大多数执业精神病学家的矛盾心理。有些精神病学家会走极端:其中一类带着极度的愤怒,责备那些宠溺子女的母亲,是她们让后代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而另一类则认为大多数父母,尤其是母亲,都是情绪疾病的患者,她们需要心理治疗。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取得平衡并非易事。如果我也因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表达而触怒你们,在此我要请求你们的原谅。你们必定理解,试图通过写书,而不是私下沟通来为患者提供指导是更加危险的。在私下面谈时,我能感知到自己何时伤害了患者的感受,也因此能立即纠正我的错误。而你们在阅读此书时,我无法看到你们,因此如果此书对你们的情绪造成了困扰,我是无法介入的。在本书一开始,我只能发自肺腑地告诉你们,我不想伤害到你们的感情。尤其是如果你们读过这本书后感到气馁,还不如我当初没写过它。引起气馁是不能产生任何裨益的。
不幸的是,我们无从保证读者一定会从一本书中萃取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我想为你们提供信息和鼓励,因为我知道你们在养育孩子这一艰辛的工作中最需要这些。然而,书本往往是被动的,你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愿意看到和消化的东西。乐观的读者很容易在书中找到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内容;但是气馁、悲观的父母也许只会为失败主义找到新的辩护理由,这完全背离了我的初衷。正如我之前所说,我只能恳求你们在阅读此书时注意你们的情绪反应。
但是你们所谓你们,我通常指的是母亲以及父亲不仅仅对精神病学家而言是一个麻烦,你们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最大的问题。你们处于最重要的战略位置,比任何其他公民群体都更能决定我们国家的发展。你们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在社会发展缓慢以及人类社会处于停滞状态的时代,每代人之间变化甚微,因此父母的任务相对简单。他们只是将自己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传递给子女。今天,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道德观念和日常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你们身为父母,一只脚还踩在过去,而另一脚已步入未来。你们左右为难,却意识不到导致自己不适的原因,也就不足为奇了。你们在与孩子的日常接触中会经历这种困境带来的后果。但你们可能不知道,你们每天面临的考验和磨难对我们当下的文化及其变化而言至关重要。如今的父母太容易陷于挫败之中。你们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帮助他们拥有成功舒适的生活;但你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经常伤害孩子的,你们的压制比引导更为频繁。
具体而言,那些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革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它们标志着始于五六千年前的文化纪元的结束,预示着人类新时代的来临,我们将这一新时代称为原子时代。的确,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将促进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组织和文化的发展。但是,新时代的特征和它最根本的要素似乎与民主这一概念联系了起来。
早在文明之初,人类就在追求以民主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生活的理想,但梦想从未成真。只有到了现在,我们才得以想象它是有可能实现的。民主的基础思想是对全人类基本社会平等的认可。达到这一阶段之后,一个新的社会就会应运而生。
你可能会问:这一切与为人父母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父母之所以遇到麻烦,是因为他们陷入了困惑之网,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文化过渡期的特征。所有人际关系都会呈现出同样的困惑。我们希望生活在平静与和谐中,但是我们的努力往往惨遭失败。我们摸索和更换一个又一个方法,不仅未能解决我们的冲突,反而又引发了新的冲突。国内、国际关系明显都是如此。国家之间、种族之间、信仰之间、劳资双方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两代人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与矛盾。你们和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酷似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劳资双方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问题总而言之,任何一方都会担心把权力输给另一方。全世界头痛的病症都相差无几,而我们所犯的错误亦是如此。
养育孩子同样是一种社会生活。我们对于共同相处的艺术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正如你的同伴们在其他人际关系领域陷入了迷茫,作为父母,你也感到不知所措。训练孩子的正确方法与对待人类同胞的方法是一致的。儿童训练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的冲突。
毫无疑问,你们已经认识到,民主是唯一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你们不喜欢独裁,你们不希望任人摆布,你们赞同孩子享有自己的权利。但是作为父母,你们会如何做呢?我见过许多非常强调自由主义的男性在家里却是名副其实的独裁者,他们对家里的女性和儿童发号施令。你们养育孩子的方法可能与你们的祖先在数百年前所使用的方法并无不同,而且都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你们几乎没有认识到,这些方法预先假定的对象是不可理喻、无知、不可靠和地位低下的,而且必须靠收买和威胁来驯服。但这却是大多数父母所遵循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在以前可能成功过,符合当时的整体社会关系,但今日用之则必然失败。今天,我们业已推翻了皇帝和国王、独裁者和暴君,他们曾把臣民当成无知、无助的附属品,用铁腕来统治。我们知道,如果被赋予机会,人民一定能好好照顾自己。今天,我们追求的是民主。
本书试图呈现的是,你们可以怎样在家庭内部建立民主,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民主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在没有受到支配或胁迫的情况下就能承担起责任。许多人可能已经尝试过给予孩子自由和自我表现的权利。但是,由于你们并未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过在自由精神中训练孩子的有效方法,你们很容易把自主与无序、自我表现与放纵、自由与批准混为一谈。而你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你们所使用的方法忽略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当这些关于自主和自由的想法失败以后,你们就会觉得必须恢复权威、严厉和逼迫的老办法。大多数当代父母都在娇纵和压制之间摇摆不定,因而对子女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我们不能因父母能力不足而责怪他们。没有人教过他们应该怎么做;他们本身就是这些困惑和冲突的受害者。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就是整个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我们必须履行自身职责,通过指导和咨询来帮助父母,否则,今天的问题和挑战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威胁。
精神病学最近才进入教育和儿童训练领域。在此之前,这一领域完全掌握在宗教教师、教育者和哲学家的手中。这些人负责研究和确立道德准则与教育方法。精神病学家在治疗成人情绪失调和人格缺陷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其中的教育问题。他们发现了童年经历所造成的伤害,不恰当的训练方式是成年生活经历冲突的根源。他们认识到错乱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动机。他们还探索了儿童和成人对外界影响的内在反应。今天,通过精神病学的研究和调查,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在接触到正常的儿童训练方式时的感受,以及他们的经历是如何导致不当行为的。精神病学家仍然需要对抗公众偏见,因为早期精神病学主要关注的是精神病和神经错乱。然而,今天,精神病学家却可以帮助你们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建议的儿童训练方法是基于他们所观察到的正常儿童的心理反应。我们不关心其中牵涉的道德问题;我们指的并非是道德和教育理念。我们只关心孩子有何感受以及为何行为不当。我们想让你们理解我们所知道的情况,或许还可以帮助你们理解自己在面对孩子时的反应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
从这一意义上讲,请接受这本书,它是我为帮助你们、激发你们学习和了解父母与孩子而尽的一份力。今天的儿童训练是一项崇高的使命,更是一门艺术。如果不特别努力地掌握这门艺术所需要的工具,你们将无法指望获得成功。
最好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读一读此类书籍。我希望,在不太遥远的将来,类似书籍能够被应用于高中学校,用来训练青少年理解和应对年幼的孩子。最终,此类培训将被认定为必修项目,成为整体学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基本的读写算知识。
然而,本书是专为那些已经陷入困境的为人父母者而创作的。我们必然会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犯错,尤其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离不开问题的。但是,不管你们在面对孩子时遇到了多少困难,也不管这些问题在你们看来有多么微不足道抑或多么可怕,总会有改进的机会。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方法和态度永远不会太晚也从来不会多余。你们的孩子必然不会成为天使,但你们始终可以成为更好的父母。这便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您最真诚的,
医学博士 鲁道夫德雷克斯
父母面临的处境
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威廉布施(Wilhelm Busch)的名言。]为孩子提供支持和足够的关爱固然责任重大;然而,生活还会因为那些你认为没必要的、莫名其妙的行为而变得更加琐碎复杂,至少有时如此。孩子可以且应当成为我们最大的快乐源泉。大多数父母确实享受陪伴孩子,但很多时候,孩子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压力、困惑和痛苦。鉴于全国各地乃至全部文明世界都存在着同样的摩擦和冲突,我们相信这背后隐藏着共同的根本原因。
由于身在其中,你往往难以理解这些困境的成因,因此可能转而寻找替罪羊。你也许会将责任归咎于经济形势,或是归咎于孩子糟糕的性格。有些人会认为这是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丈夫指责妻子,妻子指责丈夫,或者互相指责对方的父母。极少有人能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育儿过程中种种困境的关键。
为了理解这些常见的亲子关系,我们需要对父母易犯的错误进行深入剖析。倘若对相关问题都一知半解,明智之举便无从谈起。唯有首先认识到并且摒弃以往的错误方法和错误态度,我们才能采取积极有益的行动。知道不能做什么,这对于明确应该做什么非常重要。
在养育过程中遇到挫折的人必定能够理解父母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为人父母确实会经历许许多多的辛苦和磨难。看着他们苦苦摸索,并且对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反差懵然不解,这着实令人痛心。绝大多数人都真心渴望成为好父母。他们殚精竭虑于把孩子培养成快乐和成功的人。父母的行为不仅影响着当前的亲子关系,还关乎孩子未来的整个人生,无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爱
毫无疑问,你爱自己的孩子。他是你的一部分,也是这个地球上与你最亲密的一个人。他的健康成长取决于你的爱。
爱被认为是最深切、最美好的一种人类情感。既然如此,这种情感怎么可能造成如此多的不幸和痛苦?太多时候,人们因为心中有爱而自我折磨;太多时候,爱成了施加于人的沉重负担。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通常被看作最为纯粹的一种形式:它不牵涉复杂的性爱。母爱的本质正是同理心、理解和无私奉献。然而,母亲们却因为这种爱历经多少痛苦和焦虑!她们的孩子又因此承受了多少不幸!
孩子必须从母爱中汲取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力量和动力。没有哪种生物会像新生儿那样需要如此多的爱。喂养和照料新生儿需要母亲倾其所有地付出。但是过度的爱又会导致孩子压抑,阻碍甚至损害孩子的发展。这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美好的东西又怎么会过度呢?我们必须认识到,很多被人们称为爱的情感都是名不副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挣扎和飘摇不定导致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从而丧失了真正去爱的能力。对于他们而言,爱的唯一目标是占有,其本质是恐惧,其意图是索取,其过程则往往充满嫉妒。这种爱自负且不可靠,它只考虑到了给予爱的这一方他的愿望和需要。他认为自己之所以痛苦是因为爱着。
一位真正称职的母亲会把孩子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但是有些父母在一种专横自私的爱的驱动下置孩子的真正需要于不顾。他们打扰孩子睡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作品那样展示,对待孩子犹如对待专为他们自己设计的玩偶。他们的爱推动着他们在不恰当的时候带着孩子东奔西走,并且没来由地对孩子又抱又亲。他们甚至拒绝孩子定时喂养的需要,因为他们受不了听到孩子哭。为了这种爱,他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神。他们满足孩子的一切突发奇想,以至于在很多时候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为了确保得到孩子所有的爱,他们经常将孩子与外部世界隔绝,阻碍孩子与朋友和玩伴之间正常的社会交往。如此有爱的父母把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奴隶或玩具,孩子往往朝着如下方向发展:要么完全不能适应正常的生活,身陷那些令他绝望和纠结的问题中,承受无尽的痛苦和担忧;要么最终痛恨这个金色的牢笼,并且变得叛逆和固执。
然而,即使纯粹无私的爱也存在隐藏的陷阱。它会误导进而妨碍孩子的客观判断。爱可以盲目,但教育绝不应该享有这种特权。心中有爱的时候,你容易对过错视而不见,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你容易高估孩子,进而导致他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你对孩子的爱可能经常会令你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和其他所有形式的爱一样,它容易导致你对被爱的人产生一定的依赖;你很容易成为被孩子随时操纵的工具,而不是做他的引导者和老师。
焦虑
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焦虑结合在一起时,情形便更为复杂。丧失信心的人们易于对人性的脆弱以及周边环境的危险进行过高估计。在成为父母之后,他们则会对自己的孩子倍感焦虑。因为,在所有生物中,小婴儿毫无疑问是最无助的。过度担心孩子的幸福,这是一种性格缺陷。如果你怀疑自己应对生活的能力,那么你也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相反,你对自己越有信心,也就越相信孩子的内在同样拥有应对生活的力量和方法。
父母的焦虑来自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往往是上文所提及的自私的爱。那些自私地爱着孩子的父母通常怯懦、挫败,并对自身的幸福忧心忡忡。生活中危机四伏,而他们则不愿面对任何风险。这些父母依附于自己的孩子,失去一个孩子对他们任何人而言都是致命的打击。然而,幸运的是,并非所有人都将失去孩子的可能性作为其在教育方面努力的真正核心和基础,进而严重威胁孩子的生存和发展。
你的责任感经常会导致你的焦虑进一步加重。你可能总是担心自己忽略了承担某些重要的职责,并且放大孩子的每一个小缺点,甚至认定那就意味着孩子最终无可救药。在儿童教育方面所拥有的实践知识越少,你所担负的责任压力就越重。
父母之爱会促使你高估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未来的焦虑又会导致你放大他的缺点。这两个过程可能是并行不悖的。在某一时刻,你的孩子看上去完美无缺,但是转瞬之间他又变得一无是处,前途堪忧。
家庭星座
父母和老师的态度是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的最主要来源,但并非唯一来源。孩子在兄弟姐妹中的位置对其性格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之间的关系给双方都带来了不确定性,随之而来的竞争会造成典型的人格差异。两者当中比较缺乏勇气的那个人被娇纵的、体弱的,又或许是在某些方面被忽视的,更有可能成为失败主义者。如果父母因为其中一个孩子恰好是男孩或者更加体弱多病而对他大惊小怪,就会惹出大祸。对于年长的孩子而言,由于父母未能理解他在另一个孩子出生之后的高度敏感和敌意,他往往不得不反抗。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发展超常或者能力非凡,另一个孩子会将其视为对自己地位的严重威胁。(参考本章遗传部分。)
因此,孩子的家庭地位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尝试,并激发某些特质和品格的发展。一方面,通常第二个孩子会更加活跃,无论是在善良或邪恶的方面,他的行为似乎表明他必须把自己缺失的时间弥补回来。另一方面,老大感觉自己可能会被再次废黜,并因此困扰终生。
当第三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老二就成了中间的孩子。刚开始,他以为自己终于能够享有和哥哥一样的优越地位。但是他很快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拥有他所没有的特权。结果,中间的孩子往往会深深地感受到被轻视和被虐待。他既没有老大的权利,也没有小宝宝的特权。除非他能够成功鞭策自己赶超这两个竞争对手,否则他一生都会深信人们对他不公平,他在集体中没有立足之地。
基于这个原因,第一个和第三个孩子往往会结成同盟,联手对抗这个共同的竞争对手。结成同盟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相似的性格、气质和兴趣,而竞争关系则会导致人格的根本差异。同样地,第四个孩子往往会和第二个孩子结成同盟。但是,切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因为同盟和竞争的建立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孩子之间发展关系和维持稳定的方式。各个家庭之间的情形可能会大相径庭。
独生子的人生起点尤为艰难。他像是一个被巨人包围的小矮人,在整个童年时期,他的身边都是能力远超自己的人。因此,他会尝试发展各种技巧和特性,从而在不需要取得特殊成就的情况下赢得成人的兴趣和赞许。无论是通过个人魅力和美丽、温柔和可爱,还是借助弱者特有的方法:无助、害羞、胆怯,总之他很容易就掌握了吸引成人兴趣和关心的诀窍。独生子在面对集体活动时往往畏缩不前,除非他的出现本身就能令他与众不同。
最小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和独生子相似,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他的位置相当于第二个孩子,相应地,他也会发展出脱颖而出的强烈动力。为了赶超所有其他孩子,他的努力可能会取得巨大的成功。由于必须使用大量技巧来掩饰自己作为家中老小的地位,他往往会变得非常有创造力并且机灵敏捷。
在大家庭里,孩子之间显著的年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家庭内部自发形成小组或小团体,每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承担着老大、老二或中间孩子的地位。继前一个孩子之后很多年才出生的孩子往往会发展出独生子的一些特质。
无论一个孩子基于何种原因与众不同,对他来说发展社会情感都尤为困难。比如,在以男孩为主的家庭中的唯一女孩,或者有很多姐姐妹妹的唯一男孩,一个非常丑陋或者多病的孩子几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明显的优势或优点会妨碍社会兴趣的发展。父母必须认识到,过多的赞赏也可能引发自卑感。比如,一个格外漂亮的孩子在面对具体活动时很容易变得气馁,因为对于他来说,通过外表赢得赞赏和好感要比通过实际成就容易得多。虚荣心导致他期待持续获得赞赏和表扬,对于无法轻易或无法完全得到赞赏的情形,他早就做好了放弃的准备。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都是不尽相同的,没有两个孩子的成长背景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养育问题也因不同的情形而异,即便身处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们也是如此。父母或许认为自己养育所有孩子的方式都一样,必定是某些遗传差异导致了结果的不同。他们错了。首先,父母不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孩子。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确保不偏不倚,其中一个或几个孩子仍然会比其他孩子更加亲近父母。但是,即便父母真的做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孩子,老大和老小、强壮的和瘦弱的、男孩和女孩,即使那样,孩子们的地位仍然存在差
异和冲突。每个孩子对父母和整体环境的回应方式都有所不同。每个孩子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童年,因此,他会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计划。相较于同一个家庭的老小和中间的孩子,两个不同家庭的老小们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更为相似:家庭星座的影响力之强大可见一斑。一个孩子发展人生计划的体验多种多样。我们无法期望透视一切,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孩子从他的信念中所得出的结论。理解孩子对自己的诠释,这是我们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调整不适以及改进明显缺陷的唯一基础。
自然后果
允许孩子体验到他的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这是维持秩序最重要的方法。任何直接干涉以命令、说教或责骂的形式都只是依靠外力起作用。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觉得是被迫采取某种行为方式。然而,正确的行为是由内而外产生的,孩子自愿且自发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某种情形,主动发展出恰当的冲动。如果他的内在并未准备好遵守秩序,那么一切教育努力的价值都是渺小而短暂的。只有当孩子意识到尊重行为规则要比违反行为规则更令人满足时,他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该过程不涉及个人的屈服或羞辱。这是唯一的解决之道,由此孩子才会愿意学习接受那些令人讨厌或愉快的责任,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调整自己的欲望。
让孩子感受到违反规则所造成的令人不悦的结果,这样的机会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会自然出现,除非你错误地出于同情心让孩子免于承受这些经历。你对孩子的自豪感或错误的羞耻感往往会误导你。孩子没有按时起床,在穿衣打扮上浪费时间,最后上学迟到。但是你却经常心甘情愿地为他给老师写信解释,不让他体验到浪费时间的后果。又或者,为了确保不迟到,你会帮助孩子做他的分内之事。
违规行为的自然后果会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牢记恰当的行为规则,孩子会遇到足够多的自然后果,无须你特别努力地制造机会。如果你没有错误地热衷于让孩子远离任何不适,并注意不去破坏这些宝贵的机会,你就可以让孩子从体验中学习。若是没有注意脚下,他就会摔跟头。(两个房间之间的门槛为这样的经历创造了自然机会。)若是把左脚的鞋子穿在了右脚上,他就会感到夹脚。若是动作太慢,他就会错过一些乐趣或活动。唯有当家里的成人不加干涉时,自然后果才会恰当地发挥作用。这样的克制最终会为你和孩子省去大量烦恼。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你有必要创造一些特定的经历。你可以设计一些无害的方法让孩子看到炉子是热的、针是会扎人的,或者椅子可能向后翻。这些事实非常重要。通过不经意的方式引起孩子的关注,这比通过自作聪明和耸人听闻的警告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你需要确保特定的后果必须持续发生。如果孩子不按时吃饭,他会发现餐桌上只有其他人的饭菜,没有他的;如果孩子没有收拾玩具,他就不应该在第二天找不到玩具时感到吃惊;如果孩子在准备散步或远足时动作太慢,他会发现你已经独自出发了。
但是绝不要让孩子将违规行为所带来的这些令人不悦的结果看作是你的惩罚[卢梭和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包括其他人,将这些自然后果描述为自然惩罚。如果后果是由错误所致的必然结果,那么这一说法就是不合理的。这些情形中的结果非常类似于成人在行为不当之后必须接受后续令人不悦的后果。如果一个成人拒绝工作,他就无法谋生,或者如果他很粗暴,其他人就会避免与他为伍,这些结果并非惩罚,也永远不会被看作惩罚。它们只不过是逻辑后果;同样地,孩子也应当被教导考虑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或恶意举动。在上述情形中,你必须保持一种完全被动但充满慈爱的态度。你可以对孩子必须承受这些痛苦的经历表示遗憾,但是千万不要替他避开这些经历。如果在这种态度背后他能够发现你和他的行为受到同样规则的约束,如果这些后果并非是通过成人的权力任意强加的,如果这些后果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孩子就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刻薄或敌对的态度。
自然后果的实施是儿童训练中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孩子从中学会尊重秩序并发展出一致性。然而这也是最难掌握的方法之一,因为父母从未接受过关于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训练。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后果和惩罚之间的细微区别。从表面来看,这听起来像在钻牛角尖。对孩子而言,这两种方法几乎是同样地令人不适。那么,为什么还要对它们进行区分,并且强调差别的重要性呢?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起理性的表述,孩子们对心理因素的反应更为灵敏。在面对惩罚和后果时,他们的反抗程度或许一样,也会同样努力地试图逃脱。但这只是暂时的反应,很快孩子的共同体感觉就会让他意识到你很可能是正确的。后果是孩子可接受的,惩罚只是孩子尽可能忍受的。你必须认真练习使用这一教育方法。它的运用需要思考、斟酌以及想象。当你面对冲突时,如果冲动行事,你只是在持续斗争并且试图展示自己的权力,然而,你并不能利用秩序被扰乱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有一些线索可以帮助你区分自然后果与惩罚之间细微但至关重要的分界线。其中之一在上文已经有所讨论即后果必须具备孩子能够理解的内在逻辑。告诉孩子如果他不吃晚饭就不可以去看电影,这其中毫无逻辑;但是,如果他看完电影没有按时回家,告诉他下周不能去看电影,这是合理的。
还有一个区别极其重要,但是往往很难掌握。后果是不当行为的自然结果但不是报复。如果你说你刚才行为不当,现在你必须,这就是惩罚。后果更像是引导:如果你行为不当,你就不能它较少强调已经发生的事,更多强调未来后续会发生的事。它为今后的调整打开了一扇门,而不是让问题就此结束。以下这个简单的场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基本区别:孩子在大声喧哗且不守规矩。如果你说:我再也受不了这种混乱了,现在去你的房间,一直在那儿待着!这是惩罚。另一种极为不同的方式是你说:很遗憾,如果你打扰到我们,你就不能和我们在这里待着了。或许你更适合回到自己的房间,直到你感觉可以举止得体了再出来。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你都需要坚持让孩子离开这个房间,但是在第一种情形中,隔离是最终结果,事情就此结束,而在第二种情形中,孩子可能觉得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回来了。由孩子来决定是否改变这个场景。
让孩子来选择,这始终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孩子拒绝遵从的紧张情况下。根据逻辑学而非心理学因素采取行动的成人难以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要承受何种可怕的后果无关紧要。但对孩子而言很关键的是,你对他说:你想要自己离开房间,还是希望我带你离开?在我们成人看来,离开房间这件事无论在哪种情形中都同样令人不悦,可对于孩子却并非如此。如果可以自己决定,他会感觉到重要性,也不再那么勉强。即使孩子没有回答,你也可以说:如果你不愿意自己去,那我只能抱你过去啦。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孩子还不是过于固执和敌对,这样的方法通常可以挽救局面。等到孩子长大一些,你就无法再把他抱出去。面对这种情形,孩子或者你可以选择离开房间。如果他跟着你离开房间,那么你可以离开这所房子。如果他依然跟着你,无论他做什么,你都不要理会,这样依然可以挽救
局面。不过这是一种极端情形;对于多数孩子而言,魔咒在更早的阶段就会解除。通常,如果孩子感觉到你是认真的,尤其当他凭借以往的经验知道你说话算数时,他就会对第一种选择有所回应。
区分后果和惩罚的另一个因素是你说话的语调。刺耳和愤怒的声音表明你在惩罚。友好的态度表明你强调的是必须尊重秩序,而非你的个人欲望或权力。前者你采取的是反对孩子的立场,最终他也会感到被拒绝。而后者你只是在反对孩子的行为,他的个人价值没有受到威胁。语调上的不同体现了关系上的差异。在惩罚时,你的愤怒使关系破裂;而在后者,你始终保持友好和同情心。
你在运用逻辑后果的时候可以保持同情心,但是必须注意不要让过度和错误的同情心削弱自己,此时正是孩子可以从经验中学习的时候。孩子会巧妙地试图说服你帮他摆脱困境,不恰当的同情心可能会使你屈服于孩子的这种努力。承诺,无论是被要求给予的还是自发给予的,都是导致你削弱自己的陷阱。在这一关键时刻,他绝不应该有第二次机会。(下一次他始终应该拥有新的机会,因为一旦后果已经发生,就不应再拿过去的事来威胁孩子。)此时并不是说话的时候,而是行动的时候。
我将通过以下简短的事例结束这一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个十一岁的男孩被他的父母带到我这里。他们之间的基本矛盾是权力之争,所呈现的主要症状是:这个男孩从不准时回家吃晚饭。这在他们的家庭中引发了无休止的摩擦。父母无论如何惩罚或奖励都不起作用:他永远都会迟到。我给他们建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如果他回家晚了,就拒绝给他吃晚饭。但是男孩的父母特别是父亲无法理解这种惩罚背后的逻辑。毕竟,一个男孩需要营养。我用了半个多小时说服父亲相信尝试该方法的必要性,至少尝试一个星期。他在第二周回来的时候告诉我这一方法没有效果。我非常意外,于是询问细节。这位父亲向我保证,在儿子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没有准时回家的时候,他们没有提供晚饭。据我了解,如果孩子们确实错过了晚饭,他们通常不会这么持之以恒。为了进一步询问事情的真实过程,我问他,在这些情况下,你们是否确实没有给孩子准备任何食物。这位父亲说:毕竟,我们不能让他饿着肚子去睡觉。
原来如此!看到儿子饥肠辘辘地去睡觉,父亲感到心碎但是这种软心肠并没有阻止他因为儿子的对抗而责打和惩罚他。
娇纵孩子
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是被我们称之为娇纵的养育态度和方法。我们在此面临着一个特殊而又令人不解的问题。娇纵一词处处可见,却没有人知道它的确切含义。毫无疑问,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在小时候都被娇纵过,即使那些最激烈的反对娇纵的人现在仍然渴望得到一点点溺爱,因为只有被娇纵的孩子才会渴望持续的溺爱。
若要对我们所说的娇纵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实非易事。这一术语包含多种多样的行为和态度。它表达的是让孩子适应生活的错误方法。我们没有训练孩子承担生活的责任,反而娇纵孩子使他无法履行这些职责。
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的根源在于父母希望孩子免于承受不愉快经历的良苦用心对于非常担心或依恋孩子的焦虑型父母而言,这种想法非常普遍。正因如此,独生子女或者最小的孩子最容易暴露在这种危险当中,同样还有体弱多病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同情和怜悯的孩子比如在很小的年纪就失去父亲或母亲、在某些方面患有残疾的孩子。一个特别漂亮的孩子很容易被溺爱,主要由(外)祖父母养育的孩子也是如此。任何令父母的担忧加剧的因素都会增加娇纵的风险比如,前一个孩子的死亡、长时间怀不上孩子、艰难的怀孕过程等等。
如果父母试图保护孩子远离不愉快的经历,他们通常都会违反秩序和规律,而秩序和规律对于和谐生活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保护可能在孩子出生之后就立刻出现了,并为他开启了错误的方向。即使是新生儿也可能被推动服从或反抗秩序和规律。明确的喂养时间表不仅符合生理功能的节奏,而且是孩子的一种必要经历,让他尽早认识到规律和秩序的益处。小婴儿对于这样的管理可能会有所抗拒:一旦饿了,他就会哭。(焦虑的父母经常误以为婴儿的很多哭泣是为了表达饥饿或疼痛,其实在很多时候这只是意味着孩子需要一些关注。)智慧和平静的父母不会倾向于打破成熟周到的喂养规律,除非孩子生病并且需要对时间表进行刻意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很快就会意识到他无法通过哭声提前用餐。几天之后,他就会习惯于特定的喂养时间。然而,过度保护的父母急于帮助无助的孩子消除这些最初的烦恼。他们不能任由自己眼看着孩子挨饿,特别是最初的哺乳过程可能有困难,孩子在出生后的几天里体重会持续下降。以后,等到他更为强壮的时候,他就会适应秩序了。[现在的儿科医师倾向于建议每当婴儿饿的
时候就给他哺乳,这种建议可能是基于特定的精神病学概念,即情感受挫是导致人类适应不良的主要因素,这个观点为父母采取这一有害的态度提供了支持。毋庸置疑,有些孩子自己就会发展出对规律的渴望。很多孩子无论有没有喂养时间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长。当然,过于严格的时间表也有风险,它会引发母亲的焦虑,令她紧张地盯着钟表,成为时间表的奴隶,而不是放轻松,让自己接受这种规律。然而,若是建议父母从最初就刻意纵容孩子,这必定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将这种刻意的不规律与古人的情况或者与过去的数百年进行比较,而当时有关孩子需要规律性的科学事实尚且属于未知,因而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彼时,孩子对于食物的需要是母亲唯一的指引。在那样的年代,过度娇纵孩子的风险并没有这么大。如果我们仍然生活在原始文化中,秩序和规律非常严格并且对于维持社会生活必不可少,或者如果我们仍然处于大家庭环境中,孩子众多,自由成长,父母忙得没有时间加以干涉,那么最近这种不规律喂养的倒退也就不会引发很大的风险。
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这种始于人生起点的纵容与过于焦虑的父母过度娇纵孩子的总体趋势不谋而合。毫无疑问,按需喂养消除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一个斗争来源,因此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但是,如果父母不对孩子的食物摄入量忧心忡忡,避免了压力和焦虑,就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不稳定的关系和持续的敌意并非来自挫败的婴儿,而是起源于焦虑而迷惑的父母。平静和友好的父母所养育的婴儿不会反抗任何合理的时间表。幸福并不建立在满足模糊的情感需要之上,而是基于不反抗地接受秩序。]但是,孩子越大,以往的纵容就越难弥补,而且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无规律状态,任何改变都会激起他更强烈的反抗。此外,如果孩子的健康因为这种不规律而受到影响,母亲的担忧就会成比例增长。她也许会漫不经心地试图维持某种秩序,但是孩子只会加倍地强烈抗议,因为此时他已经成功在握了。最后,母亲不得不放弃斗争,尤其是随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所有娇纵行为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孩子成功逃避某一必要的职责,为了息事宁人,父母越来越多地违反秩序要求。一次违反导致另一次违反。当孩子因为还不到吃饭时间就想要食物而大哭时,母亲会把他抱起来轻轻摇晃。他喜欢这样,因此,在本该安静地躺着的时候,他开始大哭,直到有人再
次轻轻摇晃他;如果这个人没有出现,他就得不到安稳的休息和睡眠,而这对于他的成长和发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娇纵和溺爱的形式可能千变万化。一个孩子在温室环境中长大,原本规范人类行为的自然秩序在这里并不起作用。他不受那些约束着所有其他家庭成员的规则的限制。他被小心翼翼地包裹在充满温柔和爱的保护层里,不需要通过任何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情和纵容让他免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不愉快的后果。过度保护的父母所提供的持续帮助让他不必付出任何努力。他不需要忍受麻烦。父母的过度焦虑会让他远离任何可能有危险和需要勇气的事情。在婴儿时期他被抱着摇晃中哄睡,长大一些后他还可以免于承担很多必要的事。他不需要自己洗漱穿衣或者独自写作业。他在各个方面都会得到照顾;无论是否合理,他的要求都被满足,而他也会发现自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哪怕是在严重影响家庭秩序的情况下。所有这一切都会妨碍孩子发展基本的社会适应性。在今后面对那些必须将自己的需要放在其他人之后的情形时,他将承受痛苦。与父母的期望相反,大多数被娇纵的孩子都不是很快乐,甚至完全相反!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实现他的所有愿望,他也不可避免地要尽力完成糟糕的工作。但是,当其他人理所当然地接受挫折时,被娇纵的孩子却会将其视作环境或者命运本身的不公平。被娇纵的孩子所特有的那些不满、缺乏耐心以及不快乐都表明,娇纵在使孩子的生活更轻松方面是多么不成功。他们的内在从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因为缺乏自立,所以任何一点点责任或困难就足以令他们崩溃。
因此,任何形式的娇纵在逻辑上都必然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孩子越大,他所要面对的责任就越多,继续溺爱,他会变得越来越难。如果父母不再让步,孩子就会将这种方向上的转变视作他们不友好和冷漠的标志。他很难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自己必须放弃惯有的纵容和帮助。当被晾在一旁自力更生以及想法被拒绝满足的时候,他会畏缩不前。相应地,父母也没什么理由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满意;他们会被激怒,进而火上浇油,冲突加剧,因为他们已经在为了自己的训练后果而惩罚孩子。其结果是,严厉和放纵、喜爱和绝望,它们混乱交织,相互影响,这一状态可能会主导错误训练的整个过程。
以上也许是娇纵的极端情形。然而,娇纵,即便是程度较轻也是有害的,尽管它难以完全避免。尤其独生子女以及最小的孩子,他们必定会受到一些娇纵。你无法谨慎到发现所有细微的违反秩序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以及孩子为了得到你的娇纵而耍的小花招。不幸的是,这些情形通常都显得微不足道,你甚至意识不到这些小小的纵容如何破坏了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又或者,你感觉不值得付出一些特别的努力,以停止孩子要求不当关注、让他人为自己服务、逃避责任或者干扰家庭秩序的小花招。事实上,我们都喜欢娇纵孩子,我们让他们沉浸在爱意中,我们保护和养育他们,我们提供小小的支持,帮忙他们做他们已经力所能及的事情。正是这种情感的放纵,导致父母觉察不到有序的人际关系的需要,他们的焦虑引发了过度保护,对于自己个人优越性的渴望促使他们承担了不恰当的责任。这些父母虽然能够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同情,却必须为自己的小错误付出巨大的代价,等到不愉快的后果变得明显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非常努力地纠正这一关系。
案例分析
哭泣
K女士受到了一个特定问题的困扰,因此来到指导中心。她目前的困境是:每当她把自己六个月大的女儿放进婴儿围栏,女儿就一直哭泣。她曾经试着对孩子的哭声不予理睬,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有时是整整一个小时之后她终于忍受不了抱起了女儿。她还能怎么办呢?
经过简短的讨论,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孩子的父母都非常担心她的幸福、成长和发展。她很容易哭,这时候妈妈尤其变得烦躁不安。小宝贝的饮食、睡眠、体重,以及最轻微的感冒或不适都是重大问题,备受父母关注。
母亲被告知,孩子成长的氛围比其他任何单一的行为和事件都更为重要。孩子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焦虑和恐惧,而且很可能已经发现她可以借此寻求特殊关注。她发现,比起自己独自待在婴儿围栏里,她更喜欢被母亲拥抱在怀里。尽管母亲对自己的行为小心翼翼,但还是未能控制好情绪。母亲无声地表达了自己的焦虑和同情而孩子也通过自己的激动和自怜进行回应。
最后,我们建议K女士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婴儿围栏里,不要担心哭泣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她和孩子一起待在房间里,则必须完全保持冷静,否则她最好还是离开房间。
一周以后,K女士回到指导中心,她说她对发生的事情感到惊奇。在离开指导中心的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把孩子放入婴儿围栏,什么也没说。但是这一次,孩子竟然没有哭。这还是孩子第一次安静地接受独自待着。从那以后,被放进婴儿围栏时,孩子再也没有哭过。
K女士意识到,其实是她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会谈减轻了她的焦虑,孩子也随即感受到了。这一点。从那以后,她开始仔细关注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因而改变了她和孩子之间的整体关系。
跷跷板兄弟
以下案例或许值得一提,虽然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D女士和他四岁的儿子汤姆遇到了一些困难。她说,在汤姆出生后不久她就又怀孕了,她的丈夫照顾汤姆。他把汤姆放到床上,拉着他的手,无论发生任何争执,他都和汤姆站在一边。汤姆变得越来越任性。如果事情不能如他所愿,他就会尖叫。在他尖叫的时候,母亲会威胁说要把他关进壁橱里,这时他就会安静下来。有一次,当汤姆嘲笑比他小一岁的弟弟弗雷德时,母亲威胁说如果他继续这样就给他灌肠。每当孩子们行为不当时,D女士都会对他们进行棍棒教育。
弟弟弗雷德和汤姆完全处于同一战线。他总是做一些很可爱的事情,家里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在托儿所里,弗雷德总是表现出一副保护汤姆的态度,还会在汤姆哭的时候试着去安慰他。
当孩子们走进咨询室时,我们惊讶地发现汤姆面带微笑地走在前面,而弗雷德却羞怯腼腆地跟在后面。汤姆回答了所有问题,包括他自己的和弗雷德的。汤姆表现得友好、愉快,典型的大哥哥的态度,而弗雷德坐在一旁紧握着自己的椅子,扭来扭去,看起来很淘气,根本没有参与我们的谈话。
很明显,在指导中心这种不寻常的氛围里,孩子们的行为举止与他们在习以为常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表现有所不同。在咨询室尴尬窘迫的氛围中,汤姆显示了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勇敢和友好。很明显弗雷德是问题小孩,与母亲和老师们对他的印象正好相反。这表明,母亲总是和弗雷德站在一边对抗父亲和汤姆的联盟,因而将弗雷德置于比汤姆更有优势的地位。汤姆可
以照顾好自己。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他没有机会这么做,因为弗雷德凭借母亲和老师们的认可而令汤姆备受打击和压制。我们建议D女士不要利用一个孩子对付另一个孩子,也不要偏袒任何一方,而应该在孩子们吵架或者行为不当的时候,要求他们都离开房间。这样她就不需要再威胁或责打任何一个孩子。
两周之后,D女士告诉我们,当两个孩子吵架的时候,她就让他们都离开饭桌,然后他们在用餐时间的争吵就停止了。她还说,在上次会谈之前,汤姆还很难在早上自己穿衣服,弟弟弗雷德则会帮助哥哥穿衣服。然而自从那次会谈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现在汤姆开始自己穿衣服,而弗雷德却变得无能为力并且需要帮助了。这两个孩子彻底交换了角色。弗雷德不再帮助他的哥哥,在托儿所经常大发脾气,而且变得非常抗拒,他开始在穿衣服方面表现得无助。
当这两个孩子被带到咨询室进行第二次会谈时,他们的行为特征与上次会谈如出一辙。弗雷德迟疑不决地走进房间,一边走,一边把自己外套上的扣子解开又扣上。汤姆在进来的时候说:你好,弗雷德。然后径直走到椅子那儿坐了下来。弗雷德也跟着坐下。弗雷德没有回答任何问题,他对此置之不理,只顾着玩自己的鞋子。唯一能够激发弗雷德兴趣的情形是我们让他展示解扣子的熟练程度。他的眼睛闪闪发光,接着解开了自己外套上的扣子,脱掉外套,摘下帽子。而在弗雷德表演的时候,汤姆,那个刚才一直积极回应的孩子,则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啃起了手指。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汤姆再一次带头站起来让弗雷德跟着他走。弗雷德犹豫着慢吞吞地跟在汤姆后面,汤姆则在前面苦口婆心。
我们向D女士解释,孩子们会交替扮演婴儿的角色,这取决于他们当时谁更有优越性。她表现出来的任何偏袒都会加剧现有的竞争。如果她想让孩子们正常发展,则必须在两个孩子之间以及在她和孩子们之间建立一种不同于现在的关系。我们建议她让这两个孩子独处,享受彼此陪伴的时光。
尽管在这之后D女士又来了两次指导中心,可是我们取得的成效却微乎其微。她难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并且再也没有来过指导中心。
本案有几个重点。首先,表面上的问题小孩未必是真正的问题;其次,比起正常的家庭或学校环境,咨询室独特和紧张的环境往往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估现有关系;最后,一个孩子的进步经常会导致其竞争者的倒退。
虽然这位母亲没有充分合作,因而未能促进孩子的调整,但是,经过我们的简短治疗,两个孩子的行为至少产生了一些动态的变化,所以他们有望达到较之从前更为健康的新平衡,特别是如果他们的老师能够了解到问题的性质并且正确对待他们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