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12.7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8.8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9.7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1.权威性:海外中国建筑摄影大师柏石曼,对中国建筑进行全面考察并进行实地记录,是中国建筑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2.稀缺性:1906年至1909年间,柏石曼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珍贵影像资料,这些建筑遭受破坏大多已不存,影像资料见证历史。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包括426张照片。288张照片由柏石曼和他雇佣的中国摄影师(40多张)拍摄于1906年至1909年间,涉及中国12个省。其中42处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或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余处为当代复建或曾经落架大修,至少有60处现已不存。2006年,徐原夫妇及其同仁循着大师足迹,秉着原地点、原角度复拍的原则,奔波7省,行程2万里,初步获得138张照片,算是循迹百年恩斯特柏石曼,重走那条路,重拍老照片这项民间计划的初步成果。
|
關於作者: |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中国建筑学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1906年至1909年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柏石曼跨越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1932 年,柏石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年至1935年间,民国政府特聘柏石曼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出版有《中国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系列三卷本、《中国建筑》等作品。
徐原:祖籍江苏南京江宁,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影展。2006年6月参与循迹百年恩斯特柏石曼,重走那条路,重拍老照片民间计划,自驾行走访了京、冀、鲁、晋、陕、川、渝诸省市,行程2 万里,拍摄了大量现存建筑的珍贵图片。
赵省伟: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编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西洋镜》系列等书。
|
目錄:
|
出版说明
无法逾越的中国建筑艺术之旅 桑晔
屈指行程两万 循迹百年恩斯特柏石曼 徐原
美丽的中国建筑与景观 恩斯特柏石曼
直隶省
直隶省 万里长城
北京市 八达岭长城(史保嘉拍摄) 2007 年1 月2 日
直隶省 北京,通往紫禁城的第一道大门
直隶省 北京,天坛圜丘
北京市 天坛祈年殿(方非拍摄) 2006 年5 月11 日
直隶省 北京,天坛祈年殿
直隶省 北京,城墙
北京市 五塔寺 2005 年6 月28 日
直隶省 北京,五塔寺
北京市 天宁寺塔 2005 年10 月10 日
直隶省 北京,天宁寺塔
直隶省 北京,天宁寺塔基座细部
直隶省 北京,八里庄塔基座细部
北京市 八里庄玲珑塔塔座细部 2005 年6 月23 日
北京市 八里庄玲珑塔 2005 年6 月23 日
直隶省 北京,八里庄塔
直隶省 北京,黄寺石塔
北京市 西山戒台寺 2005 年1 月7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戒台寺
直隶省 北京,西山,近处长条形的树丛中就是碧云寺的寺院和汉白玉宝塔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宝塔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塔前的台阶(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通往碧云寺石塔的台阶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矗立在白桦林中的石塔背面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背面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塔上部平台(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塔上部平台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喇嘛塔局部细节(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上的菩萨(一)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上的菩萨(二)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覆钵塔佛像细部(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北京市 西山昭庙内的琉璃牌坊 (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2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静宜园的琉璃瓦牌坊
直隶省 华北平原上的中国北方旅行马车
直隶省 平原上的旅行马车
北京市 十三陵神路 (赵云鹏拍摄) 2005 年12 月17 日
直隶省 北京,昌平南口近郊,明十三陵神道
直隶省 清西陵正门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主入口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石牌坊细部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隶省 清西陵主入口前的牌坊细部
直隶省 清西陵的华表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神道上的华表 2005 年10 月
直隶省 清西陵神道上的汉白玉桥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神道上的桥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陵前,从桥上看神道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隶省 清西陵,从桥上看神道
直隶省 清西陵,陵寝前的神道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陵前神道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隶省 清西陵陵庙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陵庙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西山狮子窝(在工棚后面可见当年石桥一角) 2005 年11 月11 日
直隶省 西山狮子窝内的寺庙庭院
直隶省 风神庙大门
北京市 朝阳区通惠河庆丰闸的石雕趴蝮(已被迁至北京市通州水乐园安置后的现状) 2006 年6 月18 日
直隶省 通往运河水闸边上的石雕龙
直隶省 北京,颐和园石桥的一端
北京市 颐和园十七孔桥一端的石狮子(赵云鹏拍摄) 2006 年2 月7 日
河北省,通往承德路上的南天门(图为行宫残基) 2008 年6 月2 日
直隶省 北京,通往热河路上的行宫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 2008 年7 月12 日
直隶省 从东南面看,热河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
直隶省 北京,平原上某处墓地的入口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的喇嘛寺庙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五塔白台 2006 年3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的喇嘛寺庙(须弥福寿之庙吉祥法喜殿)
河北省 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吉祥法喜殿 2006 年6 月25 日
河北省 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妙高庄严殿金顶 2011 年2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鎏金殿顶(须弥福寿之庙妙高庄严殿金顶)
河北省 承德市,普乐寺台阶和旭光阁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普乐寺台阶和旭光阁
河北省 承德市,普乐寺平台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普乐寺喇嘛寺庙内的方台
河北省 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琉璃万寿塔 2011 年2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的琉璃塔
直隶省 热河,从西南眺望,小布达拉宫主殿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隶省 从热河沿滦河而下
直隶省 在滦河上航行
直隶省 热河,避暑山庄水心榭
河北省 承德避暑山庄,水心榭 2011 年2 月25 日
|
內容試閱:
|
今天是向前流动的,明天隐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只有历史是生动可辨的。唯有通过历史我们才能去理解生活的五彩缤纷。各民族的灵魂和永恒价值都被蕴藏于艺术之中,尤其是建筑艺术,它们不但昭示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在形式和存在必要性,而且还裹挟着我们存在的本质。以建筑艺术作品为载体,历史的精神生动可见,无所不在,它可以帮助现在的人们分析生活的本质和各种行为。
一个民族的内涵看似在世纪交替的风暴中被改变了。时代改变了,过去貌似也随之消失。在那些受压迫的日子里,当世纪风暴以令人窒息的方式向人们席卷而来,我们甚至都会怀疑民族存在的意义。当时的中国就处于完全混乱的状态里。但即使旧有的秩序和传统被推翻,文化的特有价值被打破,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处萌芽,这个民族的真正内核仍旧会被继承并且会被永久保存下来。这本书里的文字和图片忠实地向读者展示原汁原味的中国思想文化,我们将跟随这些古建筑尝试去揭开中华民族的神秘面纱。
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知道这点,能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建筑本身。宗教信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也可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追本溯源。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大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充满灵魂的中国建筑敲击着我们的内心,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中国所有的古建筑都渗透着宗教文化特色,天地人合一的观念含于其中。中国人在神的世界中发现了一种更具体的表现形式,祭祀建筑中到处可见对太阳、月亮、星星、土地和农业的各种自然崇拜。与大多数的庙宇和佛塔差不多,这些祭祀建筑大都在深山老林中,与世隔绝。那个自然崇拜的神圣世界,那个存在于雅典人、罗马人和西欧祖先想象中的神圣的世界,直到今天依旧鲜活地存在于中国。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神圣的自然之光中,人们对此充满感激之情。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各路力量汇聚的三位一体的观念,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外来佛教思想的立足点。最为完美的表现形式就是二龙戏珠。这两条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力量,不管是精神上还是形体上都以最初的形式展现,影响着新生事物,此消彼长,直至达到顶峰并最终走向消亡。
它们大小一样,但彼此完全对立,一个玩耍,一个争斗,处于永久运动中。作为阴阳规律的化身(自然规则的对立面,比如男性和女性、肯定和否定),一条龙从东向中间,另一条龙从西向中间,不停争斗着那颗象征着完美和统一的珍珠,宝珠悬浮着、旋转着、燃烧着,发出耀眼光芒,但永远无法触及。除非它们停止存在,完全消失,两种力量合二为一,否则这一切都只是幻象。在那之前,它们要一直保持最大的活力和张力,让我们的世界包罗万象。在这之中达成的永恒和统一将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二龙戏珠阐释的三位一体的观念,这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古老的年代。在中东地区,同样的观念曾经被极早地记录过。然后,人类所能做的就是推测这种最原始的意义,因此,中国人创造出他们独有的清晰的象征符号,并有意识地把三位一体的真正含义表述出来。中国元素都具备矛盾和一分为二的基本特征,宏大和细微、唯心和唯物、平实无华和坚韧不拔、玩世不恭和深谋远虑、出世和入世、冷血和易怒、循规蹈矩和革故鼎新。在伟大的精神世界中,完全相反的两个特征既对立又统一。中华民族,如同她的国民性格一样,是循规蹈矩和文化高度统一的完美典范。
在中国,真理完全依赖于行之有效的基础。两条龙和一颗珍珠代表的唯一含义,就是一种特定的信仰存在于一个完全真实的理想世界中,力量微小,但影响巨大,并且无法言喻。另一个非理想的世界里,是我们的真实生活,或平和幸福或坎坷离奇,是充满对立力量的矛盾体。只是我们不得不在真实生活中和谐相处,并把它作为我们精神世界的一种折射。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就是世界范围内思想的流动,不断创新和渴求极致。这种神化也蕴藏于建筑艺术中,它使建筑成为神迹的象征,使天人合一观念得到阐释,并使其与最高的思想完全统一,这就是所说的儒教、佛教和道教。
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这种主导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大地母亲赋予他们生命,养育了他们,并给他们提供最后的休息场所。因此,中国人眷恋故乡,并在死后要竭尽所能回归故里安葬。中国人对故乡的感情远超其他任何民族。所以,来自相同省份或地区的中国人在陌生的环境下会很迅速地建立一种特定的亲密情感并团结一致。
出于对土地的亲近,中国人把土地看作他们力量和精神的源泉,他们把眼光转向土地最初始的状态山峰。因此,他们探询自身的存在,寻找神圣不可侵犯的根源,并在群山中探索神性的所在。山峰连接天空和大地,它们越高越陡峭,就越神圣。岩洞和峭壁就是神灵的栖息地,人们就在那里建造庙宇。著名的政治家、圣人、诗人和朝圣者在功德圆满后去而复回,与自然融为一体。佛教徒在悬崖峭壁上雕刻了成千上万的佛像,以此象征神的力量。古代的中国人也把岩洞中的卧佛看作等待被唤醒的超自然的力量。最有疗效的草药来自于山上,人们死后要葬在山坡。另外,人们的居住地、城镇、乡村都要置于山峦的环抱之中。
|
|