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HK$
166.8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內容簡介: |
《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六十年论坛文集》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六十年论坛的论文集,书中集结了各位专家回望中国古典舞60年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建的历史价值、继承、人才培养、新时期的再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可持续性再深入的论述古典舞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目錄:
|
主编前言缘起/1
致 辞/1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舞学科60年建设与发展恳谈会
一 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研讨
回顾与展望【李正一】/3
珍惜传统,展望未来【陈爱莲】/6
完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建设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熊家泰】/9
古典舞学科建设之我见研讨会发言三则【吕艺生】/17
对当下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几点建议【许定中】/25
一体多元的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重在教材建设【高金荣】/27
中国古典舞教育60年与30年的展望【白明庆】/31
中国古典舞专业建设与传统文化关系【张宗英】/35
关于大学本科《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教材建设的思考【邓文英】/38
中国古典舞体系辨析【江 东】/43
让中华民族舞蹈传统与经典建设的理想飞翔【刘青弋】/49
秉承传统 文化复兴中国古典舞的坚守与展望【刘 敏】/60
浅谈对中国古典舞教学及风格的一点看法【胡二冬】/63
发扬中国古典舞之魂,推动经典艺术的文化市场【李恒达】/66
温故而知新历久而弥坚【满运喜】/71
二 中国古典舞教学研讨
对大学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民族化的再思考【庞 丹】/83
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几点思考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为例【宋海芳】/90
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女班系列教材的民族审美性【魏 云】/96
对中国古典舞学科文化建设的思考【张 军】/104
敦煌伎乐天男性舞蹈初探【史 敏】/112
学年学分制框架下的中国古典舞系双人舞表演课程【胡淮北】/126
融古汇今: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当代文化价值体现
为纪念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而作【金 浩】/131
忆往昔执着坚守,展未来求索不止走文化通道 扬古舞新韵【郑 璐】/136
形神观:中国古典舞身体文化关键词研究刍议【苏 娅 张紫靖】/140
试论中国古典舞女性形象塑造的审美诉求【闫 妍】/147
中国古典舞袖法表现性探究【过 节】/155
天人合一、融会贯通论舞蹈中演员需具备的控制能力【王盛峰】/163
从《春江花月夜》到《扇舞丹青》扇舞的比较分析【唐 甜】/170
浅析汉代天足舞蹈的产生【杜 乐】/179
技能之于舞蹈的价值意义【丁 琳】/188
试论舞蹈表演中的内心独白以《丝路花雨》英娘为例【赵 乔】/195
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及方法在中国古典舞舞者中的运用探讨【杨笑荷】/202
水乳交融 和谐之美浅谈中国古典舞课堂训练音乐伴奏之技法【覃 超】/212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部分动作的音乐特点及演奏方法【宋 欣】/215
艺术直觉才是真正有价值【关晓阳】/219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民族性的探索课题的介绍与分享【黎方娇】/222
中国古典舞旋转研究(中专男班)课题成果简介【杨 勇】/229
中专阶段中国古典舞基训教学的点滴思考从身法与技法的思考谈起【黄 翎】/236
以情领之,以法析之,以身悟之
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古典舞教师进修谈【李 馨】/243
武术导引雁形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民族性的探索课题阶段成果【朱卫光】/247
中国古典舞基训在地方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金 暄】/250
地方艺术院校中国古典舞课程建设【殷 强】/254
中国古典舞根植岭南浅谈广舞古典舞教学发展现状【谢东乐】/257
在结合中求发展【宁 治】/261
浅谈中国古典舞人才培养以及发展之己见【欧阳旭】/266
针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考【王嵩妹】/271
三 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研讨
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创作问题【冯双白】/276
创作型古典舞的表意困境和文人型古典舞的意义创生【周志强】/281
中国古典舞创作分析【张建民】/287
恳谈中国古典舞跳什么
《金刚》的语境、语义、语形、语源、语篇和语用【刘 建】/290
画像静态之美的动态呈现《水墨孤鹤》的创作表演谈【夏维家】/294
人物型舞蹈作品创作谈60年院庆论坛发言稿【胡 岩】/303
中国古典舞创作经验谈【欧思维】/308
汉唐古典舞编创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之我见
以毕业作品《闲郎》和《江河水》为例谈起【佐 果】/311
从《钗头凤念》的编创感受谈中国古典舞编创度的把握【乔 耸】/325
浅谈小型舞剧《烟花易冷》中舞蹈的表现形式【张 杏】/329
第二部分 当代视野下的古代舞蹈研究
韩国释奠大祭和文庙祭孔佾舞特征【金英淑】/341
日本雅乐对外来乐舞的传承及其展望【三田德明 张龙妹】/359
只拍子对唐乐舞质的影响研究以重建《拨头》为例【刘凤学】/365
对古代舞的一点思考【吕艺生】/380
长袖善舞的源流及其嬗变【王宁宁】/383
韩国雅乐的传承【朴一熏】/395
雅乐回家的意义【江 东】/411
对话与融合:海上丝路(东洋航线)乐舞交流与中国古典舞重建【刘青弋】/416
《悉达多》在法国
21世纪的当代舞如何讲述佛祖诞生的故事(发言稿)【欧建平】/433
中国古典舞的古与典《中和大雅》给我们的启示【刘 建】/438
|
內容試閱:
|
主编前言缘起
甲子之叙,叙中国古典舞一个甲子的嬗变与复兴。
甲子之时,以大美不言中国中国古典舞甲子之叙晚会致敬创建中国古典舞的先辈们,以中国古典舞学科60年学术论坛传承中国舞蹈的美学精神,温故而知新。
在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60周年之际,中国古典舞系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随着两台中国古典舞专场纪念演出《大美不言中国古典舞甲子之叙》和《中和大雅古舞今声》东方古代雅乐展示,中国古典舞系举办了两场主题论坛中国古典舞学科60年建设与发展恳谈会和当代视野下的古代舞蹈研究,以达到循学术之端、兴学术之风、研学术之事、结学术之果的目的。
以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为主题的中国古典舞学科60年建设与发展恳谈会设立了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研讨、中国古典舞教学研讨和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研讨三个主题内容。
当代视野下的古代舞蹈研究,其关注点在于探究东方古典舞蹈的遗存与沿承,这种传统乐舞的遗存对于一个国家的身体文化意义何在?除了在古代典籍、戏曲、武术中遗存和保留的片言只语,身形手影,我们如何在东方的舞蹈文化中寻求共同的精神轨迹和身体痕迹?继东方古代雅乐展示演出后,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体舞蹈遗存,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古典审美特性、形制、乐音、律动和东方古老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内涵意蕴,在古代与当代的国际性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上予以探讨,探寻中国古典舞蹈的源流、流传和影响。
一 中国古典舞学科60年建设与发展恳谈会
60年来,在几代古典舞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古典舞学科为中国舞蹈教育创建史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整体发展,引领着中国的舞蹈教育、舞蹈创作、舞蹈理论的发展。
在6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举办这次论坛,以开放多元、兼容并包的角度,邀请到国内外各地兄弟艺术院校30多家单位的不分年龄辈分的创建者、实践者、理论家、表演艺术家、本科生、研究生们齐聚一堂;在共庆甲子之时回顾古典舞创建发展历程,为深化中国古典舞学科教学体系建设、中国古典舞艺术创作与传播、未来的学科全面建设发展而建言献策。
此次收集的论文,分别涉及了中国古典舞60年创建的成就、学科发展的现状、学科建设的多元发展等方面。这部文集对于深入了解、研究中国古典舞提供了难得的史料依据。遗憾的是,在文集中无法真实再现会场的学术气氛。会议结束之时,代表们意犹未尽,纷纷呼吁,希望这样的主题论坛能够以年会的方式定期举办,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全国舞蹈教育者与研究者、实践者们搭建交流、沟通、学术碰撞的平台,共同为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二 当代视野下的古代舞蹈研究
中国古典舞系发起的当代视野下的古代舞蹈研究论坛倡议,是根据一体多元学科建设新布局的需要,加强对中国古代舞蹈研究的学术探讨,结合东方古代雅乐展示交流演出而适时举办。
此次会议嘉宾主要是参加《中和大雅古舞今声》东方古代雅乐展示交流晚会演出的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专家及大陆古代舞蹈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古代舞蹈的保存与发展进行多元开放的交流与探讨。本文集中囊括了中、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专家学者的多篇论文。
当代视野下的古代舞蹈研究论坛呈现出高品质、国际性学术交流研讨的语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古典舞学科在完善自身建设中不断拓展国际性视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复现所进行的执着探索。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吕艺生教授在代表发言结束后对古典舞的中和大雅古舞今声演出和此次会议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古代乐舞的回家有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古典舞人要做的,就是把古代舞蹈遗存与研究建立起来,而中、日、韩这样的跨国交流是一个良好的方式与开端。
面对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东方舞蹈文化对话的平台更加宽广,为我们更好地从浩如烟海的传统舞蹈文化遗存中发掘其精神轨迹和文化身体痕迹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并为学科的全面发展建设提供了良性的学术机制。面临新时期与新时代的变化与要求,中国古典舞的创建之路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越走越宽广。
这部文集,是在研讨会发言与投稿的基础上编辑成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一些应邀出席会议却临时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前来的,例如后因病去世的古典舞创建者之一的孙光言老师;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实在因年事已高不好惊扰的如叶宁老师、王克芬老师、张强老师等;还包括因种种原因不能出席的那些为古典舞事业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由此不仅心生遗憾。
这部文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在整体上反映出中国古典舞历经60年的风雨兼程,始终都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古典舞作为国家现代文化复兴工程的载体之一,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枝散花开,不由得油然而生出自信、自尊之感。中国古典舞学科,昨日的上下求索已尽显风流;今日面对不足与未来,必将为迎来自身完美建设而蓄势待发。正如李正一老师发言中所说:展望未来,我仍充满信心。因为这不仅是古典舞人自己的愿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在当代世界五彩缤纷的舞蹈艺术领域中,不能没有具有中国悠久历史传统的古典舞在当代的发展和呈现。
希望这本文集能够经常唤起古典舞人的记忆,始终保持浓浓的民族自信、自尊、自省、自强之情,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继往开来。
顺至对文集中每一位作者、参与论文集项目组稿的老师与同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表示由衷感谢。
满运喜
2015年9月25日
郭磊院长致辞
纪念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六十周年暨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建60年恳谈会开幕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校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借此恳谈会开幕之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向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建六十周年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六十年来,为中国古典舞学科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前辈以及依旧坚守一线躬耕不辍的专家老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昨天晚上大美不言中国古典舞甲子之叙的晚会,向我们生动展示了古典舞60年来的华彩成就。晚会集几代表演人才经典剧目的演绎;多元风格融会贯通的总体设计;尊重历史发展所沉淀的学术厚度;以及集大成的古典艺术形态为一体展示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气象与舞蹈之美,真是让我感慨万分!昨晚,从70多岁的艺术家到在校生的几代人的同台表演,足以见证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建60年的巨大成就。特别是看到陈爱莲老师表演《春江花月夜》,70多岁的人还能够那么自如地做着翻身等精到的动作,我就在想,古稀之年的陈老师依然能够青春靓丽地在舞台上展示古典舞的魅力,这就是古典舞的意义所在!
实事求是地讲,北京舞蹈学院自1954年建校,真正具有原创性的学科,就是中国古典舞。建校之初,一批老艺术家们饱含民族自信、自强的情怀,开创了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建者们立足传统文化,上下求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1961年推出的第一部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大绿本,为中国古典舞学科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也正是由此积蓄了引发80年代古典舞身韵风靡全国的影响力,从此,中国古典舞专业教育及其古典舞审美标准得以确立。毫不夸张地说,古典舞身韵的研创,一开始,就是从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出发的。其实像汉唐古典舞敦煌舞昆舞新古典舞唐乐舞等也是如此,可谓同源异流,中国古典舞的未来理应以这样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多元化态势发展。
历经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努力,中国古典舞学科对于新中国的舞蹈事业可谓贡献卓著。然而,从学科建设而论,发展的绝对性总是会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今天我们在总结学科创建60年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还望各位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同仁们能够围绕中国古典舞的再发展、再创新等问题,开诚布公、建言献策。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向以李正一老师为代表的各位专家,向为古典舞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艺术家、老师们表示诚挚感谢!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结出的硕果,为中国古典舞学科下一个60年的建设产生更大的促进。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王传亮书记致辞
纪念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六十周年暨中国古典舞60年恳谈会开幕致辞
王传亮,现任北京信息科学大学党委书记。
我是一个中国古典舞学科爱好者。中国古典舞学科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传统重点学科。作为一个舞蹈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作为学习哲学、历史出身的我,对舞蹈多是从人文导向和审美取向的角度出发思考的,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对她很有感情,而且还为许多经典剧目命了名,如《月满春江》《芳春行》《狂歌行》《红色恋人》《红玉丹心》《红船启航》等。
2014年是学院建校60周年,也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发展60年。六十一甲子,是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结点。从人文角度来讲,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就好比是一个生命体,它能走多远,取决于什么呢?其实取决于丹田当中的元气,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编导、舞蹈学等专业学科共同构成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元气所在。中国古典舞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的原创学科,她的发展与学院发展紧密相关。论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本才有道,所以我们总是要找找自己的根本所在。而根本是怎么产生的?前辈们是如何做成这样一个原创学科?舞以载道,载的什么道,中国古典舞肯定载的是中国文化,而且载的是中华文化精华,同时汲取西方艺术之所长。有道才有术,悟出的道还得为我们展现在舞台上,并且凝聚和提炼出典型符号。古典舞典型符号是什么?还需要大家去梳理、总结、归纳,最终领悟出来,为今后60年发展提供指导,进而在国际舞蹈艺术教育中创立起中国舞蹈学派,不仅使北京舞蹈学院成为引领国际舞蹈教育的品牌,更要让学院的专家、大师成为国际舞蹈艺术的引领者,使他们享有盛誉。
近年来,北京舞蹈学院办学过程中,致力于从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角度出发,实现各学科、各种学术观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人之美,成人之美,给大家搭建和营造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的优质平台和良好氛围,这也是由中华文化缘起的多样性决定的。这个平台,不是简单的一家独大,更不是一个大杂烩,而是一个能够让各学科顺利发展,让各方面精英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高品质大平台。同时,拜托并希望老师们能够为这60年的总结贡献自己的思考和智慧,为学院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宝贵财富能够指引我们走向下一个60年的辉煌。
六十年,中国古典舞为舞蹈艺术教育、文化传播、文化外交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在下一个六十年,它能更有建树和承担。祝福中国古典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