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9.8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85.2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0
《
瘦肝
》
售價:HK$
102.4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7.3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HK$
158.7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102.4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4.3
|
內容簡介: |
《现代军事护理学》共十一篇五十八章,全面系统阐述了军事护理学概念、范畴及学科发展现状;各新型武器及新概念武器损伤所致疾病护理;特殊军事环境下常见疾病护理;重要野战内科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各部位战伤护理;军事应激及军事心理护理;军事训练伤护理等内容。
《现代军事护理学》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展现了军事护理学的学科体系。深入总结了执行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国际维和、抗击埃博拉、援尼抗震、野外驻训等任务的经验。全体编委由参战、救灾和从事军事护理研究与教育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编写中注重平时与战时结合,使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用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现代军事护理学》适宜军事护理学科研、教学、管理人员及军队医院护理人员使用。
|
目錄:
|
第一篇 军事护理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军事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军事护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地位作用
第三节 军事护理学的核心价值与体系构成
第二章 军事护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 平战时军事行动对军事护理学的要求
第四章 军事护理学的常用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军事护理相关理论
第二节 军事护理学的一般理论
第二篇 平战时疾病减员的特点
第五章 平战时疾病减员的意义与规律
第一节 平战时疾病减员的意义
第二节 平战时疾病减员的规律
第六章 平战时疾病减员的特点
第七章 平战时疾病减员病员医疗后送
第一节 平战时伤员分级救治体系
第二节 平战时伤病员分类与后送
第三篇 各新型武器及新概念武器损伤所致疾病护理
第八章 核武器损伤的护理、救护及防护
第一节 核武器的杀伤因素、规律与特点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损伤特点和护理
第三节 早期核辐射损伤特点及护理
第四节 急性放射病及放射复合伤防护
第九章 化学武器伤害的防护及护理
第一节 化学战剂致伤机制与特点
第二节 化学战剂染毒的消除、防治及护理
第十章 生物武器伤害的救治、防护及护理
第一节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特点
第二节 生物武器防护及对策
第十一章 高新技术武器损伤及其防护
第一节 高新技术武器概述
第二节 电磁辐射武器损伤及其救护
第三节 新型放射性武器损伤及其救护
第四节 光学武器损伤及其救护
第五节 声学武器损伤及其救护
第六节 动能类武器损伤及其救护
第七节 其他高新技术武器伤及其救护
第四篇 特殊军事环境下战伤及疾病护理
第十二章 高原战伤及疾病护理
第一节 高原战伤的特点
第二节 高原战伤救治原则
第三节 高原战伤护理
第四节 急性高原反应救治与护理
第十三章 寒区战伤及疾病护理
第一节 寒区战伤的主要特点及救治
第二节 寒区战伤护理
第三节 冻伤救治与护理
第十四章 湿热环境战伤及疾病护理
第一节 湿热环境战伤特点及救治
第二节 湿热环境战伤的护理
第三节 中暑的预防与护理
第四节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第五节 蜂螫伤的急救与护理
第五篇 重要野战内科疾病护理
第六篇 重要野战外科疾病护理
第七篇 各部位战伤护理
第八篇 军事应激及相关疾病护理
第九篇 军事心理护理
第十篇 战伤伤员营养护理
第十一篇 战伤急救护理技术
|
內容試閱:
|
《现代军事护理学》: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损伤特点和护理
核武器爆炸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与烟云中的微尘凝结,形成放射性微尘并逐渐沉降到地面,造成放射性沾染及人体污染。在核事故条件下,也可能释放出大量放射性核素而造成体表沾染或体内污染,在核条件下,放射性核素沾染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外照射损伤和内照射损伤。这要求我们军事护理人员能正确理解、运用相关护理知识,护理相关人员。一、放射性核素损伤特点1.外照射损伤人员位于放射性核素沾染的环境中,可能受到核素放出的了射线对全身的照射,其结果与早期核辐射引起的全身外照射基本相同;人员体表受到大量的p射线照射后,可造成体表损伤。
2.内照射损伤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人体,便对机体持续照射直至被排至体外或衰变成稳定性核素为止,从而造成累积性放射损伤,机体在受到照射后可发生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二、放射性核素损伤的护理根据放射性核素损伤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及护理措施。1.防护措施(1)隐蔽:人员隐蔽于室内,可使来自放射性烟云的外辐射剂量减少到1/10~1/2。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就可减少因吸人放射性核素污染所致的剂量。隐蔽也可降低由沉降于地面的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外辐射剂量,一般预计可降低1/5~1/10。隐蔽方法简单、有效,隐蔽时间较短时,其风险和代价较小,但隐蔽时间较长(超过12~24小时),可能会引起社会和医学问题。隐蔽的另一好处是,隐蔽过程中人群已受到控制,有利于疏散人群等。
(2)个人防护:在空气中有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情况下,可采用手帕、毛巾、纸等捂住口鼻进行呼吸道防护。体表防护可用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公众采取简易的个人防护措施,一般不会引起伤害,且代价小。
(3)服用稳定性碘:碘化钾或碘酸钾可减少放射性碘同位素进人甲状腺。一次服用100mg碘,一般在5~30分钟内就可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约1周后对碘的吸收恢复正常。服用碘的时间对防护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摄人放射性碘前或摄人后,立即服用碘效果最好,摄入后6小时服用碘可使甲状腺吸收剂量减少约50%;摄入后12小时,服碘防护效果很小;24小时后,服用碘已基本无效。
(4)撤离: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受到来自各种途径的辐射。但它也是各种措施中难度最大的一种,特别是在事故发生的早期。因此,应事先制订应急计划,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事故大小和特点,撤离人员的多少及具体情况,还应考虑撤离的道路、运输工具和所需时间,可利用的收容中心、设施及气象条件等。
(5)搬迁:与撤离的区别主要是采取行动的时间不同。如果辐射量没有高到需及时撤离,但长时间辐射的累积剂量又比较大时,应考虑将人群从受污染区搬迁。这种措施可避免人们遭受已沉降的放射性核素的慢性辐射。搬迁时间没有撤离那样紧急,居民的搬迁可预先周密计划,故风险一般比撤离时小。如果受污染的地区人口众多,代价和困难较大,主管部门应及时告知公众为什么要搬迁,认真做好组织和思想工作。
(6)控制出入:采取此措施可减少放射性核素由污染区向外扩散,并避免进入污染区而受到辐射。主要困难在于长时间控制出入后,人们会着急离开或返回自己家中,以便照料生产或生活等。
(7)控制好食物和水:放射性核素释放到环境中,会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食物和水中。牛奶中的I峰值一般在放射性核素释放后48小时出现,因此,对牛奶的控制较其他食物尤为重要。事故发生后,越早将奶牛和其他牲畜撤离受污染的牧场,牛奶及其他肉食的污染水平就越低。受污染的牛奶、水果、蔬菜和谷物等可采用加工、洗削、去皮等方法去除污染,也可在低温下保存,使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自行蜕变,以达到可食用的水平。
(8)人员去除污染:对已受到或怀疑受到污染的人员去除污染。
(9)污染区去除污染:即对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地区消除污染。道路和建筑物表面可用水冲或真空抽吸法;设备可用水和适当的清洗剂清洗;耕种的农田和牧场可去掉表层土移往贮存点处理。只有发生严重核事故,早期措施无效,对工作人员和公众造成危害时,才进行医学处理。
2.护理措施放射性核损伤的护理措施,根据损伤类型及损伤造成的临床表现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放射性核损伤可表现为内照射(可发生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和外照射(可分为了射线和p射线损伤,7射线的损伤表现与早期核辐射引起的全身表现相似。8射线损伤则可分为四种程度:脱毛、红斑、水疱或湿性皮炎、坏死和溃疡)两种。具体的护理措施见接下来相应章节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早期核辐射损伤特点及护理一、损伤特点早期核辐射是核武器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它由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释放出来的射线和中子流组成。早期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两种。
(一)确定性效应
在较大剂量照射下,有较多细胞被杀死,引起可观察到的效应。此类效应有阈剂量,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与受照剂量大小有关。在发生核爆炸或辐射事故时,受超过一定量的早期和辐射的人员中,全身或任何组织、器官均可受到照射,并于受照射后引起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确定性效应。一般认为最可能发生此类损伤的是骨髓、甲状腺、肺、眼晶状体、皮肤和性腺等组织和器官。人体受照的损伤性质、严重程度及预后等,与辐射的种类、剂量大小,照射条件(如剂量率和均匀程度)以及受照射者本身的状况(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